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盐城“射阳大米”跻身全国10个单一类品牌案例
扬子晚报网· 2025-09-19 13:57
9月16日,在中国质量(南京)大会"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 助力提振消费信心"专题会议上,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 型案例正式发布。其中,盐城市射阳县"创新质量管理,培植信用优势,助推'射阳大米'品牌产业链质量提升"案例成功入选,作为深耕 单一产业的标杆范例,跻身全国10个单一类品牌案例之列。 在技术赋能上,首创"证码合一""双码并行"追溯系统——产品二维码与溯源码联动,溯源信息中直接嵌入合格证,实现全流程数据可 查、质量可溯;省内首家"苏链检"技术服务专家工作站的落地,更推动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初审,为品质升级注入科技动力。 实打实的举措换来了看得见的成效:目前盐城市射阳县已建成绿色基地60万亩,培育绿色和有机食品39个、"江苏精品"4个;品牌成功进 驻28家大型商超、508个联营店,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而其"特色资源→标准提升→品牌增值"的发展路径、"双码追溯"的智慧监管 模式,更成为区域公共品牌质量升级的可复制样本,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为全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射阳经验"。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射阳大米"的品牌底气源自得天独厚的禀赋与精益求精的打磨。产自"中国优质粳稻之乡"射阳县,其 ...
截至8月中旬,越南大米出口额破30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09-04 16:51
截至8月25日,九龙江三角洲夏秋稻种植面积超182万公顷,已收获108万公顷,预计产量653万吨。 秋冬稻种植面积58.1万公顷,完成计划83%;当季稻种植面积14.5万公顷,完成计划43%。 (原标题:截至8月中旬,越南大米出口额破30亿美元) 此外,8月28日碎香米(5%)报价为每吨455-460美元,创今年1月初以来新高。 ...
稻香链动“百千万”!汕尾丝苗米产业园的共富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2:06
稻香链动"百千 万"!汕尾丝苗 米产业园的共富 实践_南方+_南 方plus 刚过去不久的早 稻丰收季,广东 丝苗米跨县集群 产业园(汕尾 市)(下称"产 业园")可谓十 分忙碌。从田间 采收,到稻谷入 库,再到生产、 加工、打包,最 后发往各地进行 销售,依托广东 省供销合作联 社"订单农业+全 程社会化服 务"模式,产业 园打造"产购储 加销"一站式综 合服务平台,实 现社会化服务面 积达10.96万 亩,形成了良好 的产业赋能、助 农增收成效。 据悉,产业园规 划范围涵盖海丰 县、陆丰市全 域,总规划面积 3037.604平方公 里。在"百千万 工程"三年初见 成效之际,已实 现覆盖农户 136.05万人,水 稻播种面积89万 亩,年产量突破 30.37万吨。 汕尾丝苗米种植基地。 从"小散 弱"到"大集群" 打造"产购储加 销"平台 汕尾种稻历史悠 久,野生稻资源 丰富,但长期存 在着品种杂、规 模小、链条短的 问题。为降低种 植成本、提升大 米品质,产业园 在当地推行"六 个统一"模式, 各个阶段的后顾 之忧,成为"百 千万工程"联农 助农工作的生动 注脚。 "以前种粮靠天 吃饭,现在全程 有人管, ...
黑龙江友谊县:以糯稻为媒 架起产销两旺合作“金桥”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3:00
行业政策支持 - 友谊县举办糯稻产加销产业链推介会以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并宣介产业支持政策 [1] - 当地配套完善的经济园区和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为糯稻产业提供发展基础 [1] - 产业支持政策旨在推动糯稻产业向全链条、高附加值、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1] 自然资源与技术优势 - 友谊县具有培育糯稻的水土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1] - 全程机械化与精准农业技术在该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1] - 龙梗57等水稻品种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推介会进行展示 [2] 产业链基础设施 - 加工仓储物流配套完善 包括东北大自然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糯米生产线和集装箱场站 [1][2] - 便捷畅达的交通网络为产业流通提供支撑 [1] - 金融机构代表参与产业链建设 表明产融结合正在推进 [2] 产业发展目标 - 通过合作共赢推动糯稻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和富民强县的"新引擎" [1] - 旨在实现友谊糯稻品牌"连接大江南北、通达四海八方"的市场拓展目标 [1] - 产业航船正扬帆起航 黑土地被描述为充满无限机遇的发展区域 [1]
小麦“变身”600多种产品
新华网· 2025-08-15 23:58
科技赋能与品种改良 - 滨州市通过选育耐盐碱小麦品种"裕田麦126"实现盐碱地改良,该品种已通过国审[3][4][5] - 采用人工模拟盐碱池进行定向培优,筛选出抗盐碱性强的小麦品种[4] - 自主繁育优质小麦新品种达12个,推广面积从试验田扩展至300亩规模种植[6][7]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 小麦精深加工产品达600余种,包括高纤维面粉、锅巴、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1][9][11] - 麸皮加工成膳食纤维粉使价值从1800元/吨提升至3万元/吨,年新增利润1.1亿元[9][11] - 谷朊粉深加工为蛋白肽后价值从1.6万元/吨跃升至22万元/吨[11] - 通过全产业链加工使每吨小麦总产值从3700元提升至9140元[11]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 液态酒糟经处理转化为液态饲料,年节约粮食2.8万吨并降低饲料成本[12][14] - 猪粪与低浓度酒糟废液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液和沼气,沼液改良盐碱地使作物增产[13][14] - 沼气发电实现能源循环利用,整体饲料利用率提升10%,养殖经济效益提高20%[14] 生产效率与粮食节约 - 小麦综合利用率接近100%,年节约粮食达50万吨[12] - 定制化滤布技术解决麸皮分离难题,单吨麸皮可提取400公斤膳食纤维[9][10][11] - 废水处理成本年节省5400万元,形成"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模式[12][14]
西藏举办首届青稞产业发展大会
人民日报· 2025-08-10 19:23
行业活动 - 西藏首届青稞产业发展大会在拉萨举办 主题为绿色发展、健康共享——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大会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 吸引涉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会 [1] - 多地政府与区内外青稞加工龙头企业签署10项合作协议 涉及示范产业园建设、生产加工、产销对接等项目 [1] 产业规模 - 西藏2024年青稞种植面积达230.1万亩 占全国总面积47% [1] - 西藏2024年青稞产量达88.8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64% [1] 技术发展 - 西藏建成全国首个青稞产业技术体系 培育藏青系列、喜马拉系列等78个优良品种 [1] - 通过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等措施 青稞单产较1975年增长2.2倍 [1]
耕好“无形良田”,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02:37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 -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将于7月24日至26日在济南举办 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 [1] - 中国首部《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 首次对粮食节约作出专章规制 [1] 山东粮食生产概况 - 山东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常年居全国第三 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3] - 2024年粮食单产达452.51公斤/亩(同比+3.03公斤) 总产1142.04亿斤(同比+10.98亿斤) [3] - 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 农机总动力1.22亿千瓦时(全国第一)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7.4% [3] 全链条节粮减损措施 生产环节 - 推广精量播种机3.7万台 亩均用种节约2.5公斤 单产提升8%以上 [5] - 小麦"一喷三防"作业1亿亩次/年 农药利用率提升50倍 病虫危害损失率<5% [5] - 更新农机装备30余万台 小麦/玉米机损率分别降至0.81%(-0.18pct)和1.57%(-0.06pct) 相当于增产1.29亿斤 [6] 仓储环节 - 发放科学储粮仓98.8万个(总投资3.71亿元) 损失率降低5pct 年减损4.9万吨 [8] - 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80家(投资8.9亿元) 覆盖区域损失降低4pct 2024年减损18.76万吨 [8] - 绿色仓储升级改造仓容405万吨 新建仓容455万吨 储备粮综合损耗率0.38%(低于国标1%) [8][9] 加工环节 - 粮食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突破5000亿元(占全国1/8) [12] - 深加工产能利用率超90% 小麦麸皮利用率100% 玉米原料利用率98% 开发大豆产品210余种 [12] - 营收超百亿企业9家 小麦加工损耗率0.55%(行业平均<1%) [12] 科技创新成果 - 建成5个国家局技术创新中心 85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 [12] - 应用智能扦检系统(效率提升100%) 移动液压翻板卸车机(清理效率+40%) [9] - 集成"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 [9]
首农食品集团以科技重塑田间到餐桌全链条
北京商报· 2025-06-18 13:39
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 - 首农食品集团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复耕复垦地小麦产量,108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较往年增产539斤,采用品种筛选、水肥精准供应、无人机植保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1] - 南郊农场300亩复耕复垦田小麦亩产达1018斤,超出北京地区平均亩产755斤34.8%,北京市25万亩复耕复垦地占耕地总量166万亩的15%[3] - 复耕复垦技术推广后单产每亩增产10公斤,全市年增产小麦2500吨[3] 粮食储备能力建设 - 首农食品应急保障中心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包含层高5.8米的成品粮物流仓库和34米高的3层楼房仓,实现数万吨粮食"上楼"存储,为国内第三例此类项目[3] - 园区储备能力显著提升:原粮20万吨、成品粮5万吨、原油5.8万吨,形成粮油储备与调配核心枢纽[3] 粮食加工技术创新 - 古船食品公司引入自动化包装线实现称重、装袋、封口、贴标全流程自动化,通过智能识别技术确保面粉袋精准分拣,提升包装效率与准确性[4] - 公司完成国家级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十余项,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研发四大类80余款面粉产品矩阵覆盖家庭与工业需求[4]
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算算今年“三夏”账
河南日报· 2025-06-11 23:41
资源账 - 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抢收基本结束,历时22天,投入联合收割机约21万台,累计收获小麦846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4%,机收率达99.8% [2] - 河南以不足全国1/16的耕地贡献了全国近1/10的粮食产量,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6] - 全省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4次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6] - 深耕技术使小麦增产10%以上,通过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升土地肥力 [5] - 河南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田长制,近23万名"田长"认领"责任田",守护耕地红线 [3] 生产账 - 河南省财政提前下达资金3.86亿元支持小麦"一喷三防",3000万元用于赤霉病防控,5000万元用于抗旱 [8] - 全省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3347万元,较上年增加15827万元,重点补贴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等 [13] - 全省12.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耕种、植保、施肥、灌溉、收获等 [11] - 智能灌溉系统和传感器在高标准农田中的应用,实现减水、减人工,提升生产效率 [6] 收益账 - 河南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精深加工将小麦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达6.16亿元 [15] - 新乡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的油条单品日销量峰值达328万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17] - 河南省计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18] - 延津县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小麦价值倍增,农民获得收购溢价 [18] - 河南生产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7/10的速冻水饺,拥有"三全"、"思念"等知名品牌 [18]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新麦市场新动向: 政策定盘 需求破局
河南日报· 2025-06-08 23:37
小麦收割进度 - 截至6月8日17时河南已收获小麦8369.9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8.3%麦收接近尾声 [1] - 截至6月5日全国冬小麦已收割1.82亿亩总体进度过半湖北四川安徽麦收基本结束江苏陕西近四成半山西近两成山东过一成半 [1] 新麦价格波动 - 5月湖北新麦开镰时基层收购价冲到1.2元/斤面粉企业收购价达1.23元/斤—1.24元/斤因减产预期及质量优 [2] - 6月初主产区基层毛粮收购价降至1.15元/斤—1.18元/斤面粉企业净粮收购价回落到1.21元/斤—1.22元/斤因减产预期缓解及供应激增 [2] 政策支持 - 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至1.19元/斤主产区备足560亿斤空仓容2.6万台设备10亿元贷款保障基金500亿元收购资金 [3] - 6月7日起在河南省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政策收购守住价格底线保障农民收益 [3] 饲用需求增长 - 玉米价格从年初2000元/吨涨至2430元/吨与小麦收购价持平甚至反超 [4] - 小麦蛋白含量高饲用价值优于玉米主产区饲料企业开启扫货模式预计今年小麦饲用量大幅增长改善供需关系 [4] 后市展望 - 政策托底有保障饲用需求增长小麦市场底部清晰风险可控 [6] - 政策护航需求向好小麦市场未来可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