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高压直流输电
icon
搜索文档
特高压“心脏”中的中国电力出海密码|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39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 - 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国家重要出海名片 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1][2] - 国内建成23个特高压直流工程 博瑞电力为其中19个提供核心装备[3] - 在昌吉-古泉±1100kV世界最高电压等级工程中提供1100kV特高压换流阀设备[3] 海外市场拓展 - 巴西美丽山二期±800kV项目中使用博瑞电力换流阀及直流测量核心设备[1] - 西电常变为巴西美丽山项目提供14台±800kV特高压换流变[3] - 2024年完成巴西伊泰普水电站±600kV改造项目 首创"外支撑+内悬吊"阀塔结构 尺寸压缩30%[4] 柔性直流技术应用 - 风光新能源装机达16.5亿千瓦 占比电源总装机46% 需特高压承担远距离输电[5] - 2024年7月全球首个特高压柔直工程——甘肃至浙江±800千伏项目开工建设[6] - 参与世界容量最大的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东莞工程 提供新一代柔性直流系统[6]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柔性直流技术以IGBT等全控型元件为核心 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与送出[5] - 开发构网型储能系统 智能抽蓄 柔性低频输电等新型电力系统产品[6] - 成功研制构网型储能 构网型SVG和静止同步调相机等技术装备[6]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常州成为全国最大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 在变压器 电力电缆 直流输电领域领先[1] - 通过国际合作将"常州制造"推向世界 巩固特高压设备制造重要地位[4] - 中国特高压技术在国际树立良好声誉 吸引多国选择中国厂商参与项目[3]
“宁电入湘”背后“超级装备”做硬核保障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0:44
工程概况 -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面投产送电 额定最大送电能力800万千瓦 年输送电量360亿至400亿千瓦时 [1] - 工程线路全长1616千米 总投资达281亿元 途经宁夏 甘肃 陕西 重庆 湖北 湖南六省区市 [1] 技术突破 - 特变电工自主研制14台高端换流变压器 实现中国首批独立设计 独立采购 独立制造的高端换流变压器产品 [1] - 网线圈焊点从传统450多个减至42个 焊点操作可靠性提升10倍 设备抗短路能力大幅增强 [2] - 通过铜磁复合屏蔽和油路优化技术 将行业平均40K温升控制在35K以内 显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装备创新 - 送端中宁换流站采用定制化抗震环氧树脂浸纸电容式直流套管 适应地震活跃带环境需求 [3] - 高精度数控等离子切割系统替代传统工艺 满足换流变油箱大尺寸和高稳定性要求 [3] - 钢芯铝绞线产品应用智能化生产体系 实现微米级精度导线质量和自动化协同作业 [3] 行业意义 -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现清洁能源跨区域传输 将宁夏清洁能源输送至华中地区 [3] - 高端换流变压器作为特高压设备"高精尖"产品 承担交直流转换枢纽和电压功率调节功能 [1]
许继电气:公司的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等产品在国内多条特高压线路中应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1 11:12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 - 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输送特点 并具备低损耗、控制灵活、系统稳定等优势 在远距离输电应用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1] 公司产品应用情况 - 公司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及控制保护等产品已在国内多条特高压线路中实现应用 [1]
特高压换流变网侧胶浸纸套管技术通过鉴定
中国能源网· 2025-06-11 07:58
技术突破 - 国家电网直流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特高压换流变网侧高性能胶浸纸套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被认定为国际首创且综合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该技术采用胶浸纸材料替代传统绝缘油,彻底消除异常产气等安全隐患,并凭借芯体优异的阻燃抗爆特性有效防范瓷套爆裂风险 [1] - 项目团队突破大尺寸芯体材料、设计及工艺等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2] 产品性能 - 新型胶浸纸套管在绝缘水平、局放水平和通流能力等关键技术参数上全面超越在运套管 [2] - 550kV、800kV已成功实现工程应用258支,投运154支零缺陷运行 [2] - 研发成功550kV、800kV、1100kV全序列胶浸纸套管,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突破 [1] 行业影响 - 特高压直流输电作为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核心技术,其换流变压器网侧套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直流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1] - 传统油浸纸套管频发内部故障导致瓷套爆炸、换流变起火等事故,威胁跨区直流系统稳定运行和运维人员安全 [1] - 该成果解决了直流安全运行的技术瓶颈,为"十四五"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 研发背景 - 国家电网直流技术中心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传奇电气(沈阳)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单位,历经7年持续攻关完成研发 [1] - 该技术对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疆电入渝”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沙戈荒”绿电7毫秒到重庆
央视网· 2025-06-10 04:01
工程概况 - "疆电入渝"工程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连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60公里,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2][10] - 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实际工期不到2年,创下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快开工到投运纪录 [4] 建设难点与技术创新 - 线路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新疆段冬季施工温度达零下30摄氏度 [5] - 途经多个风区,最大瞬间风力达10级,施工人员通过科学测量风速并对铁塔增重来确保稳定性 [5] - 重庆渝北换流站建设过程中挖填方量约等于30多个"水立方"工程,运用200多台机械完成山地丘陵地形改造 [12] 新能源利用与经济效益 - 工程充分利用新疆巴里坤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光热和风力资源,当地风光新能源开发量不足5% [6] - 哈密市面积是重庆的近2倍,但人口不到60万,80%以上土地为荒漠戈壁,具备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开发条件 [6] - 工程投运后预计每年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可满足10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7][15] 技术特点与运行机制 - 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能从新疆到重庆仅需7毫秒,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跨区域消纳能力 [8][10] - 渝北换流站配备24个自主生产的换流阀,单个重超20吨,并部署红外测温系统和智能巡检设备确保运行稳定 [14] - 直流输电适合超远距离输送(2260公里),交流输电则负责终端灵活分配,两者结合实现高效电力传输 [16][18] 环保与社会效益 -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相当于种植9亿棵树的减碳量(按每棵树年吸收18.3千克计算) [7] - 输送的清洁电量相当于9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发电量,显著改善重庆能源结构 [15] - 工程实现新疆"输电致富"与重庆"用电强产"的双赢,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