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叙事

搜索文档
老铺黄金招柜姐,比空姐还严
盐财经· 2025-09-10 11:27
公司招聘策略 - 招聘条件极为严苛 女性身高要求160cm至168cm 体重110斤以内 年龄20到35岁 形象气质佳 有亲和力 说话温柔 漂亮但不能太出挑[4][6][7] - 面试流程包含猎头筛选 HR面试 店长面试及总部终面 重点考察眼缘和感觉 通过率极低 23人中仅选中4人[6][7][9] - 对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不高 高中及以上学历即可 无销售经验者也可应聘 起薪根据面试表现和过往经验加成 保底工资1万元至1.5万元[9][10] 薪酬福利待遇 - 平均月薪2万元 无业绩压力 薪资结构为底薪加提成 资深奢侈品销售员底薪可达3万元[4][9][11] - 福利待遇优厚 一天工作7小时含吃饭时间 五险一金齐全 已婚员工月休8天 未婚员工月休6天 北京工作配备专门营养师[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1%至123.54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86%至22.68亿元 同店销售同比增长200.8%[13] - 毛利率达38.1% 较行业龙头周大福高近10个百分点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位居中国所有珠宝品牌门店第一[13] 品牌定位与客户群体 - 定位高端奢侈品 产品具备高功能价值和高情绪价值 消费者与路易威登 爱马仕等五大奢侈品牌客户平均重合率高达77.3%[13][14] - 忠诚会员达48万名 较去年底增加13万名 消费人群不断扩大 客户购买主要出于文化认同和审美需求而非投资目的[13][14] 产品定价与市场反应 - 2025年两次调价 2月涨价5%~10% 8月涨价10%~12% 部分产品如25.2克爬藤葫芦绳链款从27420元涨至33720元 半年涨幅6300元[16] - 涨价后门店依然排队 线上多产品缺货 购买需求未受影响 呈现越涨价越排队现象[16] 门店扩张与国际化 - 门店数量从去年底36家增至41家 2025年6月在新加坡开设首店 迈出国际化第一步[16]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5.2% 海外客户群体包括文化认同者和高净值人群 非华人客户占比不断提升[17] 股价表现与市场担忧 - 股价从7月11日最高点1108港元回落至8月29日710港元 较最高点下跌近37% 市值蒸发超700亿港元[19][23] - 投资者担忧存货风险 上半年末存货增至86.85亿元 应收账款达8.4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仅25亿元 面临收入高现金流低困境[19][20] 股权结构与融资需求 - 流通股从0.26亿股增至1.39亿股 解禁后五家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解禁数量0.15亿股 解禁市值126.55亿元[21][22] - 现金水平较低 2025年5月配售募资26.98亿港元 截至6月底仅剩1亿港元 可能需再次股权融资满足销售需要[20]
月薪2万,老铺黄金店员招聘比空姐还严
36氪· 2025-09-03 09:10
公司招聘策略 - 对门店销售人员有严格的外形要求 包括身高160cm至168cm之间 体重110斤以内 年龄20到35岁 形象气质佳[3][6] - 面试流程包含猎头筛选 HR面试和店长面试 部分岗位需赴北京总部终面 录取率极低 23人中仅选4人[5][6] - 偏好具有亲和力 说话温柔 长相甜美但不出挑的湖南籍候选人 拒绝有明显纹身 短发或微整形者[6][8] - 学历要求宽松 高中及以上即可 无经验者也可应聘 起薪根据经验调整 前半年保底工资1万元至1.5万元[8] - 薪资待遇优厚 平均月薪可达2万元 全国统一 每日工作7小时 提供五险一金 已婚员工月休8天 未婚6天[8][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1%至123.54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86%至22.68亿元 同店销售增长200.8%[11] - 毛利率达38.1% 较行业龙头高近10个百分点 单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居行业第一[11] - 忠诚会员达48万名 较2024年底增加13万名 与五大奢侈品牌消费者重合率77.3%[12]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5.2% 新加坡首店开业 非华人客户占比提升[17] 产品定价与市场反应 - 2025年2月产品涨价5%~10% 8月再次调价10%~12% 部分产品如25.2克爬藤葫芦绳链款半年累计涨价6300元[15] - 涨价后门店仍出现排队现象 线上多款产品缺货 显示需求未受价格调整影响[16] - 产品定位强调文化认同和审美属性 核心价值包含高功能价值和高情绪价值[12] 股价与资本表现 - 股价于2025年7月11日达最高点1108港元 较发行价40.5港元涨幅超26倍 但后续震荡下行 截至8月29日收于710港元 较高点跌去近37%[19][26] - 流通股因解禁由0.26亿股增至1.39亿股 五家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解禁市值126.55亿元[23][24][25] - 存货由2024年底40.88亿元增至86.85亿元 应收账款达8.4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仅25亿元 现金流偏低[21] - 2025年5月配售募资26.98亿港元 截至6月底仅余1亿港元 可能需进一步股权融资[22] 战略与竞争定位 - 坚持奢侈品叙事 采用差异化打法涵盖品牌定位 产品调性 渠道布局和门店场景[11] - 专注一线市场 无下沉计划 海外扩张仅新加坡一店 尚未充分验证出海逻辑[26] - 不依赖硬广告和代言人 通过产品 场景和口碑推广[17]
老铺黄金招聘店员,月薪2万
投资界· 2025-09-02 07:33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通过奢侈品定位和差异化策略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但股价近期承压回落 [4][12][17] 招聘策略与人力资源 - 销售岗位招聘标准严苛:女性身高要求160-168cm 体重110斤以内 需具备亲和力且"漂亮但不能太出挑" [5][7][8] - 面试流程包含猎头预筛+两轮线下面试 通过率极低(23人面试仅录取4人) [7][8] - 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新手保底薪资1-1.5万元 转正后平均月薪达2万元 全国统一标准 [9][10] - 福利待遇优越:每日工作7小时 已婚员工月休8天 北京地区配备专业营养师 [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1%至123.54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86%至22.68亿元 [4][12] -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00.8% 单商场平均销售额达4.59亿元 居行业首位 [12] - 毛利率维持38.1% 较行业龙头周大福高出近10个百分点 [12]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5.2% 新加坡首店初步验证国际化可行性 [15]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 坚持奢侈品叙事:产品定价高端(吊坠4万元/手镯8万元) 消费者与五大奢侈品牌重合率达77.3% [5][12][13] - 会员体系高速扩张:忠诚会员达48万名 较2024年底新增13万名 [12] - 采用涨价策略强化稀缺性:2025年2月及8月分别提价5%-12% 部分产品半年涨价6300元 [14] - 不依赖广告投放:通过产品力、门店场景和口碑实现自然传播 [15] 股价与资本表现 - 股价从发行价40.5港元最高涨至1108港元 涨幅超26倍 但近期回落至710港元(较最高点下跌37%) [17][21] - 流通股因解禁从0.26亿股增至1.39亿股 五家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引发市场担忧 [21] - 存货较2024年底增长112%至86.85亿元 应收账款达8.4亿元 现金储备仅25亿元 [19][20] - 2025年5月配售融资26.98亿港元 截至6月底仅余1亿港元 存在再融资需求 [20]
半年狂赚22亿元,老铺黄金股价31天内跌了22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3: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 [2] - 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 [2] -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1% [2] - 平均日销售额达7750万元 [4] - 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0%以上,远超传统黄金品牌 [5] 股价波动 - 7月8日创历史最高价1108港元/股后,31个交易日内有22日下跌 [2] - 8月1日股价跌至690港元/股,较峰值市值蒸发38% [2][9] - 8月20日财报发布后股价大涨8.84%至782港元/股 [2] - 8月21日盘中下跌超7%至724.5港元/股 [3] - 市值1090亿港元,市盈率78.03倍,远高于周大福的24.11倍 [3] 业务模式优势 - 古法黄金工艺产品溢价率达55%,单克售价达1400多元 [5] - 古法黄金珠宝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64.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5] - 2023年占据古法黄金市场份额2%,2024年预计提升至3.9% [5] - 在29家商业中心拥有41家门店,单店平均销售额4.59亿元 [6] - 北京SKP门店坪效达44万元/平方米/月,为商场平均值的2倍多 [6] - 忠诚会员达48万名,年均消费超5万元,贡献68%营收,复购率60% [12]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古法黄金市场规模2023年达1573亿元,2024年预计达2193亿元 [5] - 周大福、老凤祥等传统品牌及新兴品牌均已进入古法金市场 [12] - 40%产品依赖委外加工,2023年自产比例降至59% [13] - 研发设计团队仅20人,2024年研发投入1920万元 [14] - 消费者对黄金的保值属性认知与奢侈品定位存在根本矛盾 [17] 品牌定位与挑战 - 自称"古法手工金器专业第一品牌",采用花丝、錾刻等非遗工艺 [10] - 目标客群与LV、爱马仕等奢侈品牌客户重合度达77.3% [15] - 首家海外门店选址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毗邻国际奢侈品牌 [11] - 品牌需面对工艺普及化后的溢价维持挑战及消费者忠诚度考验 [12][17]
老铺黄金的千亿虚弱:天价估值,幻影壁垒与奢侈悖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1:4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1% [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业绩141.82亿元,同比增长249.4%,平均每天销售7750万元 [3] - 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0%以上,远超周大福、老凤祥等传统品牌 [3] - 财报发布后股价大涨8.84%,报收782港元/股,市值1090亿港元 [1][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股价从7月8日1108港元历史最高价跌至8月1日690港元/股,市值较峰值跌去38% [1] - 市盈率78.03,远高于周大福24.11PE [2] - 2024年6月以40.5港元/股登陆港股后,一年内飙涨超20多倍,7月初突破1100港元大关成为港股史上第十只"千元股" [5] - 6月28日有6905.07万股股份解禁,占总股本39.99% [6]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古法黄金工艺带来超高溢价,同样工艺产品溢价率高达55% [3] - 古法黄金珠宝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64.6%,预计2023-2028年增速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2023年占中国古法黄金总市场规模2%,2024年预计占3.9% [4] - 截至6月30日在29家头部商业中心拥有41家门店,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4] - 北京SKP门店每平米月收入44万元,是商场平均水平的2倍多 [4] 会员与渠道 - 2025年上半年忠诚会员增加13万名,总数达48万名 [8] - 会员年均消费超5万元,贡献68%营收,复购率60% [8] - 在中国排名前十的高端商场中已在9家开设门店 [7] - 首家海外门店选址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与百达翡丽、爱马仕等奢侈品牌为邻 [8] 风险与挑战 - 40%产品依赖委外加工,自产比例从2021年64%降至2023年59% [9] - 研发和设计团队仅20人,2024年研发投入1920万元,2025年上半年2451万元 [9] - 消费者对黄金的贵金属认知根深蒂固,品牌附加值提升面临挑战 [12] - 竞品纷纷跟进古法金市场,可能导致溢价难以维持 [8] 行业与市场 - 中国古法黄金珠宝2023年市场规模1573亿元,预计2024年达2193亿元 [4] - 古法工艺产品加工费可达900元/克,较普货黄金高出1至2倍 [7] - 黄金饰品在生产技术和设计上已有重大突破,未来将出现更多分层品牌 [12]
利润翻三倍的老铺,还未塑成“不破金身”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03:09
业绩表现 - 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138亿元至143亿元 同比增长240%-252%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预增近三倍 经调整利润率达18.4%至19.7% 较2024年17.7%进一步提升 [2] - 2024年同店销售增速达121% 以36家门店实现近百亿销售额 [11] 资本市场表现 - 自2024年6月上市以来股价一年内涨超14倍 7月初触及1108港元历史高点后下行30% [2][3] - 当前动态市盈率近80倍 较周大福等同行断层领先 [3] - 业绩预告披露次日股价下跌4% [3] 品牌定位与竞争优势 - 定位"黄金届的爱马仕" 在高端商圈核心铺位对标奢侈品 实行"一口价"模式 [6] - 产品溢价率达60%-80% 远高于普通黄金珠宝品牌10%-20% [14] - 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 显著高于周大福和六福约20%的水平 [15] - 2023-2024年新增忠诚会员数分别达7.6万和14.74万 占当年会员总数71.52%和81.64% [6] 扩张战略 - 2024年净增门店7家 完成4家门店优化扩容 [7] - 2025年上半年在北京、新加坡、上海新开5家门店 [8] - 海外首店落地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 坪效约22.38万元高于北京SKP和澳门威尼斯人 [9][10] - 预计2025年底实际新增门店至少9家 超过年初计划6-8家 [10] 运营效率 - 北京SKP渠道上半年同店销售额同比增幅约200% 超出全年预期 [12] - 创始人目标未来平均店效超过10亿元 店效低于5亿元店面将被关停 [12] - 公司未采用对冲工具和黄金租赁 金价上行时充分兑现囤金收益 [18][19] 财务结构 - 2024年底存货规模同比激增222.4%至40.88亿元 [22] - 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流出 分别流出0.3亿元和12.3亿元 [24] - 无抵押银行贷款激增至13.7亿港元 同比增逾10倍 占流动负债比重升至61% [25] - 全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总额达19.6亿元 较2023年翻近18倍 [25] 潜在挑战 - 金价单边上涨趋势告一段落 可能影响品牌提价策略和消费者意愿 [17] - 北京SKP门店GMV增速由2-3月近300%放缓至4-6月150%-200% [27] - 新店扩张速度与现有门店盈利能力需保持平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