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全面合作

搜索文档
征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4:48
(原标题:征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南方财经记者陈梦璇 南沙报道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发布三周年之际,南 沙第一阶段开发开放取得阶段性成效。 活动将通过两轮评审选出优秀成果,首轮进行形式审查,第二轮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开展线下书面评 审,重点考量成果的创新性、可行性及政策转化潜力等维度。评选结果将在官方网站公布,优秀研究成 果将颁发成果证书,并有机会入选《南方智库》集刊、21财经APP平台展示。 据悉,成果报送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研究者须于9月20日前,提交研究成果报送表(见文末二维 码中的附件1)至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局指定邮箱 (snsb@gz.gov.cn);在9月30日前将研究成果电子版材料发送至上述邮箱;另外,纸质版请于9月30日 期邮寄至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D栋305室(收件人:周先生;联系电话:15521415514) 此次征集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对于研究成果评审过程中出现的学术腐败情况和不端问题,可通过来信、 来电、来访等形式,向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 ...
三年来五大重点任务全面落地见效 《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完成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6 08:21
创新动能发展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5.9% [1] - 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6.2亿元 [1] -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落地南沙,推进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1]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开学,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创新项目32个 [1] 港澳合作深化 - 港澳投资企业增加近1000家,建成港澳青创基地15个,累计孵化企业项目2336个,在孵团队数量年均增长超40% [2] - 港澳社保服务"跨境通办"新模式推出,港澳参保人数年均增长18% [2] - 引入港式"全科门诊"和"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累计提供1.2万人次医疗服务 [2] - 覆盖全学段的港式教育体系建立,港澳籍学生入学量增长2倍 [2] 对外开放与贸易 - 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跻身全球单一港区前十 [2]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赋能211家企业,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3个新能源金属品种 [2] - 广州数据交易所交易额超75亿元,跨境贸易投资试点交易额超500亿美元 [2] - 南沙综保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全国第一 [2] 人才集聚与就业 - 户籍人口中青年占比超40%,过去一年实有人口新增11万人(青年人才超7万人) [3] - 计划开展"2025寻访揽才高校行"活动,覆盖全国及港澳高校 [3] - 全年将组织超60场招聘活动,提供近2万个工作岗位 [3]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智联通、链联通、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五大联通,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3]
《南沙方案》第一阶段收官,广州南沙近一年来人口净增11万
第一财经· 2025-08-05 08:23
接下来将以编制实施新一轮南沙总体发展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南沙湾、庆盛枢纽和南沙枢纽三个先行启动区。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发布三年来,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 8月5日,广东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成效。 图片来源:《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2022.06-2025.06)》(下同) 三年来,南沙开发开放呈现蓬勃生机,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 75.9%。 广东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表示,接下来将以编制实施新一轮南沙总体发展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南沙湾、庆盛枢纽 和南沙枢纽三个先行启动区。同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着力提升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市场一体化、民生服务一体化水平, 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此外,用好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沟通交流工作机制,推动南沙与横琴、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之间互学互鉴、联动发 ...
《南沙方案》白皮书首次发布 2025年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基本完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06:02
科技创新产业合作 - 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扎根南沙并加快建设环港科大创新区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5.48% [3] -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300家 年均增长21.5%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5家 增长近11倍 [3] 重点产业发展成果 - 自动驾驶出行领域实现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试验场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2] - 生物医药企业集聚超过400家 形成覆盖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的产业集群 [2] - 新增上市企业9家 4家企业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 [3] 粤港澳创业生态建设 - 打造以"创享湾"为龙头的15个青创基地 累计孵化企业(项目)2336个 [2] - 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达1178个 项目年产值30亿元 带动就业7115人 [2] - 实施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累计减免税额16.2亿元 [3] 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 南沙港区建成华南最大综合性枢纽港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048.9万标箱 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2] - 开辟174条国际班轮航线 通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航线占比超85% [2] 金融创新与市场开放 - 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工业硅、碳酸锂等品种 累计成交额约25万亿元 [2]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 [2] - 落地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1.1万个 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及大湾区首单可持续发展债券 [2]
《南沙方案》白皮书重磅发布,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15:27
南沙方案核心成果 - 《南沙方案》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 围绕"一基地、一平台、一门户、一高地、一标杆"五大任务取得标志性成果 [1][3] - 2024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达2301.3亿元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 [18] -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5.48%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300家 年均增长21.5%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近11倍至35家 [18] 科技创新产业进展 - 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扎根南沙 环港科大创新区加快建设 [12]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集聚超400家生物医药企业 [12] - 建成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启动建设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 [12] 对外开放与航运物流 - 广州港南沙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048.9万标箱 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开辟174条国际班轮航线 [14]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协助211家企业完成291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形成104项服务清单 [14] - 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完成1479.3亿元 同比增长17.5% 2022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336亿元 [19] 金融与规则衔接 - 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约25万亿元 落地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1.1万个 [15]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 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 [15] - 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6.2亿元 港澳居民个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超1.2亿元 [18] 青年创业与港澳合作 - 建成15个青创基地 累计孵化港澳青创团队1178个 项目年产值30亿元 [13] - 港澳投资企业增加近1000家 新引进港澳青创团队超800个 港澳居民总数达1.1万人 [18] - 266名港澳居民免缴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623人次香港长者提供医疗券服务 [15] 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 - 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先行启动区在营企业达5959家 [16] - 规划定位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4个核心功能 [16] - 深中通道南沙联络线加速建设 承办国际网球赛事和湾区马拉松 2025年灯会吸引71万游客 [16]
《南沙方案》白皮书首次发布,从“新”看见南沙这三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4:13
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核心内容 - 《白皮书》系统总结过去三年南沙落实《南沙方案》的举措与成效 基本完成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1][3] - 南沙战略定位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开发开放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1] - 围绕"一基地、一平台、一门户、一高地、一标杆"五大任务 推动标志性成果落地 [1][11] 大湾区建设进展 - 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和创新要素 把握深中通道通车机遇 加强南沙与横琴、前海、河套等平台联动 [3] - 发挥南沙香港"超级联系人"和澳门"精准联系人"作用 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 [4] - 联动港澳构建与国际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增强国际合作优势 [4] 科技创新产业成果 - 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港科大(广州)扎根南沙 [12]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12] - 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 形成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 [12] 青年创业就业平台 - 建成15个青创基地 累计孵化企业2336个 其中港澳团队1178个 [13] - 港澳青创项目年产值30亿元 带动就业7115人 [13] 对外开放门户建设 - 境外投资"南沙快线"服务600多家企业 完成291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14] - 南沙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048.9万标箱 国际航线174条 [14] - 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约25万亿元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1.1万个 [14] 城市发展标杆 - 国土规划明确4个发展定位和4个核心功能 [16] - 3个先行启动区在营企业达5959家 [16] - 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吸引71万游客 [16] 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GDP达2301.3亿元 2025上半年同比增长4.5% [1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37.8% 研发投入强度5.48% [19] - 高新技术企业超1300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 [19] - 实际利用外资336亿元 2025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长17.5% [19]
每组数据都是王炸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23:13
南沙人口与人才发展 - 截至2025年4月南沙全区实时人口达130万人(含常住和流动人口)其中港澳居民占比显著[5] - 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南沙新增人口11万人政策驱动下累计落户港澳企业3400家集聚港澳居民1.1万名[5] - 人才住房项目11个提供房源3382套(含人才公寓2147套)并通过"五乐"行动计划兑现奖补超3000万元惠及港澳青年超1000人次[6] 港澳青年创业与产学研合作 - 15个港澳青创基地聚集粤港澳企业(项目)超2000个带动三地就业6200个以"创享湾"为龙头形成矩阵[6] - 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启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6] - 2024年南沙组织80余家企业与高校对接企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增长1.8倍创新源持续强化[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南沙高企数量从2021年745家增至2024年1310家增速居全市第二港澳企业如晶科电子成功孵化[7] - 南沙科学城管委会和环港科大创新区投入运营2025年计划转化不低于30个科创项目扎根南沙[7] 金融业开放与创新 - 2024年南沙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8%推出超百项金融创新成果[8] - "南沙金融30条"政策发布推动期现货市场规则衔接12家期货机构参与发展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8]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覆盖57个国家完成165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