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眉山5亿未来产业基金启动
FOFWEEKLY· 2025-06-24 10:01
眉山未来产业基金启动 - 基金规模为5亿元 由眉山市产业引导基金 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和彭山区共同发起设立 [1] - 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低空经济 新型储能 生物制造等前沿产业领域 [1] - 眉山市凭借交通区位优势 优越空域条件和丰富旅游资源 已成为四川省低空经济试点城市 [1]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基金将重点聚焦空域试点 低空制造业和人才培养三大领域 [1] - 目标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项目落地 打造西南地区低空制造协同配套高地 [1] - 推动眉山市低空经济竞争力快速提升 [1] 基金运作规划 - 眉山产投私募基金公司将发挥资本撬动作用 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行业 [1] - 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加速未来产业布局 [1] - 推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应用场景拓展和产业集群发展 [1]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2]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主题为汇聚中国力量 [2] - 上市公司当前热衷于设立并购基金 [2]
从6.35毫米→2.5毫米 企业创新突破蝶变新型储能赛道全球“独角兽”
央视网· 2025-06-21 07:38
风电光伏储能需求 - 风电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无法做到随用随发,对新型储能需求非常迫切[1] - 钒液流电池能将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到电网中,起到巨型"充电宝"作用[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原从事钒化学品提纯,用于航空航天、催化环保领域,后敏锐抓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契机[5] - 公司十几年经营亏损仍坚守主业,持续投入研发,最终成为新型储能赛道全球"独角兽"企业[1] - 2024年下半年实现新产线后订单量急剧增加[6]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钒电解液生产基地,钒电池产品占全球市场60%,钒电解液销售占全球市场80%[29] 技术突破 - 电堆是电池系统"心脏",最初膜材料1平方米近600美元,5兆瓦项目成本达300万美元[10] - 公司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实验室,探索钒电池大规模产业化[11] - 突破膜材料、双极板材料、电解液等核心技术,实现完全国产化[12] - 电极厚度从6.35毫米降至2.5毫米,经历多年技术迭代[18] - 最终电堆仅用原先三分之一材料达到同样储能效果,性价比大幅提升[20] 研发投入 - 公司每年增加研发费用,即使亏损也优先保障研发物料[17] - 十几年来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24] - 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核心材料技术、电堆技术等,实现技术自主可控[24] - 申请及授权500多项国内外专利,成为行业标准引领者[24] 政策支持 - 当地政府指导公司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给予科研经费支持[20] - 政府建立企业服务机制,帮助公司获批中央补助资金3392万元[22] 行业地位 - 公司牵头制定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标准及国际IEC标准[26] - 2025年将完成三峡200兆瓦/1吉瓦时储能电站交付,推动行业进入吉瓦时时代[29]
工信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绿色动能
快讯· 2025-06-20 13:14
制造业在绿色发展和能源安全中的作用 - 制造业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中具有关键性、基础性作用 [1] - 需要不断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新能源装备发展水平,增强高质量技术供给能力 [1] - 制造业是筑牢能源安全基石的重要领域 [1] 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立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 -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 - 巩固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 [1] 新兴产业的绿色动能培育 -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绿色动能,绿色低碳是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的重点方向 [1] - 聚焦清洁低碳氢、新型储能、绿色智算等重点行业 [1] - 强化前沿技术创新与标志性产品开发,加快解决方案研制与典型应用场景拓展 [1]
中国电建(601669)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至5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
2025-06-20 07:45
新签合同整体情况 - 2025年1 - 5月新签合同3501个,金额4740.07亿元,同比降0.93%[2][3] 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金额 - 能源电力业务3012.48亿元,同比增4.44%[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607.96亿元,同比降17.06%[2][3]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1017.11亿元,同比增4.71%[3] 能源电力细分业务 - 风电1018.01亿元,同比增67.33%[2] - 太阳能发电854.81亿元,同比降32.61%[2] - 火电146.99亿元,同比降62.28%[2] 境内外合同金额 - 境内3776.08亿元,同比降6.67%[5] - 境外963.99亿元,同比增30.51%[5] 2025年5月新签大项目 - 埃及苏伊士湾风电项目59.72亿元[6] - 尼泊尔胡姆拉卡尔纳利 - 2水电站35.73亿元[6] - 尼加拉瓜莫赫尔卡水电站32.71亿元[6] - 中绿电十三间房风电 - Ⅲ标段32.18亿元[6] - 邯郸建投新能源成安县风电项目21.06亿元[6]
前海将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布局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3:0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1] - 前海作为核心区域,已落地17项改革举措,2024年GDP达3008.8亿元(同比+8.6%),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占深圳全市60.4%) [1] - 重点部署四大改革任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法治化治理模式 [2][3][4] 金融与科技领域举措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1][3] - 已推出"科技初创通"信贷,落地深圳首家险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牌照,设立"专精特新"专板 [3] - 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前海将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服务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成果转化 [2] 贸易与开放政策 - 货物贸易领域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3][4] - 服务贸易将实施跨境负面清单和CEPA开放清单,推动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拓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等新业态 [3][4]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24年进出口5367亿元(同比+52.3%),综保区进出口3752.5亿元(同比+49.9%) [5] 数字与数据产业布局 - 上线深港数据跨境验证平台,启动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数据产业园 [3]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 [6] - 支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开发,搭建游戏出海服务平台,拓展文创数字贸易 [6] 人才与法治环境 - 已实施入境签证、永久居留等便利政策,将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 [2] - 率先落地"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商事调解机构 [4]
盘锦聚焦“六个走在前列”迎难而上蓄胜势
辽宁日报· 2025-06-19 01:05
产业转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 重点发展石化及精细化工等3个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光学电子等4个特色产业,做精做优食品加工等4个消费品工业,前瞻布局新型储能等2个未来产业,构建"3442"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围绕华锦集团、锦城石化等头部企业强链补链延链,化工精细化率提升至46.2% [2] - 前5个月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雏鹰瞪羚企业1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2.4% [2] 项目建设与投资 - 前5个月谋划储备项目814个,新签约注册项目147个,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增速全省第一) [2] - 华锦阿美项目32套主装置地下工程全部完成,大型设备吊装完成率超97%,项目总体进度完成65% [2] 消费与旅游市场 - 前5个月开展促消费活动180余场次,带动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销售额19亿元 [3] - 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接待旅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均大幅增长 [3] 营商环境与改革开放 - 前5个月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窗口和人员分别压减40%、38%,新登记企业增长58.6% [3] - 进出口总额增长22.9% [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纵深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北斗规模应用"两个试点" [2] -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2] 民生与生态文明 - 前5个月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跑赢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3] - 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占比80%(全省第一) [3]
郑州举办未来独角兽企业融资路演活动 共绘创新发展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6-18 16:32
活动概况 - 2025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之一"未来独角兽企业融资路演"在郑州举办,由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长城战略咨询协办 [1] - 活动吸引13家高成长企业和3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涵盖半导体材料、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硬科技领域 [3] - 点评投资机构包括中原前海股权投资基金、启迪之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丰源投资(Falcon Invest)等 [3] 郑州发展优势 -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坚实、科技创新优势显著,2024年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万亿级规模城市中位居前列 [3] - 郑州正加快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逐步成为"开放之城""产业之城""科创之城" [3] 参与企业亮点 半导体与电子 - 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半导体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客户包括台积电 [5] - 芯视佳半导体聚焦微显示领域,在深圳、上海有研发基地 [7] - 中科驭数是国内DPU芯片成熟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场景 [8] - 升新科技解决射频模组卡脖子问题,客户包括OPPO等 [8] 新能源与储能 - 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制氢、储运、加氢站,镁基固态储氢技术领先 [5]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覆盖深低温技术,正在建设35吨/天氢液化装备 [5]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 - 索云AI通过自主研发的Agentic Workflow Engine(AWE引擎)将企业行业知识图谱、业务流程逻辑与决策模式转化为智能体技术资产 [8] -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视觉平台为工业机器视觉基础底座,获各行业头部企业认可并批量使用 [5] - 奥克福负压爬壁机器人可用于替代人工,解决多种接触式作业场景,产品去年上市以来已实现1000多万产值 [8] 新材料与医疗 - 合一新材料在液冷领域领先,喷淋细分领域专利权世界第一 [8] - 华视诺维专注眼科精准诊疗,药械一体化解决方案国内首创 [8]
共绘创新发展新蓝图!“未来独角兽企业融资路演”在郑州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18 15:38
大会概况 - 2025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于6月18日-19日在郑州举办 [1] -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未来独角兽企业融资路演"活动 长城战略咨询协办 [1] 独角兽企业定位 - 独角兽企业是新经济 新业态 新模式的杰出代表 [3] - 独角兽企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就业 科技 社会变革等方面作用重大 [3] 郑州市经济环境 - 2024年郑州市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万亿级规模城市中位居前列 [3] - 郑州市正逐步成为"开放之城""产业之城""科创之城" 为独角兽企业成长提供广阔天地 [3] 路演活动详情 - 活动吸引13家高成长企业和3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 [3] - 路演企业涵盖半导体材料 人工智能 新型储能等硬科技领域 [3] - 参与投资机构包括中原前海股权投资基金 启迪之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丰源投资等 [3] - 活动旨在搭建企业与资本市场沟通桥梁 推动资本与市场精准对接 [3] 参与企业名单 - 13家路演企业包括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5] - 两家郑州本地企业参与路演: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和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 [5] 郑州市发展愿景 - 郑州向独角兽企业发出邀请 希望企业扎根发展 共享创新机遇 [5]
“链”上发力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苏州日报· 2025-06-16 07:06
科技招商策略 - 昆山工研院将人工智能、新型储能、消费医疗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 今年已招引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个、院士项目3个 超40%项目与三大重点产业链深度契合[1] - 建立季度调度机制 围绕项目转化率、产业链集聚度等核心指标动态调整策略 在医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3] - 通过"以赛代引"模式对接20余个海内外优质医美项目 3个团队项目达成落地意向 依托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创新高地及德国、澳洲等海外中心构建全球创新资源捕捉网络[4] 重点项目引进 - SNANO(芯纳诺)陶瓷基复合膜项目由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王蓉领衔 第一阶段总投资1亿元 计划年内完成首条示范生产线建设并同步推进亚太产业化研发中心落地[2] - 医美产业园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9家 投资总额达32.3亿元 打造国内首个整形医学及抗衰产业特色基地[2] - 北大昆山概念验证中心引入新型粘结剂技术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40%、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4] 产业生态建设 - 加强与头部投资机构合作 以5亿元天使投资基金为纽带打造投资俱乐部 举办"创赢昆山"人才金融路演活动[5] - 深化与清华、上交大、东大等高校合作 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4] - 为剑虎医疗开辟临床转化"绿色通道" 通过基金联动提供资金支持 其研发的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7] 服务体系优化 - 开展现场办公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协调解决载体配套、落地审批等堵点问题[7] - 采用"内培外聘"方式打造"懂科技、懂产业、懂企业"的专业团队 形成国际化科招网络[4] - 通过"引才—聚团—兴产"链式发展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
重庆铜梁:“电引擎”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05:32
电力配套工程投运 - 重庆铜梁华兴至金汇能35千伏业扩配套工程正式投运 为重庆金汇能新材料和重庆科达新能源材料提供电力保障 [1] - 工程投资685万元 扩建华兴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出线间隔 新建5.497千米输电线路及24基铁塔 [4] - 工程提前20天完成建设 克服山地地形复杂等挑战 采用"分段施工+动态验收"模式 [6] 企业生产情况 - 重庆金汇能和科达新能源总装机容量4.92万千伏安 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智能化生产线 [2] - 两家企业分别于2024年10月和2025年5月投产 [2] - 工程投运后 金汇能可实现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的产能目标 [8] 产业发展规划 - 新型储能产业是铜梁"2+4+1"现代产业体系主导产业 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8] - 铜梁正加速打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新高地 推动川渝新型储能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1][8] - 项目作为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产业链上游 可实现就地配套和集群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