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芯片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202509004
2025-09-04 14:36
**小鹏汽车 2025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及行业 * 纪要涉及小鹏汽车有限公司[1] * 公司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专注于智能驾驶研发及整车制造[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交付19.7万台车 同比增长279%[2][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2][4]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3% 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汽车毛利率14.3%[2][5]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转正[8] * 营销和管理费用占比约12% 未来有望进一步摊薄[8]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矩阵覆盖轿车、MPV和SUV三大类别 包括Mona系列、G系列等[9] * "扶摇"架构缩短新车开发周期20% 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达80%[4][10] * 自研图灵芯片单芯片算力700+TOPS 三芯片总算力2000TOPS[12] * 2025年11月推送VRA架构 实现国内领先智能驾驶水平[12] * 计划2026年推出L4级别Robotaxi产品[12][13] 战略合作 * 与大众合作基于G9平台开发新车 2026年上市[6][11] * 向大众授权EA架构 2027年起覆盖大众中国200多万台车[6][11] * 授权业务毛利率超90% 显著提升整体盈利能力[6]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42亿元[2][7] * 研发费用率随收入增长持续摊薄[7] * 布局机器人业务 人形机器人2024年10月亮相[12][14] * 分体式飞行汽车预计2026年交付[14] 市场与国际化 * 海外市场已进入澳大利亚、英国及东南亚 主要出口车型G6[14] * 计划将更多新车型引入海外市场[14]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推出超级增程混动产品 全年发布5-6款新品[8] * 强势产品周期持续 未来盈利能力和估值有望提升[15] * 当前估值约为明年1倍PS 仍有上升空间[15]
毛利率超特斯拉,小鹏学会了赚钱|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8-21 02: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40.8亿元,同比增长100% [2] - 整体毛利率攀升至17.3%,连续八个季度提升且第二季度小幅领先特斯拉 [2][5] - 净亏损收窄至11.4亿元,同比减少56.98% [2][6] - 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转正超过20亿元,现金储备增至475.7亿元 [6] 交付与产品结构 - 上半年总交付量19.7万辆,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 [2] - MONA M03和P7+两款走量车型推动规模效应,但第一季度单车收入降至15.3万元 [3] - 第二季度高毛利车型(G6、G9改款)占比提升,单车收入回升至16.4万元,汽车毛利率跃升至14.3% [3] - SUV产品线(G6、G9)销量占比仍低,产品结构需优化 [7]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上半年研发开支41.9亿元,同比增长48.6%,聚焦纯视觉智驾、AI大模型、图灵芯片及5C超充技术 [5] - 计划未来18个月内实现"比行业主流城市辅助驾驶能力提高数十倍",2026年量产L4车型并运营无区域限制Robotaxi [5] - 与大众的技术合作(电子电气架构授权)成为稳定利润来源,未来可能扩展至燃油车和混动车型 [6] 市场与竞争 - 海外市场进入40多个国家,但上半年仅交付1.8万辆,全球化需加速 [7] - 行业价格战持续,面临小米、极氪、零跑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7] - 增程版X9(定位40万级)和全新P7(定位30万级)将推动品牌溢价,其中新P7小订数据破历史记录 [3] 运营效率 - 第二季度销售与管理费用率降至11.9%,同比降低7.5个百分点,反映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6] - 三季度预计交付11.3万-11.8万辆,9月起月交付稳超4万辆,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摊薄成本 [6] - 公司从"技术浪漫主义"转向务实聚焦,强化组织能力、供应链管理及销售渠道等基础建设 [7]
小鹏汽车-W:系列点评七:2025Q1亏损大幅收窄AI智能生态加速-20250522
民生证券· 2025-05-22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在车型周期、组织革新和智能化Beta驱动下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945.8/1,476.3/1,70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6.6/46.4/75.4亿元,对应2025年5月21日港股收盘价77.55港元/股,PS分别为1.4/0.9/0.8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5Q1财报,单季营收158.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 + 141.5%/ - 1.8%;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 10.5%,同比/环比分别为 + 5.0pts/ + 0.5pts;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 - 4.3亿元,同环比减亏69.8%/69.4% [3] 毛利率超预期 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 营收端:2025Q1单季营收158.1亿元,汽车业务收入143.7亿元,主要因交付量增加;单车ASP由2024Q4的16.03万元降至15.29万元;其他业务营收14.4亿元,同比增加因与大众战略合作的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加 [4] - 利润端:2025Q1汽车业务毛利15.1亿元,毛利率 + 10.5%;总毛利24.6亿元,毛利率 + 15.6%;整体毛利率变化因销量增长带动成本下降和规模经济效益,部分增长被产品升级相关亏损抵消 [4] 费用稳健改善 业绩展望向好 - 费用端:2025Q1研发费用19.8亿元,研发费用率12.5%;销管费用19.5亿元,销管费率12.3%,同比增加因销量增加致加盟店佣金增加,环比下降因营销和广告费用开支减少 [5] - 渠道端:截至2025Q1,公司有690家销售中心,覆盖223个城市,环比持平 [5] - 现金:截至2025Q1,公司现金及等价物等总计452.8亿元,短期流动性风险较弱 [5] - 未来展望:预计2025Q1汽车销量10.2 - 10.8万辆,同比增幅237.7% - 257.5%;对应收入175 - 187亿元,同比增幅115.7% - 130.5% [5] 强势产品周期即将开启 芯片与机器人开启增长新引擎 - 新车投放:小鹏将于5月28日发布小鹏MONA M03 Max,6月预热发布小鹏G7,2025Q3发布全新一代P7,2025Q4小鹏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量产,有望刺激销量增长和提升竞争力 [7] - 芯片与机器人:图灵芯片2025Q2上车,2025Q3大规模放量,将用于机器人提升算力;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L3级规模化量产,聚焦工业和商业化场景 [7]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866|94,576|147,629|170,075| |(+/-)(%)|33.2|131.4|56.1|15.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790|-657|4,643|7,542| |(+/-)(%)|44.2|88.6|806.4|62.4| |EPS(元)|-3.04|-0.35|2.44|3.96| |P/E|/|/|29|18| |P/S|3.3|1.4|0.9|0.8| [9]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94,576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657百万元等 [10][11] - 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展示公司经营能力变化,如2025E营业收入增长率131.43%,毛利率15.78%等 [11]
小鹏汽车-W:汽车毛利率持续改善,目标4Q25实现盈利-20250320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3-20 05: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小鹏汽车“买入”评级,上调小鹏汽车(XPEV.US)目标价至27.2美元,潜在升幅20%;上调小鹏汽车 - W(9868.HK)目标价至106.2港元,潜在升幅19%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今年进入强产品周期,新车型交付量和订单表现好,后续还将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有望实现2025年销量翻倍,推动毛利率改善,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8] - 小鹏4Q24汽车毛利率达10.0%,好于预期,1Q25预计仍为双位数,4Q24营业损失同、环比收窄,预计今年一季度收入中位数同比增134%,四季度走向盈利,上调2025、2026年交付量及盈利能力预测 [8] - 公司专注AI赋能车辆,计划2H25在中国提供相当于L3的软件能力和智驾体验,2026年量产支持低速场景L4级自动驾驶的车型;目标2025年海外销量翻倍以上成长并建立新海外研发中心;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研发,目标2026年量产;自研图灵芯片2025年内量产 [8] - 采用分部加总法估值,给予小鹏2025年汽车销售/服务及其他收入1.9x/5.5x市销率,得到小鹏汽车(XPEV.US)目标价27.2美元,对应目标市销率2.2x;小鹏汽车 - W(9868.HK)目标价106.2港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306.76亿、408.66亿、865.68亿、1388.71亿、1906.22亿元,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4%、33%、112%、60%、37%;毛利率分别为1.5%、14.3%、15.7%、17.3%、19.0%;净利润(损失)分别为 - 103.76亿、 - 57.9亿、 - 24.82亿、51.22亿、139.64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 - 44%、 - 57%、NM、173% [3]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56亿、52.39亿、152.2亿、243.62亿、325.11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1亿、 - 20.99亿、 - 35.25亿、 - 21.7亿、 - 23.32亿元;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0.15亿、50亿、50亿、50亿、50亿元 [9] - 2023 - 2027E营运指标中,营业收入增速、毛利润增速、营业利润增速、净利润增速等有不同表现;盈利能力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等逐步改善;利润率指标如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等向好;营运能力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期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有变化 [9]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4Q24营业收入161.05亿元,同比增23%,环比增59%;毛利润23.25亿元,同比增187%,环比增51%;营业利润(损失) - 15.56亿元,同比降24%,环比降16%;净利润(损失) - 13.3亿元,同比降1%,环比降26% [10] - 4Q24汽车销售146.71亿元,同比增20%,环比增67%;软件服务与其他14.34亿元,同比增74%,环比增10%;汽车销量91507辆,同比增52%,环比增97%;汽车均价160328元,同比降21%,环比降15% [10] - 新预测2025E营业收入865.68亿元,较前预测增16%;毛利润135.61亿元,较前预测增17%;经营利润(损失) - 33.84亿元,较前预测降25%;净利润(损失) - 24.82亿元,较前预测降30% [12] 分部加总估值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2025年汽车销售估值1467.81亿元,收入791.27亿元,收入增速121%,市销率1.9;服务及其他估值409.25亿元,收入74.41亿元,收入增速48%,市销率5.5;合计估值1877.06亿元,对应目标价(人民币)99元,目标价(美元)27.2美元,目标价(港元)106.2港元 [16] SPDBI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公司收入增长好于预期,中国及海外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速高于预期,新车型和改款车型订单及交付量增速快,海外扩张进展迅速,AI及自动驾驶研发进展较快;目标价(XPEV.US)39.3美元,概率20%;目标价(9868.HK)153.4港元,概率20% [28][33] - 悲观情景:公司收入增长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车型和改款车型订单/交付表现不及预期,上游成本压力拖累毛利率,经销模式转换效果不及预期,海外扩张进展不及预期,自动驾驶高投入但体验与对手差异不明显;目标价(XPEV.US)15.1美元,概率15%;目标价(9868.HK)59.0港元,概率15%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