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卷”不死的牙科 又要上市了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42
9月19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关于同意深圳康泰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公开转让并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函》,对深圳康泰健医疗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日期提出的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并挂牌的申请进行审核后同意通过。该函的有效期为自出具之日的12个月, 全国股转公司要求康泰健在有效期内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挂牌。目前康泰健公司已经获批新三板股票代码:874918.NQ,若能够顺利上市,康泰健公 司将于新三板基础层挂牌。 图源:全国股转公司 6月27日,康泰健披露了公开转让说明书和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申请。据悉,康泰健本次挂牌股份总量为44,215,000股,拟 于新三板基础层挂牌,主办券商为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同时康泰健相关律师事务所和主办券商也发布了相关的法律意见书和推荐报告,标志着康泰 健正式开启上市之路。 图源:深圳康泰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1|三个月内光速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康泰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持续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96年。曾用名为深圳市康泰健牙科器材有限公司,于 2022年12月变更为深圳康泰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沿用至今。 公司主要从事 ...
沪鸽口腔:国产替代浪潮下的黄金赛道破局者
格隆汇· 2025-09-05 00:58
公司核心竞争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稳定在7%左右 [2] - 拥有36项国内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数量居中国口腔材料企业之首 [3] - 产品矩阵覆盖修复科 种植科 牙体牙髓科 正畸科及儿牙科等多个科室临床需求 [3] 产品市场表现 - 弹性体印模材料2024年成为中国销售收入排名第一产品 全球市场中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6] - 临床产品包括弹性体印模材料 玻璃离子水门汀 光固化牙体粘接剂等可媲美进口产品 [6] - 技工类产品采用五层彩色树脂成型技术提升义齿美观性与耐用性 [6] 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 - 开发口腔扫描仪和3D打印技术推动行业数字化 智能化发展 [7] - 产品获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证 包括30项FDA认证和31项CE认证 [7] - 海外销售网络遍及六大洲 形成全球市场格局 [7] 行业增长前景 - 全球口腔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338亿元增至2030年59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8% [9][11] - 口腔临床材料及技工类材料2024-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10.8% [11] - 全球60岁以上人口2023年突破10亿 2050年将接近21亿 占总人口22% [9]
爱迪特股价微涨0.36%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86%
金融界· 2025-08-25 17:1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5日15时最新股价50.2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6% [1] - 当日成交量34573手,成交额达1.7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31.29万元,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3.67万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17.22% [1] - 归母净利润9204.32万元,同比增长19.8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915.34万元,同比增长141.72% [1] 业务布局 - 公司属于医疗器械板块,主营口腔修复材料及口腔数字化设备 [1] - 业务涵盖研发、生产和销售口腔修复材料与数字化设备 [1] - 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杭州设立全资子公司拓展技术服务与软件开发业务 [1]
阿里巴巴拟分拆斑马智行赴港IPO,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3家公司冲击“A+H”
搜狐财经· 2025-08-25 14:41
上交所和深交所市场动态 - 报告期内无新股上市 [2] - 无公司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3] - 无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4] - 上交所1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深交所无终止审核案例 [5] 港交所上市活动 - 1家公司成功上市:天岳先进首日股价上涨6.40% 收盘价45港元较发行价42.8港元上涨5.14% 市值达329亿港元 [7][8] - 2家公司进行新股招股:双登股份(储能电池商)和佳鑫国际(哈萨克斯坦钨矿公司) [9][11][12] - 1家公司通过上市聆讯:大行科工(中国最大折叠自行车公司) [13][14] 港股IPO申请概况 - 12家公司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涵盖AI基础设施、精密制造、口腔医疗、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 [15] - 包括多家A股上市公司寻求"A+H"双重上市:星环科技(AI基础设施软件)、立讯精密(精密智造)、胜宏科技(AI计算PCB)等 [16][17][18][26][29][43] 重点企业财务表现 - 星环科技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3亿元、4.91亿元、3.71亿元 连续三年亏损且亏损扩大至3.44亿元 [28] - 立讯精密2022-2024年收入从2140.28亿元增长至2687.95亿元 净利润从104.91亿元增至145.79亿元 [31] - 胜宏科技2024年收入达107.31亿元 净利润11.54亿元 较2023年6.71亿元显著改善 [46] - 英发睿能2024年收入43.59亿元 同比下滑58.4% 从盈利4.10亿元转为亏损8.64亿元 [51] 行业地位与市场排名 - 星环科技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是最大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27] - 胜宏科技在AI及高性能计算PCB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44] - 英发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制造商 市场份额14.7% [49] - 群核科技是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市场份额23.2% [71] 募资用途规划 - 多家企业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全球市场拓展 [27][30][33][41][45][50][53][57][60][64][67][71] - 生物医药企业重点投入核心产品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57][60] - 科技企业注重AI技术升级和国际化布局 [27][41][67] 特殊上市历程 - 沪鸽经历多次上市尝试 包括新三板挂牌和三次A股上市辅导终止 本次为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35][36][37][38][39] - 乾元微珂、天辰生物医药、上海宝济药业均为二次递表港交所 [55][58][62]
顺义区成立10亿元口腔产业基金促创新转化,口腔产业加速集聚
新京报· 2025-08-24 11:12
项目与基地建设 - 顺义区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合作共建北大口腔国际口腔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基地 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孵化 成果转化 产业聚集与国际合作于一体的口腔医疗器械创新高地 [1] - 基地首批集中签约10家口腔领域企业 标志顺义区口腔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步入快车道 [1] - 顺义区将以该基地为核心 在首都机场周边区域加快建设国际口腔产业集群 发展口腔特色产业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口腔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高地 [1] 资金与产业支持 - 顺义区政府与北京朗视仪器联合发起口腔产业基金 首期规模1亿元人民币 远期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聚焦投资口腔医疗器械和医疗机器人及其核心器件 口腔材料 口腔人工智能 口腔医疗服务等方向 [1] - 基金将为口腔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资本赋能 助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1] 产业协同与联盟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联合多家职业院校及医疗机构签署医-校-产业融合共同体合作协议 致力于打破临床需求 高校科研与产业转化之间的壁垒 [2] - 建立口腔自主创新产业联盟 通过企业协同 资源共享 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创新合作机制 [2] - 联盟共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标准制定与成果转化 为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基础 [2] 产业规模与基础 - 顺义区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国首位 药品进口值占全国约三分之一 疫苗进口占全国90%以上 [3] - 2024年顺义区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3] - 区域已聚集洋紫荆 赛濡特 星火万方等口腔产业链企业100余家 覆盖研发 生产与服务全链条 [3] - 顺义区出台口腔产业专项政策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口腔产业集群 [3]
沪鸽口腔港股IPO之路:历史问题待解,上半年业绩降仍大额分红引争议
搜狐财经· 2025-08-23 00:43
上市历程 - 公司曾于2019年底寻求科创板上市未果 后于2021年转战创业板 最终于2022年8月撤回申请 [1] - 公司今年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意图冲击港股IPO [1] 股权问题 - 2016年定向增发中存在原董事李军替57人代持股份的情况 代持比例高达74.16% [1] - 代持关系虽于2019年7月全部解除 但公司此前招股文件曾声称不存在股权代持 存在披露不一致 [1] 财务内控 - 存在业务员代收货款及第三方回款中大量个人回款等不规范行为 [3] - 2018年至2021年第三方回款金额占比持续较高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56.4% [3] - 在业绩下滑背景下实施大额分红 分红金额占前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总和的87.88% [3] 业务布局 - 公司提供口腔临床类 技工类及数字化产品 [3] - 计划升级扩张日照工厂生产线 并在印尼设立工厂 [3] 行业竞争 - 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高端细分领域主要由国际品牌主导 [3] 股权结构 - Huge Star及其关联方持有公司52.56%股份 [4] - HDMC Aurora LJQ Ltd持有13.81%股份 [4] - Future LJQYHD持有9.35%股份 [4] - 秦立娟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3.16%权益 [4]
沪鸽口腔冲刺港股:IPO前大笔分红,曾存财务内控不规范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22 09:09
IPO历程与历史问题 -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继续冲刺港股IPO [1] - 公司曾于2019年底尝试A股科创板上市未果 后于2021年12月转战创业板 [1] - 深交所于2022年1月下发审核问询函 重点关注股份代持及财务内控不规范问题 [3] - 公司于2022年8月主动撤回创业板IPO申请 深交所终止审核 [8] - 公司于2025年2月18日首次递交港股招股书 因满6个月失效后于8月18日更新招股书 [8] 股份代持问题 - 2016年第三次定向增发中 原董事李军认购238万股股份 其中176.50万股为代持 代持比例达74.16% [3] - 代持涉及57人 包括实控人宋欣的朋友 子公司高管及公司员工等 [3] - 代持关系于2019年7月全部解除 [3] - 2016年《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中主办券商招商证券曾声明"不存在股权代持情形" 与后续披露存在矛盾 [4] 财务内控问题 - 存在业务员代收货款及第三方回款中大量个人回款等不规范情形 [5] - 2018年至2021年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2460.69万元 2528.68万元 2863.05万元和2306.73万元 占当期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现金比例分别为9.63% 8.76% 10.55%和8.04% [5] - 个人回款主要来自客户法人 董监高 股东 员工及医生等 [5] - 公司确认存在利用个人账户对外收款情形 但否认通过关联方代收货款及出借公司账户等行为 [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2.8亿元 3.58亿元和3.99亿元 保持增长态势 [9]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 8835.4万元和7656.9万元 2024年同比下降13.33% [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7亿元 同比下降3.9% 净利润2610万元 同比下降56.4% [9] - 业绩下滑主要因口腔临床类产品销售量下降 订单减少及行政开支增加 [9] 大额分红争议 - 公司于2025年1月16日宣派股息1.45亿元(扣除预扣税后) [10]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总和约1.65亿元 分红金额占比达87.88% [10] - 实控人宋欣及母亲秦立娟分别持股52.56%和23.16% 两人合计获得分红超1亿元 [10] - 分红行为引发外界对募资必要性质疑 [12] 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主营口腔材料 产品包括口腔临床类产品 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等 [8] - 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 高端市场由3M GC及Dentsply Sirona等国际品牌主导 [8] 未来资本开支计划 - 计划升级扩张日照工厂生产线 2026年至2030年预期资本开支合计1.055亿元 [11] - 计划在印尼设厂 2027至2028年预期资本开支合计0.2亿元 [11]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 2025-08-18 23:02
公司业务概况 - 沪鸽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3]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3] - 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3] 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 [3] - 2024年沪鸽在中国口腔材料市场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 [3]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3] 销售网络与品牌 - 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4] - 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 [4] - 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4] - 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入2.8亿元,2023年度3.58亿元,2024年度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1.97亿元 [4] - 2022年度利润6403.3万元,2023年度8835.4万元,2024年度7656.9万元,2025年上半年2610万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的54.9%提升至2024年的58.6%,2025年上半年为58.6% [6]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7.0%提升至2024年的7.4%,2025年上半年为7.7% [6] - 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17.9%提升至2023年的19.0%,2024年为18.0%,2025年上半年为20.1% [6]
新股消息 |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22: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4]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4]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该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公司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4] - 公司的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4]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在国内制造商中拥有最多CE标志或FDA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 [4]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亦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4] 销售网络与品牌建设 - 公司构建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5] - 在海外市场,公司的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5] - 通过大量的市场开发,公司的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5] - 公司凭借研发能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及非常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体系,致力于开发并制造达到国际公认性能标准的产品,同时持续探索海外市场的机遇 [5]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分别约为2.8亿元、3.58亿元、3.99亿元、1.97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656.9万元、2610万元人民币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分别为280,072千元、357,613千元、399,440千元及196,888千元人民币 [6] - 同期,毛利分别为153,736千元(毛利率54.9%)、203,696千元(毛利率57.0%)、234,214千元(毛利率58.6%)及115,429千元(毛利率58.6%) [6] - 同期,税前利润分别为76,798千元(占收入27.4%)、105,805千元(占收入29.6%)、110,794千元(占收入27.7%)及31,270千元(占收入15.9%) [6]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千元(净利率22.9%)、88,354千元(净利率24.7%)、76,569千元及26,100千元(净利率13.3%) [6]
创始人频频减持套现 隐形正畸行业第一股时代天使发展面临挑战
新华网· 2025-08-12 05:37
创始人减持与股价表现 - 时代天使创始人李华敏近期减持250万股套现约1.4亿港元 距离上一次减持270万股仅四个月 [1] - 自上市以来创始人持股比例从14.26%降至6.37% 减持频率较高 [1] - 公司股价从上市首日历史高点490港元/股跌至当前水平 市值缩水约88% 从超800亿港元降至百亿港元 [1] 财务与估值状况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2021年净利2.86亿元 2024年仅为1002万美元 [2] - 当前市盈率约107倍 虽低于上市初期但仍显著高于国际竞争对手艾利科技的34倍 [2] - 海外市场投入持续扩大但亏损加剧 2024年国际市场亏损2970万美元 较2023年2898万美元进一步扩大 [2] 行业竞争与市场挑战 - 国际竞争对手艾利科技2024年全球营收达39.99亿美元 但2025年因业绩不佳股价大跌30% 反映行业增长压力 [2] - 时代天使海外收入规模较小 面临投入高、变现周期长的问题 与国际巨头竞争存在明显劣势 [2] - 行业整体面临增长天花板疑虑 市场担忧正畸行业可能接近拐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