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交易已清零,中方直接不买了!特朗普愤怒也没用,叫嚣要拉上27国对中国加税100%
搜狐财经· 2025-09-15 02:31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 原油和煤炭进口量降至近零水平 创五年新低[1][4] - 自3月起中国几乎完全停止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 6月起彻底停止原油采购[7] - 美国煤炭对华出口从每月百万吨级别骤降至微不足道数量[7] 能源供应链结构性调整 - 中国能源供应链正在进行结构性重构 沙特 俄罗斯 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新主力供应国[7] - 俄罗斯能源因西方制裁价格大幅下调 中国显著增加对其采购量[7] - 美国能源在中国市场价格优势丧失 经济账显示已无竞争力[7]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提出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并试图联合27个国家实施二级制裁[1][9] - 贸易战政策加剧中国能源多元化决心 既为价格优势更为保障供应安全[7] - 欧盟国家不愿配合美国制裁 因自身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且担心中欧经济关系恶化[9] 历史对比与趋势判断 - 2019年贸易战期间中国曾将美国能源采购量降至零 但后续协议使采购量回升[7] - 当前变化被判断为结构性脱敏 属于长期且难以逆转的趋势[4]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之一 失去最大能源需求市场的采购[4]
美媒关注中俄能源协议:将颠覆LNG市场,美国供应商要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46
项目概况 - 中俄蒙签署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备忘录 [1][4] - 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将每年经蒙古国向中国运输多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4] - 该项目预计在2030年后启动 到2030年代初俄罗斯天然气可能占中国需求的20% 高于目前的约10% [5] 战略意义 - 该项目被视为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表明俄罗斯与中国纽带进一步收紧 [5] - 在西方制裁和欧洲需求减少背景下 俄方正寄希望于该管线实现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 [12] - 俄方曾展望西伯利亚力量2号或有望取代北溪2号管道 [12] 定价机制 - 天然气价格将低于俄气目前向欧洲客户收取的费用 [4] - 价格并非依据当前即时价格确定 而是按照一套特定公式计算得出 该公式完全客观且以市场变量为基础 [4] - 俄罗斯或向中国提供较低价格 意味着盈利能力存疑 但对莫斯科来说展示其仍有大型长期出口渠道比利润更重要 [6] 市场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 该管道将彻底颠覆全球LNG市场 [1][5] - 管道天然气将挤压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 对仍在规划中的LNG项目将是重大负面因素 [6] - 美国LNG行业及其金融交易架构预计将受到冲击 因为中方正传达出不再需要美国LNG的信号 [1][5] 贸易数据 -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和卖家 [6] - 美国2024年LNG出口量达到8690万吨 较2023年增长28% [6] - 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达7132万吨 [6] - 去年中国仅有6%的液化天然气来自美国 低于2021年11%的峰值 中国买家已超过六个月未进口美国LNG [7] 地缘政治 - 该合作动态凸显出尽管西方多次要求中国减少与俄罗斯合作 但中方并未理会此类诉求 [13] - 这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不再关心西方的看法 而且中国并不孤单 [13] - 能源贸易占中俄贸易总额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 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中国也是俄罗斯能源资源的最大消费国 [11]
中俄签署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超级大单!30年能源协议直戳西方软肋,外媒:地缘政治重大转折!
搜狐财经· 2025-09-03 05:20
项目概况 - 俄罗斯与中国正式签署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备忘录 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 合同期限30年 [1] - 管道经蒙古国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1] 合作背景与原则 - 中俄一贯本着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能源等各领域合作 [3] 国际反应与地缘政治影响 - 项目被视为能源地缘政治的重大转折点 显示中国不再关心西方的看法 [3] - 在西方多次施压中国减少与俄罗斯合作的背景下 中方显然未予理会 [3] - 合作重塑欧亚能源贸易格局 可能成为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平衡的关键一步 [3] 市场格局变化 - 俄罗斯在失去欧洲市场后正全力转向东方 [3] - 中国凭借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在这一关系中占据更主动地位 [3] - 随着欧盟计划2027年前彻底摆脱俄罗斯能源 任何新协议都将更有利于中方 [3] 相关项目与技术合作 - 中国技术将参与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的关键生产线建设 [3] 项目现状与细节 - 天然气定价 融资与建设时间表等具体细节尚未完全敲定 [3] - 中国外交部未进一步透露项目细节 [3] 战略意义 - 协议凸显中国对俄罗斯能源的持续兴趣 [3] - 中国加速推进能源多元化与脱碳战略 进一步巩固能源独立目标 [3]
【环球财经】埃及2025/2026财年电力投资预计同比增长近一倍
新华财经· 2025-09-03 02:32
投资规模 - 埃及计划在2025/2026财年投资1363亿埃镑(约28亿美元)用于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1] - 投资额较上一财年726亿埃镑增长近一倍 [1] - 公共投资占比73%,私营部门出资剩余部分 [1] 行业产值 - 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产值将从2023/2024财年2290亿埃镑增至2025/2026财年6556亿埃镑 [1] - 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份额将提升至20% [1] 发展目标 - 计划实现99.8%电力覆盖率 [1] - 年发电能力将提高至2350亿千瓦时 [1] - 能源损耗率降至16.5% [1] 战略方向 - 电力行业发展依赖能源多元化、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趁莫迪不敢下手,中国和普京 “做生意”,千万桶俄油低价拿下?
搜狐财经· 2025-08-22 12:50
俄油采购策略差异 - 印度对俄油采购量从118万桶/日暴跌至40万桶/日 降幅达66% [3] - 中国企业锁定15船俄油订单 总量突破千万桶 [3] - 印度采购乌拉尔原油 中国采购质量更高的ESPO原油 [9] 地缘政治与制裁影响 - 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 总关税税率达50% [3] - 美国暂未对中国加征次级关税 表态存在不确定性 [3] - 超六成中俄原油交易采用本币结算 规避美元体系风险 [9] 产业与技术实力对比 - 印度在技术、能源、工业领域依赖美国 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 [5] - 中国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产业链形成完整闭环 [7] - 中国炼油能力强 原油到港后可快速转化为工业产出 [5] 能源战略与采购逻辑 - 中国从40多个国家采购石油 包括巴西、圭亚那、加拿大等 [13] - 俄油采购价格优惠 每桶便宜1美元产生显著成本节约 [11] - 多元化采购策略避免对单一供应源过度依赖 [13]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 - 中印合计占俄罗斯石油出口65%以上 [15] - 亚洲成为全球能源贸易新中心 预计占比将达45% [15] - 新能源贸易格局预计持续3-5年 影响全球定价权分布 [15] 金融与贸易体系演进 - 本币结算机制提升中国金融自主权 [5] - 中国推动的贸易理念被更多国家接受 包括长期合作与多元化采购 [17] - 能源采购策略体现非政治化商业原则 [11]
印度为865亿美元向美国低头,中国却趁机拿下千万桶俄油,差距在哪?
搜狐财经· 2025-08-21 21:26
印度市场变化 - 印度三大国有炼油厂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几乎同时暂停采购俄罗斯原油[3] - 印度此前是俄罗斯原油第二大买家 日进口量一度突破200万桶 占其石油进口总量近40%[3] - 印度政府转变态度主因面临美国压力 包括865亿美元对美出口订单可能受50%二级关税影响[7] 中国采购行动 - 中国企业8月敲定15批次俄罗斯原油订单 每批装载70万至100万桶[4] - 采购原油品种为乌拉尔和瓦兰杰 通过谈判实现每桶价格下调1美元 整体节省1000万美元采购成本[4] - 部分中国炼油厂已减少沙特原油采购 转而增加俄罗斯原油进口比例[9] 中俄能源合作 - 2025年第一季度经管道输华俄罗斯原油同比增长43% 日均达75万桶[8] - 超过60%的俄罗斯原油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8] - 俄罗斯考虑将长期合同折扣幅度提高至每桶2.7美元[9] 市场格局影响 - 中国增加俄罗斯原油采购降低了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度[8] - 沙特阿美公司为保住中国市场 开始考虑提供更优惠价格和延长付款期限[9] - 市场话语权向中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转移 国际能源格局趋向多元化[13]
俄罗斯天然气:欧洲不要,龙国为何不全接?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30
你们知道吗?俄罗斯在失去欧洲天然气市场后,那可是有大量的天然气"无处安放"啊!按理说,这些天 然气应该能顺利卖给龙国才对,可为啥事情没这么简单呢? 原来啊,问题主要出在管道运输上。现有的中俄东线管道,也就是那条大名鼎鼎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 2019年就已经投产了,全长近4000公里,从俄罗斯雅库特气田一路延伸到龙国边境,年容量高达380亿 立方米。但到了2025年,这条管道已经满负荷运转,达到了极限。而欧洲市场一关门,俄罗斯每年就少 卖了上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些气可没法一股脑儿塞进东线管道里,超载了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西线项目呢,又卡在路径和价格上,蒙古过境谈判胶着得很。俄罗斯想卖50到80亿立方米气,可龙国不 急啊,保持进口来源多样才是王道。普京大大也承认早期忽略东方市场了,损失不小呢。现在俄气公司 调整结构,部分气田闲置等新买家。龙国能源安全稳了,避免单一依赖风险。俄罗斯出口总量下滑,转 向印度等地,但亚洲需求增长慢啊,利润远不如欧洲时代。 2022年乌克兰冲突一爆发,欧洲就砍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欧盟国家纷纷转向美国和挪威液化气。到 2025年1月,乌克兰彻底关了过境管道,俄罗斯完全退出欧盟市场。俄罗斯 ...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企763亿美元资本抢滩可再生能源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8-19 17:46
公司战略布局 - 成立区域性可再生能源平台WahajPeak 目标市场为海合会及中东地区的太阳能 风电与储能市场 [1] - 与阿拉伯能源基金达成战略联盟 共同投入10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中东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4] - 已在亚洲 北美和欧洲建立能源平台 全球清洁能源资产组合规模达10.4吉瓦 涵盖运营 在建及开发各阶段项目 [7] 市场机遇 - 中东地区计划到2030年部署175吉瓦清洁能源装机 相当于目前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 [1] - 布局精准契合沙特 阿联酋等国推动的能源多元化与电网现代化国家战略 [4] 运营管理 - 首席执行官Mothana Qteishat拥有超过17年区域开发经验 累计交付光伏项目规模突破5吉瓦 [7] - 已在利雅得和阿布扎比搭建本土化团队 采用深度扎根的运营模式 [7] 资本规模 - 管理资产达763亿美元 [1][9] - 全球清洁能源资产组合规模达10.4吉瓦 [7]
为啥俄罗斯原油占比首超沙特!我国进口能源版图中东惊变值得吗
搜狐财经· 2025-08-01 11:53
能源战略与全球布局 - 中东地区掌握全球超过一半石油资源,美国中东战略实质牵动中俄崛起[1] - 中国2024年石油产量达历史新高2.12亿吨,但仍无法满足7.56亿吨需求,原油进口量5.53亿吨,对外依存度71.9%[3] - 中国通过波斯湾和西伯利亚多元化战略降低能源风险,俄罗斯石油供应占比升至15.5%[5][7] 运输通道与基础设施 - 中国四大油气运输通道破解马六甲困局,陆路管道输油量占进口总量15%[7] - 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量3000万吨,中哈管道输送能力突破2000万吨,中缅管道成印度洋新动脉[7] - 中俄管道日输送量相当于3艘巨型油轮,运输效率显著提升[19] 能源来源多元化 - 中东石油占比从20年前65%降至51%,俄罗斯占比15.5%,哈萨克斯坦原油占比4.5%[9] - 非洲低硫原油占比12%,安哥拉和尼日利亚成新兴来源[9] - 西非原油占比预计2025年突破15%,北海低硫油进口持续增长[16] 能源安全与储备 - 中国建立100天净进口量战略储备,舟山、黄岛等基地提供缓冲[11] - 2024年页岩气产量150亿立方米,深海油气田保障南海能源自主[11]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000万辆,替代汽油约2800万吨[12] 绿色转型与技术突破 - 光伏组件全球产能占比80%,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超70%[12] - CCUS技术推进石油化工绿色转型[16]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和宁德时代墨西哥基地突破西方贸易壁垒[18] 金融与结算体系 - 中俄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达99.6%,沙特首次同意人民币结算对华交易[14] - 人民币石油交易逐步瓦解美元石油霸权[14]
中美贸易急转藏深意,740亿能源大单告吹引震动,特朗普为何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36
中美能源贸易中断 - 2025年6月美国对华能源出口全面归零 涉及原油 天然气和煤炭 此前年交易额近8亿美元[3] - 价值74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终止 美国能源企业面临严重经营压力 德州油田裁员且钻井平台停摆 三成企业生存困难[1][3] - 液化天然气连续四个月对华零订单 煤炭出口额从9000万美元暴跌至数百美元[3] 贸易政策与市场竞争力 - 美国页岩油成本达60美元/桶 显著高于中东原油的20美元/桶和俄罗斯更低价格[5] - 中国对美国能源征收最高99%关税 直接导致其价格竞争力丧失[5]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被能源智库评价为战略失误 迫使最大客户转向其他供应源[5] 中国能源替代策略 - 俄罗斯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9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沙特原油供应持续增加[7] - 与卡塔尔签订27年长期天然气供应协议 能源多元化布局完善[7] - 中国能源自给率超过80% 国内天然气产量连续八年增长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60%[7] 全球能源格局重构 - 中俄能源交易87%采用人民币结算 沙特随后跟进 动摇美元结算体系[9] - 欧盟 日本 韩国减少对美国油气依赖 转向挪威 阿尔及利亚等供应国[9] - 中国与欧盟签署十年能源协议 每年转售200亿立方米中东和俄罗斯天然气 价格较美国低15%[11] 美国能源产业与政策困境 - 2025年上半年美国能源出口跌至两年最低 贸易逆差可能增加300亿美元[13] - 白宫内部政策分歧严重 财政部长主张降税而国务卿坚持强硬立场[9] - 德州和西弗吉尼亚州企业主向白宫施压 警告贸易逆差可能突破500亿美元[9] 亚洲能源市场崛起 - 全球能源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 未来3-5年将成定局[13] - 中国与加拿大敲定新原油供应协议 价格较市场低30%[11] - 亚洲能源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改变传统以美国为主导的贸易流向[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