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化学品
icon
搜索文档
华海诚科(688535.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377万元,同比下降44.6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9:57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15.30% [1] - 归母净利润1377万元,同比下降44.67% [1] - 扣非净利润1270万元,同比下降46.56% [1]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 [1]
电子化学品板块8月27日跌2.16%,三孚新科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电子化学品板块当日下跌2.16% [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 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4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6747.6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6.81亿元 [2] 领跌个股表现 - 三孚新科领跌板块 跌幅达6.83% 收盘价68.20元 成交量4.11万手 成交额2.90亿元 [2] - 宏昌电子跌幅5.68% 收盘价7.81元 成交量72.68万手 成交额5.89亿元 [2] - 广信材料跌幅5.01% 收盘价27.90元 成交量19.35万手 成交额5.55亿元 [2] 跌幅居前个股 - 兴福电子下跌4.65% 收盘价33.19元 成交量9.58万手 成交额3.28亿元 [2] - 唯特偶下跌4.49% 收盘价30.42元 成交量4.61万手 成交额1.44亿元 [2] - 凯华材料下跌4.45% 收盘价31.81元 成交量2.42万手 成交额7880.45万元 [2] 抗跌个股表现 - 安集科技逆势上涨1.31% 收盘价168.58元 成交量8.97万手 成交额15.36亿元 [1] - 中微科技上涨0.44% 收盘价36.42元 成交量30.34万手 成交额11.22亿元 [1] - 德邦科技微涨0.04% 收盘价55.70元 成交量7.24万手 成交额4.11亿元 [1] 成交活跃度 - 晶瑞电材成交量达101.48万手 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11.97亿元 跌幅1.29% [1] - 南大光电成交量59.54万手 成交额21.63亿元 跌幅1.45% [1] - 宏昌电子成交量72.68万手 成交额5.89亿元 跌幅5.68% [2]
南大光电(300346):前驱体产品加速导入芯片企业,产销增长显著
平安证券· 2025-08-27 03:31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南大光电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9亿元(yoy+9.48%),归母净利润2.08亿元(yoy+16.30%),扣非净利润1.62亿元(yoy+18.39%)[5] - 特气业务营收7.49亿元(yoy+4.59%),前驱体材料营收3.41亿元(yoy+24.86%),均实现产销双增长[8] - 期间费用率降至19.18%(yoy-4.92pct),降本增效成果显著[8] - 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公司多款高端材料量产导入芯片制造企业,业绩增长动力充足[9]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特气产品35.30%(yoy-11.21pct),前驱体材料50.37%(yoy+1.92pct)[8]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85/4.52/5.37亿元(原预测3.62/4.43/5.36亿元),EPS 0.56/0.65/0.78元[7][9] - 估值水平:2025年PE 64.4倍,PB 6.9倍[7] 业务进展 - 特气业务:氟类特气产销增长(产量5980.4吨,yoy+12.0%),氢类特气(ARC、三氟化硼)收入增长超60%[8] - 前驱体业务:销量215.6吨(yoy+31.4%),先进前驱体毛利贡献增长超50%,成功导入国内领先芯片企业量产制程[8] - 产能建设:特气在建产能2700吨,前驱体在建产能143吨[8] 行业与前景 - 半导体和面板行业需求回暖,景气度提升[9] - 乌兰察布三氟化氮基地、光刻胶产品客户测试进展提供未来增量[9] - 公司为国内核心前驱体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技术壁垒巩固竞争优势[8][9]
宏昌电子股价下跌1.31% 半年报净利润同比下滑35%
金融界· 2025-08-26 18:31
股价表现 - 股价报8.2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1元,跌幅1.31% [1] - 盘中最高触及8.50元,最低下探至8.22元 [1] - 成交量为54.29万手,成交金额达4.51亿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4.2% [1] - 归母净利润1634万元,同比下降35% [1] - 环氧树脂产销量分别增长27.77%和27.37%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05.96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3%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494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27% [1] 业务与产能 - 主营业务为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环氧树脂、覆铜板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PCB、5G等领域 [1] - 珠海宏昌"年产14万吨液态环氧树脂项目"建成投产 [1]
宏昌电子: 宏昌电子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24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召开 [1] - 实际出席监事三名 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半年度报告审议结果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1]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客观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 报告编制过程未发现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 - 两项议案表决结果均为3票赞成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多氟多20250826
2025-08-26 15:0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28亿元,同比下降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33万元,同比下降16.55%[4] * 新能源材料营收占比34.97%,新能源电池占比25.3%,无机新材料占比30.35%,电子信息材料占比5.5%[4] * 新能源材料销量同比增长31.4%,新能源电池销量同比增长136%,无机新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2%,但电子信息材料销量下降45%[4] * 上半年公司盈利5000多万元,但扣非利润亏损400多万元,主要由于一些减值和账务处理所致[34] 六氟磷酸锂业务 * 六氟磷酸锂总产能6.5万吨,实际运行5.5-6万吨,计划2025年出货5万吨[2][5] * 上半年出货量23,000-24,000吨,月均约4,000吨,单吨净利润约为3,000-5,000元[18] * 有1万吨产能处于灵活调控状态,可根据需求快速启动生产[7] * 暂无新增产能计划,若2026年市场需求回升且碳酸锂价格稳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6] * 预计2026年产能有较大概率达到满负荷生产6.5万吨,相比2025年的5.5万吨增长约20%[25] 锂电池业务 *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出货量3G瓦,收入十亿多元,预计下半年增长50%以上,全年8.5G瓦[10] * 小动力电池需求旺盛,7月份单月出货量超过800万只,8月份预计超过1,000万只[10] * 年底产能达15G瓦以上,2026年底超20G瓦,毛利水平较好[10] * 小动力电池增速明显,从原来的10%增长到17-18%,储能部分接近20%[14] * 预计2025年电池板块可贡献约5,000万元净利润[15] 电子信息材料业务 * 受光伏行业影响亏损,光伏订单大幅收缩,重心转向半导体领域[3][24] * 拥有8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其中4万吨用于光伏,4万吨用于半导体[24] * 停止中宁等子公司的生产,转而通过贸易方式处理副产品[24] * 半导体市场认证周期较长(1-2年),导致2025年产能利用率约50%[24] 成本与价格策略 * 碳酸锂价格上涨缓解成本压力,预计四季度盈利能力改善[12] * 公司无主动涨价计划,仅跟随碳酸锂价格调整,以保供为主[2][12] * 长单周期较短,多为半年内框架协议,要求客户支付预付款[8][9] * 国内订单以短期为主,海外订单存在一年期战略合同[9] * 预收款主要集中在电池板块,六氟磷酸锂产品针对海外客户要求预付款[32] 产能扩张与项目进展 * 规划好的2万吨六氟磷酸锂新增项目,厂房和土地已准备就绪[7] * 从下单到设备建设完成约需半年,再用三个月进行调试和测试[7] * 韩国产能进展不如预期,2026年底前不会显著产能释放,更可能在2027年之后[11] * 硼同位素项目主要应用于医疗、半导体和原子能领域,毛利率较高[29][31] * 山东子公司拥有200吨硼同位素产能,本部规划产能1,000吨[31] 市场与行业动态 * 小动力电池市场两轮车铅酸电池替代趋势明显,产品供不应求[14] * 布局东南亚市场的小动力需求[14] * 行业内约有10-12万吨六氟磷酸锂闲置产能[36] * 头部企业之间存在一定默契,不会快速涨价[16] * 碳酸锂价格7万左右是底部价位,10万以内都是合理价位[17] 技术布局与研发 * 一直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布局,主要瞄准产业化方向[20] * 更加关注材料端,尤其是如何使材料更好地匹配电池性能并降低成本[21] * 与国内知名院校如清华大学等有很多具体项目合作[20] 其他业务 * 氟基新材料板块包括氟化铝和冰晶石,上半年毛利水平高,收入占比约30%,净利润约3,000万元[34] * DFSI上半年出货量500-700吨,全年计划出货2,000吨,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18]
中巨芯拟使用13.5亿元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新浪财经· 2025-08-26 14:21
核心观点 - 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继续使用总计最高额度达13.5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增加收益 [1][4][5] 募集资金背景 - 公司于2023年6月13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36,931.90万股 每股发行价5.18元 募集资金总额19.1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8.07亿元 资金于2023年9月1日全部到位并专户存储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详见专项报告 [2] 现金管理历史 - 2024年9月26日公司曾批准使用最高额不超过1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4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使用期限12个月 将于2025年9月25日到期 [3] - 鉴于授权期限即将到期 公司拟继续开展现金管理 [3] 本次现金管理安排 - 资金用途:提高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资金收益 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实施和资金安全 [4] - 资金额度: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不超过7.5亿元 闲置自有资金不超过6亿元 总计13.5亿元 [1][4] - 使用期限:自2025年9月25日起12个月内有效 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 [4] - 投资品种:募集资金用于购买低风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期限不超过12个月的保本型现金管理产品 不得用于质押和证券投资;自有资金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合法金融机构投资产品 [4] - 实施方式:董事会授权总经理及其授权人士行使投资决策权 财务部负责具体实施 [4] - 信息披露:公司将按规定及时披露现金管理情况 不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4] - 收益分配:闲置募集资金收益优先用于补足募投项目投资金额不足部分及日常经营流动资金 到期后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自有资金收益用于补充日常经营流动资金 [4] 公司影响与合规性 - 现金管理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进行 不会影响募投项目正常运转和公司日常资金周转 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为公司和股东获取更多回报 [5] - 公司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选择合适投资产品、建立投资台账、接受监督检查以及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 [5] - 本次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监事会和保荐机构均表示同意 认为符合相关规定及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5]
中巨芯: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之间吸收合并暨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6 12:16
吸收合并方案 - 凯圣氟化学吸收合并中巨芯(衢州) 中巨芯(衢州)法人资格注销 其全部资产、债权、债务、人员和业务由凯圣氟化学继承 [4] - 吸收合并后凯圣氟化学经营范围相应增加中巨芯(衢州)的经营范围 其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4] - 合并基准日至合并完成日期间所产生的资产、负债及损益由凯圣氟化学享有和承担 [4] 公司财务数据 - 吸收合并方凯圣氟化学2023年资产总额132,961.03万元 负债总额73,269.31万元 净资产59,691.72万元 营业收入74,559.39万元 净利润5,676.71万元 [2] - 被吸收合并方中巨芯(衢州)2023年资产总额41,743.66万元 负债总额4,807.06万元 净资产36,936.60万元 无营业收入 净利润-63.40万元 [3] 募投项目变更 - 募投项目"集成电路用湿法刻蚀及清洗液项目"实施主体由中巨芯(衢州)变更为凯圣氟化学 项目投资金额、用途、实施地点等其他事项不变 [4][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91,307.242万元 募集资金净额180,675.03万元 [5] - 变更后募集资金计划投资总额150,000万元 包括中巨芯潜江年产19.6万吨超纯电子化学品项目等三个项目 [5] 公司治理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吸收合并及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事项 [7]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 监事会认为该事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8] - 保荐人对本次吸收合并暨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事项无异议 [9]
聚和材料: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5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1:4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4.35亿元 同比下降4.87%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下降39.58% [1] - 扣非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下降52.66% [1] - 基本每股收益0.75元 [1]
江苏南大光电拟变更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多项条款调整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48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 公司注册资本从人民币5.76亿元增加至6.91亿元 增幅20% [2] - 股东会职权调整 明确法定职权不得授权董事会行使 [4] - 新增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机制及审计、战略、薪酬考核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4] 股东权利与义务完善 - 新增股东信息查阅权具体规定及救济途径 [4] - 强化股东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的义务条款 [4] - 明确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责任承担机制 [4] 法定代表人制度修订 - 规定董事辞职视同辞去法定代表人 需30日内确定新人选 [3] - 新增法定代表人从事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条款 [3] - 完善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造成损害时的责任追偿机制 [3] 董事任职规范加强 - 新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不得担任董事条款 [4] - 加强对董事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要求 [4] - 明确董事辞任生效时间及职责延续规定 [4] 财务披露与利润分配调整 - 调整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的报送披露要求 [5] - 优化利润分配政策制定程序 强调董事会决策作用 [5] - 新增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利润分配执行机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