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氢能
icon
搜索文档
约50个项目被取消!氢能还香吗?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2:22
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等原因,全球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与延期。一份新报告反驳了越 来越多关于氢能前景的怀疑:全球有500多个清洁氢能项目已进入成熟阶段,吸引超过1100亿美元的投 资。 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9月9日发布的《全球氢能指南》称,清洁氢能行业已达到一个重要的里 程碑,全球超过500个项目已承诺投资1100亿美元,这些项目处于已完成最终投资决定(FID)、正在 建设中或已投入运营;较去年同期增长350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该行业承诺投资额年均增长率为 50%。 报告表示,这一进步伴随着自然淘汰,商业前景明朗的项目得以推进,而那些可行性较低的项目则被终 止,表明整个行业正在不断成熟。自2020年以来,全球已宣布超过1700个氢能项目,增长了7.5倍。与 此同时,过去18个月内约有50个项目被公开取消,占总项目储备的约3%,其中大多数为早期可再生氢 能项目。 虽然面临结构性挑战,但业界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氢能委员会的调查显示,74%的受访公 司表示,过去两年氢能投资意愿保持稳定或有所增加,97%的受访公司相信氢能将成为难以减排行业的 关键脱碳解决方案,83 ...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02:52
项目取消与延期现状 - 全球开发商大量放弃已公布的低碳氢项目 受需求不足 成本高企及企业战略调整影响 [1] - 战略调整是最主要原因 占被取消产能的48% 约600万吨/年氢产能 [1] - 缺乏强劲需求导致13%项目流失 实际需求增长远低于市场预测 [1] 战略调整动因 - 开发商重新审视行业早期乐观承诺 战略性回归核心业务 [1] - 英国石油公司(BP)和澳大利亚Origin能源公司暂停或取消多个氢能项目 理由为削减成本和优先发展核心业务 [1] - 企业缩减高风险氢能投资以寻求更可靠回报 [1] 需求端挑战 - 支付意愿低下和监管不确定性导致承购协议缺乏 [1] - 澳大利亚和中东等地区的出口导向型氢能项目受影响尤为明显 [1] - 清洁氢能高成本间接导致需求不足和回报率不佳 [1] 成本与资金问题 - 多数地区氢能项目成本短期内难以下降 成本估算参考点和通胀影响仍处探索阶段 [2] - 行业高度依赖补贴和公共拨款 资金未到位或竞标失败导致项目被剔除 [2] - 全球已设立多种资金机制 但不足以短期支撑所有已公布项目 [2] 政策与监管环境 - 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等法规实施明确处罚条款 帮助构建稳健商业模型 [2] - 炼厂用绿氢项目的投资印证政策支持重要性 [2] - 政策雄心与商业可行性间存在鸿沟 需更强政府支持和明确投资指引 [3] 开发执行障碍 - 近20个氢能项目因许可审批问题被取消 涉及环境影响 土地使用及供水等 [2] -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复杂性显著增加 [2] - 电解制氢面临电网可再生清洁电力获取挑战 大型电解槽构成电网负担 [2] 行业转型趋势 - 初期热情让位于审慎态度 项目取消和延期是新兴领域必然阵痛 [3] - 转型期对行业积累经验和聚焦商业可行项目至关重要 [3] - 印度和中国等地区仍有新项目不断公布 [3]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02:38
项目取消原因 - 战略调整是最主要原因 占被取消产能48% 约600万吨/年氢产能 [2] - 缺乏强劲需求导致13%项目取消 实际需求增长远低于预期 [2] - 成本高企直接导致项目取消 尤其在缺乏承购协议情况下 [2] - 近20个项目因许可审批问题被取消 涉及环境影响及土地使用等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多数地区氢能项目成本短期内难以下降 成本估算参考点仍处探索阶段 [3] - 大型电解槽成为电网巨大负担 购电协议条款与承购协议存在错配 [3] - 行业高度依赖补贴和公共拨款 资金未能到位时项目往往被剔除 [3] - 印度和中国等地区仍有新项目不断公布 显示区域发展差异 [4] 发展路径与支持机制 - 政府持续支持发挥关键作用 需弥合政策雄心与商业可行性鸿沟 [4] - 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等法规实施明确处罚条款 助力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型 [3] - 炼厂用绿氢项目投资印证政策有效性 行业需聚焦商业可行项目 [3][4] - 需真实市场信号和更明确投资指引 支撑行业转型发展 [4]
能源转型停摆阻碍美清洁氢能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15 22:50
美国能源政策转向 - 美国政府能源政策出现重大转向 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 致力于推动石油 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业扩张 试图终结绿色新政[1] - 美国正式推出大而美法案 发出能源政策系统性转变的关键信号 氢能项目的税收抵免被提前终止[1] - 政策缺乏确定性 绿色发展目标倒退 阻碍绿色能源市场发展[1] 清洁氢能项目影响 - 澳大利亚最大独立油气生产商伍德赛德宣布取消在美国的清洁氢能项目 造成约1.4亿美元损失[1] - 大而美法案叠加加征关税影响 将严重抑制未来美国氢能投资 大批项目前景惨淡[3] - 关税扰乱清洁氢能项目材料供应 推高太阳能和风能项目成本 可再生能源项目减少导致绿氢产能下降[3] 氢能投资趋势 - 2024年全球氢能投资增长60% 预计2025年对清洁氢能投资同比增长70%[2] - 美国曾发布国家清洁氢能战略和路线图 提出清洁氢能在推进能源转型和多领域脱碳的实施路径[2] - 受制于成本较高和技术瓶颈等因素 氢能发展仍需技术创新及资本政策支持[2] 行业发展前景 - 美国氢能市场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低迷[1] - 能源转型停摆打击企业投资清洁氢能信心 阻碍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3] - 清洁能源行业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 但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上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3]
IEA:今年全球清洁氢能投资将增7成
中国化工报· 2025-06-17 06:08
《报告》称,尽管投资激增,氢能产业仍面临政策协调、基础设施不足、技术成本等瓶颈。IEA强调, 碳价需达每吨140美元以上,才能让CCUS蓝氢与传统制氢成本持平。 据了解,全球氢能投资热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作用。政策方面,各国支持力度空前。如欧 盟通过创新基金、IPCEI项目等提供财政补贴;德国、丹麦等国联合规划的北海氢能网络,已吸引数十 亿欧元投资;多国推出税收抵免、长期采购协议,显著降低项目风险。市场方面,需求持续扩张,特别 是钢铁、化工、重型运输等难减排行业对低碳氢能的需求激增。据IEA预测,若当前已获最终投资决定 (FID)的氢能项目全部落地,到2035年全球氢能产能将飙升至约750万吨,较当前水平增长近15倍, 可支撑数百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或数百座炼钢厂的能源需求。 从区域布局看,全球氢能产业将呈"多极化"特征。其中,西北欧将成全球创新中心。该地区在氢能技 术、政策协同和跨境合作方面领先。例如,德国与丹麦联合建设的氢气管线,以及欧盟推动的"氢能银 行"计划,均为区域合作的标杆。此外,亚洲市场潜力凸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在清洁能 源领域投入资金占全球总投入的1/3,光伏、电池制造技术 ...
2025亚太清洁氢能:激发动力点“燃”未来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44
亚太清洁氢能市场概况 - 亚太地区2050年氢能需求预计达2.35亿吨,工业领域占主导地位,电力与交通需求加速增长 [1] - 中国和印度将占亚太氢能需求的80%,但需进口补充;日韩高度依赖进口 [1][11] - 全球氢能市场2050年规模达1.2万亿美元,亚太占比50%,绿氢供应占比超95% [1][14] 投资与技术发展 - 亚太未来25年需3.2万亿美元氢能投资,52%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35%用于电解制氢 [2][25] - 中国和印度是投资重点,澳大利亚需超3000亿美元投资以支持出口 [2][25] - 亚太占电解槽专利70%、储氢专利89%,但需通过项目落地转化技术优势 [33][36] 政策与区域挑战 - 2025年亚太各国已出台445亿美元政策支持,但存在认证标准不统一、跨境定价协调等问题 [2][38] - 欧洲碳定价与补贴组合经验可为亚太提供参考,但亚太碳价水平较低 [2][45] - 中国《能源法》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地方补贴推动项目规模化 [50][5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2024年清洁氢能产能达12万吨/年,加氢站占全球30%,电解槽产能占全球60% [49][50] - 中国西北/东北地区绿电资源丰富,氢能成本优势显著,已规划800万吨/年产能项目 [50][51] - 上海探索氢能交易平台,绿色甲醇已实现商业化交易 [52] 产业链协同需求 - 需建立跨境认证框架、简化贸易流程,政府与企业需共担风险优化成本 [54][55] - 首批项目落地将决定行业走向,成功案例可催生6300亿美元低碳商品市场 [7][54] - 氢能贸易走廊发展依赖地缘稳定、外商投资简化等五大因素 [24][28]
2025亚太清洁氢能:激发动力点“燃”未来洞察报告-德勤
搜狐财经· 2025-05-30 09:30
清洁氢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 清洁氢能是实现亚太地区钢铁、工业化学等难以减排行业脱碳的关键催化剂,并代表全新经济机遇[1] - 亚太地区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2030年和2050年分别需要6700万吨和2.35亿吨氢能[9] - 中国和印度将主导亚太氢能需求,占比约80%,但需进口补充,韩国和日本需求主要依赖进口[10] 亚太氢能市场需求 - 到2050年亚太地区将占全球清洁氢能市场价值的一半,达6000亿美元[1] - 工业用户2030年占氢能需求70%,2050年航运和航空需求加速增长,电力行业成为重要用户市场[9] - 日本和韩国氢能市场价值2030年达430亿美元,2050年上升至640亿美元[13] 亚太氢能供应情况 - 绿氢在亚太氢能供应中占比最大,2030年占产能85%以上,2050年超过95%[14] - 亚太地区国内产量不足,2030年需进口1800万吨清洁氢能,2050年进口量达5300万吨,年跨境交易值1450亿美元[14] - 中国清洁氢能生产规模全球首位,拥有全球60%电解槽制造能力,已签约700多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2] 资本投资需求 - 未来25年亚太清洁氢能价值链需要3.2万亿美元资本投资,大部分流向中国和印度,澳大利亚需超3000亿美元[2] - 投资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传输(52%)以及电解制氢(超三分之一)[2] - 2025年亚太各国政府清洁氢能投资计划总额达445亿美元[33] 技术研发与专利 - 亚太地区在电解槽、储氢(89%)和氢气涡轮机(66%)等关键技术专利方面占据主导地位[30] - 日本在电解槽专利占比32%,储氢专利占比51%,涡轮机专利占比21%[31] 政策支持与挑战 - 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政府宣布清洁氢能投资计划,总额达445亿美元[33] - 氢能发展面临经济可行定价策略、风险分担框架和碳认证体系等挑战[33] - 2025年成为亚太清洁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龙头项目进入深入谈判阶段[7] 氢能贸易与供应链 - 2050年亚太氢能进口交易量中,氢气作为燃料及化工原料占45%,氨占20%,可再生电力燃料占30%,甲醇占5%[20] - 亚太区域内氢能贸易可满足约四分之一进口需求,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东南亚[21] - 氢能贸易走廊处于起步阶段,需快速扩大规模以推动全球脱碳进程[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