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玩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潮玩的舞台天然国际化
36氪· 2025-09-18 04:43
行业定义与演变 - 潮玩是一种兼具艺术设计属性和潮流特征的玩具 受众年龄大于普通玩具 核心价值在于IP与创意而非玩耍功能[1] - 潮玩起源于21世纪的美国和日本 最初由独立设计师或小型工作室创作 产量少价格高 属于小众艺术收藏品[1] - 2016年日本品牌Sonny Angel采用盲盒销售模式 泡泡玛特随后推出Molly星座系列 通过工业化运作推动潮玩成为大众消费品[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从2015年87亿元增长至2024年448亿元 年复合增速达23%[3] - 北美、欧洲和中国为全球前三大市场 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增速加快[7] - 中国Z世代(1995-2010年出生)贡献潮玩40%的消费 消费者年轻化趋势明显[8] 消费特征与人群 - 潮玩满足情绪价值需求 具备强烈社交属性 盲盒通过隐藏款设计制造不确定性和稀缺性刺激复购[8] - 欧美市场消费力强 IP文化积淀深 受众年龄层更宽泛 男性用户比例较高[10] - 全球女性消费者规模扩大 因原创IP多采用软萌风格契合女性审美偏好[10] 全球化特征 - 潮玩产业链具天然全球化特征 从跨国IP合作到国际化供应链布局及全球渠道扩张[2] - IP形象能跨越语言文化壁垒 产品供给全球一致 无需大幅本土化调整[11] - 泡泡玛特2023年海外收入达13.5亿元 同比增长260% 已进入23个国家[13] 中国企业竞争力 - 中国企业依托制造能力和庞大市场快速跻身全球一线阵营[16] - 泡泡玛特每年新增SKU近200个 52TOYS年均上新量达500个 具备快速市场响应能力[20] - 中国供应链使产品价格比欧美品牌低30%-50% 生产周期更短[20] - 泡泡玛特已打造超过30个自有IP 如MOLLY、SKULLPANDA等全球性符号[23] 国际化案例 - 乐高2020-2024年复合增速近15% 大部分收入来自全球市场[14] - 52TOYS海外收入从2017年3500万元增长至2022年1.47亿元 年复合增速超100%[14] - 中国企业通过TikTok等社交媒体实现低成本高效海外推广[21]
潮玩造梦师战绘宇:从爆款IP到奇梦岛,用热爱搭建情绪陪伴宇宙
新京报· 2025-08-08 07:20
公司品牌升级 - 中文厂牌"熠起文化"正式焕新为"奇梦岛" 标志着公司开启全新发展阶段 [1] - 品牌升级是深度战略与品牌全面升级 突出好奇、真诚、快乐三个核心关键词 [8] - 奇梦岛将开放IP孵化与商业化能力 打造全球潮玩艺术时尚IP集合平台 [8][9] 公司IP发展策略 - 采用"自研原创+签约原创"双引擎模式加速发展 持续孵化具有情绪表达力与市场潜力的潮玩IP [10] - 已打造近二十个自有原创IP 包括又梨、WAKUKU、SIINONO等爆款IP [1][6] - WAKUKU特别款胖哒哒等多款新品在线下快闪活动中上架即售罄 线上旗舰店长期位列各大平台热销榜前列 [7] - SIINONO上线3天突破150万元销售额 首发10分钟售出超1万盒 [7] 公司海外拓展 - 启动海外市场拓展 在泰国推出大象元素的WAKUKU"象吨吨"受到当地用户喜爱 [4] - 海外业务拓展难点包括文化翻译和供应链与本地运营效率 [5] - 保留IP角色的"内核情感"如孤独、想象力、友情等全球共鸣元素 同时进行视觉表达和叙事的"在地化"调整 [4] 行业市场规模 - 2025年1-4月中国玩偶、动物玩具出口达133.1亿元 同比增长9.6% [2] - 2025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77亿元 [2] - 行业正处于从"小众收藏"到"大众消费"的第一阶段 00后、05后消费者走向精神层面消费逻辑 [3] 行业生态特征 - 潮玩行业像热带雨林 各类公司和工作室形成生态 审美多元难以实现垄断 [3] - 物质消费有上限但情绪消费没有上限 潮玩是情绪的镜像需要回应情绪需求 [3][5] - 行业繁荣需要百花齐放 每个用心制作的IP都有生存空间 [3] 公司核心能力 - 专门从事全球艺术家IP孵化、运营、版权商业化以及潮玩文化推广与销售 [4] - 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 依托与大型零售连锁、电商平台及潮玩专营店的深度合作 [4] - 量子之歌集团通过多轮交易实现控股并表 收购剩余全部股权进入深度协同阶段 [9] 未来发展规划 - 将与文体娱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将潮玩IP融入体育赛事、城市文旅、非遗传承等多元文化场景 [10] - 通过持续运营拓展IP内容增加用户黏性 包括动画、影视等IP内容开发 [10] - 计划开设线下体验空间 让用户体验奇梦岛核心文化而非单纯售卖产品 [10]
3000亿泡泡玛特高管发声:10倍股是这样成长的!
中国基金报· 2025-06-08 13:3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10-2016年为初期阶段 2016-2020年聚焦潮流玩具品类并启动海外业务 2020年至今加速集团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3] - 2024年3月至今15个月股价最高涨幅达12倍 截至6月6日收盘价为244.8港元/股 市值达3288亿港元 [2] 全球化战略 - 强调将门店开到全球地标性商场 通过门店设计建立品牌形象和潮流氛围 认为这是线上广告无法替代的效果 [3][5] - 认为全球消费者文化喜好差异不大 公司IP具有超越种族和文化的潜力 [5] - LABUBU产品爆火后产能从月产20万只快速提升至1000万只 同时对产品进行更严格的内容审核和质量把控 [4] 经营策略 - 线下门店被视为建立品牌形象和潮流感的关键 特别注重在全球最佳购物中心的最佳位置开设门店 [3][5] - 定价策略需根据成本倒推毛利 既要维持良性经营又要考虑消费者接受度 长期应保持合理毛利水平 [3] - 选择艺术家时注重才华与可持续创作能力 对创意枯竭的艺术家会给予充分时间重新思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