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季度盈利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李斌:最初 1%的人相信蔚来四季度能盈利,现在不一样了!
虎嗅APP· 2025-09-04 10:16
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面临严峻的盈利压力 四季度销量需超过15万辆才能实现盈利目标 其中ES8需贡献3.5万辆 L90需达4.5万辆 萤火虫1.5万辆 L60及其他车型补足剩余份额[2][3] - 公司通过人员优化、研发费用控制、产品策略调整(如标配100度电池包)及官降政策推动降本增效 但外部竞争和行业波动仍是重大挑战[3][5][6] - 第二品牌乐道L90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8月单月交付10,525辆 带动L60销量提升 但公司认为仍需持续证明爆品打造能力[2][12] 财务表现 - 一季度亏损60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1.26亿元[2][3] - 研发费用将从每季度30多亿元压缩至20-25亿元 主要通过人员优化和项目优先级调整实现[5][6] - 四季度盈利完全取决于销量能否突破15万辆 否则将引发对产品竞争力或管理能力的质疑[3][7][8] 产品与销量策略 - 乐道L90 8月交付10,525辆 成为销量支柱 并带动L60增长[2] - 为冲刺销量目标 公司为5566车型标配100度长续航电池包并实施官方降价[3] - 智能电动车需遵循消费电子式备货逻辑 提前备货5,000台车需占用资金10-20亿元[13] 组织与运营调整 - 2024年开始执行提效计划 2025年大范围降本增效 组织改革需先形成共识再建立新流程[6] - 外部经营压力加速内部改革 公司承认"经营情况差时反而能做相对好的决定"[6] - 用户服务模式从"服务无忧包"调整为更可持续的方案 强调整体用户利益而非满足所有个体需求[10][11] 行业挑战与应对 - 2025年一季度行业销量可能环比腰折 因购置税减半政策导致需求前置[14] - 碳酸锂价格波动和价格战是四季度重大外部风险[13] - 乐道品牌由沈斐负责 因其体系化建设能力和细致执行力[16][17] 管理层信心与团队士气 - 四季度盈利目标相信者比例从1%升至5% 信心提升源于L90热销和ES8超预期表现[2][13][14] - 管理层和经历过2019年危机的员工普遍相信目标可实现[13] - 公司通过"小的胜利"积累士气 但承认"还没到开香槟的时候"[4][14]
对话李斌:5%的人相信蔚来四季度能盈利,以前是1%
虎嗅· 2025-09-04 07:27
财务表现与盈利目标 - 一季度亏损60亿元[1] - 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1.26亿元[2] - 四季度盈利目标需达成超15万辆销量[2] - 具体车型销量目标:ES8需超3.5万辆/L90需达4.5万辆/萤火虫需1.5万辆[2] 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乐道L90在8月交付10525辆并带动L60销量增长[1] - 为5566车型标配100度长续航电池包并实施官降政策[2] - 新车效应显著 需提前备货占用资金(如5000台车需10-20亿元)[11] 研发投入调整 - 季度研发费用从30多亿缩减至20-25亿元[4] - 削减手机等非核心项目 聚焦新车型开发[4] - 通过人员优化与效率改进维持研发成果[4] 组织变革与管理优化 - 组织惯性导致降本增效措施延迟至2025年[5] - 需外部压力推动流程机制与文化调整[6] - 服务无忧包等用户服务模式已调整至更合理状态[8] 产能与供应链优化 - 提前锁定零件量以确保快速交货[11] - 经历产能问题后已通过备货策略补足短板[11] 风险与挑战 - 四季度需应对潜在价格战及碳酸锂价格上涨风险[12] - 行业购置税政策变化可能导致2025年一季度需求减半[14] - 竞争对手降价狙击可能影响销量目标达成[2] 管理层信心与团队士气 - 内部相信四季度盈利的比例从1%升至5%[1][13] - L90与ES8超预期表现提升团队信心[13] - 沈斐被任命为乐道负责人因其体系建设能力突出[15]
瞄准年底盈利,蔚来吹响“反攻号角”
国际金融报· 2025-06-04 14:15
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营收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汽车销售额99.39亿元,同比增长18.6%,占总收入82.58% [4] - 一季度交付4.21万辆新车,同比提升40%,其中NIO品牌2.7万辆,乐道品牌1.48万辆 [4] - 公司预计二季度交付量7.2万-7.5万辆,同比增长25.5%-30.7%,收入195.13亿-200.68亿元,同比增长11.8%-15% [5] - 公司目标四季度实现盈利,NIO、乐道、萤火虫合计月销量突破5万辆,毛利率17%-18% [9] - 公司现金储备260亿元,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缩窄5.1% [5]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毛利9.196亿元,同比增长88.5%,毛利率7.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汽车毛利率10.2%,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4] - 二季度新车平均售价提升10%以上,毛利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预计NIO品牌单车毛利率回升至15% [5] - 四季度NIO品牌目标稳态月销量25000台,同比提高20%,毛利率超过20% [5] - 一季度营业费用73亿元,研发费用31.81亿元,销售及行政费用44亿元 [4] - 二季度目标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5%,四季度压缩至20亿-25亿元,同比降幅20%-25% [11] 产品与交付 - 乐道品牌5月销量环比增长超40%,前4个月在20万-30万元市场销量前三 [13] - 乐道L60目标回归月销1万辆,L90用户期待高,L80四季度上市,四季度乐道目标月均2.5万辆 [14][15] - 2025款"5566"车型(ET5、ET5T、ES6、EC6)上市,自研芯片带来单车约1万元成本优化 [5] - 智能驾驶芯片、全域操作系统及智能底盘推动技术升级,世界模型已推送至Banyan平台车型 [4] 战略与运营 - 公司采取CBU经营机制,拆分经营单元,建立单车经营模型,优化横向协同效率 [17] - 换电站超1900座,计划变身为小型汽车卖场,60%乐道用户将换电作为第一购买决策点 [18] - 精简团队规模,整合物流和供应链职能,目标四季度非GAAP销售费用率控制在营收10%以内 [11] - 公司更侧重盈利能力,注重量和利平衡,保证价格稳定 [6]
冲刺“第四季度盈利” 蔚来三品牌大整合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03:26
品牌整合与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旗下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多项组织部门架构迎来调整,深度整合至蔚来体系,乐道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等部门并入蔚来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乐道规划与经营、区域销售等部门并入蔚来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萤火虫事业部一并划入PD&D集群 [1] - 此次调整意味着公司将告别子公司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原乐道事业部和萤火虫事业部将不再相对独立运营,而是被深度整合至各业务集群 [3] -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是缩减财务成本,为冲刺"四季度盈利"背水一战 [3] 品牌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已打造出"蔚乐萤"的品牌IP,但三大品牌独立运营摊子铺得太大,分渠道管理不利于成本控制 [4] - 乐道汽车自去年9月首款车型L60上市以来曾经历过月销破万辆的高光时刻,但随着负面消息传出销量应声下滑,今年前4个月公司累计销量为65994辆,其中乐道汽车4月交付量仅为4400余辆 [6][7] - 萤火虫4月底上市,从预售价14.88万元到实际售价11.98万元,加之具备换电方案受到消费者青睐,长期指引是占公司总销量的10% [7] 产品规划与盈利目标 - 公司将盈利时间从2026年提前至2025年四季度,计划通过技术大年、产品大年、基建大年和管理上坚决地降本提效来实现 [6] - 2025年销量目标为44万辆,其中乐道平均一个月要达到2万辆 [6] - 产品矩阵包括蔚来品牌旗下旗舰轿车ET9,全新"5566"组合,乐道推出的旗舰SUV L90和待上市的L80 [6] 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 - 公司内部成立CBU经营机制,开启"算细账"的省钱模式,要求每个部门明确ROI指标和业绩奖惩制度,并将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挂钩 [6] - 创始人李斌直接接管供应链,按小数点后四位抠成本 [6] - 乐道汽车原总裁因"L60车型销量未达预期"主动请辞,职位由能源业务负责人接任 [8]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态 - 车企旗下品牌整合并非孤例,如吉利汽车近日宣布将收购极氪所有已发行股票并私有化退市 [10] - 公司3月获得宁德时代最高25亿元战略投资,4月完成发行超40亿元新股份 [10] - 在"淘汰赛"紧迫感越来越强的压力下,公司将盈利时间表提前至2025年四季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