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经济

搜索文档
上海主题公园:打开“流量”新局 各大项目各有定位覆盖不同人群 构建“快乐经济”新体验
解放日报· 2025-09-15 01:44
上海主题公园市场概况 - 上海集中了多个国际知名IP和本土大型主题公园项目 包括上海迪士尼 上海乐高乐园 即将于2027年建成的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和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 以及上海欢乐谷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耀雪冰雪世界等本土项目 [2] - 主题公园消费门槛较高 门票价格区间为100-600元/人 加上园内餐饮 周边产品和快速通行证等二次消费 一般家庭需要提前规划预算 [3] 暑期运营表现 - 耀雪冰雪世界开业一周年暑期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 年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 [4] - 上海欢乐谷暑期两个月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 单日最高客流同比增长65% 通过夜场运营 国潮节活动和流量艺人邀约实现客流稳定 [5]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配套主题酒店8月平均出租率达95.74% 奥特曼主题酒店105间客房周末需提前一周预订 [5] - 上海迪士尼2023年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 位列全球主题乐园第五名 暑期热门项目排队时间达2-3小时 [6] - 上海乐高乐园在暑期最后一周因促销活动实现客流逆袭 连续多日门票售罄 [6] 主题公园的流量入口作用 - 主题公园成为上海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核心载体 香港游客因乐高乐园专程赴沪度假一周 [7] - 迪士尼乐园通过免签政策吸引大批海外游客 并借力明星演唱会带动粉丝经济 [7] - 迪士尼与张园合作的"疯狂动物城"快闪店延伸消费场景至市中心区域 [7]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上海主题公园形成差异化定位:迪士尼和海昌覆盖全年龄段家庭 乐高聚焦2-12岁亲子市场 欢乐谷和耀雪主攻年轻运动群体 [8] - 与东京对比:东京拥有两个迪士尼公园 哈利·波特影城和三丽鸥彩虹乐园 而上海面积是东京的三倍 [9] - 与迪拜对比:迪拜拥有投资274亿美元的Dubai Park 包含4个主题乐园和100家戏院 建筑区域长度达10公里 [9] 战略价值与发展空间 - 主题公园带动餐饮 住宿和周边产品等二次消费 成为文旅融合试验场和消费升级助推器 [10] - 上海市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 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的战略规划 [10] - 主题公园集聚效应将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旅游顶流目的地 专家认为市场仍有容纳更多高质量差异化项目的空间 [11]
阿联酋沙迦举办传播论坛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2 01:42
论坛邀请了320多位主讲人,就"快乐经济"、智慧城市、教育与就业、食品安全、青年参与等50多 个广泛议题展开讨论。一些与会者在会间同人民网记者交流时表示,阿联酋与中国关系日益紧密,双方 可以在众多领域开展更深入合作。阿联酋气候变化和环境部专家瓦法博士表示,他上周刚接待了来自中 国的一个代表团,讨论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应对荒漠化问题。不久前在北京的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 克竞赛中获得铜牌的一位阿联酋学生拉扬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让他惊讶,机器人在中国十分普及。 (人民网杰勒德·阿勒费尔对本文亦有贡献) 人民网迪拜9月12日电 (记者管克江)第十四届沙迦国际政府传播论坛近日在阿联酋北部酋长国沙 迦举行。 沙迦副酋长、沙迦媒体委员会主席苏尔坦·卡西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今年论坛主题是"传播与生 活质量",因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不仅需要法律保护,还需要信任和对话,通过文化交流来实现以人 为中心的发展。 ...
“快乐经济”竞争升温 广东主题乐园亟需“二次创业”丨纳凉记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3:35
行业趋势 - 全国暑期主题乐园订单同比增长70% [1] - 主题乐园形成"本地客群+跨区游客+国际游客"多层次消费格局 [1] - 行业通过高铁网络辐射更广阔区域 带动在地消费 [1]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表现 - 成人票价创亚洲新高 家庭套票购买率超60% [1] - 外地游客占比约70% 客源覆盖长三角及北京成都等远程城市 [1] - 园区拥有8个主题片区和超过75项游乐设施 [2] - 迷你天地用2000万块积木还原上海苏州地标 [2] - 每日接待数千名游客 拥有多项全球首发中国元素项目 [2] 广东主题乐园发展动态 - 清远长隆引入超100只长颈鹿 创国内最大种群合群纪录 [3] - 南湖乐园新增至18项游乐设施和7项演出项目 [3] - 广东主题公园产业链完整 拥有华侨城长隆等品牌企业 [6] - 专家建议结合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科技进行二次创业 [7] 深圳乐高乐园建设进展 - 57个单体建筑在建中 38个已封顶 [5] - 创想世界屋面板安装完成 部分过山车完成基础施工 [5] - 周边配套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 [5] - 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IP亲子主题乐园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国际品牌进入和国内品牌推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6] - 主题公园成为城市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 [5] - 行业融合数字科技人工智能与文化科技 [5] - 平台整合文化叙事与文化自信科技自信 [7]
高标准升级“快乐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7-31 22:06
行业趋势 - 主题乐园在中国文旅消费升级浪潮中加速聚集 上海正成为全球顶级乐园项目的新落户地 包括乐高乐园 小猪佩奇乐园 迪士尼 欢乐谷和耀雪冰雪世界等[1] - 行业需通过高标准市场准入 差异化布局和全链条人才培育来构建可持续的"快乐经济"生态[3] 发展策略 -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需简化审批流程 完善基础设施 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和交通体系优化 以上海迪士尼"上海速度"和乐高乐园"金山经验"为标杆[1] - 科学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 乐高锁定2-12岁亲子家庭 小猪佩奇聚焦学龄前儿童 海昌以海洋生物为特色 实现细分赛道差异化发展[2] - 强化区域协同 以上海为龙头结合长三角城市资源禀赋 引导乐园差异化互补性发展[2] 核心竞争力 - 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是核心 需将电影场景转化为乐园奇观 将东方美学注入娱乐基因 实现娱乐体验领先于游客期待[2] - 亟需培育复合型人才 当前既懂影视创作又精通主题公园运营的人才极度匮乏 需通过校企合作设立专业课程和国际交流平台[2] 战略目标 - 将上海主题乐园集群打造为全球样本 使每个项目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构建百花齐放且活力永续的乐园生态群[3]
天气热,快乐经济更“热”!——暑期主题乐园热度持续攀升
新华网· 2025-07-17 11:54
主题乐园行业暑期热度 - 全国暑期主题乐园订单同比增长70% 显示"快乐经济"持续升温 [1]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后日均接待数千名游客 外地游客占比达70% 客源覆盖长三角及北京成都等远程城市 [3] - 高温天气下乐园普遍实施限流措施 增设喷雾系统/遮阳设施/室内项目优化体验 [3] 防暑降温创新举措 - 上海迪士尼推出"船奇戏水滩"等亲水项目 配合夏日限定巡游活动 [3]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新增雾森系统 提供免费冰袋酸梅汤 举办"虎鲸造浪节" [5] - 玛雅水公园打造"泰浪狂欢节" 融合泰国风情与嬉水体验 [5] 跨区域客源结构变化 - 主题乐园客群突破传统1小时车程辐射圈 依托高铁网络吸引跨区域游客 [7] - 上海乐高乐园吸引印尼等国际游客 成为其中国行"最后一站" [7] - 行业形成"本地+跨区域+国际"多层次客源结构 [7] 产品跨界与文创联动 - 常州中华恐龙园结合"苏超"足球热点 带动"恐龙+足球"主题游览及线上文创销售 [5] - 迪士尼"爪爪棒冰"、海昌虎鲸玩具等文创产品成为网红打卡道具 [5] - 游客通过交换乐高人仔、佩戴恐龙头套等行为增强交互体验 [5]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被国际协会认定为全球景点市场发展引擎 未来三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8] - 行业发展趋势向提升幸福感、建立情感联结转型 [7]
上海乐高乐园,黄牛都不愿炒
36氪· 2025-07-07 14:03
暑期主题乐园市场动态 - 2025年暑期国内至少8家主题乐园开业或焕新升级 包括上海乐高乐园 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 青岛东方伊甸园等 [5][15]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最大乐高乐园 拥有8大主题区 75个互动设施 8500万块积木模型 高峰日成人票价549元 [6][9] - 乐高乐园开园首日热门项目排队60分钟 但整体较试运营期间改善 多数项目仅需5-10分钟 [7] 主题乐园竞争格局 - 上海乐高乐园热度不及迪士尼环球影城 开园首日门票未现黄牛炒作 近半月有余票 [9] - 主题乐园集中暑期开业因筹备周期3-5年 且暑期为客流黄金档 能快速实现收益 [17] - 全国至少20个大型主题乐园待建 面积多在600亩以上 地方政府视其为城市名片 [18] 市场表现与消费趋势 - 2025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70% 本土乐园如常州中华恐龙园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表现亮眼 [22] - 上海乐高乐园带动周边经济 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倍 外省游客占比达70% [18] - 乐园周边民宿数量增长2.8倍 部分房源价格达700元/晚且提前售罄 [19][20] 重点项目进展 - 深圳乐高乐园81个单体建筑中57个在建 最大建筑"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已封顶 总投资69.45亿元 [12] - 青岛东方伊甸园历经10年蹉跎 从2015年签约到最终落地 [16] - 上海航海王冒险嘉年华为国内首个《航海王》主题游乐项目 [15][16]
当体育激情邂逅电力护航——
南京日报· 2025-07-07 02:35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提前两周启动电力保障工作,重点维护奥体中心照明、大屏和音响设备等"电力命脉"[2] - 部署4台发电车作为"双保险",包括2台0.4千伏低压发电车和2台10千伏中压发电车[2] - 7月4日开展大负荷测试,模拟赛事用电高峰情况,全面检验电力系统承载能力[2] - 比赛当天安排专人值守关键配电房,实时监控电网负荷曲线,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3] 赛事用电数据 - 奥体中心赛事当日用电量达13.87万千瓦时,最高负荷10142.4千瓦,较上周显著增长[1] - 负荷峰值突破10000千瓦,相当于9000台1.5匹家用空调全速运行的功率[3] - 百家湖商圈用电量增长21%,增加约11000千瓦时[4] - 银杏里街区用电量增长69%,增加约2680千瓦时[5] - 奥体中心周边酒店用电量较上周末增长23.7%,较去年同期增长8%[5] 赛事经济效应 - 啤酒节、商场促销等活动带动消费,奶茶店订单量达平时五倍,烧烤店客流达平时周末三倍[5] - 华采天地商圈用电量增加约17000千瓦时,百家湖商圈用电量增长18%[6] - 电力数据反映"消费涟漪"效应,赛场高光时刻与周边餐饮区电量负荷增加同步[7] - 夏日夜经济活动将赛事与在地文化融合,吸引游客体验美食、非遗等多元消费[6] 行业观察 - 电力数据成为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精准反映"快乐经济"的热度[1][7] - 大型文体活动对城市夜间经济具有显著拉动作用,形成消费连锁反应[4][5][6] - 电力保障是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需要提前规划和多层级应急预案[2][3] - 体育赛事与商业、文化活动的结合,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6][7]
上海乐高乐园,黄牛都不愿炒
凤凰网财经· 2025-07-06 12:39
主题乐园暑期市场动态 - 2025年暑期国内至少8家主题乐园新开或升级 包括上海乐高乐园 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 青岛东方伊甸园等 [1][8]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最大乐高乐园 含8大主题区 75个互动设施 8500万块积木模型 开园首日热门项目排队达60分钟 [3] - 暑期乐园集中开业主因:疫情后建设恢复 3-5年筹备周期集中释放 暑期黄金档对客流和营收至关重要 [9]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细节 - 票价体系分6档 高峰日成人票549元 儿童票255-479元 低于上海迪士尼(719元)和北京环球影城(638元) [5] - 开园首日门票售罄但二手市场无溢价 与高温天气和部分未开放项目有关 搜索量环比增5倍 门票预订跻身上海景区TOP5 [5][7] - 乐园规划持续扩展 西侧预留发展用地 深圳乐高乐园57/81个单体在建 最大建筑已封顶 总投资69.45亿元 [7] 行业趋势与经济效益 - 全国至少20个大型主题乐园待建 多地政府视其为城市名片 600亩以上项目居多 [10] - 上海乐高乐园带动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倍 外地游客占比从50%提升至70% 周边民宿数量增长2.8倍 [11][12] - 2025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70% 本土IP如常州中华恐龙园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6月预订量增6倍)表现亮眼 [16] 游客行为变化 - 上半年行业游客量回升但消费谨慎 二次消费增长不明显 乐园通过优惠和新内容吸引客流 [16] - 青岛东方伊甸园历经10年波折终落地 上海航海王冒险嘉年华成国内首个《航海王》主题项目 [8]
上海乐高乐园,黄牛都不愿炒
创业邦· 2025-07-06 03:08
主题乐园行业动态 - 2025年暑期国内至少8家主题乐园开业或焕新升级,包括上海乐高乐园、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青岛东方伊甸园等 [5][14]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最大乐高乐园,拥有75个互动设施及8500万块积木拼搭模型,开园首日热门项目"乐高大飞车"排队达60分钟 [8][9] - 暑期乐园混战白热化,新建项目如上海航海王冒险嘉年华(国内首个航海王主题)和青岛东方伊甸园(亚洲首个伊甸园项目)受市场关注 [14]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表现 - 高峰日成人票价549元,低于上海迪士尼(719元)和北京环球影城(638元),开园首日门票售罄但二手市场无高价黄牛票 [10] - 6月搜索量环比增长5倍,7月门票预订量跻身上海景区TOP5,带动周边3公里民宿数量增长2.8倍 [12][18] - 乐园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倍,外省游客占比达70%(2024年仅50%),民宿房价达700元/晚且房源紧张 [17][19]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疫情后乐园建设恢复,全国至少20个大型主题乐园待建,单个项目投资额达69.45亿元(如深圳乐高乐园) [16][12] - 主题乐园拉动地方经济效应显著:上海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增3.5倍,常州中华恐龙园、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等本土IP借热点翻红 [17][22] - 2025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70%,但游客二次消费增长不明显,行业竞争加剧 [20][22]
泡泡玛特开始找回最初的“快乐”
财富FORTUNE· 2025-06-21 13:03
泡泡玛特珠宝品牌POPOP开业 - 泡泡玛特旗下独立珠宝品牌POPOP全球首店于6月13日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业,次日北京国贸店开业 [1] - POPOP产品覆盖泡泡玛特旗下热门IP包括MOLLY、SKULL PANDA、Hirono及LABUBU等 [1] - 公司创始人王宁表示珠宝是公司一直在尝试的重要品类 [2] 公司全球化与集团化战略进展 - 2023年公司海外及港澳台营收10.66亿元,占总营收16.9% [3] - 2024年海外营收升至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总营收38.9% [3] - 公司目标2025年海外业务突破100亿元 [3] - 推出珠宝品牌是集团化战略的一部分,围绕IP拓展更丰富业务 [4] 珠宝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和2024年与周生生合作推出联名金饰,DIMOO足金吊坠平均克价1700元,是当时金价两倍多 [6] - POPOP门店部分款式已断货,最贵产品为纯金项链售价1.98万元,平均克价是金价两倍以上 [6] - 首家POPOP快闪店于2024年1月在上海ifc商场揭幕 [5] LABUBU IP市场表现 - 83%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购买LABUBU联名产品,45%会因LABUBU非常可能购买某产品 [7] - 全球唯一薄荷色LABUBU拍卖价108万元,限量15版棕色LABUBU拍出82万元 [7] - 东南亚多国出现排队购买热潮,韩国因安全担忧暂停线下销售 [7] - 杭州新店因黄牛"端盒"引发混乱,营业2小时后闭店 [7] 资本市场反应 - 2024年初至今公司港股股价涨幅超11倍 [7] - 6月17日股价下跌6.04%,市值蒸发约223亿港元 [8] - 过去两月做空规模翻倍,创始股东蜂巧资本抛售1191万股套现超22亿港元 [8] 公司业务拓展战略 - 公司发展分阶段:从潮流圈扩展到时尚圈,再到"快乐"圈 [9] - 围绕"快乐"构建业务板块,包括游戏、乐园、珠宝首饰等 [10] 市场乱象与应对措施 - 黄牛扫货影响消费者体验,高溢价导致盗版问题严重 [7] - 6月18日LABUBU首次开启线上预售,补货以改善购买体验 [11] - 预售开启后二手市场价格开始下探 [11] 监管环境变化 - 人民日报发文建议细化盲盒监管规则,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11] - 6月20日公司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6%,当周累计跌超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