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森林康养
icon
搜索文档
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在济南开展“森林康养步道-走出健康”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26 08:28
下一步,中心将开展森林康养步道标准化制定工作,让森林康养步道切实发挥出提升现代人健康水平的 作用。 9月24日至26日,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在济南千佛山风景区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森林康养步道 把健康融 入生活"为主题的森林康养宣教活动。 通过向居民剖析不良步态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宣传森林康养步道设计目的及森林地形的康养应用价值。 本次活动邀请山东省师范大学、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教授等相关专家、学生参与,辅助完成健康指导工 作。居民参与度高,纷纷要求指导自身不良步态习惯,表示森林康养融入日常生活,可提前干预疾病发 生、延缓疾病进程,对提升居民健康素质非常有意义。 ...
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开展森林康养宣传体验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20 09:51
9月17日至18日,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在济南百花公园开展森林康养宣传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以"森林康养 健康常在"为主题,旨在通过引导市民体验森林康养活动,了解森林康养改善健 康的价值。针对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相关专家教授,讲述了森林康 养提升健康的优势及理念,讲解了森林康养植物功效,对体验者进行运动耐力和柔韧性评估,指导参与 者现场体验森林康养活动。活动受到了广泛认可,市民踊跃参与森林康养运动体验,表示森林康养理念 新颖、活动有意义,并期待再次参与森林康养活动。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组织不同系列主题的森林康养宣传及现场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森林资源康养价 值,走入森林参与森林康养。(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 ...
两岸森林康养领域专家会聚福州共话合作
新华社· 2025-09-20 06:08
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赖海榕表示,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以"林"为桥、以"才"为脉,在闽台农业科教 融合上先行先试,率先将森林康养理念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成为大陆首批系统开设林学学科(森 林康养方向)的高校。未来,学校将与各方合作,把森林康养、环境教育融入两岸农林科技合作与人文 交流格局,释放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两岸林学合作大有可为。"台湾师范大学永续管理与环境教育研究所汪静明教授认为,闽台两地地缘相 近、气候相似,森林资源互补共生,孕育了同根同源的林业基因,为森林康养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条件。期待未来两岸森林康养经验与国际先进理念深度交融,将福建各地的实践经验转化为两岸融 合发展的新样本。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林学会指导,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日报社主办。研讨会上,"海峡两岸森林康养与环 境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聚焦森林康养机理研究、环境教育模 式创新、康养资源评估与标准制定等领域,整合两岸学术资源与实践经验,推动森林康养与环境教育理 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记者张华迎) 新华社福州9月19日电 海峡两岸(福州)森林康养与环境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19日在福州举行 ...
金融伴跑“避暑经济” 助临夏青山变“金山”
金融时报· 2025-09-18 02: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临夏州凭借22℃夏季平均气温和独特地理禀赋成为新晋避暑旅游热门目的地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支持推动"避暑经济"发展 助力当地从单一景区旅游转型为全域旅游模式 将气候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 [1][2][7] 交通基建与旅游通道建设 - 全长286公里的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串联4县景点 成为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内新旅游热点 [2] - 农发行临夏州分行提供2.76亿元贷款支持旅游大通道建设 确保项目如期投用 [3] - 兰州银行临夏分行向和政县咀头村整村授信5000万元 其中1100万元贷款用于餐饮文旅、养殖等富民产业 [3] 景区开发与运营支持 - 康乐县农信联社向草长沟景区发放200万元贷款 满足海拔2400米景区的运营资金周转需求 [2] - 兰州银行临夏分行为和政县大桦梁星语云端景区提供2600万元贷款 支持太空舱、特色民宿等建设 [2] - 农发行临夏州分行向和政县劳动实践基地发放2.06亿元贷款 建设滑雪场及综合教育基地 打造"康养+旅游+教育"一体化模式 [4] 森林康养与生态产业 - 和政县森林覆盖率36.56% 植被覆盖率95% 2023年两个镇入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 [4] - 农发行临夏州分行发放1.5亿元绿色贷款支持森林康养产业 金融机构强化上下游企业金融保障 [4] - 农发行累计发放超5亿元贷款用于公路改建、流域治理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5] 美食产业与金融服务 - 东乡县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东乡手抓贷""餐饮贷"等产品 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餐饮类贷款超5亿元 [7] - 全州金融机构向1.3万户餐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发放贷款16.05亿元 促进美食与养殖、文旅产业融合 [7] - 临夏农商银行向八坊十三巷小吃店提供20万元贷款 支持特色美食店铺升级改造 [6] 政策协同与产业融合 - 中国人民银行临夏州分行推动政银企协作 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常态化融资对接 [5] - 当地探索"金融+美食+N"模式 通过美食产业带动创业增收 每10名东乡族群众中就有1人从事餐饮行业 [7] - 河州牡丹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获农发行4800万元信贷支持 丰富文旅生态呈现方式 [5]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永安!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3:54
历史地位与抗战文化 - 抗战期间福建省会内迁永安长达7年半 成为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随迁机关、学校、团体机构达100多个 [6] - 战时人口仅7万多的小山城涌现近40家出版社、近20家印刷所、10多家书店 出版报纸10多种、期刊100多种、书籍800余种 [12][13] - 改进出版社年销售图书杂志37.7万册 外社图书3.88万册 设立3个营业处和3个总经销处 省外合作同业超300家 [17] 文化教育产业 - 迁移新办多所中小学及大学 福建省9所高等院校集中于此 成立大量抗战文艺团体开展街头宣传 [22] -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为民国三大最高音乐学府 师生创作《永安之夜》等抗战歌曲并巡回演出 [24][25] - 台湾省党部1943年迁入复兴堡办公 联合台湾义勇队等组织共同开展光复台湾工作 [27][29] 现代产业体系 - 形成"3321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2024年实现产值407.03亿元 [39] - 汽车及零部件、竹产业、新型碳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列入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 [41] - 获评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 拥有"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等工业基地 [33][36] 生态旅游产业 - 打造全域森林康养业态 涵盖桃源洞—鳞隐石林、上坪天斗山居民宿等景区 [50][52] - 融合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笋竹文化发展生态旅游 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 [45][46] - 通过竹博会评选"竹王" 发展竹林经济 建设石墨烯产业园推动绿色产业升级 [36][38]
广州发布首批20条“迎全运·森呼吸 羊城绿色康养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05:27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 广州发布首批20条"迎全运·森呼吸羊城绿色康养径",涵盖自然疗愈、五感体验、中医药文化、睡眠管理等特色功能 [1] - 康养径需满足三项生态指标:空气负离子浓度≥1200个/立方厘米、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标准、声环境质量达二类以上标准 [1] -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将打造从化温泉总部和增城高滩森林温泉康养两大集聚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温泉疗护等多元业态 [1] 产业融合模式创新 - 广州市12家单位结成首批6支"森林+医疗"队伍,推动森林康养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 [1] - 行业探索"森林+温泉""森林+中医药""森林+运动"等融合发展模式,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2] 学术与政策支持 - 国际学术交流会聚焦森林疗养增进国民健康、园艺疗法、中医药文化等前沿议题,9位专家分享理论与实践案例 [2] - 地方政府将森林康养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计划通过生态价值转化助推乡村振兴和健康城市建设 [2]
“期待再来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9 21:11
文旅推广活动 -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国际网红博主深度体验游活动,参与博主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覆盖粉丝总量超6000万[3] - 活动通过系列直播和短视频形式展示岳阳与张家界文旅资源,内容包括非遗技艺体验、自然景观游览及特色美食[3] - 博主平均年龄25岁,内容创作聚焦岳阳楼、大熊猫苑、张家界奇峰等核心景点,强化年轻化传播效应[3][4] 目的地吸引力 -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拥有10只大熊猫,成为国际游客重要打卡点[3] - 张家界在韩国市场认知度高,亲子游被视为"孝心黄金标准",景区配备韩文解说牌提升服务便利性[4] - 张家界融合自然景观与多元体验,包括《阿凡达》取景地营销、森林康养、极限运动(蹦极、飞拉达)及砂石画等文化项目[3][4] 文化体验内容 - 非遗项目体验覆盖岳州扇、芦苇画、巴陵戏(300年历史传统戏剧),国际博主参与汉服拍摄及戏剧互动[6] - 土家族文化展示包含织锦工艺与农耕体验,日本博主高度评价传统手工技艺[6] - 巴陵戏刀马旦表演吸引美国博主参与后空翻互动,强化文化沉浸感[2][6] 国际传播效果 - 加拿大博主扎伊德·埃利(粉丝900万)首次访华后表示"来了不想走",计划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真实中国形象[6] - 美国博主伊莲娜(粉丝1200万)称赞张家界奇峰"如电影画面",17岁年龄层代表潜在年轻客群[3] - 日本博主"米饭仙人"对比影视与现场戏剧体验,突显线下文化活动的感染力[6]
林下生金
经济日报· 2025-06-02 22:12
林下经济概述 - 林下经济依托森林资源开展生态友好型经济活动,包括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和景观利用 [1] - 2023年全国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 [27] - 云南林下经济总产值从2019年650亿元增至2023年1481亿元,野生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 [3] 林下种植模式 - 全国形成林药、林菌、林茶等8大类种植模式,福建竹笋年产量达213.6万吨 [2][4] - 云南利用3.7亿亩林地发展林草中药材,草果八角等种植面积超10万亩 [3] - 湖南安化县多花黄精种植12.6万亩,综合产值32.1亿元,亩产超4000斤 [13][14] 林下养殖实践 - 全国年出产林禽49亿只、林畜5000余万头,广西南宁树木园梅花鹿存栏近1000头 [6][9] - 湖南石门县林下养蜂11万群,年产蜂蜜1800吨产值2亿元,采用流动放养模式 [10][11] - 福建沙县养蜂覆盖90%林地,龙头企业大通农牧年产土鸡12万只、鸡蛋1500万枚 [11] 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 - 湖南资阳区开发木槿花8类产品,产业综合年产值超亿元,亩产值1.5万元 [12] - 福建打造"沙邑珍品"公用品牌,紫灵芝种植4.24万亩,开发灵芝茶等系列产品 [15] - 广西建成26个精品示范基地,创建192个知名品牌如"高峰灵芝""防城金花茶" [16] 森林旅游与康养 - 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亿人次,广西高峰森林公园年接待40万人次 [17] - 七坡林场开发研学基地,2023年接待8万人,融合自然教育实现差异化 [18][19] - 国家规划2025年森林康养服务超6亿人次,形成"康养+医疗"等融合模式 [20] 发展瓶颈与解决方案 - 林产品深加工率不足30%,云南勐腊县探索林权抵押贷款解决资金问题 [23][25] - 湖南启动林业基层特岗生计划,每年培养500名带编人才 [26] - 福建强化三产融合,广西推动建设"产供销"一体化基地 [27]
琼中:广袤绿荫下绘出“经济带”
海南日报· 2025-05-25 01:44
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琼中县林下经济总面积达23.52万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保有量居全省首位[1] - 形成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1] - 罗担村打造万亩林下益智种植集群,累计增收640.5万元[1] 特色产业发展 - 罗担村通过引种野生益智,种植户年增收达7-8万元[2] - 水朗下村发展黎药产业,种植30种黎药并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村[3] - 黎母山镇粽叶种植规模超5300亩,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合作社农户从24户扩展至390户[5] 产业模式创新 - 采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推动粽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5] - 黎母山镇通过培训、订单整合解决种植技术不足和市场对接问题[5] - 琼中实现菌菇、人参果、凤梨种植及五脚猪、地龙等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6] 文旅融合探索 - 黎母山镇合究村通过"山海共建"项目开发黎族风情游,日接待游客超100人次[7] - 推行"森林康养+"模式,整合雨林资源和文化要素发展全域旅游[7] - 开通环热带雨林旅游公路观光巴士,结合骑行嘉年华等活动激活县域经济[8] 未来发展规划 - 延伸产业链,强化文体康旅融合,打造"雨林穿越"等赛事品牌[8] - 谋划黎苗医药推广活动,创建百花岭气候康养基地[8] - 发展林下农事体验、农家乐、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新业态[8]
“健康来凤”首届森林康养大会在湖北来凤举行
人民网· 2025-04-21 08:02
文章核心观点 - 来凤县依托高森林覆盖率和生态资源 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通过融合中医药文化 科技监测和人才培养 打造康养旅游新业态 推动乡村振兴[1][2][3][4] 生态资源禀赋 - 森林覆盖率高达56.25%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40天以上 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0万个[2] - 拥有全国罕见的金丝楠木群落 其挥发性芳香物质具有安神 驱虫和净化空气的药用价值[2][3] 产业发展模式 - 探索森林+康养 森林+文旅 森林+研学融合发展模式 推出康养特色村 康养路线 教学实践基地和康养食品[2] - 将中医药理念融入产品设计 开发四季康养 药膳食疗等特色服务 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实时监测[2] - 开发中医药特色文创产品 展示传统药香文化价值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3] 人才与专家建议 - 需培养懂中医爱自然的复合型人才 依托全国专家优势及湖北省高校资源[2] - 专家建议通过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和触觉多维度感知森林疗愈力量 实现主动健康[3] - 建议立足特色民族文化和生态禀赋 实现以配套服务人 以群落链接人 以精神吸引人的发展路径[4] 项目与活动推进 - 中国香疗文化博物馆和中国健康好乡村来凤项目正式揭牌[4] - 开展为期三天的同心·共铸中国心来凤义诊活动 在多地同步举行[4] - 以来凤县道地野生中药材抚育为根基 结合中医药文化助力建设宜居宜养之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