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转型(DX)
icon
搜索文档
日企活用中国“内卷”提高全球竞争力
日经中文网· 2025-09-30 02:59
多部田俊辅:在中国被称为"内卷"的过渡竞争给日企在华业务带来业绩恶化的担忧,但也开始有企业借 鉴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改为逆向思维…… 多部田俊辅: 在中国,被称为"内卷"的过度竞争不仅停不下脚步,还在向引领世界的纯电动汽车 (EV)及电池等诸多行业蔓延。虽然这种竞争可能导致日本企业在华业务的业绩恶化,但也开始有日 本企业借鉴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改为逆向思维。这些日本企业的新视角是,活用中国的竞争环境来提 高日本曾在过去退出或缩减业务的全球竞争力。 "目标是世界前三",在松下控股旗下负责地铁等车站站台的安全防护用屏蔽门业务的谭可部长自信地 说。该公司设在北京的基地正忙于设计面向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设备。 本田也在利用重庆的基地来发展配备于发电机及农用机械等的通用发动机业务。直到2010年代,作为本 田主力产品的中型通用发动机一直在日本国内生产,为了提高效率等,目前已改为在重庆、泰国和印度 生产。 在中国,以重庆为中心的通用发动机及其相关设备产量占全球约7成,规模效应显著。与此同时,当地 在生产流程和品质管理方面广泛推进数字化转型(DX),还通过运用人工智能(AI)不断提高品质和 降低成本。 曾在日本退出,却在中国 ...
富士胶片集团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富士胶片集团")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 务业绩。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1%,达7,495亿日元,这 主要得益于Bio CDMO、半导体材料及影像业务的强劲表现,抵消了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各事业 领域营业利润均实现增长,其中影像业务表现尤为突出,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1%,达到753亿日元。 受汇兑损失影响,归属于富士胶片集团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1.5%,降至538亿日元。 旗下医疗系统业务,销售收入有所下滑,主要受到中国市场对医用材料需求减少的影响。 旗下Bio CDMO业务,得益于丹麦新工厂的贡献以及美国德克萨斯生产基地恢复运营,销售收入实现增 长。 旗下生命科学业务,得益于细胞培养基市场的复苏以及化学试剂的强劲需求,销售收入有所提升。 电子材料 综合考虑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公司对2025财年(截止2026年3月31日)的全年业绩预期 保持不变。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2,800亿日元,营业利润3,310亿日元,归属富士胶片集团的净利润 2,620亿日元,将力争实现历史新 ...
日欧将展开卫星网合作,摆脱对美依赖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03:12
太空领域国际合作与卫星星座计划 - 日本和欧盟将在7月23日首脑会谈中达成协议 合作构建大规模人造卫星网 发射多颗小型通信卫星并实现一体化运作 旨在摆脱对美国SpaceX等企业的依赖 [1][2] - 卫星星座技术通过多颗小型卫星联动 可实现高频率 高精度观测和实时信息交换 被日欧定位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 [1] - SpaceX计划部署超过4万颗卫星 中国推进1万颗以上卫星计划 欧盟计划构建290颗卫星星座 日本目标在2030年代早期发射5颗以上 与中美存在明显差距 [1][2] 日欧合作的具体领域与目标 - 双方将建立官民合作框架 涵盖通信 气候变化数据共享 防灾对策 重要技术标准化及规则制定 [1] - 协议包括新设"防卫产业对话" 共同强化供应链 未来可能合作开发防卫装备 日本将借此向欧洲企业推介新兴企业 [2] - 日欧结成"竞争力同盟" 在太空 防卫产业 环保和数字等重要领域扩大技术创新合作 深化2018年EPA和2024年安全保障协议 [2] 贸易规则与地缘战略 - 欧盟提议与日本主导构建基于CPTPP的新贸易规则 推动自由贸易区方案 [3][4] - 成果文件草案强调日欧将共同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 遵守国际法维护和平与繁荣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太空领域因特朗普政府"本国优先"政策导致国际合作不确定性增加 马斯克曾威胁切断乌克兰"星链"服务 凸显依赖美国技术的风险 [1][2] - 卫星数量激增可能导致太空垃圾问题加剧 日欧将探讨相关课题的合作解决方案 [2]
中金 | 电信服务全球研究系列:日本电信运营商篇
中金点睛· 2025-05-06 23:34
日本电信市场概况 - 日本5G网络渗透率截至23年末达40%,5G用户增速自23年起开始放缓,行业进入成熟阶段[4] - 日本通信技术迭代周期较长,3G/4G周期分别为9年和10年,5G商用始于2020年[4] - 主要运营商包括NTT、KDDI、Softbank和Rakuten Mobile,其中NTT为最大运营商,市场份额领先[8][9] 运营商业务结构 - NTT业务结构:移动通信40%、ICT 21%、区域通信39%(含政企数字化)[8] - KDDI业务结构:个人业务77%、企业业务21%、其他2%[8] - Softbank业务结构:消费者业务46%、企业业务13%、金融服务等41%[8] - FY2023 NTT全球解决方案业务(含IDC)占收入28%,软银媒体及电子商务占27%[12] 新兴业务发展 - NTT通过子公司NTT DATA开展系统集成、云服务、全球数据中心等B端业务,FY20-FY23收入CAGR达9%[2][16] - NTT DATA通过收购拓展国际化布局,包括2000年收购Verio、2016年收购戴尔IT服务部门等[2] - 截至2025年4月,NTT在全球20+国家运营150+数据中心,总负载超1,400MW,计划未来达2,400MW[2][25] - NTT开发日语大模型Tsuzumi(0.6B/7B参数版本),应用于医疗、客服等领域[21][23] - NTT计划FY23-27投入3万亿日元于DX/AI/机器人,1.5万亿日元于数据中心[20][53] 传统通信业务 - 日本移动ARPU受监管影响显著,2020年政府要求降价后东京20GB套餐价格降幅达64%[36] - 2019年《电气通信事业法》修正案限制合约机补贴,违约金不超1,000日元[35] - 2021-2023年日本移动ARPU呈下降趋势[3][30] - 运营商通过基站共享降低资本开支,KDDI与软银合作预计FY20-FY30节省各约1,200亿日元[58] 增值业务布局 - 数字内容:NTT运营Lemino(MAU 600万+)、d-anime Store(订阅300万+)等平台[40] - 生活服务:KDDI收购罗森便利店,整合支付服务au pay与门店网络[41] - 金融服务:软银PayPay为日本主流电子支付平台,FY23金融收入2,328亿日元(+64%)[42] - KDDI电力业务ARPU达880日元/月,与通信套餐捆绑提供优惠[41] 财务表现与资本开支 - FY10-FY23 NTT和KDDI收入CAGR分别为2.0%和4.0%,净利润CAGR分别为5.13%和7.25%[45] - FY16-FY23软银收入CAGR 7.5%,主要来自对Z Holdings的收购[45] - NTT FY23-27计划总资本开支12万亿日元,其中8万亿投向增长领域(IOWN、AI、数据中心等)[53] - NTT全球解决方案业务FY20-F23资本开支CAGR达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