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路线

搜索文档
地平线配股融资58亿港元,加码Robotaxi与全球化布局
钛媒体APP· 2025-09-28 15:52
图片来源:地平线 继与哈啰出行达成合作,地平线在Robotaxi领域又有新动作。 9月26日,地平线发布融资公告称,计划筹集约58亿港元。 地平线通过 "先旧后新" 配股模式募资,计划发行 6.39 亿股新股(占当前总股本 4.6%),配售价 9.99 港元 / 股,较前一日收盘价10.60 港元折让 5.75%。最终计划募资总金额约为63.4亿港元,扣除费用后, 地平线净得约58亿港元,是其近年规模最大的单次融资之一。 所谓 "先旧后新",即现有大股东先向市场投资者转让部分持股,再用转让资金同步认购公司新发行的 同等数量股票 —— 既避免新增股份对现有股东股权的过度稀释,又快速引入外部资本,同时通过小幅 折让吸引投资者,兼顾 "融资效率" 与 "股价稳定"。 同时,公司承诺,未来90天内,不会再额外发新股或做类似融资动作,以免对股价造成太大冲击。 在介绍本次募资资金用途时,地平线明确提到投资新领域,比如与Robotaxi相关的计划。 除了投资新领域(Robotaxi)之外,这笔资金还要用来拓展海外业务(之前的融资主要用于国内扩 张);投入研发,提升技术,尤其是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以及战略投资上下游的合作 ...
渐进式路线筑基 地平线机器人携手哈啰切入Robotaxi主航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06:09
战略合作与产品规划 - 地平线与哈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基于Robotaxi运营需求打造端到端L4级自动驾驶核心系统 加速城市部署与商业化落地[1] - 哈啰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全球首发 计划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量产 覆盖超10个城市 国际首城规模落地 达到万辆规模 2027年部署超5万辆正向定义面向全球的Robotaxi车型[3] - 哈啰Robotaxi业务依托哈啰 蚂蚁集团 宁德时代等投资方赋能 具备强劲资金动力 庞大用户基础 成熟运营经验和丰富服务生态 可高效支持规模化商业应用[3] 技术方案与系统能力 - 地平线提供覆盖L4级别自动驾驶的整套核心能力系统 由征程6P芯片 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域控制器平台等关键组件构成 具备高算力冗余 高集成效率和平台化适配能力[3] - 系统能在多个城市 车型 运营方之间实现快速部署与规模化扩展 地平线将技术优势提炼为系统能力 构建可持续授权 支持商业复制的智能驾驶技术基座[3] - 地平线采用以L2为起点的渐进式路线 通过真实场景数据迭代验证 依托海量场景数据和功能闭环逐步覆盖城区和长尾场景 以快速迭代与扩展能力赢得市场[4] 行业战略与发展前景 - 渐进式路线以量产为基础 边落地边迭代 积累真实道路数据 降低试错成本 在监管逐步成熟过程中保持与政策环境高度契合[4] - 跨越式路线直接面向L4 受限于成本高企 ODD边界模糊 体验不稳定等问题 难以规模化落地[4] - 地平线角色从软硬件方案提供商向技术基础设施平台构建者跃迁 带来产业话语权改变 增长空间与估值模型重构[5] - 行业未来五至十年最终会走向全场景无人驾驶[4]
地平线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Robotaxi商业化进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5:10
9月11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Robotaxi运 营场景和需求,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共同打造极致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 据悉,此次合作,是地平线前瞻战略布局的关键落子,标志着地平线智驾技术基座赋能L2到L4全域场 景。 当前智能驾驶从L2到L4的跃迁正成行业共识。Robotaxi是L4级自动驾驶的重要应用和商业化场景之一。 根据瑞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达到1830亿美元,届时 全国将有约4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双方将就L4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及技术展开合作,包括L4级自动驾驶软件算 法、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完成端到端的系统集成与量产验证。该方案将作为哈啰Robotaxi车队 的核心软硬件系统。双方共同保障技术方案的高质量、高标准,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智能便捷的未来 出行服务。 据介绍,地平线凭借软硬全栈技术的积累与量产经验,已构建起适配Robotaxi落地需求的技术基座。算 力层面,征程6P可提供560TOPS的强大算力,通过独有的 ...
特斯拉(TSLA.US)Robotaxi试水在即 奥斯汀10辆Model Y上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2:47
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计划 - 特斯拉计划最早于6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试运营,首批投放约10辆Model Y SUV进行路测 [1] - 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多次推迟项目落地时间表,但对安全保障措施表现出高度自信,将配备专业团队实施远程监控干预 [1] 技术方案对比 - 谷歌旗下Waymo采用"车辆自主决策为主,人工远程介入为辅"的混合模式,软件掌握最终决策权,人类仅在必要时提供辅助判断 [1] - 其他企业采用"虚拟驾驶员"方案,由远程操作员直接通过5G网络操控车辆方向盘、油门和制动系统,对网络稳定性要求极高 [2] - 卡内基梅隆大学专家指出,在公共道路场景下,蜂窝网络延迟和连接中断风险始终存在,远程驾驶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仍属不可靠方案 [2] 特斯拉技术路径特征 - 公司最初承诺推出基于"完全无人监督"系统的付费服务,后改口称初期运营将限定在奥斯汀特定安全区域,避开复杂路口,并配置远程监控人员 [2] - 公司正在招募具备"远程访问和控制自动驾驶汽车及人形机器人"能力的操作员,职位描述强调执行复杂精细的远程操控任务 [2] 监管与行业现状 - 奥斯汀地区民主党议员团体要求特斯拉将项目启动时间推迟至9月新自动驾驶法规生效后,认为缺乏法律框架保障不利于公共安全和公众信任 [2] - 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仍处于地理围栏测试阶段,各企业都在有限区域内验证系统可靠性 [2] - 特斯拉选择的"渐进式远程干预"方案或将为行业探索商业化路径提供新范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