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单价

搜索文档
九毛九早盘跌超4% 本周五将发布中期业绩 机构称公司二季度整体运营压力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20 03:12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下跌超4% 截至发稿时下跌3.77%至2.81港元 成交额达3261.34万港元 [1] 财务日程 - 公司将于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1] 门店规模 - 截至6月底公司旗下餐厅总数达729间 按品牌划分经营 [1] 同店销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太二品牌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13.7% [1] - 怂火锅品牌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14.3% [1] - 九毛九品牌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18.5% [1] - 太二品牌同店同比跌幅从第一季度21.2%收窄至第二季度13.7% 降幅呈现逐月收窄趋势 [1] 客单价变动 - 第二季度太二中国内地客单价环比上升1.5% [1] - 九毛九品牌客单价环比上升1.8% [1] - 怂火锅客单价环比下降2.0% [1] 经营策略 - 公司通过优化菜品结构等措施稳定客单价 [1] - 虽然客流恢复仍存压力 但客单价稳定有助于提升整体收入质量 [1] - 交银国际指出公司二季度整体运营压力持续 但经营调整已初见成效 [1]
高岩基本概念101:重新讨论餐饮行业人均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6-25 07:41
定价策略的核心逻辑 - 餐饮品牌定价策略的核心在于顾客愿意为一餐花费的时间与金额呈正相关关系[4][5] - 早餐场景定价10-15元对应10-15分钟就餐时间[4] - 午餐场景定价30-60元对应30-60分钟就餐时间[5] - 晚餐场景定价最高对应60-120分钟就餐时间[5] - 下午茶场景定价15-30元对应15-30分钟休闲时间[6] 客单价指标分析 - 票均消费(AC)反映每笔订单金额,体现消费场景特征[8][10] - 人均消费(PPA)反映个人消费水平,体现品牌定位[9][10] - 4人消费400元案例中AC为400元而PPA为100元[8][9][10] 中国餐饮价格分层体系 - 正餐场景划分为30元/60元/120元四档价格带[14] - 非正餐场景划分为15元/30元/60元四档价格带[14] - 价格分档基于全国821万家门店数据分析[15] - 溢价逻辑通常不超过场景人均2倍上限[17] 地域差异与动态变化 - 80元人均在上海与南宁消费体感差异显著[21] - 价格分档需随CPI变化定期调整系数X[21] - 全国餐饮人均消费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6] - 高端餐厅推出288-299元工作日套餐[30] 国际比较与行业展望 - 日本1991年餐饮降价周期持续10年[31][32] - 中国当前出现牛肋条自助餐厅扩张现象[29] - 行业需探索中国特色餐饮发展道路[33]
海底捞翻台率重回4次/天,但客单价回落至8年前水平
经济观察网· 2025-03-27 09:51
文章核心观点 海底捞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翻台率回升至“荣枯线” 但扩张谨慎 人均客单价下降 外卖业务成新增长点 [1][2][3]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5亿元 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14%和4.65% [1] - 2024年海底捞人均客单价是97.5元 同比降低1.6元 回落至8年前水平 2024年客单价较2023年下降1.5元 但下半年环比上半年上涨0.3元 2024年下半年客单价同比上涨1.6元 [3] - 海底捞外卖收入从2023年的10.415亿元 增长20.4%至2024年的12.54亿元 主要得益于2023年下半年推出的“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 [3] 翻台率情况 - 海底捞翻台率从2023年的3.8次/天 回升至4次/天 达到公司内部设定的“荣枯线” [1] - 2024年新开门店平均翻台率达4.4次/天 优于老店表现 [3] 门店扩张 - 2024年全年 海底捞品牌新开62家餐厅 重启了2家前期关停的餐厅 同时关闭或搬迁70家门店 [2] - 2024年海底捞首次开放加盟 截至年底 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 其中加盟餐厅13家 其中10家是由直营转加盟的门店 实际新开加盟店仅为3家 [2] - 公司建立涵盖资质审核、运营能力评估和长期发展匹配度的三轮筛选机制 目前加盟商审核通过率较低 [2] - 加盟模式是对现有业务的补充而非替代 核心是保证品牌一致性与服务质量 海底捞不会设定具体的扩店数量目标 [2] - 加盟模式在下沉市场需求强劲 70%的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其中不少为县级城市 [2] 历史扩张教训 - 2018 - 2020年 海底捞新开门店1052家 2021年公司亏损41.6亿元 承认前期扩张决策失误 直至2022年6月经营数据才环比改善 2021年翻台率仅为3次/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