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治干预
icon
搜索文档
“奉特朗普总统之命”,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索罗斯基金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3:37
报道称,美国司法部正对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的基金会展开调查,若消息属实,那么此举将打破对数 十年来该机构免受政治干预的惯例。 据媒体25日报道,美国司法部一名高级官员已指示超过六个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起草调查计划,目标 直指索罗斯创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s,OSF)。该指令详细列出了检察官可以 考虑提出的潜在指控,范围从纵火到为恐怖主义提供物质支持。 近日,特朗普政府正在加大对其政治对手的施压力度,司法部此举也与特朗普长期以来对索罗斯的不 满"一脉相承"。 早些时候,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曾称索罗斯是"一个坏人","应该被关进监狱"。 上周末,特朗普敦促司法部长Pam Bondi迅速对前联邦调查局局长James B. Comey和纽约州总检察长 Letitia James寻求刑事指控。目前,弗吉尼亚东区的联邦检察官已于上周四对Comey提起诉讼,并正在 对James进行单独调查。 当被问及对OSF的调查时,司法部长Pam Bondi回应称,"目前一切皆有可能",而特朗普本人则表示, 索罗斯将是一个"可能的调查对象"。 调查指令浮出水面,列出多项潜在罪名 对OSF的调查指 ...
今夜,史上最“分裂”的一次美联储利率决议来了!
美股IPO· 2025-09-17 12:45
年内看点最足的一次美联储利率决议来了,尽管市场普遍预期将降息25个基点,但在就业疲软、通胀仍高于目标以及政治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美联储FOMC投票 或现"四方分裂"、 FOMC声明措辞细微变化以及点阵图、鲍威尔的对劳动力市场的看法均是看点。 北京时间凌晨2:00,美联储FOMC将公布利率决议和经济预期摘要,半小时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 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据路透调查的107位分析师中,105位预计降息25个基点,仅2位预期降息50个基点,这将是去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 息。 美联储会议会出现"四方混战",这可能导致史无前例的投票分歧。除了主张"按兵不动"的官员外,以Miran、Waller和Bowman为代表的"超级鸽派"或将 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而深陷辞职风波Cook可能为了反击白宫而意外投票支持加息25个基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否标志着新一轮宽松周期的开始,美联储是否会释放连续降息的信号, 关注FOMC声明中会否改为"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季度经 济预测中的"点阵图"将显示官员们对年内降息次数的预期——是维持6月预测的两次降息,还是上调 ...
TMGM:降息在即,鲍威尔如何平衡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59
在备受瞩目的美联储9月会议上,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这一决定被新美联储通 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Timiraos视为对近期就业市场放缓的直接回应。然而,这一看似技术性的政策调整, 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与经济判断。 此外,季度经济预测中关于今年降息次数的点阵图也成为焦点。市场将密切关注,美联储官员是否将全年 降息预期从6月的两次上调至三次,以此判断未来政策走向。 Timiraos总结道,这场会议不仅关乎利率本身,更是美联储在独立性、政治压力与经济判断之间的一次关 键抉择。无论鲍威尔如何表态,他都难逃争议。而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路径,也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 深远影响。 Timiraos指出,此次会议发生在美联储历史上极为敏感的政治时刻。特朗普政府数月来持续施压美联储降 息,甚至试图通过法律手段干预美联储理事构成,包括试图罢免理事丽莎·库克,并推动其经济顾问斯蒂 芬·米兰进入美联储理事会。这种政治干预让美联储的独立性面临严峻考验。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已释放出信号,表示将更关注就业市场的疲软,而非持续高企的通胀。这一立场在 美联储内部并非毫无争议。部分官员认为,当前失业率仅4.3%,通 ...
特朗普签了!史上首次,美联储理事被总统“开除”,美元闪崩30点
搜狐财经· 2025-08-30 23:38
核心事件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行使宪法权力直接解除美联储理事库克职务 理由为库克在申请房贷时同时将密歇根州和乔治亚州两处房产申报为主要住所 被指控存在欺瞒行为[1][3] - 解雇令措辞强硬 声明立即生效 并对库克的诚信提出质疑[3] 市场即时反应 - 美元指数应声下跌30个基点 黄金价格迅速飙升20美元 反映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3] - 股市出现震荡 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7] 政治动机分析 - 表面理由为房贷申报问题 深层动机系特朗普试图推动美联储降息 其多次公开呼吁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始终保持谨慎[3] - 通过解雇不配合的理事 特朗普计划提名亲信进入美联储 当前已提名沃勒和鲍曼 若成功解雇库克并填补库格勒空缺 将在七人理事会中接近半数控制权[3][7] 法律争议与后续发展 - 《联邦储备法》规定总统需"有充分理由"才能解雇美联储理事 但"充分理由"未明确定义 以房贷申请为由解雇央行理事的合法性受法律界广泛质疑[4] - 库克明确表示将诉诸法律 舆论预测事件可能最终提交最高法院裁决 若法院允许库克在诉讼期间继续履职 特朗普计划将落空[4] 制度独立性挑战 - 美联储理事任期设计为14年(跨越多个总统任期) 核心目的是防止政治干预货币政策[5] - 此次事件被视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直接挑战 若特朗普成功 未来总统可能借故解雇不配合的理事 削弱央行独立性[5][7] 宏观经济背景 - 事件发生于美国经济关键十字路口:通货膨胀未完全受控 同时经济增长开始放缓[7]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事件前几日于杰克逊霍尔年会暗示"可能需要降息" 被解读为妥协或缓兵之计[9] 长期影响评估 - 若特朗普最终掌控美联储多数席位 货币政策可能变得更加灵活且难以预测[9] - 普通民众的房贷利率、存款收益及股票投资可能受到直接冲击[11] - 1913年设立的美联储制度防线正面临百年来最严峻考验[9]
卢拉回应特朗普:巴西很好,就是不肯向美国政府下跪
新京报· 2025-08-15 11:33
美巴贸易关系紧张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巴西为"非常糟糕的贸易伙伴"并施压司法案件 [1] - 巴西总统卢拉驳斥美方"散布谎言"并强调"巴西不肯向美国政府下跪" [1] - 美国对巴西输美产品加征40%从价关税 使大部分产品关税税率达50% [1] 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加征关税措施日前生效 显著提升巴西出口产品关税成本 [1] - 特朗普政府要求巴西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 [1]
特朗普逼得越狠,美联储越不降?前部长曝内情:鲍威尔没必要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21
美联储决策独立性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基准利率决策完全依据经济数据和市场实际情况 而非政治因素 [1]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面临政治因素潜在影响 但坚持将关税对经济的传导效应作为关键评估指标 [2] - 鲍威尔明确表示法律保障其职位稳定性 特朗普无权单方面解雇美联储主席 [5] 白宫与美联储关系动态 - 特朗普前商务部长罗斯认为总统的公开威胁反而强化了鲍威尔抵抗政治干预的决心 [1][2] - 特朗普已表态不会在2024年提名鲍威尔连任 并计划更换倾向利率正常化的经济学家 [2][4] - 鲍威尔与特朗普关系持续紧张 其任期将于2024年中期结束 缺乏继续合作动机 [4][5] 货币政策决策机制 - FOMC由12名投票成员组成 决策过程融合地区联储行长及经济学家多元观点 [5] - 2022年12月美联储在通胀率2.9%时降息 2023年6月通胀降至2.7%后继续采取渐进式降息策略 [6] - 鲍威尔指出降息是为应对经济放缓风险 强调高利率政策无法缓解该问题 [6] 决策困境分析 - 美联储若维持利率不变 可能被解读为刻意抵制白宫压力 [7] - 若实施降息 则面临独立性形象受损的舆论挑战 [7] - 罗斯提出美联储成员作为个体 难以完全规避个人经济偏好与政治倾向的影响 [7]
从美联储到劳工统计局 美高层人事频变动 特朗普“插手”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8-02 11:45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事件分析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提前辞职,原任期至2024年1月31日,但将于8月8日卸任,未披露具体原因 [1] - 辞职动因是经济政策博弈、政治干预和个人职业选择交织的结果,正值美国经济面临关税冲击和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加剧的敏感时期 [2] - 特朗普暗示库格勒辞职是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政策上犯错,并借机施压鲍威尔辞职,此举带有强烈政治色彩 [4] 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与政治干预 - 库格勒持鹰派立场,主张维持高利率以观察通胀走势,尤其关注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物价的滞后影响 [6] - 二季度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升至3.5%,超出预期,库格勒曾警告关税可能导致通胀黏性 [6] - 特朗普要求立即降息并公开抨击鲍威尔,呼吁董事会接管控制权,试图通过人事任免权影响美联储独立性 [8] 经济数据与政治博弈 - 特朗普指责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人为夸大"就业数据,要求立即解职,意图推卸经济疲软责任并强化派系控制 [1][12] - 七月份美国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特朗普解职劳工统计局局长可能使经济统计成为政治博弈工具 [12] - 特朗普暗示美联储与劳工统计局合谋压低数据,联动策略旨在迫使美联储配合其短期政治目标 [14] 美国经济与政策不确定性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二季度反弹,就业市场表面稳健但存在劳动参与率下降等结构性问题 [8] - 关税引发的企业避险行为(如提前采购)可能掩盖经济下行风险,美联储政策调整需关注数据滞后性 [8] - 事件暴露美国政治极化、制度脆弱性及全球治理权威流失的深层危机,美联储独立性面临挑战 [16]
美联储“换帅”风波,为何值得世界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17 01:05
美联储主席遴选程序启动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遴选程序已正式启动 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明确宣布这一进展 [1] - 围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去留的博弈已持续数月 该事件被视为美国治理模式不确定性的缩影 [1] - 美联储主席更替可能对全球资本流动、汇率波动及主要经济体政策预期构成实质性冲击 [1]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挑战 - 美联储长期维持相对独立的制度设计 但近年因配合白宫经济政策而被视为其"搭档" [2] - 鲍威尔坚持激进加息以控制通胀 与白宫刺激经济增长、维持高就业率的诉求产生矛盾 [2] - 白宫期望扶植"更听话"的美联储掌门人推动降息 为中期选举创造有利经济环境 [2] 历史政治干预货币政策案例 - 1970-1971年美联储主席伯恩斯迫于尼克松压力降息150个基点 最终引爆美国大通胀 [3] - 当前政治干预力度更直接露骨 反映美国政坛极化短视化现象严重 [3] - 白宫潜在提名的4位人选均带"鸽派"色彩 更倾向降息或维持低利率 [3] 全球市场潜在影响 - 美联储政策变动通过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影响全球市场 主席被迫离职可能引发美元美债抛售 [4] - 新兴市场面临周期性风险 短期降息刺激经济但长期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4] - 货币超发或削弱美元信用 动摇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 [4] 美国经济政治矛盾外化 - 美国经济困局包括高债务、高赤字、增长放缓与通胀纠缠 传统刺激手段效果渐微 [4] - 政治极化与选举短视化导致难以制定长远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独立性挑战加剧 [4] - 美国不确定性通过美元、美债和利率传导至全球市场 成为最大系统性风险之一 [4]
原来特朗普搁这等着呢,推动巴西变天,迎回老友,换掉卢拉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28
这起事件的源头,还得追溯到特朗普若在2024年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的政治布局。刚上台,特朗普便对巴西采取强硬措施,宣布从8月1日起对巴西所有出 口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这在全球贸易中极为罕见的重税。 特朗普此举并非在与卢拉政府进行正常谈判,而是借经济制裁的名义,向卢拉递出一张"罚单",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救援他的老友博索纳罗。 特朗普为何盯上巴西? 表面上看似贸易争端,实际上背后另有深意。美国官方数据显示,过去15年美国对巴西的贸易一直保持巨大顺差,累计超过4100亿美元,仅2024年顺差就有 74亿美元。通常顺差国不会对逆差国实施如此高额关税,这明摆着是别有用心。 前言 特朗普针对巴西展开行动,升级了两国之间的经济战,但这背后恐怕并非单纯的经济考量。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点名巴西总统卢拉,强烈批评卢拉对前 总统博索纳罗展开的司法程序,指责其以司法之名行政治迫害之实。 这一连串将政治案件与经济惩罚捆绑的举措,充分揭示了这场所谓的经济战其实远超经济范畴,它是一场带有鲜明政治目标、意识形态色彩及战略布局的干 预行动。 特朗普的真正目的隐藏在经济战的外衣之下,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算计。众所周知,特朗普与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