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金融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搭建金融桥梁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环球网· 2025-09-22 05:22
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19日在郑州举办 包含"1+1+4+13"系列经贸活动 旨在服务高水平开放和产业发展 [1] 金融合作与区域对接 - 郑州国际金融发展对话暨中国(河南)—东盟合作发展新机遇交流活动由郑州市政府 省委金融办 省商务厅联合主办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承办 旨在通过金融合作深化河南与东盟多领域对接 [3] - 活动将汇聚海内外政界 金融界 企业界及智库代表 共同探讨区域金融合作新路径 为河南与东盟深化合作注入新动能 [4] 银行服务与业务表现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服务全省近7000家进出口企业 覆盖率超过70% 国际结算 跨境人民币结算及结售汇业务量持续领先 [3] - 通过定制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提供外币结算 融资 汇率避险等综合金融服务 并应用跨境汇入汇款直入账 电子交易平台等线上化产品提升资金效率 [4] - 全年协助企业实现外汇保值交易超45亿美元 依托"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机制与海外分行联动解决跨境难题 [4] 战略支持与品牌建设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深度参与省级重大涉外招商及会议保障 通过"豫企出海 银领远航"品牌活动为企业走出去和资源引进来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3] - 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依托全球化网络和综合化服务优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3]
搭建金融桥梁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9-20 06:35
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19日在郑州举行 举办"1+1+4+13"系列经贸活动以服务高水平开放和产业发展 [1] - 郑州国际金融发展对话暨中国(河南)—东盟合作发展新机遇交流活动由郑州市政府 省委金融委办公室 省商务厅主办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等单位承办 [1] - 活动旨在通过金融合作深化河南与东盟地区多领域对接 拓宽河南对外开放通道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1]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业务表现 - 全省进出口企业服务覆盖率超过70% 国际结算 跨境人民币结算及结售汇等业务量持续领先 [1] - 主动对接全省近7000家进出口企业 定制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提供外币结算 融资 汇率避险等综合金融服务 [2] - 广泛应用跨境汇入汇款直入账 电子交易平台等线上化产品 助力企业提升资金效率 [2] - 全年协助企业实现外汇保值交易超45亿美元 [2] 金融服务与创新 - 依托"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机制与多家海外分行高效联动 协助企业应对跨境难题 搭建覆盖全球金融桥梁 [2] - 通过加强汇率风险中性宣导 落实政府避险奖补政策支持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2] - 深度参与省级重大涉外招商及会议保障 通过"豫企出海银领远航"品牌活动为企业走出去和资源引进来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1] 活动预期成果 - 活动将汇聚海内外政界 金融界 企业界及智库代表 共同探讨区域金融合作新路径 [2] - 为中国(河南)与东盟深化合作注入新动能 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 为现代化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2]
余伟文:香港作为亚洲银行业枢纽仍具发展潜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1:41
他特别强调,随着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香港在区域金融合作和创新领域的角色将变得更加重要。通过 引入更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香港有望继续吸引全球投资者,为其银行业注入新动能。 他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拥有成熟的银行体系和稳定的金融监管环境,还可以通过加强与 区域经济体的合作、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等措施,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地位。余伟文还提 到,未来香港将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金融服务方面寻求更多发展机会,以更好地服务区域及国际 市场。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近日表示,香港作为亚洲的银行业枢纽,仍然拥有进一步发 展的广阔空间。余伟文在一场公开演讲中强调,尽管香港已经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 位,但其金融市场仍有潜力在多个领域取得进一步的增长。 ...
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谁将受益?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1:12
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成立背景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峰会做出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政治决定 [1] - 2010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第九次总理会议上中方首次提出研究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 [1] - 2025年6月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取得实质性进展 7月外长理事会会议达成原则共识 [1] 战略意义与功能定位 - 为成员国深化安全合作和经贸合作提供有力支持与有效保证 [1] - 为金融、投资、交通、能源、农业等战略领域合作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1] - 探索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和金融合作新路径与新模式 弥补全球性金融机构作用不足 [1] - 降低成员国对外部其他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 [1] 地缘经济价值 - 助力上合组织国家形成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动荡 [2] - 促进形成双边、诸边及区域相结合的多层级金融合作模式 [2] - 提升各类金融机构在不同层面参与金融合作的水平 拓展融资渠道 [2] - 与金砖新开发银行形成协同效应 共同为全球南方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2]
中国银行助力全球首例主权政策性金融机构‘云吞债’成功发行
搜狐财经· 2025-07-09 11:30
债券发行概况 - 韩国进出口银行首次发行港元"云吞债",发行规模为3年期24亿元,定价2.969% [1] - 簿记建档峰值订单规模达87亿港元,订单倍数高达3.625倍,创"云吞债"发行倍数新高 [1] - 债券评级为穆迪Aa2、标普AA及惠誉AA- [1] 市场地位与创新性 - 本次发行为全球市场继AIIB、IFC、ADB之后第四只"云吞债",也是全球首家由主权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云吞债" [1] - 开创韩资机构发行"云吞债"先河 [1] - 体现了韩国进出口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与市场认可度 [3] 中国银行的角色 - 中国银行担任结算交割行、联席牵头经办人兼账簿管理人及货币交叉互换交易行 [1] - 中国银行首尔分行与中银香港团队协作,体现全球化经营能力和跨境协作机制 [3] - 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持续推动中韩金融合作 [3] 中韩金融合作背景 - 韩国拥有高度开放且监管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成熟高效 [3] - 中韩两国在金融领域保持务实合作,跨境投融资协作持续深化 [3] - 本次债券发行为区域金融合作注入新动能 [3] 未来展望 - 中国银行首尔分行将继续发挥全球化网络优势与跨境综合服务能力 [3] - 为韩国客户提供多元化、专业化金融支持,推动中韩经贸与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 [3]
上合组织银联体理事会第21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4:51
上合组织银联体理事会第21次会议 - 白俄罗斯储蓄银行正式加入上合组织银联体,成员行增至9家 [1][2] - 会议签署《联合声明》,总结银联体20年发展成果并表达深化合作意愿 [1]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担任2024-2025年轮值主席行并主办本次会议 [1] 合作领域与成果 - 成员行将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1] - 会议肯定银联体20年在机制建设、融资合作、人文交流方面的积极成果 [1] - 重点讨论深化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及人员培训经验交流 [1] 成员行构成 - 现有成员行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俄罗斯联邦外经银行等9家机构 [2] - 蒙古国开发银行作为唯一伙伴行参与合作 [2]
上合组织银联体成员将加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
快讯· 2025-06-05 13:27
上合组织银联体理事会会议 - 会议于5日在北京召开 由上合组织银联体2024—2025年轮值主席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主办 [1] - 各成员行负责人一致认为上合组织银联体应作为区域金融合作重要平台 [1] 合作领域 -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合作 [1] - 加强科技创新领域合作 [1] - 加强产业升级领域合作 [1] - 加强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合作 [1] - 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1] 其他重点 - 持续深化人文交流 [1] - 增进互信共识 [1] - 为共同建设上合组织家园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1]
第九届 IPAF 培训研讨会在杭举办,共谋不良资产处置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23:28
亚洲经济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背景 - 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深刻调整,亚洲经济面临贸易摩擦、产业链重塑、债务风险等多重压力,可能推高不良贷款率并加剧银行体系风险 [1] - 亚洲各国金融发展水平不一,深化能力建设与区域合作是提升整体韧性的关键路径 [1] - 第九届国际公共资产管理公司协会(IPAF)培训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汇聚亚洲开发银行、央行、财政部等超30家机构,覆盖亚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嘉宾,共探不良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与未来趋势 [1] 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承担金融体系风险处置和存量资产优化的双重使命 [2] -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呈现"总量微调、结构分化、模式突破"特征:不良资产供给规模持续增长,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瘦身强体回归主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能力提升,民营及外资机构展现独特竞争力 [2] - 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市场表现强劲:转让额超2000亿元(同比+80%),成交573个资产包(同比+46.9%),业务规模达1583.5亿元(同比+64%) [3] - 预计2025年底个贷不良转让业务规模达3300亿元,消费贷占比从2023年三季度的65%提升至86% [3] 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NPL市场规模庞大且监管框架完善,资产处置效率和机制较为有效 [4] - 行业延续"严监管+聚焦主业"政策基调,2025年竞争格局仍以五大AMC为主导,地方AMC、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非持牌机构并存 [4] - 行业竞争加剧,处置能力与资本实力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价值逐渐超越牌照价值 [4] 亚太地区不良贷款挑战与处置策略 - 亚太地区不良贷款存量突破8000亿美元,可能因关税政策波动面临2-3倍爆发式增长 [8] - 传统处置模式存在流程冗长、透明度不足等缺陷,导致银行资本长期沉淀并形成负向循环 [8] - 强化监管安排、贷款重组、引入专业催收团队、加强监管透明度是应对NPL的关键措施 [8] - 建议建立NPL交易平台、鼓励私营组织进入、加强债权人权益立法、减少外部干预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9]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需加强银行内部预警体系建设,提前预测NPL上升趋势以避免对经济系统造成侵蚀 [9] - 浙商资产坚持"不良+投行,金融+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维护亚洲金融安全与稳定 [10]
第九届IPAF培训研讨会在杭举办,共谋不良资产处置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6:39
亚洲经济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现状 - 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深刻调整,亚洲经济面临贸易摩擦、产业链重塑、债务风险等多重压力,可能推高不良贷款率并加剧银行体系风险 [1] - 亚洲各国金融发展水平不一,深化能力建设与区域合作是提升整体韧性的关键路径 [1] - 第九届IPAF培训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汇聚亚洲开发银行、央行、财政部等超30家机构的百余名嘉宾,共探不良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1]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承担金融风险处置和存量资产优化的重要使命 [2] -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呈现"总量微调、结构分化、模式突破"特征,供给规模因房地产调整、区域债务压力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而增长 [2] - 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地方AMC专业化能力提升,民营及外资机构展现独特竞争力,市场竞争向差异化、精细化演进 [2]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表现 - 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额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80%,成交573个资产包,同比涨幅46.9%,业务规模达1583.5亿元,同比涨幅64.0% [3] - 预计2025年底个贷不良转让业务规模将达3300亿元,呈现千亿级增长,第二批试点后呈现量增价减趋势,消费贷占比从65%提升至86% [3] - 中国NPL市场规模庞大且监管框架完善,资产处置效率和机制较为有效,有助于债务清收 [3] 行业竞争格局与政策导向 - 2025年行业竞争格局以五大AMC为主导,地方AMC、民营机构和非持牌机构并存,监管政策延续"严监管+聚焦主业"基调 [4] - 行业竞争加剧,处置能力与资本实力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价值将逐渐超越牌照价值 [4] 亚洲不良资产管理策略 - 亚太地区不良贷款存量突破8000亿美元,可能因关税政策波动面临2-3倍爆发式增长,传统处置模式存在流程冗长、透明度不足等缺陷 [7] - 强化监管安排、贷款重组、引入专业催收团队、加强信息披露是提升金融体系韧性的关键措施 [7] - 建议建立NPL交易平台、鼓励私营组织进入、加强债权人权益立法、减少外部干预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8] 行业未来趋势与预警 - 需提前预测NPL上升趋势以避免经济系统侵蚀,加强银行内部预警体系和数据支撑是关键环节 [8] - 浙商资产坚持"不良+投行,金融+产业"创新融合,推动区域金融合作以维护亚洲金融安全与稳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