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疆电入渝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全媒+丨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007秒“疆电”点亮山城
新华网· 2025-08-12 05:51
工程概况 - 新疆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6月10日正式投产送电 输电距离2260公里 跨越新疆 甘肃 陕西 四川 重庆5省份 电力传输耗时约0.007秒 [1] - 工程总投资约286亿元 起于新疆哈密巴里坤换流站 止于重庆渝北换流站 是我国首条西北至西南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 也是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直流受入工程 [1][2] - 工程配套电源总装机1420万千瓦 其中风电 光伏 光热等新能源装机达1020万千瓦 占比超过70% 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 [2] 技术特点 - 工程采用国产化核心设备 包括换流阀和变压器 通过智能控制将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以内 提升发电稳定性 [6] - 重庆渝北换流站应用第二代300兆乏调相机 过负荷能力 进相深度及动态响应性能达世界领先水平 有效稳定系统电压并提升输电能力 [8] - 针对新疆三塘湖-淖毛湖风区瞬时大风挑战 对铁塔进行抗风优化设计 35米/秒风区塔重增加5.5%(约1245吨) 38米/秒风区塔重增加21%(约3387吨) [8] 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 - 工程年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可替代燃煤约6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2] - 重庆地区电力需求年均增速达6%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 普洛斯腾龙数据中心年用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 工程投运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4] - 新疆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8亿千瓦 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1.6×10⁷亿千瓦时 通过特高压外送解决资源与需求区域错配问题 [10] 区域协同与战略意义 - 2010年以来新疆通过4条外送通道累计向22个省份送电超9000亿千瓦时 新能源占比约30% 本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外送比例 [12] - 新疆与中东部存在2-3小时时差 光伏发电时段形成互补 新疆16时光伏大发时段可支撑中东部光伏衰减(每15分钟减少2200万千瓦) [14] - 南疆开发1亿千瓦光伏外送可减少中东部2500万千瓦火电装机 强化全国电力保供与能源结构优化 [14]
新华全媒+ | 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007秒“疆电”点亮山城
新华社· 2025-06-10 08:26
工程概况 - 新疆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6月10日投产送电 输电距离2260公里 跨越新疆 甘肃 陕西 四川 重庆5省份 电能传输仅需0.007秒 [1] - 工程总投资约286亿元 起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 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 [1] - 工程是我国首条西北至西南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 也是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直流受入工程 [1] 新能源配置 - 工程配套1420万千瓦电源 其中风电 光伏 光热装机达1020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 相当于替代燃煤约6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1] - 新疆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7.8亿千瓦 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6×10亿千瓦时 [3] 技术创新 - 巴里坤换流站核心设备如换流阀 变压器等实现国产化 通过智能控制将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以内 [2] - 渝北换流站采用第二代300兆乏调相机 关键性能参数达世界领先水平 可高效稳定系统电压 [2] - 针对大风区铁塔进行优化设计 35米/秒风区塔重增加5.5% 38米/秒风区塔重增加21% [3] 市场需求 - 重庆电力需求年均增幅达6%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 [2] - 普洛斯腾龙数据中心年用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 对绿电需求旺盛 [2] - 新疆与中东部存在2-3小时时差 新能源具有时空互补特性 可有效支撑全国电力保供 [4] 外送规模 - 2010年以来新疆通过4条通道累计外送电量超9000亿千瓦时 新能源占比约30% 覆盖22个省份 [3] - 新疆南疆开发1亿千瓦光伏外送 可使中东部减少2500万千瓦火电装机 [4] - "疆电入渝"投运后 新疆外送电量中新能源比例将持续提高 [3]
“疆电入渝”工程今日投产送电 新疆为什么送出的是直流电?
央视新闻· 2025-06-10 07:39
今天(10日)上午,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疆电外送特高压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投产送电,作为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 送工程之一,工程接入的1420万千瓦电源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远在新疆的电能是如何跨越山河送往重庆的? 连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 五个省区市 记者来到位于新疆哈密市东天山脚下的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这里同时也是"疆电入渝"工程电力输送的起点。今天十点半左右,这条连接新疆、甘肃、陕 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60公里的"电力天路"实现了投产发电。 记者了解到,这条线路开工于2023年8月,到今天投运实际的工期还不到2年,创下了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快开工到投运的纪录。 "跨雪山 越戈壁" 铁塔"增重"抗住西北风 建设这样一条超过2000公里的输电线路并不容易,首先面对的就是复杂的地形。从我所在新疆哈密出发,一级级输电铁塔先后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复杂 地形地貌,其中,新疆段冬季施工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给整体施工带来不小难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输电线路建设中途经新疆、甘肃的多个风区,为了降低百米输电铁塔在强风下产生 ...
“疆电入渝”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沙戈荒”绿电7毫秒到重庆
央视网· 2025-06-10 04:01
工程概况 - "疆电入渝"工程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连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60公里,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2][10] - 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实际工期不到2年,创下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快开工到投运纪录 [4] 建设难点与技术创新 - 线路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新疆段冬季施工温度达零下30摄氏度 [5] - 途经多个风区,最大瞬间风力达10级,施工人员通过科学测量风速并对铁塔增重来确保稳定性 [5] - 重庆渝北换流站建设过程中挖填方量约等于30多个"水立方"工程,运用200多台机械完成山地丘陵地形改造 [12] 新能源利用与经济效益 - 工程充分利用新疆巴里坤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光热和风力资源,当地风光新能源开发量不足5% [6] - 哈密市面积是重庆的近2倍,但人口不到60万,80%以上土地为荒漠戈壁,具备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开发条件 [6] - 工程投运后预计每年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可满足10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7][15] 技术特点与运行机制 - 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能从新疆到重庆仅需7毫秒,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跨区域消纳能力 [8][10] - 渝北换流站配备24个自主生产的换流阀,单个重超20吨,并部署红外测温系统和智能巡检设备确保运行稳定 [14] - 直流输电适合超远距离输送(2260公里),交流输电则负责终端灵活分配,两者结合实现高效电力传输 [16][18] 环保与社会效益 -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相当于种植9亿棵树的减碳量(按每棵树年吸收18.3千克计算) [7] - 输送的清洁电量相当于9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发电量,显著改善重庆能源结构 [15] - 工程实现新疆"输电致富"与重庆"用电强产"的双赢,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