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本土化
icon
搜索文档
撤销豁免,美对台积电大陆芯片厂下手
环球网资讯· 2025-09-04 23:12
美国撤销台积电VEU授权事件 -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经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 授权将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并终止[1] - 台积电南京厂主要生产16纳米和28纳米成熟制程芯片 用于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手机及消费电子产品[1] - 美国此前已对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大陆工厂采取相同措施 撤销VEU资格的做法如出一辙[1] 台积电业务影响评估 - 南京厂仅占台积电整体产能约3% 且所有设备已摊销完毕 客户订单相对稳定[2] - 该厂2022年贡献台积电税后净利约2.21% 对应全年净利11732亿元新台币[2] - 公司正评估撤销豁免的影响 包括与美国政府沟通以确保南京厂运营不受影响[2] 产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三星DRAM芯片约20%产能位于大陆 SK海力士约40%产能位于大陆[2] - 美国限制措施可能为大陆本土芯片厂创造更大市场空间 加速设备替代和本土化进程[3] - 大陆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美国限制可能反而推动其在成熟制程更快取得主导权[2][3] 战略发展视角 - 不能仅从短期产能比例评估影响 需考虑台积电全球布局策略长期受美国限制的深层挑战[2] - 美国战略意图是限制大陆先进制程发展 但实际可能促使其成熟制程自给能力更加完整[3]
瑞银:中国AI变现取得进展,芯片本土化进程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9:17
AI变现进展 - 中国部分互联网企业AI变现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 广告点击率从1%跃升至2-3% [1] - 某游戏公司通过AI定制内容实现广告收入增长20% [1] - 电商平台云收入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预期增长趋势将持续 [1] 技术应用领域 - 游戏公司正将AI技术融入新游戏开发流程 [1] - 中国AI代理应用主要聚焦消费端如电商领域 美国则集中于企业软件市场 [2] - 美国AI Agent市场年收入规模达150亿-200亿美元 [2] 芯片本土化进程 - 中国AI芯片本土化进程加速推进 推理层面已基本可依赖国产芯片 [1] - 训练芯片仍需依赖进口 大量资本支出正投向国内本地芯片研发 [1] - 芯片本土化已成为所有中国公司的关键项目 [1] 市场投资前景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约17倍 未来三年成分股企业预期盈利增长率达20%-25% [2] - 中国在全球AI资本支出中占比15% 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 - 2026年将是中国AI代理变现的关键转折年 [2] 投资评估标准 - AI股票选择需关注增长前景、利润率潜力和当前估值三大要素 [2] - 投资决策应综合考虑市场份额、利润率、增长潜力和估值合理性 [2] - 部分中国AI公司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与美国领先企业形成竞争 [2] 商业模式差异 - 中国企业文化尚未发展至愿意为企业软件支付月度订阅费的阶段 [2] - 多数商业安排仍以一次性付费为主 制约AI代理潜在收入规模 [2]
瑞银:中国AI变现取得进展 芯片本土化进程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9:11
中国AI行业发展亮点 - AI变现能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部分互联网企业实现突破[1] - 芯片本土化进程加速推进 推理层面基本可依赖国产芯片[1] - 中国在全球AI资本支出中占比15% 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 AI变现应用案例 - 游戏公司通过AI定制内容使广告点击率从1%跃升至2-3%[1] - AI技术推动游戏公司广告收入增长20%[1] - 电商平台云收入呈现强劲增长 预期增长趋势将持续[1] 芯片领域发展现状 - 训练芯片仍需依赖进口[1] - 大量资本支出投向国内本地芯片研发[1] - 芯片本土化已成为所有中国公司的关键项目[1] 投资价值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约17倍[2] - 指数成分股企业未来三年预期盈利增长率达20%-25%[2] - AI相关股票估值仍具吸引力[2] 股票选择标准 - 重点关注增长前景、利润率潜力和当前估值三大要素[2] - 投资决策需综合考虑市场份额、利润率、增长潜力和估值合理性[2] - 不应仅基于绝对股价或绝对市盈率[2] 中美AI代理市场差异 - 美国AI Agent年收入规模150亿-200亿美元 集中在企业软件领域[2] - 中国AI代理应用聚焦消费端如电商领域[2] - 2026年将是中国AI代理变现的关键转折年[2] 市场差异原因分析 - 中国企业文化尚未发展到愿意支付月度订阅费的阶段[2] - 多数商业安排仍以一次性付费为主[2] - 部分中国AI公司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与美国领先企业形成竞争[2]
苹果助攻!三星计划在美国芯片投资超500亿美元,与台积电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8-11 07:28
投资规模变化 - 三星美国德州泰勒市晶圆代工与先进封装基地投资规模有望突破500亿美元 [1] - 此前因芯片业务业绩低迷及新客户开发困难 投资金额计划从440亿美元下调至370亿美元 [3] - 封装与部分研发设施曾暂缓停工 但4nm和2nm制程晶圆代工厂未受影响 [3] 订单获取与业务转折 - 三星获得特斯拉价值约165亿美元的AI芯片合约 [3] - 苹果向三星采购图像传感器芯片 打破索尼独占地位 [5] - 订单获取使三星重获在美国投资芯片业务的信心 [3] 工厂建设进度 - 德州泰勒市1号工厂施工进度达91.8% 预计10月底完工 [5] - 无尘室建设将于年底前完成 2026年开始搬入生产设备 [5] - 最终实现晶圆代工 先进封装与研发中心功能 [5] 市场竞争格局 - 索尼在全球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超50% [7] - 三星成为苹果供应商后 预计将与索尼平分市场 [7] - 三星可能从台积电手中分得部分美国本土芯片市场份额 [9] 政策环境影响 - 美国特朗普政府政策推动科技巨头采用本土制造芯片 [9] - 芯片本土化政策可能促进三星获得特斯拉和苹果订单 [9]
晨星:中国芯片生产商从本土需求中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8-11 03:30
行业前景 - 中国芯片代工厂商从本土化需求中获得的益处超出预期 [1] - 美国关税对全年业绩预期的损害没有市场担心的那么大 [1] - 在更高关税生效前的提前发货让公司在第二季度受益 [1] 公司展望 - 中芯国际对短期和长期前景的看法比全球同行更为乐观 [1] - 华虹半导体对短期和长期前景的看法比全球同行更为乐观 [1]
ST的MCU怎么又双叒热了?
芯世相· 2025-04-24 05:55
文章核心观点 - ST MCU在2025年4月现货市场价格整体上涨 部分型号涨幅显著 主要受关税政策情绪波动和分销商补货行为推动 但终端真实需求未同步增长 市场存在观望和分化现象 [1][4][8][14][18][21] ST MCU价格变动趋势 - 2025年4月ST MCU报价较3月整体上涨 其中通用基础型MCU型号STM32F103C8T6价格从4-5元涨至4-5.5元 [4] - 热门型号涨幅分化:STM32F407VET6从10元涨至13元(涨幅30%) STM32F103RCT6从6.3元涨至7.5元(涨幅19%) STM32F405RGT6从12元涨至17元(涨幅42%) STM32F030C8T6从3元涨至4.5元(涨幅50%) STM8S003F3P6从1.1元涨至1.2元(涨幅9%) [5] - 高性能MCU H7系列同步上涨:STM32H743VIT6从35元涨至40元 STM32H750VBT6从13元涨至21元 STM32H743IIT6从28元涨至35元 [7] - 价格上涨始于2024年价格企稳和库存去化 2025年初出现回升迹象 [4][8]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4月中旬受关税政策情绪影响 华强北市场ST MCU报价单日整体上涨约30% [2] - ST全球13个生产基地均位于非美国地区(法国6座 意大利2座 新加坡1座 后端工厂分布于法/意/中/摩洛哥/菲律宾/马耳他/马来西亚) 加征关税无直接影响 但市场情绪蔓延至欧洲品牌 [8] - 分销商同行补货热情高涨 尤其STM32F4系列 带动短期价格反弹 [15] - ST产品线覆盖面广 高端芯片存在差异化机会 进一步助推报价上涨 [11] 终端需求状况 - 终端客户需求分化:部分恐慌性备货担心涨价 部分持观望态度比价采购 [17][18] - 真实需求未同步增长:许多工厂生意不佳 外贸型工厂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封装厂需求接近往年淡季水平 [17] - 客户对涨价接受度不高:倾向选择低价供应商 部分仍对比2024年低价 [19] - 价格倒挂现象未完全消除 涨价仅为理性回调而非缺芯期非理性暴涨 [1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初ST出货量达2022年以来首次高峰 需求主要来自现货市场分销商 终端客户以观望为主 [21] - ST在通用芯片领域份额被国产厂商蚕食 但中高端领域仍具差异化机会 [21] - 短期价格反弹未必代表实质性需求回暖 需警惕市场炒作行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