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看好讯飞医疗(02506)?MedBench登顶只是开始,国际化才是核心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07:11
公司动态 - 讯飞医疗在香港数码港举办技术应用发布会 推出星火医疗大模型V2 5国际版及讯飞晓医香港版 标志着从技术研发向全球化商业落地的关键转型 [1] - 发布会获得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 数码港主席陈细明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等政府要员参会 [1] - 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98 4分综合得分高居榜首 是目前业界唯一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医疗大模型企业 [1] 产品技术 - 星火医疗大模型V2 5国际版专科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在心血管内科 儿科 呼吸内科等专科领域综合诊疗水平达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标准 [2] - 新版本融合快速推理和循证医学长链推理双重能力 支持中英文双语及普通话 粤语 英语三语交互功能 [2] - 讯飞晓医累计下载量突破2400万次 完成AI健康咨询超1 4亿次 用户满意度高达98% [2] - 讯飞晓医香港版新增粤语和英语健康咨询服务 优化症状自查 药物查询 中医辨证等核心功能 升级为主动健康管理模式 [3] 战略布局 - 选择香港作为国际化战略重要支点 入选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伙伴"计划 享受扶持政策 [3] - 作为港交所"医疗大模型第一股"具备稀缺性标的价值 有利于获得国际资本关注 [3] - 在数码港设立国际研究院 汇聚全球人才开展前沿技术研发 [3] - 香港作为亚太商业中心可有效覆盖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 [3] 商业化体系 - 构建政企市场与消费市场双轮驱动格局 智医助理覆盖全国692个区县 超7 4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服务22万名基层医生 [4] - 与超500家等级医院建立深度合作 提供患者管理智慧服务和医疗质量提升解决方案 [4] - 讯飞晓医从工具型产品向平台型服务转型 商业化空间逐步打开 [4] - 形成数据闭环效应 政企端医疗数据优化模型性能 消费端健康行为数据丰富用户画像 [4] 投资价值 - MedBench评测榜首确认AI医疗领域技术领先优势 全国产算力路径具备独特战略价值 [5] - 从全科向专科升级符合AI医疗应用发展规律 商业化前景更清晰 [5] - 国际化战略加速落地 有望迎来估值体系重新评估 [6] - 参考海外同类企业 成功国际化AI医疗公司通常享有明显估值溢价 [6]
医渡科技(02158)2025财年爆点:经调整EBITDA持续盈利 AI医疗长跑加速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03:2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实现总收入7.15亿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5.6%,年度亏损缩减至1.35亿元,同比减亏38.9% [1] - 在手订单达7.89亿元,反映业务持续增长潜力 [1] -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AI for Medical)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10.3% [3]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AI for Life Science)收入2.47亿元,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87.51% [4]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AI for Care)收入1.22亿元 [5] 技术能力与创新 - 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超60亿份医疗记录,覆盖4000家医院,疾病知识图谱覆盖所有已知疾病,专病库覆盖超90个病种 [1] - 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形成"1+N+X" Copilot产品矩阵,AI诊疗助手累计服务患者2.6万人次 [2] - AI中台升级至2.0,支持多种大模型统一管理,数据中心Eywa 5.0数据流转效率提升4倍以上 [3] - 推出iEDC解决方案,实现临床数据管理效率指数级飞跃,患者招募准确率提升3倍 [5] 业务进展与客户覆盖 - 大数据平台板块客户包括110家三甲医院和44家监管机构 [3] - 生命科学板块活跃客户132家,服务16家头部跨国药企,完成411项临床研究 [4] - 健康管理平台连续运营"深圳惠民保"(参保率超35%)和"北京普惠健康保"(累计参保1500万人次),活跃用户超2400万 [5] 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以"数据-算法-场景"增长飞轮为核心,持续投入AI医疗深度应用 [1] - 通过AI中台实现从综合医院全局智能到专科专病深度穿透的多场景落地 [2] - 未来将深化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6]
医渡科技(02158)2025财年业绩:大模型加速落地!30家三甲医院实现多场景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09:53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15亿元,年度亏损缩减至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8.9% [1] 技术研发与数据积累 - 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和分析超过11.5亿患者人次的60亿份经授权的医疗记录,沉淀对上万种疾病的理解洞察 [1] - 疾病知识图谱基本覆盖所有已知疾病,专病库覆盖超过90个病种,产出20个专病领域数据集 [1] - 医疗领域大模型技术水平行业前列,2024年9月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大模型分导诊场景竞赛中排名第一 [1] 产品应用与市场渗透 - AI中台已在30多家三甲医院部署应用,2025年2月至6月基于AI中台构建的AI诊疗助手累计服务患者2.6万人次 [2] - 实现肿瘤专科医院诊疗多场景突破性落地,与滕皋军院士团队推出国内首个肝癌诊疗智能体 [2] - 大模型智能导诊+数字疗法赋能天津滨海新区经开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 [2]
医渡科技2025财年成绩单:亏损收窄近40%,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增效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09:49
业务发展 - 公司构建"产品迭代—场景渗透—价值反哺"的正向循环模式,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核心产品全面升级,包括AI中台升级至2.0和新一代数据中心Eywa升级至5.0 [2] - 推出"灵析智管"运营管理智能体与新一代AI智能科研产品"灵析智研",医院客户总数增长至110家,AI中台2.0在三个月内完成在超过30家三甲医院的部署应用 [2]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通过自主研发的i系列解决方案矩阵,构建了覆盖临床开发效率优化、研究设计精准化、商业化风险预判的完整服务体系 [2]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深耕"惠民保"领域,连续三年作为"深圳惠民保"的主运营平台,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609万人,参保率超过35% [3] - 连续四年担任"北京普惠健康保"的主运营平台,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累计受理赔案件超37万件 [3]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15亿元,年度亏损缩减至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8.9% [4] - 现金储备充足 [4] 客户情况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活跃客户达132家,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为87.51% [2] - 头部20家跨国药企中16家为其客户 [2] - 累计完成411项临床研究(含药企与研究者发起项目),前瞻性及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项目达275项 [2]
对话医渡科技宫如璟:创新药板块大涨是行业估值的回归
新浪财经· 2025-06-24 14:24
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专题 - 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于6月24-26日在天津举办 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1] AI医疗应用场景 - AI中台能快速整合患者多年病历数据 生成可视化疾病发展时间轴 帮助医生高效了解病情全貌 [3] - 辅助决策系统可为医生提供多项诊疗建议 帮助在疑难病例中做出更精准临床决策 [3] - 在新药研发方面 AI与数据平台支持使大量临床试验工作可由AI完成 目前临床试验成本已降低30%-40% [3] - AI在整理临床病例时曾"创造"不存在的病例记录 存在幻觉风险 需保持警惕 [3] 医疗行业商业化与市场表现 - 医疗行业商业化需谨慎 因市场和政策变化较大 [4] - 公司优势在于深耕各种疾病和垂直场景 通过AI技术切实降低医疗成本 [4] - 近期创新药板块活跃表现反映行业估值回归 中国已从销售市场转变为研发市场 全球约40%新分子来自中国研发 [4] - 行业生态经历教育和成长 中国将形成自己的生物医药生态圈 更多企业将走向国际化 [4] AI赋能医疗未来图景 - 医疗数据将与可穿戴设备融合 形成对个人健康状况的立体认知 AI云端咨询可提供24小时个性化健康建议 [5] - 新药研发成本通过AI大幅降低 使更多药物摆脱"孤儿药"困境 [5] - 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如"惠民保"业务覆盖28天新生儿至百岁老人 包括有既往症患者 [5]
杨德龙:全球资本纷纷流入中国资产 带来估值回升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6-10 04:08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持续上攻,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整数关口,人形机器人、AI医疗等板块表现突出[1] - 市场行情呈现哑铃形状:科技板块大幅上涨与大资金偏好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并存,银行股屡创新高[1] - 科技板块活跃度有望贯穿全年,下半年科技股或成主导力量,包括苹果产业链、英伟达产业链等细分领域[1] 科技行业 - 第四次科技革命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被视为AI与消费结合的最佳落地场景[1] - AI应用细分领域(如AI医疗)持续上攻,创新药板块盈利回升并逐步走出集采影响[3] -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共振,工程师红利和政策支持提升科技企业估值[6] 消费行业 - 传统消费板块表现低迷,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元大关,终端需求下降引发社会库存抛售[2] - 新消费领域(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表现突出,反映消费习惯变化[2] - 传统消费股(品牌白酒、中药)估值处于低位,分红率上升可能吸引中长期投资者[2] 医药行业 - 创新药板块受益政策利好和年报盈利回升,形成反转趋势[3] - AI医疗崛起激活医疗板块,老龄化加剧提升医药需求,核心研发能力药企受关注[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5月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稳增长政策或加码以推动物价温和回升[3] - 前5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对非洲出口增速亮眼[4] - 外资加速流入A股和港股,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科技资产重估吸引全球资本[5] 外贸与资本流动 - 5月出口增速6.3%,稳外贸政策推动进出口提质升级,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受关注[4] - 全球资本涌入中国市场,主权基金和外资投行加大A股调研力度,提升资产估值水平[5][6]
机构研究周报:“转型牛”日益清晰,收益率曲线平坦化或延续
Wind万得· 2025-06-08 22:13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转型牛"格局逐渐清晰,战略看多2025年市场[1][5] - 中美领导人通话释放积极信号,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历史数据显示通话后A股、港股及人民币汇率普遍表现积极[3] - 6月流动性预计维持均衡充裕,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可能持续较长时间[1][21] 焦点锐评 - 中美领导人通话强调遵守共识,双方同意增进各领域交流合作,特朗普表示尊重习近平并乐见中国经济增长[3] - 通话推动贸易、稀土、科技限制及留学生政策方面进展,但关键议题分歧仍存[3] - 港股在历史通话后一个月内涨幅显著,未来中美谈判进入新阶段但美国可能优先与其他国家谈判[3] 权益市场 - "转型牛"逻辑基于:经济冲击认知充分化减轻估值收缩影响、无风险利率与风险溢价系统性下降、政策"三支箭"提振长期假设[5] - 投资主线聚焦新兴科技板块,周期金融领域存在黑马机会[5] - 中美元首通话延续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窗口,特朗普下半年政策重心或先聚焦非中国事务[6] - 国内政策加码背景下,A股和港股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提升,尤其看好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带来的港股机会[7][8] 市场表现数据 - 主要指数周涨幅:万得全A(1.61%)、上证(1.13%)、创业板(2.32%)、恒生(2.16%)、恒生科技(2.25%)、标普500(1.50%)、纳斯达克(2.18%)[8] - 商品表现:COMEX黄金周涨0.47%,布油周涨6.16%,美元指数周跌0.24%[11] - 行业周涨幅前五:通信(5.27%)、有色金属(3.74%)、电子(3.60%)、综合(2.89%)、计算机(2.79%)[17] - 估值状态:通信(偏低估)、有色(低估)、计算机(高估)、电力设备(低估)、房地产(偏高估)[17][19] 行业研究 - 医药行业24年弱势后25年将反弹,一季度重点关注创新药和AI医疗板块[13] - 电煤需求走强推动港口库存去化,煤炭龙头如中国神华具备高股息低估值特征[14] - 家电板块受补贴退坡担忧拖累,食品饮料因端午消费平淡表现弱势[16] - 后市建议关注:AI催化下的科技板块、黄金等有色资源品、政策驱动内需板块、调整后的新消费方向[16] 宏观与固收 - 央行可能在6月或下半年恢复国债买入操作,降准降息窗口或在三季度,10年国债波动区间1.5%-1.8%[21] - 下半年宏观政策或边际加码,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货币政策可能全面降息[22] - 美国5月非农数据超预期可能推迟降息时点,联储或在四季度"预防性"降息2次但幅度有限[23] 资产配置 - 市场波动率上行周期或开启,建议构建低波红利-科技自主-困境反转(军工、医药)的三元对冲组合[25] - 科技成长板块经历调整后性价比再度提升,多数细分方向拥挤度已回落至偏低水平[25]
医渡科技领跑AI医疗赛道,机构资金加速布局彰显产业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6-06 03:15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医渡科技港股6月4日收盘涨幅超7%,自4月以来累计涨幅显著,同期恒生医疗ETF大涨34.69% [1] - 多家公募基金将医渡科技纳入核心持仓,平安医药精选基金一季度末配置仓位达8.84% [2] - 银华医疗健康基金清仓传统创新药标的,将医渡科技列为前三大重仓股之一 [2] 业务与技术进展 - 医渡科技AI医疗商业化订单自一季度末起密集落地,覆盖慢病管理、药物研发及临床决策支持等领域 [3] - 公司AI大模型整合高质量医疗数据,显著提升诊疗效率与新药开发成功率,并与基因测序、手术机器人等场景深度结合 [3]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文支持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公司政策红利 [3]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AI医疗热度攀升,医渡科技凭借技术壁垒与港股流动性改善,自4月以来股价涨幅领先 [4] - 创金合信全球医药QDII基金经理认为AI制药与医疗数据应用是核心赛道,医渡科技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契合"诊疗+AI"趋势 [5] - 长城消费增值基金经理指出AI与医药产业融合将重塑研发边界,医渡科技作为港股AI医疗标杆有望持续受益 [5] 竞争与人才动态 - 药师帮等港股AI医疗标的获平安、中欧等头部公募调研 [4] - DeepSeek等机构招募"医学+AI"复合型人才,印证产业对技术驱动型企业的需求 [4]
港股AI医疗概念股三日暴涨49% 公募基金重仓布局新赛道
金融界· 2025-06-05 00:00
港股AI医疗赛道表现 - 健康之路股价三个交易日飙升49 13% [1]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单日大涨34 25% [1] - 云顶新耀、医渡科技等个股同样录得可观涨幅 [1] - 港股流动性环境改善为AI医疗概念股提供支撑 [1] 公募基金配置动态 - 多家基金公司将AI医疗企业纳入重仓股名单 [3] - 部分医药基金投资重心从传统创新药转向AI医疗 [3] - 银华医疗健康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AI医疗公司 [3] - 讯飞医疗科技、京东健康、医脉通成为核心持仓 [3] AI制药技术突破 - AI技术将药物分子发现周期从2年缩短至11个月 [4] - 研发成本降幅超过90% [4] - 企业通过AI筛选靶点效率提升80% [4] - 晶泰科技与韩国JW Pharmaceutical签署千万级人民币合作协议 [4] 医疗数据应用进展 - 医渡科技旗下EVYD公司与文莱卫生部合作推出BruHealth 5 0健康管理应用 [5] - 讯飞医疗科技星火医疗大模型X1在诊断推荐等任务表现超越GPT-4o及DeepSeek R1 [5] - AI影像辅助诊断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不足10亿元增长至2025年442亿元 [5] - 年复合增长率达135% [5]
AI医疗赛道爆发!基金经理扫货式布局
券商中国· 2025-06-04 23:20
互联网医疗与AI融合趋势 - 医药基金产品正将重仓股从创新药赛道转向AI医疗赛道,部分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已完全聚焦"医"而非"药",体现行业对AI医疗弹性的前瞻性布局 [1] - AI医疗商业化订单自一季度末加速落地,在慢病管理、影像学诊断、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已展现新质生产力工具价值 [1] AI医疗赛道市场表现 - 恒生医疗ETF自4月9日至6月4日涨幅达34.69%,健康之路6月2日起三日股价飙升49.13%,年内前五个月涨幅近300%,美丽田园医疗单日涨幅34.25% [2] - 港股AI医疗个股如云顶新耀(+5.16%)、医渡科技(+7%)显著受益于流动性改善,成为公募资金挖掘弹性的热门标的 [2] 公募基金持仓调整 - 平安医药精选基金3月末持仓云顶新耀占比达8.84%,银华医疗健康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替换为AI医疗公司(讯飞医疗科技、京东健康、医脉通) [3] - 偏债型FOF如景顺长城隽发平衡养老FOF也配置万东医疗、医渡科技等AI医疗股票,显示低风险产品对高弹性赛道的关注 [3] 冷门品种挖掘与调研动态 - 药师帮4月8日至5月27日股价涨幅89%,吸引平安基金、中欧基金等头部公募集体调研,或进入公募覆盖名单 [4] AI医疗核心细分方向 - 投资机会集中在三大领域:AI制药(临床验证阶段药物增多)、AI医疗(诊疗环节+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数据生产应用(基因测序等高质量数据公司) [5] - 政策支持推动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建设,OpenAI发布HealthBench评估医疗场景表现,行业技术边界持续扩展 [6] 产业端商业化进展 - DeepSeek招募"医学+AI"人才布局临床辅助决策与药物研发,AI医疗订单在一季度末集中落地,覆盖健康管理、影像诊断、手术机器人等场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