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技术

搜索文档
热门新车——空间与体验双重跃升,蔚来全新ES8将在齐鲁车展亮相
齐鲁晚报· 2025-08-30 14:54
产品发布与预售 - 蔚来全新ES8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 将于9月4日-8日齐鲁秋季车展亮相[1][4] - 新车从中大型SUV升格为大型SUV 实现空间与体验双重跃升[4] 外观与内饰设计 - 采用标志性悬浮车顶和同级最大纯平侧窗[4] - 环抱式座舱布局配合流光三叠氛围灯无主灯漫反射设计[4] - 6座车型标配三把零重力座椅 为同级唯一配置[4] 空间尺寸与布局 - 车身长度达5280mm 轴距3130mm 成为中国最大纯电SUV[4] - 提供六座和七座两种布局 座舱面积达6.2平米为同级最大[4] - 总透光面积4.7平米 包括1.4平方米同级最大天幕[4] - 空气悬架可在7秒内降低50mm 二排最低地台仅380mm实现平移进出[4] 智能驾驶系统 - 搭载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与高通骁龙8295芯片组成中央计算平台[5] - AQUILA天鹰座超感系统配备31个高性能感知硬件[5] - 包含瞭望塔式超远激光雷达 双侧广角激光雷达及4D成像雷达[5] - 实现350°激光环像感知 最大感知范围达40万平米[5] 动力性能与续航 - 采用全域900V高压架构 标配102kWh电池[6] - 520kW前后双电机提供700N·m峰值扭矩 零百加速仅需3.97秒[6] - 风阻系数低至0.259 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635公里[6] - 配备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和智能双腔空悬 提供100mm调节行程[6] 技术定位与市场战略 - 作为蔚来12项全栈技术布局最新成果[6] - 依托全球领先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及全国充换电网络[6] - 定位为全场景科技旗舰SUV 旨在引领高端大三排SUV进入纯电时代[4][6]
港科大(广州)联手天太机器人:启动大湾区首个仿生机器人全栈技术大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3:46
仿生机器人技术发展 - 仿生机器人正成为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核心形态,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需要学科融合与跨领域合作[1]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集群首个"仿生机器人全栈技术竞技平台"在港科大(广州)启动,旨在通过赛事促进系统性变革[1] - 港科大(广州)-天太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同期揭幕,聚焦传动结构、驱动算法、复合新材料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1][2] 赛事设计与产学研联动 - 大赛要求参赛团队展示从概念设计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能力,突破传统展示性赛事的局限[2] - 设立总奖金14万元(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2、三等奖1万元×3),另设创意专项奖和优秀奖[1] - 参赛者可利用港科大实验室科研平台与天太机器人产业数据库,针对材料设计、智能传感、场景应用三大方向提出解决方案[2] 产业生态与标准化 - 具身智能的底层支撑在于零部件技术,上游生态标准化是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前提条件[1] - 联合实验室将整合高校科研实力与企业产业化优势,重点攻关传动结构、运动单元等模块化技术[2][3] - 产学研合作旨在打破信息壁垒,推动总成化创新,类比"乐高积木"式的模块化产业逻辑[3]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赛事面向港科大体系学生及毕业生,鼓励跨专业组队以培养融合学科思维的高层次创新人才[1][2] - 港科大(广州)功能枢纽计划通过赛事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系统思维与工程化能力[2]
蔚来创始人、CEO 李斌:蔚来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中国经济网· 2025-03-24 14:29
公司盈利目标 - 公司核心任务为四季度实现盈利 若不能达成将对长远发展和商业模式构成重大考验[3] - 公司成立10年 无法像亚马逊或特斯拉等企业用16-20年实现盈利 同行盈利用时更短[3] - 盈利关键要素为销量提升、毛利率与费用控制 2021年销量9万辆时毛利率超20% 单季度最小亏损不足5亿元人民币[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4年为产品大年 9款新产品陆续交付 ET9于3月28日交付 5566系列2025年款5-6月交付 四季度有重磅新车型[4][5] - 第三代产品聚焦中国市场 做大车型尺寸并增加显性价值配置 新产品定义与成本设定具竞争力[5] - ET9搭载17项全球首发技术 包括天行底盘/全主动悬架/线控转向等 智能化部分以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为核心 芯片研发成本相当于1500座换电站 操作系统研发成本相当于1000多座换电站[5][6] 销售与服务网络 - 乐道为新品牌需提前布局销售网络 欧洲市场原直营模式投入较大 下一步将灵活调整[4] - 江浙沪三地占公司销量50% 浙江2023年7月累计销量达10万台 江苏12月达10万台 上海2024年3月达10万台[6] - 换电站网络效应显著 江浙沪区域1000座换电站(占总数三分之一)对销量贡献巨大[6] 基础设施投入 - 过去3年换电站建设处于扩展期 超前投入类似云服务/AI基础设施 对财务影响较大[4] - 2022年起进入新扩张周期 12项全栈技术(芯片/操作系统等)投资达数十亿量级 三个品牌新车型同步开发[3] - 换电站建设原受预算限制(60单盈亏平衡/30单亏损/10单不可行) 现通过CBU机制推动区域自主投资[7] 组织与运营变革 - 为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 内部推行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 供应链深度改革 组织精简与资源聚焦[7] - 换电站建设策略调整 承认低估网络效应对销量的促进作用 "换电县县通"应2023年完成但延迟一年[6]
越疆科技今起招股:募集约1亿美元,将成第三家通过18C在港上市的科技企业
IPO早知道· 2024-12-13 11:5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协作式机器人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5] - 公司成立于2015年,计划于2024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2432" [3][4] - 本次IPO计划发行4000万股H股,招股区间为每股18.80至20.80港元,至多募集8.32亿港元 [4]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提供4个系列共27个型号的协作机器人,负载能力介于0.25千克至20千克,其中22个为六轴型号,5个为四轴型号 [5] - 产品组合为全球行业最丰富之一,应用场景覆盖制造、零售、医疗健康、STEAM教育、科研等领域 [5][6] - 拥有覆盖协作机器人开发全环节的自有全栈技术,包括机器人设计与制造、关键部件开发、控制系统开发等 [6] - 自有柔性电子皮肤技术SafeSkin可实现1米/秒的安全运行速度,是行业标准0.25米/秒的4倍,并能侦测15厘米范围内接近物体 [6] - 首创AI赋能协作机器人平台X-Trainer,端到端响应速度提升140%,具有高效广泛学习能力 [6] 市场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全球累计销售超过53,000台协作机器人,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按2023年出货量计算,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为13.0%,排名全球前二,中国第一 [6] - 协作机器人出口量连续6年位列中国榜首 [6] 财务数据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1.74亿元、2.41亿元和2.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3% [6]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9.6% [6] - 2021年至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50.5%、40.8%、43.5%,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3.9% [6]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已获得深创投、松禾资本、前海母基金、中金资本等多家机构投资 [6][7]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协作机器人尖端技术开发、生产线及制造能力开发、战略联盟与收购、海外销售渠道建设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