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困境

搜索文档
海欣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深陷经营困局、主营业务全面承压
新浪证券· 2025-09-19 10:2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06亿元 同比下降15.18% [1] - 归母净利润为-2030.41万元 亏损持续扩大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 出现大幅下滑 [4] 业务表现分析 - 核心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业务营收显著下滑 占总收入比重持续下降 [3] - 速冻菜肴制品业务同比大幅下滑 未能成为新增长点 [3] - 速冻米面制品业务增长微乎其微 常温休闲食品业务占比过低无法带动整体营收 [3] 运营效率问题 - 期末存货较期初大幅增长 占流动资产比例过高 [4] - 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 存货增速远高于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增速 [4] - 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 资金回收能力趋弱 [5] 战略执行挑战 - 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投入效果不理想 [5] - 子公司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投产后产能未充分释放 费用增加但销售未达预期 [5] - 新产品销量尚未形成规模 战略转型面临巨大挑战 [5] 行业竞争环境 - 预制菜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1] - 公司未能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出现核心业务全线衰退 [1] - 产品结构老化问题日益凸显 应对市场消费趋势变化不足 [3]
创始人疑坠亡,企业公告:其自感愧对员工、愧对公司、愧对社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5:1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确认停止经营并启动债权登记工作 资不抵债且无法继续运营[1] - 公司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长期亏损 7月18日起正式停止所有经营活动[3] - 总部及门店均已关闭 官网无法访问 员工证实停业状态[5] 创始人相关事件 - 公司创始人曾育周去世 其离世与公司经营困境直接相关[1] - 多方确认创始人系坠亡 身后事仍在处理中[5] - 创始人曾试图挽救公司但未能抵御行业下行冲击 最终抱憾离世[1] 债权债务处理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推进线上线下债权登记[1] - 承诺定期公示债务清算进展 配合政府部门及司法机关开展破产清算[1][3] - 债权人需进行债权核对确认 部分债权人已采取报警等维权措施[3] 行业环境影响 - 房地产行业下行对家居连锁行业造成持续冲击[3] - 行业困境导致公司长期亏损 最终引发停业危机[1][3]
北京信托陷经营困局?3年不晒成绩单,2234万元应收股利遭股东全额计提坏账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45
域潇稀土财务决策 - 公司对北京信托2234万元应收股利计提100%坏账准备 账龄2-3年 因收回存在不确定性 [1] - 该笔款项占公司应收款项总额的99.87% 其余0.13%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3] - 北京信托注册资本22亿元 是北京市属唯一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 业务涵盖资金信托 证券承销等 [3] 北京信托经营状况 - 2021年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10.6%) 净利润11.1亿元(同比+11.6%) 但2022-2024年连续未披露年报 [4] - 2022年营收骤降69.78%至5.53亿元 净利润暴跌99.89%至122.83万元 [4] - 2023年出现亏损 净利润-4231.8万元 2024年参股公司域潇稀土披露其净利润-4231.8万元 [4][5] 股权变动情况 - 2024年二股东航天科技财务挂牌转让15.32%股权 截至披露期结束未出现受让方 [6] - 2022年北京信托1.64%股权在阿里司法拍卖流拍 起拍价2.2523亿元无人出价 [6] - 域潇稀土自1984年起持有北京信托股权 2015年完成认缴出资 现为第五大股东 [4]
停工停产后被疑“跑路”,罗马仕最新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15 09:09
公司声明与回应 - 公司发布声明称网络存在大量不实信息 强调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持续运转[1] - 声明提及战略调整 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 资源优先保障用户权益 召回服务长期有效[1] - 公司否认倒闭传闻 但宣布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半年 仅按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80%(约2016元)发放生活费[2] 管理层变动与经营异常 - 市场传言部分高层前往境外 中层证实5名核心管理层事件后前往马来西亚[1] - 员工透露5位主要负责人自4月起退出钉钉群且数月未露面[1] - 三个月内两次法人变更:4月雷桂斌变雷社杏 7月雷社杏变雷杏容 回应称整改聚焦产业链自检[3] 消费者与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显示消费者退款排队达17万位 预计15-30个工作日到账 引发类比ofo押金难退担忧[1] - 京东/淘宝官方旗舰店关闭 仅剩京东自营店 抖音店仅售充电器及数据线[2] - 公司全线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近期陆续被暂停[2] 历史背景与经营数据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600万元 创始人雷桂斌[3] - 巅峰期年出货量超5000万台 营收超2亿 覆盖80多国市场 累计用户超1亿[3] - 内部员工透露停工突然 690人大群中仅少量白名单员工留岗维持运转[2]
停工停产后被疑“跑路”,罗马仕最新回应:公司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
第一财经· 2025-07-15 08:47
公司声明与回应 - 罗马仕官方在微博发布声明称网络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持续运转 [1] - 公司表示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所有可用资源优先投入用户权益保障,召回服务长期有效 [2] - 公司曾回应法定代表人变更事宜称正在安排整改,全部精力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新品做准备 [3] 管理层变动与经营状况 - 罗马仕在三个月内两次变更法定代表人:7月2日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4月由雷桂斌变更为雷社杏 [3] - 市场传言称五位核心管理层(雷桂强、雷灿锋、雷桂斌、李秋华、雷灿伙)在事件发生后前往马来西亚 [2] - 公司宣布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半年,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人员停工停产,按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约2016元)发放生活费 [2] - 公司大群有约690人,预计仅有少量白名单员工留下来维持基本运转 [3] 产品与市场影响 - 罗马仕京东、淘宝等官方旗舰店已关闭,京东平台仅剩自营店,抖音旗舰店仍在营业但仅售卖充电器和数据线 [3] - 罗马仕几乎全线移动电源的3C认证证书近期陆续被暂停 [3] - 公司巅峰时期年出货量超5000万台,营收超两亿,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市场,累计用户超1亿 [3] 消费者反馈与退款情况 - 社交媒体上有消费者分享退款进度,有消费者排到17万位,预计需要15-30个工作日到账 [2] - 退款进度引发用户担忧,联想到"ofo小黄车"退押金事件 [2]
回应没有倒闭两天后,罗马仕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员工证实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05:38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于7月6日凌晨发布内部停工停产通知,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均停工,首月按约定工资支付,次月起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支付生活费 [2] - 多名员工认为停工通知实为变相裁员,目的是规避经济赔偿 [2] - 公司淘宝客服回应称停工是"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客服中心运转正常 [1][2] 法定代表人频繁变更 - 6月30日法定代表人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后者同时接任董事及经理职务 [3] - 7月3日雷杏容在任职三天后退出,雷社杏重新担任法定代表人及管理职务 [4] - 此前4月23日雷社杏刚接替雷桂斌出任相关职位,距本次变动不足三个月 [3] 产品质量与召回事件 - 6月14日公司多款快充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被暂停,同日发布公开致歉声明 [3] - 6月16日宣布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涉及49 17万台 [3] - 消费者反馈退货退款受阻,电商平台称因公司钱款不足无法及时退款 [3] 公开声明与实际情况矛盾 - 7月3日公司官方微博声明"没有倒闭",但7月6日即发布停工通知 [5] - 此前6月北京高校通报罗马仕充电器存在爆炸风险,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3]
“飞一天亏一天”? 幸福航空假期前突传停航消息
中国经营报· 2025-04-29 07:24
幸福航空停航事件 停航情况 - 幸福航空在"五一"假期前突然停航,官网显示多条航线无航班或已售完 [1][2] - 4月28日计划执飞航班全部取消,2025年国内航班执行量同比下降30%,较2019年同期下降77% [3] - 停航前实际在运营飞机仅3架左右,多数飞机长期闲置 [4] 经营困境 -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200%,历史债务堆积严重 [1] - 长期亏钱运营,收入无法覆盖成本,近期存在欠薪及社保停缴问题 [6] - 天眼查显示涉及238项司法案件,其中125项为劳动争议 [7]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8年,2018年由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控股 [5] - 机队规模为25架新舟60和5架波音737-800,员工1000余名 [5] - 近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收到限制消费令 [7] 官方回应 - 高管称"暂时停飞3天",并表示公司会继续运营 [2] - 客服表示仅处理客票业务,其他情况需关注后续通知 [3] - 记者多次联系未获回复 [8]
风波中的幸福航空:经营遇困被点名,曾因未足额发工资遭起诉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05:21
公司运营状况 - 幸福航空取消五一假期前所有航班 官网已无可预订机票 客服电话持续忙线 [1] - 公司官网及微官网暂停不正常航班延误证明功能 旅客需通过客服电话办理 [2] - 公司卷入57起劳动合同纠纷案 曾因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被员工起诉并赔偿超30万 [1][3] - 公司存在长期欠薪情况 包括高管绩效工资拖欠问题 [4] 债务与财务问题 - 西安国资委要求公司加速理清债务总额及债务类别 为引进战略投资夯实财务基础 [3] - 西安航投需将解决公司经营困境纳入发展规划 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公司屡次陷入债务争议 被曝存在财务困境 [2] 公司背景与资产 - 公司于2008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起组建 2018年由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重组 [4] - 公司是全球最大且唯一形成商业规模的国产民机运营商 拥有25架新舟60飞机和5架波音737-800飞机 [5] - 公司员工规模达1000余名 [5] 消费者投诉与服务质量 -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针对公司的投诉 包括客服无法接通 赔偿未落实等问题 [2] - 消费者反映公司拒绝提供非正常航班应提供的服务 耽误行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