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杨—米尔斯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世纪杨振宁:弦断有谁听
钛媒体APP· 2025-09-22 09:45
文 | 摩登中产 夏天,103岁的杨振宁为49岁的翁帆过生日,在自家客厅演《牡丹亭》。 翁帆挽发丝,换青袍,昆曲咿呀,杨振宁坐在沙发上安静听着,沙发边放着黑色拐杖。 研究大半生的物理法则仿佛失效,老人身边的时间粘稠如粥。赞誉、争议、绯闻、好奇,恍如低语,如 烟如尘。 一年前,拍他的纪录片在中关村首映,片中,美国物理泰斗如是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 后20世纪物理学的卓越设计师。 首映礼上,清华大学教授朗诵了那首《天真的预言》,杨振宁最爱的小诗: "从一粒细沙中窥探世界,在一朵野花里寻觅天堂。掌中握无限,霎那成永恒"。 蝴蝶从野花飞出,越过时间的沧海。 他出生在一个世纪前的长夜,幼年最深记忆,是全家跑到医院躲避军阀混战,回家在角落看到弹孔。 诺奖在当年就颁给了两人,这是颁发最快的一次,记录迄今未被打破。 他和搭档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直接统一了除引力外的三种基本力,丁肇中称这是20世纪物理里程 碑,堪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中学时,16岁的杨振宁随家人逃难,从清华园去合肥,再经汉口、香港、越南,在硝烟中到达昆明。 在昆明,杨家租住小屋被日军炸成废墟,杨振宁用铁锹,挖出几本能用的英文书。 他受过屈辱,也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