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9 22:08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以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作出一 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加强准入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面落实分区管控制度,"十四五"期间,全国高排放、高污染 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环评数量不断增加,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 长44.4%、31.3%;"十四五"以来,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为新质生产 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国已建成"两级、三 类、一清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各地均已发布省、市两级管控方案,划定"优先保护、重点管 控、一般管控"三种类型4万多个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准入清单。"今年还将开展分区管控方案5年定期 调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有力支撑。"郭芳说。 强化标准引领,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健全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完成32项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十四 五"以来,1 ...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 2025-09-19 14:12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 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记者高敬、魏弘毅 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 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 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黄润秋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 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 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 针对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现象时有发生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十四五"以来,我 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生活 垃圾焚烧处置能力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8%和72.4%。生态环境部还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打击违法 转移倾倒危险废物专项行动。 李高说,生态环境部将以打击非法倾倒 ...
实录 | 9月19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9 05:1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闻发布会现场 (赵一帆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举行"高质量完成'十 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以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生 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先生,副部长郭芳女士,副部长李高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黄润秋先生作介绍。 2025-09-19 10:30:59 黄润秋(刘健 摄)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生态环境部对各位长 期以来给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 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 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23年7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 书记亲自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 ...
保护了202个重要生态空间,江苏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效明显
扬子晚报网· 2025-09-12 12:54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进展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实践创新 旨在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 为发展明确底线和边界[1] - 江苏省累计优化选址102个线性工程 主动避让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 保护202个重要生态空间[1] - 初步形成全域覆盖 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4570个管控单元(陆域4268个 海域302个)[3] 政策体系与平台建设 - 江苏省出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和《管理实施细则》 加强分区管控全链条管理[3] - 同步建成"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服务"平台 实现管控规则一手清 研判结果一键查 政策文件一库览 企业在线一站服[3] - 每个管控单元均制定差异化 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明确准入要求和开发行为规范[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连续3年达优级水平 2025年1-8月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92.4%[4] - 长江干流江苏段12个国考断面水质均符合Ⅱ类标准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质总体为优[4] - PM2.5年均浓度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25年1-8月浓度继续保持改善[4] 生物多样性提升 - 生态质量评价连续4年为"二类" 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国淡水蛏 背瘤丽蚌在全省多地检出[4] - 沙家浜湿地鸟类从69种增至180种 自2020年以来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生态韧性进一步增强[4]
深圳:执督察利剑 护绿水青山 促绿色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01:34
督察整改机制 - 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双挂帅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高位统筹部署整改工作 [3] - 将第二轮中央督察14项任务分解为38条具体措施明确20个市直部门和11个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3] - 第一轮督察36项任务及838宗案件全部销号第二轮14项任务中6项已完成验收剩余8项将于2025年全面完成 [4] 技术创新应用 - 采用0.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自动检测生态问题线索识别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3-5倍 [5] - 通过遥感影像动态监测整改完成情况严格防范虚假整改和"一刀切"行为 [5] - 对跟踪发现的卫星遥感问题已全部完成现场核实并督促整改 [6] 固废治理成效 -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回收利用率超49%无害化处理能力达3.2万吨/日实现全量焚烧和零填埋 [8] - 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计划于2024年底和2027年分别建成4座及7座 [8] 环境质量指标 - 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河流优良水体长度占比达82.8% [9] - 2024年1-8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标率95.5%PM2.5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 [10] - 2024年施工噪声信访量同比下降18.8%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提升至96.2% [9] 绿色产业发展 - 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08亿吨成交额24.75亿元配额年度流转率居全国试点前列 [10] - 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超8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6.9%超充站和超充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 [10] - 绿色建筑总面积2.3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总面积超1.2亿平方米规模居全国前列 [10] 生态空间建设 - 国际红树林中心已正式设立并进入实体化运行 [11] - 公园数量从2个增至1320个户外步道网络延伸超3600公里 [11]
整治形式主义,生态环境领域如何减负增效?
人民日报· 2025-08-30 01:03
整治形式主义机制建设 - 生态环境部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一机制两清单管理体系 包括推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机制和重点任务清单 审核要点清单 [2] - 实行机制化 清单化管理 明确责任分工 细化任务举措 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2] 督察检查考核优化 - 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调阅资料数量较上一轮减少40%以上 实施六个不调原则 [3] - 督察谈话对象减少50%左右 仅与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谈话 [3] - 推行无感式督察 提出三个不要和三个越少越好要求 简化现场督察和服务保障 [3] -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一级指标数量同比减少31% 不设置过程性 留痕类指标 [3] 执法效能提升 - 推行非现场 智慧型 穿透式执法模式 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排查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线索3840条 发现问题3345个 完成整改2275个 [3] 文件会议与人员管理 - 2025年上半年指标类发文同比减少5.8% 主动压减2个指标类会议 [4] - 全面清退市级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 新一批借调数量减少12人 [4] 数据服务与基层治理 - 推动8个垂直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向地方政务服务平台回流 [4] - 协助地方实现14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4] - 39项生态环境领域事项由乡镇街道收回至上级部门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4]
陕西发布上半年生态环境“成绩单”
中国环境报· 2025-08-19 01:33
空气质量改善 - 国考10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8 同比改善2.9% 6项主要污染物实现四降二平 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3.2% [14] - 关中5市综合指数4.48 同比改善4.7% 平均优良天数达119天 较去年同期增加46天 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3.2% [14] - 新增B级及以上环保绩效企业43家 总数达256家 钢铁行业82%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水泥熟料行业完成110项/268项改造任务 [13]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 淘汰老旧柴油货车3万余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十四位 西安/咸阳/渭南入选国家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13] - 关中火电机组耗煤量同比减少226万吨 火电/钢铁/煤炭/焦化行业清洁运输比例提升至72% [13] - 臭氧防治专项行动排查低效治污设施企业419家 检查超标排放企业890家 督导帮扶1647家企业加强活性炭管理 [14] 水环境质量 - 汉丹江流域35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在Ⅱ类及以上 其中Ⅰ类水质断面12个占比34.3% 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Ⅰ类 [15] - 流域内31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 完成105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整治41条农村黑臭水体 [15] - 排查汉丹江流域排污口3434个 溯源比例100% 完成12个园区水污染问题整治 [15] 水生态治理工程 - 白河县封堵矿硐213个 处置废渣158万立方米 生态修复3.6万平方米 预警监测断面水质达Ⅲ类及以上 [16] - 丹江流域169个锑矿硐全部完成治理 累计治理锑矿废渣51.49万立方米 [16] - 建立汉江/丹江干流重金属应急监测体系 在高风险区域建设应急池/导流槽等设施 [16] 土壤污染防治 - 61家企业完成污染源整治 26个县完成溯源 65家企业稳定达标 潼关县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基本完成 [17] - 46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72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纳入2025年名录管理 [17] - 3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完成验收评估 [17] 建设用地与地下水管理 - 153块国家考核重点建设用地落实调查评审制度 156个高风险地块纳入优先监管清单 125个地块落实管控任务 [18] - 完成11个市(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 形成全省"一张图"管控体系 [18] - 完成61个市县级和136个"万人千吨"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 建立优先防控清单 [18] 整体环境质量 - 27个国家考核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70个县级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19] -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95.4% 夜间89.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 - 386个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结果未见异常 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19]
武汉奏响绿色“协奏曲” 共谱生态“新乐章”
中国环境报· 2025-08-19 01:33
新闻宣传策略 - 创新"1+N"新闻发布链模式 将生态环境新闻发布纳入政府新闻发布会年度计划 分季度召开生态环境领域新闻发布会 每年发布生态环境领域新闻报道千余篇 [10] - 打造一体化融媒体宣传平台 成立生态环境局融媒体中心 制作原创性强宣传文案 正面曝光率位居全国同级城市前列 [10] - 实施热点追踪计划 开展触及一线的宣传素材征集 通过花漾江城 执法人不服暑等主题宣传展示建设成果 [10] 新媒体传播成效 - 创新制作AI+ IP+ 文旅+等可视化宣传产品 多个单篇推文阅读量超5万人次 优质短视频累计传播量过百万 [11] - 开展双城CP江豚直播活动吸引超120万网友云守护 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近10万 政务微博粉丝超167万 [11] - 微信公众号内容数次获生态环境部点赞 政务微博荣获湖北十佳政务微博称号 [11] 社会宣传活动 - 以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环保集市 文艺汇演等活动 联合中国环境记协采用环境新闻茶座形式举办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 [12] - 原创推文阅读量突破两万人次 精心制作7个原创视频内容多视角讲述生态环境保护故事 [12] - 开展城市绿色生活细胞工程 市级党政机关创建节约型机关覆盖率达100% 绿色出行比例达76% [12] 生态文化培育 - 运用小山小水等特色环保吉祥物开发3套表情包 制作两部生态动漫宣传片 推出生旦净末丑环保吉祥物形象 [13] - 结合湖北大鼓创作美丽武汉版五环生态公约 编排汉剧版《让中国更美丽》 策划生态文化科普视频 [13] - 打造180万人使用的武碳江湖个人低碳平台 营造全民践行低碳生活良好氛围 [13] 公众参与体系 - 组建1+16+7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网络 开展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推出15门志愿宣讲课程 选聘42名生态环境观察员 [14] - 累计开展超1300场志愿服务活动 形成武汉生态环保高校行等志愿服务品牌 [14] - 在全国率先实现八类环保设施线上线下全覆盖 创新打造VR观景平台 累计组织开放活动超2000次 [15] 环境教育成果 - 推出7条武汉城市新绿标线路 编印出版《身边的环境》等地方教材 累计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发放79.4万册 [15] - 推动全市中小学每学年开设12课时专题生态环境教育课 连续开展二十届青少年生态环境实践活动 [15] - 录制共同探究沉湖湿地科学奥秘科普视频 全市同步播出 4所场馆入选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 [15]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加快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03:28
党建品牌建设 - 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 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46次 [2] - 构建一支部一品牌一工作法 全系统五星级党支部覆盖率超过50% [2] - 建立党组决策、班子成员领办、党组织推动落实溯源责任体系 累计实施首办、领办项目22个 [2] 污染防治成效 - 治理提升重点行业 累计治理618家企业 开展木业产业违规生物质锅炉、非法小胶厂专项整治 [3] - 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9524辆 国一非道路移动机械1511辆 [3] - 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6 同比改善4.7% 全省排名第9 [3] - 全市国控断面优良率达到82.4% 累计收缴横向生态补偿资金1.18亿元 [3] - 创建无废细胞165个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3] 绿色发展举措 - 打造循环产业园区5个 招引环保项目20个 建成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2个 [4] - 谋划推进EOD项目6个 争取政策贷款116.78亿元 [4] - 获批入库中央和省级污染防治资金项目48个 争取资金3.97亿元 [4] - 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4.5% 依法免罚案件30件 金额388万元 [4] - 完成23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 266个村环境整治 [4] 监管执法与安全 - 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6次 检查企业4166家次 完成监督帮扶问题核查860家次 [5] - 查处两打刑事案件21件 打造市级执法实训基地 [5] - 办理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工单1046件 按时办结率100% [5] - 办理热线首发群众投诉5363件 群众满意率95.3% [5] - 完成应急预案备案1339家 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环境应急演练推荐案例 [6] 2025年规划目标 - 完成重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3家 创建绩效A级2家 [7] - 基本完成12155辆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 [7] - 完成3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 实现平原散煤清零 [7] - 加快推进37项治理工程 全面完成两清零一提标任务 [8] - 建强4个循环产业园 力争年内产值过百亿 [9] - 创建清洁生产企业180家 [9] - 计划争取政策性贷款31.65亿元 年内完成2个新谋划EOD项目审批 [9] - 创建绿色工厂等无废细胞不少于141个 [10]
用最严密法治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12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7:13
关于加强执法司法工作协同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总体要求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 [2] - 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治理,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 [2] - 坚持依法推进、务实高效,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2] 强化联动 - 加强沟通会商,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长江十年禁渔、河道采砂管理等重点领域 [3] - 支持行政执法机关在长江流域跨行政区域、生态敏感区域开展联合行动 [3] - 加强生态环境评估鉴定机构和专家队伍建设,完善评估鉴定标准规范 [3] - 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和情况通报,共享执法司法信息数据 [3] - 加强府院联动,做好环境资源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衔接 [3] 优化衔接 - 加强长江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衔接 [4] - 明确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指定管辖的要求 [4] - 办理环境资源案件需要调查取证的,有关机关依法予以协助配合 [4] - 违法行为人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修复、赔偿责任的,依法作为从宽处理的情节 [4] - 加强生态环境修复跨部门协作,科学确定、合理实施修复方案 [4] 深化合作 - 健全日常联络沟通机制,增强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 [5] - 开展跨部门联合调研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提高执法司法能力水平 [5] - 联合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法治宣传)基地,提高保护修复治理综合效能 [5] - 联合发布涉长江保护治理典型案事例,讲好长江保护法治故事 [5] - 携手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