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建设

搜索文档
美丽城市 宜居家园(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12
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聚焦空气治理 饮用水源地保护 新污染物治理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 - 美丽城市建设被定位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 与实现双碳目标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直接关联 [1] - 系统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需统筹产业调整 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及气候变化应对 [2]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京津冀及周边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全面加强 [1] - 南宁市通过地下管网系统治理消除建成区13条内河38段黑臭水体 [1] - 马鞍山市通过建设口袋公园将城市绿地率提高至44.5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91平方米 [1] 城市发展转型挑战 - 城市绿色转型任务艰巨 生态环境现状与美丽中国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 - 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 生态环境及健康安全的需求持续增长 [2] -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需从增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2] 生态建设实施路径 - 以清洁健康安全为导向集中攻克人居环境突出环境问题 [2] -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 建设现代化城市生态系统 [2] - 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2] 综合发展目标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 - 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 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 [2]
壹图读懂|做好七篇大文章,山东这样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齐鲁晚报· 2025-09-18 12:29
会议核心内容 - 山东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部署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 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1] 结构优化规划 - 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 完善提升城市规划 增强济南青岛辐射带动能力 统筹城市群和都市圈联动发展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3] 动能转换方向 - 推进创新城市建设 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深化改革开放政策[3] 城市品质提升 - 建设宜居城市 持续改善居住条件 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3] 绿色转型措施 - 建设美丽城市 重点在降碳 减污 扩绿领域开展工作[4][5] 安全发展建设 - 构建韧性城市 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6][7] 文化传承发展 -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8][9] 智慧治理体系 - 建设智慧城市 健全城市治理体系 完善城市智慧中枢 建强基层治理单元[10][11]
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重磅文件明确三大任务
第一财经· 2025-08-29 09:05
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框架 - 提出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明确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三项重点任务 [1] 城市工业发展与能耗现状 - 城市城区面积占全国2% 聚集全国40%人口 60%经济总量和70%服务业 [2] - 每年用电量突破千亿度的城市有十余个 消费领域能耗占很大比例 [2] - 2024年城镇化率达67% 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2] - 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 推广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 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控 [2] - 发展绿色建筑 推动超低能耗建筑 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 [2] 城市交通绿色化进展 -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4] - 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 发展多元化公共交通 [4] - 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全国第一 拥有2.8万辆公交车和1600多条线路 公交与轨道50米内接驳车站占比达85% [5]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挑战 - 1/4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 PM2.5浓度距25微克/立方米要求有差距 [6] - 2023年全国城市污水收集率仅73% 绿色建筑面积占比不足1/5 [6] - 推动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 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6] - 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 [6] 美丽城市建设目标与路径 - 到2027年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8] - 到2035年城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美丽城市建设全覆盖 [8] - 选取5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纳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8] - 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评估机制 定期发布建设评估报告 [9] - 需统筹解决城镇化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 环境质量改善等多领域问题 [9] 健康城市与空间规划 - 居住区周边绿地空间可达性显著影响居民健康水平 [7] - 蓝色空间可达性主要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 [7] - 建议开放更多公共绿地空间 结合自然水域营造滨河开放空间 [7]
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重磅文件明确三大任务
第一财经· 2025-08-29 03:26
城市经济与人口集中度 - 城市城区面积仅占全国2%但聚集了全国40%的人口、60%的经济总量和70%的服务业 [1][2] - 202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7%较上年提升0.84个百分点 [2] - 上海、深圳、重庆、苏州、广州等工业产值比例较高的城市现代化程度领先 [2] 绿色低碳转型政策重点 - 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包括实施工业能效和水效提升行动推广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 [2] - 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控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发展绿色建筑和新型建材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 [2] 城市交通绿色化进展 - 北京拥有全国最大轨道交通线网2.8万辆公交车和1600多条线路公交与轨道50米内接驳率达85% [5] -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 [4][5] - 推广节能低碳生活用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消耗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4] 生态环境治理挑战 - 全国25%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PM2.5浓度距美丽中国要求的25微克/立方米仍有差距 [6] - 2023年全国城市污水收集率仅73%绿色建筑面积占比不足20% [6] - 需推动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设幸福河湖 [6] 美丽城市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8] - 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智慧高效治理体系实现全覆盖 [8] - 国家将选取5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鼓励特大城市率先探索 [8][9] 健康城市与生态空间 - 居住区绿地空间可达性显著影响居民健康水平滨河开放空间提升生活满意度 [7] - 建议开放更多公共绿地结合自然水域丰富居民景观体验 [7] - 健全城市公园和绿道网络体系推进绿地开放共享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6][7]
焦点访谈|书写生态答卷,各地交出亮眼“绿色成绩单”
央视网· 2025-08-14 13:26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生态环境好不好,关系到超过9亿多城市居民的民生福 祉。今天(8月14日)我们到访三个城市,去看看那里的城市建设者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在建设美丽城市过程有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可值得复制推广的经验? 位于广州市中心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被称为广州市的"绿心",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来这里休闲锻炼。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占地16000多亩,距离广州地标广州塔仅3公里,在中国所有特大城市中,它是少有的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湿地公园。 广州市民的这项生态福利的确来之不易。这个空气清新、绿色盎然的湿地公园10多年前也曾污水横流、惨不忍睹。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原是万亩果 园,但因为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不断被蚕食和污染,曾经的百果飘香之地变成了河道淤塞、河水发臭的荒地。 尽管如此,这块位于城市中央的庞大地块,当时对于开发商甚至地方政府来说,仍是个寸土寸金的宝地。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局长区俊东:"这块地如果能够拿来做经济或者房地产,它所产生的效益打个五折也有2000多亿元。" 是恢复湿地,还是盖房子?是要生态, ...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反映了我国城市治理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中国环境报· 2025-08-12 03:29
城镇化发展阶段 - 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7%,城镇常住人口9.4亿人,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1] -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需解决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等方向性问题 [1] 未来城市发展关键词 -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体系的核心 [1] - 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1项(包容、安全、有韧性的城市)高度吻合 [1] 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 - 早期城市化忽视可持续性导致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现转向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模式 [2] - 2013年PM2.5年均浓度72微克/立方米,仅4.1%城市达标;2024年降至29.3微克/立方米,65.5%城市达标 [2] 城市治理政策框架 - 《美丽中国建设意见》和《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构建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等五大维度1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3] - 韧性城市建设涵盖基础设施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社会治安防控等全方位任务 [3] 宜居城市建设内涵 - 统筹人口、产业、城镇和交通规划,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完善生活性服务业 [4] - 以美丽城市夯实生态本底,韧性城市筑牢安全底线,宜居城市提升生活品质,形成协同推进框架 [4]
如何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经济日报· 2025-08-09 23:27
城市发展方向 -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 [1] - 城市发展要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 - 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需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 [1]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 过去城市发展存在"重建设轻治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等误区 [2] - 城市发展曾简化为GDP增长、高楼大厦等"物"化指标,忽视"人"的感受和需求 [2] - 当前城市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价值回归 [2] 城市空间格局优化 - 需摒弃"摊大饼"式粗放扩张模式,转向精明增长与内涵提升 [3] - 需科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等各类控制线,构建集约高效的城市空间格局 [3] - 可打破机械化的城市功能分区,增强城市布局合理性 [3] 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 需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4] - 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4] - 推进大运量、高能效、低排放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4] -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4]
“鹤”舞蓝天水映城 “壁”倚青山绿满屏
河南日报· 2025-07-09 02:36
城市建设成果 - 鹤壁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8%,城市绿地率达4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5平方米,全省领先 [5] - 改造老旧小区294个,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94270个,改建220余块室内外匹克球场地 [8] - 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118个城市社区全部完成绿色社区创建 [8] 生态环境质量 - 2024年一季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率为20.3%,改善程度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七 [7] -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淇河(鹤壁段)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案例 [8] - 初步建成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环境治理),创新设计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等核心内容 [8] 产业发展 - 培育形成"3+3"主导产业体系,包括功能性新材料、电子电器、镁基新材料等传统产业和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半导体及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 [7] - "三聚"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7] - 获评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清洁取暖试点市,山城区获评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8] 战略规划 - 明确"一标杆、两样板、七行动、四清单"的美丽鹤壁建设路径,目标打造环境质量跃升的全国标杆城市 [10][11] - 两样板包括绿色低碳转型的北方样板和生态环境数智化治理的鹤壁样板 [12] - 七大攻坚行动涵盖绿色发展、环境质量、生态宜居、安全底线、智慧高效、全民共治、特色样板等领域 [12] 未来目标 - 到2035年美丽鹤壁建设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成熟完善,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15] - 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小而精""小而美"的北方美丽宜居城市全面建成 [15]
建美丽城市需解身边难题
经济日报· 2025-04-10 22:07
文章核心观点 建设美丽城市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一环,需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科学规划和打造美丽“细胞”等方式推进,且建设、保护与传承都不可或缺 [1][2] 分组1:美丽城市建设背景与意义 - 建设美丽城市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一环 [1] -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提升环境质量是增强人民获得感等的重要方面 [1] 分组2:美丽城市建设重点任务 - 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印发方案明确五项重点任务,提升城市环境健康安全保障能力是重要内容 [1] 分组3:提升城市环境健康安全保障能力措施 - 着力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居民投诉问题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1] 分组4:美丽城市建设抓手 - 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是建设美丽城市重要抓手,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并考虑城市发展需求 [2] 分组5:美丽城市建设具体做法 - 美丽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需因地制宜打造绿色工厂、生态社区等美丽“细胞” [2] - 在资产盘活和城市更新工作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打造绿色园区等,为美丽城市建设筑牢根基 [2] - 鼓励社区和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创新,运用技术搭建美丽城市数字治理体系 [2] 分组6:美丽城市建设要求 - 建设美丽城市需凝聚全社会力量,秉持持之以恒信念稳步推进,建设、保护与传承都不可或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