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转型

搜索文档
澳大利亚资助生物燃料产业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27
政府投资计划 -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未来十年投资11亿澳元发展国内低碳燃料工业 [1] - 资助计划为期十年 旨在刺激私营部门对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料等领域的投资 [1] - 财政部长称该投资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首付款" [1] 行业优势与背景 - 澳大利亚兼具丰富农业原料供应和廉价可再生能源优势 在清洁液态燃料生产方面具有战略优势 [1] - 作为全球最大油菜籽、甘蔗和高粱生产国之一 目前主要出口这些生物燃料原料的初级产品 [1] - 油菜籽是欧洲生物柴油工业的关键原料 澳大利亚精炼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1] 产业影响与预期 - 农业部门热烈欢迎该举措 认为这不仅关乎清洁燃料 更是创造就业和实现农业经营多元化的关键 [1] - 全国农民联合会强调该计划有助于确保澳大利亚在净零转型中保持领先地位 [1] - 运输业目前极易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 该计划将提升能源安全 [1]
中诚信认证郭玥婷:净零和可持续金融标准有望年底推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29
ESG国际标准发展 - ISO Net Zero标准ISO/CD14060将于2025年11月COP30正式推出 旨在提供全球性解决方案框架指导组织启动净零转型 [2] - 可持续金融领域标准预计在COP30推出 转型规划治理和方法需标准化以支持全球转型融资扩展 [2] - 全球首部ESG国际标准ISO IWA48已于2024年11月COP29期间发布 提供管理框架 术语 原则 指标体系等完整ESG管理标准 [3] ESG标准体系框架 - ISO IWA48采用成熟度矩阵分为四个级别 最低标准阶段 合规阶段 发展阶段 价值观驱动阶段 帮助组织评估和提升ESG实践 [3][5] - 该标准并非新报告要求 而是补充现有自愿和监管报告框架 促进ESG原则和方法全球协调一致 [3] - 企业ESG是持续改进过程 越趋近价值引领阶段 为自身及社会创造的价值越显著 [5] 可持续园区实践 - 国际标准ISO37101已等同转换为中国国家标准GB/T40759-2021 提供可持续管理体系框架含6个宗旨和12个领域 [6] - 2024年推出PAS-IP:8848《可持续产业园区指南》 包含93项KPI如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覆盖环境 社会 治理全维度 [6] - 中诚信认证联合多地政府园区推动运营方通过集中管理带动企业提升ESG绩效 实现平台赋能与企业升级良性循环 [6]
CIA:多因素导致英化工业持续下滑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03:21
中化新网讯 近日,英国化学工业协会(CIA)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埃利奥特表示,过去4年英国化工产量大 幅下降源于多重因素。"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俄乌冲突持续,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部分市场产 能过剩导致我们难以在价格上竞争。" 对于碳成本问题,埃利奥特强调英国化工行业需要缓冲期和过渡时间,以确保行业不仅能提供净零解决 方案,还能继续支撑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战略中确定的重点增长领域。埃利奥特认为,近期 英国接连宣布的化工/石化装置关停计划应引起政府更高重视。"我们的诉求是:立即落实工业战略中的 电力成本减免措施,且不应简单将成本负担从电力转向天然气;同时,在2027至2030年期间,至少维持 现有碳配额或免费信用额度水平,避免进一步收紧,否则将牺牲那些真正支撑净零转型的行业与企 业。"埃利奥特强调。 他同时指出该设施面临的困境:"英力士当前遭遇多重困境—需求持续疲软叠加能源成本、碳成本以及 更广泛的监管相关支出。这些因素的累积正严重冲击着《英国工业战略》中被称为'驱动增长的关键基 础产业'。"CIA对《英国工业战略》表示欢迎,呼吁加快实施进程。"制定工业战略本身对英国是积极 的,传递了长期确定性的信号。 ...
带领改变:香港上市公司关键行业的气候信息披露与前瞻
搜狐财经· 2025-08-03 03:23
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上市公司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尤其在范围3排放数据披露上,大型股发行人汇报率仅50% [1][4] - 2025年1月港交所将实施新气候披露要求(与IFRS S2接轨),推动企业更详细披露气候相关信息 [1][11] - 消费品行业范围3排放占总排放约70%,但超半数企业未披露该数据,掩盖了关键环境影响 [1][14] - 85%企业有减排承诺,但57%未基于科学标准设立目标,仅10%企业制定较完善的净零转型计划 [1][14][17] 监管与政策动态 - 香港政府2024年推出《可持续披露路线图》,要求大型公众责任实体最迟2028年全面采用ISSB准则 [30] - 港交所2024年更新《ESG守则》,强制要求2025年起披露范围1和2排放数据,2026年起强制披露范围3数据 [32][33] - 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分别推出《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和《绿色及可持续金融议程》,强化ESG披露监管 [30] 行业披露现状 - 调研48家香港上市企业中,40%披露范围3排放数据,其中63%的企业范围3排放占比超总排放70% [36][38] - 服装和物流行业排放数据披露表现较好,但所有行业范围3披露率普遍偏低 [39] - 企业未披露范围3数据的主因包括供应链复杂性(餐饮)、供应商ESG意识不足(物流)、政策执行滞后(汽车) [41][42][43] 企业改进措施 - 提升供应链透明度,识别碳排放热点,并将可持续理念融入采购战略 [19][20] - 采用五步法计算范围3排放:识别活动、确定边界、数据收集、排放量分配、公开披露 [44][45] - 参考SBTi标准设立科学减排目标,利用CRREM等工具评估转型计划 [2][14] 未来趋势 - 新披露要求落地后,企业数据差距有望缩小,透明披露将吸引更多资金支持低碳转型 [2][5] - 行业需协作解决数据收集难题,如通过技术工具提升供应链数据覆盖率 [43][45] - 消费品行业的减排经验(如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投资)可复制至科技、制造等领域 [12][21]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谈中国绿色金融和中英绿色金融合作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3 03:52
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进展 - 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近40%,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比达57.3% [2] - 2024年全国万元GDP碳排放下降3.4%,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 [2] - 中国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是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 [2] - 电动车、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中国技术和制造大幅降低全球清洁能源成本,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 [2] - 过去三年发布多项政策支持绿色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2] - 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全面发展,绿色金融规模快速增长 [2] 中英绿色金融合作 -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文件中"绿色"一词出现31次,明确绿色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为重点合作方向 [3] - 中国政府在伦敦交易所发行首支人民币计价绿色主权债券,标志合作迈出新步伐 [3] - 中英在绿色转型上拥有共同目标,合作潜力巨大 [3] - 中国企业助力英国经济增长和"净零"转型,不应被泛化国家安全干扰 [3] 中英经贸关系 - 中国连续多年为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与投资规模稳步增长 [3] - 中英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互利共赢 [3] - 当前双方高层对话频繁,亟需加快落实共识,深化务实合作 [3]
2025亚太清洁氢能:激发动力点“燃”未来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44
亚太清洁氢能市场概况 - 亚太地区2050年氢能需求预计达2.35亿吨,工业领域占主导地位,电力与交通需求加速增长 [1] - 中国和印度将占亚太氢能需求的80%,但需进口补充;日韩高度依赖进口 [1][11] - 全球氢能市场2050年规模达1.2万亿美元,亚太占比50%,绿氢供应占比超95% [1][14] 投资与技术发展 - 亚太未来25年需3.2万亿美元氢能投资,52%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35%用于电解制氢 [2][25] - 中国和印度是投资重点,澳大利亚需超3000亿美元投资以支持出口 [2][25] - 亚太占电解槽专利70%、储氢专利89%,但需通过项目落地转化技术优势 [33][36] 政策与区域挑战 - 2025年亚太各国已出台445亿美元政策支持,但存在认证标准不统一、跨境定价协调等问题 [2][38] - 欧洲碳定价与补贴组合经验可为亚太提供参考,但亚太碳价水平较低 [2][45] - 中国《能源法》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地方补贴推动项目规模化 [50][5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2024年清洁氢能产能达12万吨/年,加氢站占全球30%,电解槽产能占全球60% [49][50] - 中国西北/东北地区绿电资源丰富,氢能成本优势显著,已规划800万吨/年产能项目 [50][51] - 上海探索氢能交易平台,绿色甲醇已实现商业化交易 [52] 产业链协同需求 - 需建立跨境认证框架、简化贸易流程,政府与企业需共担风险优化成本 [54][55] - 首批项目落地将决定行业走向,成功案例可催生6300亿美元低碳商品市场 [7][54] - 氢能贸易走廊发展依赖地缘稳定、外商投资简化等五大因素 [24][28]
报名即将截止 | 首届BNEF北京峰会,重磅嘉宾共话能源转型
彭博Bloomberg· 2025-03-11 10:04
峰会概况 - 彭博新能源财经将于2025年3月20日在北京举办首届峰会,聚焦中国及全球净零转型的关键挑战与机遇 [1] - 预计超过300位行业领袖、投资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参与 [1] - 峰会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14日 [1] 电力系统转型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中国华能集团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勇将探讨电力系统深化转型议题 [2] -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研究负责人汤思斯将发布《迈向2030:中国能源转型之路》专题报告 [3] 清洁技术行业 - 分析师圆桌讨论聚焦全球能源转型机遇,覆盖风电(陈相羽)、电池技术(史家琰)、光伏(谭佑儒)三大领域 [3] - 正泰新能、隆基绿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等光伏龙头企业高管将分享零碳未来下的行业机遇 [5] 油气行业展望 -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三大集团研究院负责人将共同探讨中国油气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4] - 专题讨论包括亚洲炼油业前景(Wayne Tan主持)、全球LNG市场关键节点(李紫悦分析)等议题 [6][7][8] 新能源细分领域 - 风电分析师程浩生、储能分析师邹湘宁等将发布《中国绿色未来:风光储行业展望》报告 [5] - 氢能研究专家高曦彤将专题分析中国氢能发展潜力 [6] - 智能出行分析师吕京弘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6] 会议形式 - 活动包含主题演讲(13场)、圆桌讨论(4场)、茶歇交流(15:30)和酒会(17:35)等环节 [2][4][9] - 清洁电力(15:50开始)和大宗商品(15:50并行)双会场同步进行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