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治理

搜索文档
快手:已第一时间组建整改专项团队
第一财经· 2025-09-20 11:51
公司回应 - 快手科技就网信部门约谈和处罚其平台热搜榜单重点环节问题发文回应 [1] - 公司高度重视并诚恳接受约谈和处罚 将全面落实整改要求 [1] - 公司已第一时间组建整改专项团队推进热搜榜单生态治理 [1] 整改措施 -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热搜榜单管理机制 夯实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1] - 围绕热搜榜单推进生态治理 不断提升榜单内容的规范性和多样性 [1] - 公司将继续主动接受用户和社会监督 与各方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1]
南财快评|用AI护航AI,网络空间治理寻找新解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55
本报评论员 洪晓文 在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中,"人工智能治理能 力"被列为六大重点行动之一,要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网络空间治理,强化信息精准识别、态势主 动研判、风险实时处理等能力。随着AI的发展和应用,网络空间治理迎来了新的"武器库"。 一方面,AI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规模化应用,不仅产生了诸如深度伪造技术、训练数据偏见等公众较为 熟悉的内容安全危害,还在客观上增加了网络攻击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大模型被盗用、窃取等技术非正 常扩散风险,滥用生成式AI批量生产高度个性化的钓鱼行动,能够自适应的恶意软件和代码,以及对 AI系统本身的破坏和数据安全风险,都是当下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这些问题都在对智能化时代的生 产、生活以及政府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原标题:南财快评|用AI护航AI,网络空间治理寻找新解法) 9月15日,2025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珠海举行。会上,珠海高新区正式发布"网络安全产业 出海集聚区"四项核心支持政策,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建设集聚区"七大扶持举措。这是落实推进"人 工智能+"行动的一次地方探索,也体现了以发展来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公共 ...
用AI护航AI,网络空间治理寻找新解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40
本报评论员洪晓文 安全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 但另一方面,恰恰也是AI,为网络安全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最佳解法。相比起传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工 具,AI大模型因其擅长语义理解、逻辑推理,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复杂的安全威胁。从广东省网络 安全宣传周参展企业的信息来看,我国许多科技企业和网络安全企业都在积极探索AI大模型在网络安 全产品中的应用。例如,提供智能运维、自动化处置风险的AI解决方案,病毒等网络攻击和威胁的监 测检测预测AI小模型,以及检测大模型、数据安全大模型等,相关大模型已在金融、电力等行业投入 使用。 因此,面对AI大爆发带来的新问题新风险,解法不是视之如洪水猛兽、一禁了之或因此延宕技术研发 的进程。相反地,安全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推动技术向善的路径是要回归技术创新本身,用更新的技 术补上技术安全漏洞,用更前沿的工具为工具的操作构筑安全屏障。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珠海高新区发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建设集聚区"七项扶持政策,大力度、大 范围地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和技术创新,可以理解为意在构建可持续网络安全生态的底座。根据会 上发布的政策,珠海将投入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用于降低企业智能算力使用 ...
小红书:第一时间成立整改专项工作小组 推进热搜榜单生态专项治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12:10
小红书表示,已对照网信部门的要求,第一时间成立整改专项工作小组,推进热搜榜单生态专项治理, 进一步提升热搜榜单管理能力。 小红书称,将在网信部门的指导下,以此为戒,举一反三,切实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和社会责 任。同时虚心接受广大用户和社会舆论监督,积极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9月11日,小红书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近日,网信部门对小红 书平台热搜榜单管理不善问题进行约谈并采取处罚措施。对此,我们诚恳接受,深刻吸取教训,认真落 实整改要求。" ...
网信部门大力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 超3000个违规账号被处置
快讯· 2025-07-11 12:22
网络假冒仿冒账号整治 - 近期出现大量假冒仿冒新闻媒体、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账号,以虚假宣传和售卖假货为主要行为 [1] - 网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已处置3008个违规账号,并督促平台加强审核、举报和自查 [1] - 下一步将重点落实《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持续整治假冒仿冒账号 [1] - 网信部门将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同时鼓励网民参与监督举报 [1]
AI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也要更“智能”
环球网资讯· 2025-06-23 00:39
人工智能时代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的挑战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如AI聊天助手成为学习伙伴和精神陪伴工具 [1] - AI互动具有私密性特征,传统针对公开网络渠道的保护模式难以有效监管不良内容传播 [1] - 未成年人正积极运用AI技术进行智能体开发和内容创作,但存在自制内容低俗化、擦边现象 [2] 新型网络生态风险特征 - AI技术使不良信息呈现动态变异特征,如厌学诱导、校园欺凌、网红儿童营销等改头换面逃避监管 [3] - 未成年人可能从网络侵害受害者转变为施害者,尤其在饭圈追星领域出现有组织网络暴力行为 [3] - 批量生成的AI谣言、擦边内容对现有内容生态治理体系形成持续性挑战 [3] 行业治理与技术创新方向 - 需在AI开发全流程(数据训练、模型优化、应用场景)嵌入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4] - 保护模式应从被动隔离转向主动生态建设,利用AI技术营造健康内容环境 [4] - 需建立动态追踪机制应对新型不良内容变体,结合专项治理行动实施精准打击 [3][4] 未成年人数字能力发展 - 未成年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展现出较强的AI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智能体设计与传播 [2] - 技术能力提升带来双刃剑效应,既加速学习成长也扩大潜在侵害能力 [3] - 根本解决路径在于提升数字素养而非简单管控,需构建正向培育体系 [2][4]
新华网评:共同守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新华网· 2025-04-28 02:28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释放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导向,强调法治是互联网治理基本方式,需坚持依法治网形成治理合力净化网络生态 [1][2] 2024年网络法治建设进展成效 - 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出台《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公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2] - 依法对11159家网站平台予以约谈,对4046家网站平台实施警告或罚款处罚,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0946家 [2] - 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系列专项行动,打击传播虚假和低俗信息、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网络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行为 [2] 网络存在的乱象问题 - 有人迷信“流量为王”,以不良不实内容蹭热度、博眼球 [1] - 有人充当“幕后黑手”,组织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刷量控评 [1] - 有人推崇“网络暴力”,一言不合就互撕攻击、谩骂吐脏 [1] 网络乱象的危害 - 威胁网络安全 [1] - 荼毒广大网民精神健康,污染网络生态 [1] 相关部门举措及意义 - 国家网信办等部门重拳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持续净化网络环境 [1] - 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管网治网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