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精读 | “万亿”恒大落幕;宁波收储宅地降价3700元/㎡出让(8.16-8.23)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23 01:32
恒大退市与债务清盘 - 恒大退市后清盘工作持续进行 巨额债务仍需社会承担[5] 城中村改造专项债与保障性安居工程 - 城中村改造专项债累计同比增长487%[6] - 保障性安居工程整体增长33%[6] 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表现 - 部分二线城市得房率超100%仍面临销售困难[7] - 热销项目需具备核心区域 健全配套 价格实惠 装标升级等复合优势[7] 土地市场成交与供应 - 第33周重点城市土地供应建筑面积303万平方米 环比上升9%[9] - 成交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6%[9] - 深圳宝安中心刷新地价纪录[9] 房地产金融与供给侧管理政策 - 中央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10] - 多地通过盘活存量用地 商改办等方式加强供给侧管理[11] 代建行业发展动态 - 绿城管理2025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约50亿元[12] - 旭辉建管启动大连首个新国标四代宅项目[12] 住宅产品创新与设计趋势 - 第四代住宅设计关注空间开放性与居住隐私性平衡[14] - 住宅收纳体系向主动提供生活解决方案方向转变[16] - 产品创新涵盖细节到整体 同时重视居住者需求[16] 社区文化营造与非遗IP - 头部房企构建非遗IP挖掘 社区场景植入 生活方式营造的闭环生态[15] 城市房价与需求结构变化 - 京沪杭房价二次下行影响二手成交 削弱卖旧换新能力与信心[7] - 新房市场依托中高端需求支撑但承压明显[7] - 京沪深刚需和豪宅新挂牌房源占比稳步增长[7] - 京沪深高端市场热度预计稳中有降[7] 地方土地交易与企业动态 - 宁波城宏置业以19.3亿元底价竞得江北区地块 较原收储价格下降3700元/平方米[7]
政策动态 | 中央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多地明确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管理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18 03:39
政策趋势 - 地方稳市场政策发布频次小幅回落 本周共14次 较上周明显减少 但仍处于年内平均水平 [2] - 优化公积金政策提及频次最高 本周有5次被提及 主要涉及贷款额度提升 提取方式优化和首付款比例下调 [3][6] - 供给侧优化提及频次显著上升 本周有5项地方涉及 包括盘活存量用地和商改住等政策支持 [2][3] 中央政策动向 - 央行提出将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1][7] - 2025年保障房相关专项债发行额度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300% 中央部委下半年已进行4次相关表态 [10]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保障房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 在更高国家发展任务目标推动之下 [10] 地方政策重点 - 广东省鼓励老旧小区自主更新 允许适度增加建筑规模 包括增加建筑面积和增配服务设施 支持项目与周边用地联动改造 [1][11] - 海南省多渠道支持盘活存量房地产用地 鼓励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 对符合条件商服用地商改住予以政策支持 [3][11] - 福州 苏州 天津等5地优化公积金新政 福州购买保障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至15% 苏州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 天津允许购存量房时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11] 住房保障措施 - 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条件合适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11][12] - 盐城加大城中村改造和安置房票推进力度 完善与城市更新联动的工作体系 [12] - 多地围绕人才引进 人口增长和促进消费等工作 研究出台系统的专项推进措施 [12]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改革和再通胀的可能性
虎嗅· 2025-08-17 06:49
房价数据表现 - 北京7月房价环比下跌1.1% 同比下跌2.9% 1-7月平均同比下跌2.2% [1][3] - 上海7月房价环比下跌0.9% 同比下跌2.2% 1-7月平均同比下跌1.4% [1][3] - 深圳7月房价环比下跌0.9% 同比下跌2.7% 1-7月平均同比下跌2.8% [1][3] - 70个大中城市房价普遍呈现环比微降态势 同比降幅集中在5%-10%区间 [1] 资本市场反应 - 万得全A指数在房价数据发布当日大涨1.44% 实现技术性反包 [4] - 市场表现与微观个体预期形成显著背离 [4][38] 通缩成因分析 - 物价萎靡根本原因并非房价回落 而是房地产行业过度扩张挤压其他行业利润 [6] - 债务性通缩机制形成对整体物价水平的压制 [6] - 核心矛盾在于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而非需求不足 [7] 房地产行业结构性问题 - 土地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出现结构性冲突 [10] - 租房供给弹性显著低于其他要素供给弹性 [10][12] - 房租收入比持续上升反映要素比率异常 [14][16] - 北京房租收入比处于高位缓降状态 但压力依然显著 [16] 政策调控框架 - 供给侧管理侧重解决结构性问题 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9][17] - 需求侧管理侧重总量调节 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进行短期调控 [9] - 二者需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19] - 稳健货币政策持续14年压制CPI增速 为供给侧改革争取时间 [27][29] 货币政策转向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 [34] - 2025年一季度央行提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政策目标 [35] - M1和M2增速出现回升态势 [37] - 货币宽松实质体现为M2增速提高而非简单降准降息 [37] 行业转折点 -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地产行业定性发生根本转变 [35] - 租房市场供给曲线恢复弹性 解除货币政策约束 [35] - 地产行业堵点拆除促使利润向企业端流动 [37] - 货币宽松环境为股市上涨创造基础条件 [37][38] 市场有效性验证 - 真金白银交易最终输出正确市场定价 [39] - 不下注交易者的观点缺乏市场影响力 [40] - 微观个体认知与宏观结果存在系统性差异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