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方中心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要成 “桌上菜”?法国高官捅破实话:美国靠不住,中俄伊还在逼
搜狐财经· 2025-08-31 16:58
安全庇护体系转变 - 欧洲军费开支长期低于GDP的2% 但北约要求成员国提高至该标准[3] - 欧洲购买武器中超过60%来自美国军工企业[3] - 美国对乌克兰支持降温并主张欧洲自主解决安全问题[3] 地缘政治挑战 - 俄罗斯可能在五年内对欧洲发动攻击 并通过能源武器重塑安全格局[4]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欧洲投资关键基础设施 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和匈牙利新能源工厂[4] - 朝鲜通过支持俄罗斯获得现代化战争经验 伊朗核问题动摇欧洲能源运输通道[4] 欧洲内部结构性缺陷 - 欧盟27国拥有十几种主战坦克和30多种驱逐舰 武器系统互不兼容[6] - 极右翼政党在德法等国崛起 主张限制移民和退出欧盟[6] - 欧洲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技术上依赖美国 能源原材料依赖俄罗斯和中东[6] 产业与经济影响 - 俄罗斯2025年能源战略明确"向东转" 减少对欧洲能源供应[4] - 中欧在风电、氢能等绿色能源领域存在表面双赢的合作项目[4] - 军费增加挤压社会福利支出 引发民众抗议[6] 战略转型方向 - 欧洲需投资本土军工产业而非购买美国武器[8] - 应在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领域寻找国际合作空间[8] - 需从安全依赖转向战略自主 从内部撕裂走向团结协作[8]
《东极岛》不差
虎嗅· 2025-08-18 23:39
电影评价与对比 - 影片《东极岛》被评价为诚意之作,预计票房区间为25亿到30亿 [1] - 负面舆情被认为部分来自不合理的批评,而非影片本身质量问题 [2] - 舆论与口碑需区分,批评者可能仅接受样板戏,而非客观评价 [3] 剧情片与纪录片的差异 - 《东极岛》与《里斯本丸沉没》对比,前者为剧情片,后者为纪录片,两者互为补充而非对立 [5] - 《里斯本丸沉没》以英军战俘为主角,适合西方观众,而《东极岛》聚焦中国渔民 [8][9] - 剧情片改编需抓大放小,只要核心史实框架符合即可 [10][11] 历史真实性与改编 - 《东极岛》在四点史实框架上完全符合:沉船事件、英军自救、日军射杀、渔民救援 [11][12] - 纪录片导演方励对《东极岛》的内容呈现表示赞赏 [13] - 以纪录片标准要求剧情片不合理,好莱坞历史题材同样存在改编 [14][15] 票房与观众反馈 - 《里斯本丸沉没》票房仅4700多万,远低于预期,批评者可能并未实际观看 [17] - 忽视纪录片却批评剧情片的观众可能为同一批人,其言论被视为噪音 [18]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优缺点 - 亮点在于国际视野与普世价值,但对中国相关部分叙述不足 [19][20][21] - 关键历史细节如缪凯运部与第三战区证明书未被充分展开 [23][25][26] - 救援行动背后有国民党游击队参与,但纪录片未呈现 [27][28][30] 《东极岛》的文化价值 - 影片破除西方中心主义,聚焦中国渔民视角,填补二战东方战场叙事空白 [34][44][46] - 提供“救人即抗日”的东方哲学,为全球反战叙事带来新视角 [47] - 内核与《里斯本丸沉没》不同,后者为传统二战叙事锦上添花,前者为东方战场雪中送炭 [48] 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 - 西方对东亚历史认知不足,部分源于中国战后未及时清算日本罪行 [36][37] - 西方中心主义导致西方决定哪些历史值得讲述,中国故事被忽视 [39][41] - 《里斯本丸沉没》的英军视角客观上延续了西方中心主义叙事 [42][44]
全球瞭望|肯尼亚媒体: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新华社· 2025-08-10 12:5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视角 - 国际社会应重新审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 采用更平衡和广阔的视角 正确评价中国的抵抗和贡献 [1] - 西方中心主义叙事掩盖历史 忽视中国及全球南方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1] - 中国抗日战争是全球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心阵线和重要支柱 是东方主战场 [1] 全球南方国家的历史角色 - 肯尼亚等全球南方国家与中国有相似历史遭遇 经历外国侵略和民族解放斗争 [1] - 二战爆发主因之一是西方列强争夺对全球南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权 [1] - 战争期间全球南方国家人力和资源被掠夺 但焕发了民族认同感和政治自主意识 [1] 战后国际秩序与民族独立 - 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席卷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 殖民秩序分崩离析 [2] -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秩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持久遗产 是全球和平与稳定的基石 [2] 历史修正主义与真相还原 - 纪念战争胜利需摒弃历史修正主义 还原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的真实作用 [2] - 某些叙事淡化侵略者责任 忽视其战争罪行 掩盖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正当性 [2]
中产阶级该如何保卫“现代生活”?
虎嗅· 2025-07-24 10:14
中产阶级消费行为分析 - 中产阶级消费观以追求体面、品味和区隔为核心,强调与大众消费的差异[1] - 山姆会员店被中产视为品质保障象征,会员费模式强化了消费层级区隔[2][5] - 消费选择中存在"洋品牌迷信",韩国好丽友因品牌溢价不足被市场冷落,日本品牌则更受青睐[7] 零售行业观察 - 山姆超市选品策略引发争议,部分商品实际产地与消费者预期存在落差(如县城肉联厂产肉类)[5] - 会员制超市在中国市场被赋予"品质背书"功能,但部分商品添加剂问题引发消费者投诉[5] - 中美市场差异显著:山姆在美国属大众超市,在中国却被建构为中产消费符号[5][6] 消费主义文化建构 - 咖啡消费被塑造为"高级生活方式",其文化符号与西方中心主义深度绑定[8] - 消费主义提供类宗教功能,通过商品购买缓解存在主义焦虑[9][14] - 当前消费等级体系正被国产化浪潮解构,价格维系的身份标识逐渐失效[15] 产业转型挑战 - 西方去工业化进程与中产追求体面职业直接相关,导致产业链调节能力丧失[19] - 中国面临产业路径选择:若延续西方模式将导致现代生活系统风险[19] - 供应链认知缺失现象普遍,部分消费者对商品生产环节缺乏基本认知[22] 品牌营销策略 - 日本品牌擅长塑造产品格调,文化营销能力显著优于韩国品牌[7] - 消费符号需要更新,应替换殖民时代遗留的文化标识[22] - 存在"假洋品牌"市场空间,反映特定消费群体的文化认同偏差[14]
英媒妄言限制中国发展,欧洲已被美国加30%关税,他们分不清敌我
搜狐财经· 2025-07-14 05:45
欧洲对华政策矛盾 - 欧洲议会以523票赞成75票反对通过决议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1] -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同时面临美国拟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的威胁[3] - 欧洲政客仍用冷战意识形态看待中国对华政策呈现"精神分裂式"操作[3][5] 欧洲内部政治经济困境 - 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席位暴增传统政党溃败[5] - 法国政府曾陷入50多天无政府状态德国执政联盟瓦解需提前大选[5] - 202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计仅0.7%德国可能连续第二年经济萎缩[7] 欧洲制造业危机 - 大众汽车计划2030年前关闭部分德国工厂裁员3.5万人[7] - 奔驰保时捷等车企收缩电动车投资计划[7] - 欧盟21个成员国推行财政紧缩政策预计每年拉低增长0.1个百分点[7] 中欧经贸关系现实 - 欧盟企业2024年二季度对华直接投资达36亿欧元创纪录[11] - 中国占欧盟从东亚进口总额62%远超美国16.5%的占比[9]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万列货值超4200亿美元[11] 欧洲安全困境 - 乌克兰冲突已消耗欧美3000亿欧元其中三分之二流入美国军火商[9] - 特朗普多次威胁可能抛弃乌克兰甚至退出北约[9] - 欧洲防务体系建设停滞离"可信的欧洲防御"目标越来越远[9]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意蕴
四川日报· 2025-06-22 22:49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社会形态演进基本规律并创造中国特色发展路径,通过制度、方法、价值、动力和交往创新构建多维度现代化共同体形态 [1][4] - 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现代化模式唯一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选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4]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认为个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从"自然共同体"到"虚假的共同体"再到"自由人联合体"的演进体现对公平与共同进步的追求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进行守正创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3]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回响与升华,通过制度设计消除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5] 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多维共同体形态 - 人民至上的真实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公有制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5] - 统筹推进的有机共同体:注重各领域协同互动,采用"并联式"发展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 [6] - 美美与共的价值共同体:对内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破解"文明冲突论" [7] - 创新驱动的未来共同体:以新质生产力为物质技术基础,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 [7] - 交流互鉴的文明共同体:反对单一模式普世化,倡导各国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现代化建设 [8]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 祛魅西方"虚假的共同体":破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 [9] - 重塑"主客二分"关系:以生命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等思想推动人与自然、社会、国家间的平等和谐共生 [10] - 解构"西方中心主义":通过"一元多线"世界历史叙事和中华文明包容性特质,开创"多元现代性"新范式 [11]
通往国际舞台之路:清政府与万国公会的交往
新浪财经· 2025-05-16 03:54
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 -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第二辑于2024年推出,包含10种史料,由戴海斌、张晓川执行主编 [1] - 该丛刊特色为每种资料均附研究性导言,整理与研究相结合,参与学者多为国内外一线青年高校研究者 [1] - 第二辑聚焦晚清时期清政府与万国公会的交往档案,填补学界对该领域关注不足的空白 [3] 万国公会历史发展 - 19世纪40年代全球万国公会仅10次,90年代增至470次,20世纪第一个十年接近1000次,呈现指数级增长 [11] - 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通讯技术(蒸汽轮船、火车、电报)突破地理限制,推动国际会议常态化 [11] - 1872年首届万国监狱大会在伦敦举行,至1950年共召开12届,后移交联合国相关机构 [15] - 万国邮政公会成立于1874年,1947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中国早期以观察国身份参与 [17] 清政府参与万国公会的阶段性特征 - **总理衙门时期(1861-1901)**: - 参与率仅48.8%(41例中参加20例),多派驻外使馆人员及海关洋员代表 [25] - 对法律类公会保持警惕,1900年仍以"中西情形稍异"拒绝第6届万国监狱大会 [25] - 1894年在赫德劝说下加入万国税则公会,年分摊经费1863法郎 [26] - **外务部时期(1901-1912)**: - 参与率提升至75.6%(160例中参加121例),专业领域拓展至司法、教育、农学等 [29] - 1910年首次派出法政专员(徐谦、许世英等)参加第8届万国监狱大会 [31] - 1911年自主举办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24国代表参会并承认中国主权 [33] 行业技术标准类公会案例 - **万国铁路公会**:1885年成立,中国19世纪末加入,档案收录229件交涉文件 [16] - **万国电信联盟**:前身为1865年国际电报联合会,1906年新增无线电公会,1932年合并 [18] - **万国行船公会**:1885年成立初期专注内河航运,1893年起涵盖海运,中国参与档案98件 [17] 国际参与对行业影响 - 日本通过参与万国公会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案例刺激清政府转变态度 [30] - 参与万国邮政公会推动中国建立现代邮政体系,1906年设立邮传部 [17] - 1910年万国监狱大会中国代表团提出监狱改良方案直接影响清末司法改革 [31]
招招致命!等从李嘉诚手里夺回巴拿马港口后,特朗普下令猛攻胡塞!
搜狐财经· 2025-03-25 14:19
公司资产出售 - 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 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包括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1] - 交易涉及全数出售和记港口控股及和记港口集团控股股权 二者合计控制和记港口集团80%全球权益[1] - 财团成员包括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及其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合伙企业 以及地中海航运旗下码头投资公司[1] 地缘政治影响 - 巴拿马政府对李嘉诚旗下港口进行审计 暗示可能取消特许经营权[3]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对巴拿马施压后 局势急转直下[3] - 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头号对手 通过战略布局针对中国 包括削弱胡塞武装控制红海交通要道的能力[8][9] 航运业动态 - 胡塞武装控制红海航道导致欧亚航运线中断 商船需绕道好望角增加7000公里航程 大幅推高物流成本[6] - 全球超过80%商品通过海运完成 西方国家对航运线控制权持续减弱[6] - 美国与英国组建联合护航舰队 以打通红海航道为旗号对胡塞武装发起大规模袭击[5] 军事行动升级 - 特朗普政府扩大打击范围至大学及居民区 旨在迫使胡塞武装妥协并实施高层斩首行动[6] - 美军对也门首都萨那和萨达地区发动空袭 特朗普宣称将"彻底消灭"胡塞组织[5] - 对比拜登政府针对军事设施及石油港口的打击 特朗普政府采取全方位打击策略提升军事行动效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