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icon
搜索文档
安联贸易:2025全球应收账款与营运资金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53
全球营运资金需求趋势 - 2024年全球营运资金需求(WCR)增加2天至78天,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2025年初未显缓解迹象 [2][8][11] - 全球35%的企业营运资金需求超过90天营业额,2025年第一季度季节性反弹环比增加8天,高于长期平均的7天 [2][8]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增加2.4天,略高于营运资金需求增幅,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PO)小幅增长1天,存货周转天数(DIO)保持稳定 [8][19] 区域差异分析 - 西欧连续第三年上升4天,亚太地区增长2天,北美下降3天,形成鲜明对比 [2][8][12] - 北美地区营运资金需求降至69天,比全球平均水平低9天,11%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90天 [12][29] - 亚太地区营运资金需求达82天创历史新高,25%的企业收款周期超过90天,高于全球21%的平均水平 [27] 行业动态 - 几乎所有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增加,运输设备(+11天)和电子行业(+4天)尤为明显 [3][9][34] - 七个行业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均出现营运资金需求上升:运输设备(+16天)、零售(+4天)、化工(+3天)、金属(+3天)、软件/IT服务(+3天)、机械设备(+2天)和能源(+0天) [9][35] - 运输设备(118天)、电子(118天)、机械设备(117天)和制药(103天)四个行业营运资金需求超过100天门槛 [34] 美国企业策略 - 美国企业通过去库存释放资金,2024年库存调整导致营运资金需求减少3天 [2][8][29] - 2025年第一季度进口额接近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但商业库存下降,体现选择性提前采购策略 [2][8] - 制药和医疗用品行业第一季度进口额相当于2024年进口总额的40%,服装进口增长10%但库存下降 [2][8] 欧洲企业风险 - 欧洲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延迟,连续第三年增加2天,持续充当"影子银行" [2][8] - 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提供约110亿欧元贸易信贷,规模接近同期银行月新增信贷流量 [2][8] - 若遭遇增长冲击或加息,融资负担可能急剧攀升,例如贸易战触发关税可能导致GDP下降1个百分点,迫使欧洲企业额外承担85亿欧元融资 [8] 库存与现金流管理 - 库存占全球营运资金需求的70%,2024年第四季度库存水平54天,略低于2022年创纪录水平 [19] - 北美地区库存明显缓解(-2.6天),抵消西欧(+1.4天)和其他地区(+0.5天)的库存增加 [19] - 全球44%的企业存货周转天数超过60天,21%超过90天,欧洲各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在巨大差异 [8][28] 股东回报与资本支出 - 美国企业将资源重新分配给股东,2025年股票回购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第一季度已宣布2340亿美元 [2][8][47] - 在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情况下,资本支出受到限制,企业优先选择股票回购和股息分配而非大规模投资 [8][47] - 服装零售库存持平或下降,额外进口商品直接进入消费者衣橱,而非企业资产负债表 [46]
汽车“反内卷”进行时:“60天账期承诺”成落地第一枪
第一财经· 2025-06-11 04:57
车企统一支付账期 - 十余家车企公开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包括中国一汽 东风汽车 长安汽车 广汽集团 赛力斯 吉利汽车 比亚迪 小米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零跑汽车 蔚来汽车等 [2] - 上汽集团不仅承诺60天账期 还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成为首个做出此承诺的车企 [3] - 该承诺是为响应国务院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该条例要求大型企业应在货物 工程 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4] 供应链金融现状 - 大型车企普遍拥有供应商金融平台 如比亚迪的迪链 长城汽车的长城链 东风的东信 北汽福田的福金通 奇瑞的宝象等 [4] - 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借贷 产生手续费或利息 加深车企与供应商的绑定关系 [5] - 分析师指出 问题的关键在于车企是否利用这些平台故意延长账期 将财务成本转移给供应商或经销商 [5] 行业影响与现状 - 零部件供应商希望车企明确60天支付期限的具体计算方式 建议从货物交付之日开始计算 而非开出票据后 [4] - 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连年上升 2024年三季度数据显示 海马汽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约206天 比亚迪约146天 吉利约117天 长安汽车约97天 [6] - 汽车协会人士表示 账期拖长可能导致供应商利润下降1-2个百分点 若供应商已亏损 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6]
年报季(二):业绩只看净利润和营收数据吗?盈利质量检测为您避雷
核心观点 - 利润和营收仅是表象,盈利质量才是决定公司价值的核心 [2][3] - 健康的盈利结构应为核心业务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依赖非核心业务则盈利质量低下且难以维系 [3][4] - 现金流是利润的终极试金石,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长期背离可能预示利润质量差 [10][11] 增长逻辑分析 - 净利润增幅远高于收入需警惕非经常性收益注水,如资产出售、补贴等不可持续收益 [3] - 利润增速跑输收入可能是成本费用失控或行业竞争加剧 [3] - 案例:某传媒2018年净利润增长20%但营收下降35%,利润主要来自出售子公司股权,次年退市股价跌超90% [4] - 案例:某通讯类企业2019年净利润增长500%但营收仅增20%,利润主要来自一次性收益2.1亿元 [4] 经营质量分析 - 毛利率体现产品或服务核心竞争力,持续高且稳定说明有定价权或成本优势 [4][5] - 三项费用率异常升高反映运营效率低下,可能是盲目扩张或管理混乱 [5] - 案例:某退市公司毛利率大幅波动且销售费用率畸高,反映核心业务不稳和运营低效 [7] 成本结构分析 - 最大成本项是盈利杀手,需分析其未来趋势及公司应对策略 [8] - 案例:某手机部件厂商2021年原材料成本占比近90%,毛利率从18%骤降至8%,全年亏损25亿元 [9] - 关注指标包括营业成本占比、原材料成本占比、研发费用率等 [9] 现金流验证 - 经营性现金流反映真金白银流入,净利润与现金流长期背离可能是应收账款高或存货积压 [10] - 案例:某环保企业2017年净利润4亿元但现金含量仅3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90天增至180天 [11] - 关注指标包括净利润现金含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