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制度

搜索文档
一次人生跨越的体会
集思录· 2025-08-03 14:26
拆迁经历 - 老宅位于市中心附近的城中村区块 为上世纪70年代自建的两层带阁楼建筑 产证面积110平方米 最终获得拆迁补偿款288万元 其中280万元为一次性支付 8万元以购房补贴名义延迟发放[1] - 拆迁过程顺利 因拆迁方为地方城投国企 作为体制内员工未做过多谈判 签约后三个月内即获得大部分款项 但购房补贴部分因区财政困难拖延近两年才发放[2][4] - 拆迁时点处于房地产市场疲软期 但城投托底模式确保了补偿标准 后续该市推出房票制度 纯货币拆迁绝迹 补偿标准大幅下降[3] 资金运用 - 获得拆迁款后 家庭可投资资金从300万元增至580万元 通过股市投资两年内增长至1400万元[3] - 原本存在改善住房需求 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 最终决定暂缓购房计划 将资金投入股市[2] - 家庭原有130平方米拆迁安置房 由岳父母拆迁所得 无房贷负担[2] 投资历程 - 2014年入市 初期经验不足 2019年以100万元资金正式起步 至2023年10月增长至300万元[3] - 投资风格稳健 在做好最坏预期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坚持自主决策 获得家庭成员无条件支持[4] - 目前正考虑是否调整投资策略 但短期内暂无具体计划[5] 家庭财务状况 - 家庭年消费支出维持在20-30万元区间 日常开支由配偶管理[4] - 除拆迁款外 未追加过投资资金 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维持日常开销[4]
跌惨了!从6.4万跌到3.3万,广州一知名小区房价腰斩,缩水近50%
搜狐财经· 2025-07-26 04:21
广州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核心区域房价大幅下跌 - 广州海珠区叠彩园小区房价从2021年6.4万/平跌至2025年3.3万/平,跌幅接近50%,同户型总价从672万降至380万[2][4] - 该小区具备核心区位优势(学铁商配置齐全),但房价仍腰斩,反映广州整体市场下行压力[2] - 另一案例显示某二手房从550万挂牌价连续降价至380万仍未成交,市值缩水170万[5][17] 广州房价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广州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5%,二手房下跌0.7%,在一线城市中跌幅领先[18]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广州新房跌幅0.5%居一线城市首位,二手房跌幅0.7%与一线城市均值持平[18] - 全国70城中仅西宁二手房价格上涨,市场呈现普跌态势[18] 市场结构性分化 - 2025上半年广州热销项目TOP3网签均超500套,总价300万以下房源占比过半创四年新高[22] - 番禺、白云、黄埔成为热门购房区域,增城、花都、白云贡献六成低价房源交易[23] - 新塘镇以1860套成交居板块首位,朱村街道(1585套)、黄阁板块紧随其后[24] 政策创新与市场反应 - 天河区发放单张1亿元房票,创广州纪录,用于企业物业购置[26][27] - 房票制度被定位为"柔性杠杆",黄埔、荔湾、南沙等区已跟进实施[28] - 政策刺激下购房信心逐步恢复,但市场仍处于"价格换量"阶段[28]
昆明楼市多重利好相继落地,义承丹霞翠屿劲销单价保持在2万+以上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58
楼市成交数据 - 昆明主城住宅成交4.99万㎡ 环比下跌46% [1] - 成交均价13325元/㎡ 环比下跌10% [1] - 上周主城无新增供应且无项目开盘加推 [1][7] 热销项目表现 - 四代宅项目义承丹霞翠屿以1.25亿元销售额位居双榜第一 成交39套 均价20789元/㎡ 套均价320万/套 [3] - 零公摊项目万科桂语东方销售额0.66亿元 成交38套 均价14845元/㎡ [3] - 教育盘保利城销售额0.24亿元 成交16套 均价13720元/㎡ [5] - 高端改善型项目邦泰璟和均价18053元/㎡ 书包房项目华发书香云海均价10480元/㎡ [5] 土地市场动态 - 主城连续两周土地断供 仅茨坝板块1宗商业用地底价成交 [5] - KCPL2024-19号地块面积33.62亩 由云南清璞房地产以7093.82万元摘得 楼面价2110元/㎡ [5] - 竞得人须配建不低于10000平方米旅馆用房并统一运营管理 [7] 重大基建进展 - 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实现多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出站100米直达值机柜台 [8] - T2航站楼新增1层结构 正下方贯通渝昆高铁与地铁6号线 [10] 房票政策落地 - 6月8日起房票有效期6个月 可申请延长6个月 全市房源库通用无区域限制 [10] - 适用范围覆盖主城五区及晋宁安宁等11个区域 [10] 公积金政策调整 - 5月8日起首套房公积金利率降至2.1% 二套房降至2.525%(5年内)和3.075%(5年以上) [10] - 较此前下调0.25个百分点 [10] 公租房准入放宽 - 取消非本地户籍人员工作满1年及社保缴纳限制 仅需居住证明 [11] - 收入标准调整为不超过云南省一类地区最低工资3倍 取消财产及注册资本限制 [11] - 租赁补贴覆盖范围扩大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人均保障面积从12㎡提至25㎡ [12] - 无房户1人户月补贴从144元增至300元 2人户从264元增至550元 [12] - 允许承租期内因特殊原因调换房屋1次 [12]
四大一线城市已开始探索房票制度,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3-31 00:47
房票制度背景与实施进展 - 四大一线城市全面探索房票制度 引发市场广泛关注[1] - 房票制度最早于2005年试点 2015年棚改货币化期间推广 2018年后淡出 近年因城中村改造规模扩大和楼市去库存压力重现[3] - 广州2024年初率先发布房票安置方案 成为首个落地的一线城市 上海金山青浦两区实施 北京通州区发布征求意见稿 深圳2025年3月26日明确建立房票制度 标志四大一线城市全面探索[3] 房票制度定义与核心功能 - 房票是被征收人房屋拆迁后获得的"代金券" 基于原房屋价值评估 限定购买政府指定商品房或保障性住房[5] - 激活购房需求:提供更大住房选择面 使拆迁户根据需求和经济实力选房[5] - 促进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引导拆迁补偿资金流入楼市 加快去库存速度 缓解库存压力[5] - 优化资源配置:锁定购房需求在本地释放 减少人口外流导致的住房空置 加快城市更新和土地资源优化[5] 市场影响与行业效应 - 刺激拆迁户购房欲望 增加购房需求 部分原计划租房或买二手房的群体可能转向新房 直接带动新房市场活跃度[7] - 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新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 加快库存去化速度 缓解资金压力[7] - 要求房地产企业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结构 适应拆迁户多样化需求[7] - 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进程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7] - 减少安置房建设财政支出 将更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推动可持续发展[7] 实施挑战与应对策略 - 政策执行难度大 涉及多部门和环节 需确保房票评估价值公平合理 规范使用范围和流程[7] - 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部分拆迁户担心房票价值保障问题和房屋质量[8] - 需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8] - 完善监管机制 加强对评估和使用环节监管 确保公平公正透明[8] - 优化配套措施 加大房票安置补贴力度 提供更多购房优惠和奖励[8] 未来发展趋势 - 房票制度有望在全国范围广泛应用推广 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推动城市更新方面发挥更重要作[10] - 需优化政策设计 探索扩大使用范围 允许跨区域使用 提高灵活性和吸引力[10] - 鼓励公众参与实施过程 收集意见完善制度 提高认同感和支持度[10]
深圳的房票姗姗来迟,谁是受益者?
吴晓波频道· 2025-03-28 17:03
房票制度的核心观点 - 房票本质是债务转移工具,将拆迁成本转化为未来土地收入并制造购房需求 [1][11] - 该制度作为第三种拆迁补偿方式,介于货币安置与实物安置之间,通过定向消费稳定本地楼市 [3][6] - 全国已有超60个城市推行房票政策,一线城市侧重城市更新,二三线城市聚焦去库存 [6] 房票制度的运作机制 - 政府向拆迁户发放房票,限定12个月内用于购买指定区域新房,可享受购房补助并免交定金 [4] - 房票面值按政府指导价设定,但市场价波动可能导致购房资金缺口 [10] - 政策允许房票转让、继承及拆分使用,但配套规则不完善易引发产权纠纷 [11] 一线城市的差异化应用 - 深圳通过房票锁定补偿资金流向,防止外溢至股市或异地购房,同时缓解龙岗等外围区域库存压力 [6][16] - 北京仅在通州试点房票,侧重非首都功能疏解;广州因城中村规模大,房票覆盖范围更广 [18] - 深圳1-2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大增117%,房票政策将进一步助推市场回暖 [17] 政策效果与局限性 - 短期可消化商办及滞销住宅库存,长期优化旧改周期,但仅限新房购买限制选择范围 [19] - 法律性质未统一,部分法院认定为行政协议,部分视为民事合同,导致裁判标准差异 [10] - 房企爆雷或项目烂尾风险下,持票人权益缺乏保障机制 [11] 行业配套政策建议 - 专家建议一线城市大幅放松外围区域限购,如取消北京五环外、上海外环外限购 [13] - 需降低核心区"老破小"购房门槛,结合降准降息等金融手段增强市场修复能力 [13][16] - 未来政策可探索货币化安置与房票结合模式,提升居民使用积极性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