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减少

搜索文档
丰田公司本土建厂意在逆转产业空洞化
第一财经· 2025-09-14 13:01
产业空洞化背景与表现 - 产业空洞化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产业活动转移至海外 导致国内雇佣 附加价值生产和技术创新减少 经济增长放缓和民众实际收入下降[2] - 20世纪8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国内生产要素价格高涨 制造业企业开始外迁 开启产业空洞化进程[2] - 2018年以来日本对美直接投资成为新亮点 截至2024年7月投资额同比增加20% 单月投资额达2.7605万亿日元(约1330亿元人民币)[3] 产业空洞化具体影响 - 制造业严重萎缩 全球份额大幅下降:造船业份额降至2024年3% 半导体份额从1988年50.3%降至2019年不足10%[3] - 导致新兴产业布局滞后 国际市场处于劣势 深度依赖海外产业链和供应链[3] - 对外直接投资收入成为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源:2024年初次收入顺差40.4万亿日元 其中直接投资收益占30.4万亿日元(75%)过去10年膨胀3倍[6] 人口减少问题现状 - 日本总人口连续15年减少 2024年1月1日人口约为1.2156亿 较上年减少86万人 创1968年以来最大减幅[4] - 2025年1-6月人口减少49.75万人 劳动力人口预计从2015年7600万人降至2060年4500万人[4] - 全行业51.0%企业认为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短缺导致用工成本大幅上升[4][5] 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 2025年全国最低时薪将从1055日元调高至1121日元(约54元人民币)达历史最高水平[5] - 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超出劳动生产率的加薪压力 政府需扩大补助金发放对象和放宽条件[5] - 人口减少被帝国数据库列为最大企业倒闭风险之一 成本上升无法通过价格转嫁[5] 产业与人口问题叠加效应 - 人口减少加速资金外流 恶化产业空洞化问题 形成恶性循环[6] - 对外直接投资导致日元贬值压力 虽然利于出口和旅游业 但推高进口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7] - 海外投资收益多用于海外再投资 很少回流国内反哺经济和民生[7] 丰田建厂举措意义 - 丰田汽车在爱知县新建年产300万辆汽车工厂 预计2030年投产 构建全生产要素供应链[1] - 这是公司时隔14年在日本本土建厂 被视为逆转产业空洞化 重振制造业的示范性举措[1] - 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多变背景下 该举措具有垂范作用但难以单独解决结构性问题[1][7] 产业回流趋势 - 美国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等手段强化产业回流 使产业空洞化问题重新引起全球重视[8] - 日本产业空洞化叠加人口减少的结构性问题并非独有 具有一定普世借鉴意义[8]
日本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创新低
新华网· 2025-08-29 12:48
人口统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33.928万人,同比下降3.1%,创196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新低 [1] - 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已连续4年低于40万人 [1] - 2025年上半年死亡人数为83.6818万人,人口自然减少规模达49.7538万人,创历史新高 [1] 年度趋势 - 2024年日本全年新生儿数量为72.0988万人,除去外国人后为68.6061万人,首次跌破70万人大关 [1] - 若按上半年趋势发展,2025年日本全年新生儿数量可能再创新低 [1] 影响因素 - 年轻人口持续减少背景下,晚婚、晚育趋势愈发明显 [1] - 物价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的不安削弱生育意愿 [1] - 2025年上半年婚姻登记数为23.8561万对,同比减少4% [1]
日本人口较上年减少约90万 创有统计以来最大跌幅
新华社· 2025-08-06 15:58
人口数据 - 日本人口总数约1.2065亿人 [1] - 人口较上年减少约90万人 [1] - 人口连续16年减少 [1] - 人口减少幅度创1968年有统计以来最大跌幅 [1]
截至2025年上半年,波兰人口为3740.1万人
商务部网站· 2025-08-01 08:05
人口变化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波兰人口减少16 2万人至3740 1万人 [1] - 人口实际下降率为-0 23%即每10000名居民减少23人 [1] - 一年前每10000名居民减少20人显示下降速度加快 [1] 出生率 - 2025年上半年登记新生婴儿约11 55万 [1] - 新生婴儿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万多 [1]
【环球财经】意大利统计局预测该国人口将持续减少
新华社· 2025-07-29 13:48
分析显示,意大利已连续15年以上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尽管外来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总人口减少 的趋势,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新华财经罗马7月29日电(记者任耀庭)意大利中央统计局28日发布的最新人口预测报告显示,未来数 十年内该国人口将持续减少,到2080年总人口可能减少近四分之一。其中,南部地区预计将成为人口流 失最严重的区域。 根据报告,意大利目前人口约5900万,预计到2050年将减少至5470万,到2080年进一步减少至4580万, 较当前水平减少约22%。 报告称,人口减少的幅度在地理分布上明显不均。意南部地区由于长期面临青年外流和经济活力不足的 问题,预计到2050年将减少约340万人口,到2080年累计减少790万。而意北部地区在2030年前可能出现 小幅增长,随后也将步入减少通道。 (文章来源:新华社) 报告说,随着人口持续减少,意大利社会年龄结构也将发生显著变化。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将从现在的24.3%上升至34.6%;而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占比将从目前的63.5%下降至54.3%;14 岁以下人口比例将略微下降至11.2%。 ...
意大利统计局预测该国人口将持续减少
新华社· 2025-07-29 10:53
报告说,随着人口持续减少,意大利社会年龄结构也将发生显著变化。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 比例将从现在的24.3%上升至34.6%;而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占比将从目前的63.5%下降至 54.3%;14岁以下人口比例将略微下降至11.2%。 报告称,人口减少的幅度在地理分布上明显不均。意南部地区由于长期面临青年外流和经济活力不 足的问题,预计到2050年将减少约340万人口,到2080年累计减少790万。而意北部地区在2030年前可能 出现小幅增长,随后也将步入减少通道。 分析显示,意大利已连续15年以上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尽管外来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总人口 减少的趋势,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新华社罗马7月29日电(记者任耀庭)意大利中央统计局28日发布的最新人口预测报告显示,未来 数十年内该国人口将持续减少,到2080年总人口可能减少近四分之一。其中,南部地区预计将成为人口 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根据报告,意大利目前人口约5900万,预计到2050年将减少至5470万,到2080年进一步减少至4580 万,较当前水平减少约22%。 ...
两年减少超1000万人!幼儿园,关停潮加速了
商业洞察· 2025-06-18 09:18
教育人口变化趋势 - 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3.99万人,较2023年减少508.99万人 [4][5] - 小学在校生人数10584.37万人,较2023年减少251.6万人 [9][10] - 2024年小学招生1616.63万人,较2023年减少261.25万人 [15] - 高考人数1335万人,为八年来首次下降 [40] 学校关停潮 - 2024年幼儿园数量25.33万所,较2023年减少2.11万所 [17][18] - 2024年全国普通小学13.63万所,较2023年减少0.72万所 [22] - 2013-2022年东北地区小学关停数量:黑龙江1900余所、吉林2600余所、辽宁2200余所 [64] 人口结构影响 - 202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 [47][48] - 2024年全国结婚对数610.6万对,创45年新低 [30][31] - 2025年一季度结婚登记181万对,同比减少15.9万对 [34][36] 教师队伍变化 - 2023年全国专任教师1891.7万人,较2016年增加376.27万人 [67] - 2023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减少15.71万人,小学减少0.04万人 [69] - 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较2020年下降84.8% [70] 城市与乡村洗牌 - 2023年农村人口4.77亿人,较1995年峰值减少3.82亿人 [56] - 全国2000多个县域中,人口20万以下的400多个,5万以下的80多个 [59] - 2024年293个城市中165个出现人口减少,占比56.3% [76][77] 楼市影响 - 人口减少导致增量需求枯竭,改善需求成为主流 [74] - 超半数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流失、库存高企问题 [77][79] - 三四线城市房价"鹤岗化"趋势不可阻挡 [78][80]
2024年多省份人口增长 广东增幅居首
中国经营报· 2025-04-11 20:05
2024年中国各省份常住人口变化概况 - 全国29个省份公布2024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其中9个省份人口增长(广东、浙江、新疆、福建、西藏、海南、河北、安徽、陕西),2个省份持平(天津、江苏),18个省份下降 [2] - 人口增长超10万人的省份仅4个,减少超10万人的省份达9个 [2] - 广东省以74万增量重回第一,浙江43万增量居第二,新疆24.8万、福建10万分列三四位 [4][6] - 东北地区人口问题突出,辽宁减少27万人,吉林减少22.1万人,两省出生率均低于5‰(辽宁4.32‰,吉林4.17‰)[7][9] 重点省份人口结构分析 广东省 - 常住人口达1.278亿,增量74万中自然增长占比超60%(出生113万/死亡率8.89‰,死亡66万/死亡率5.20‰)[4][5] - 连续18年保持人口第一大省地位,连续5年出生人口超百万 [6] - 2022年曾减少27.2万,2023年增量49万落后于浙江 [4] 浙江省 - 常住人口增量43万,但连续两年自然增长率为负(2024年出生41万/死亡率6.17‰,死亡43.4万/死亡率6.53‰)[6] - 机械增长为主要驱动力,2023年自然增长率为-0.86‰ [6] 山东省 - 常住人口连续3年下降,2024年减少42.83万(全国最多),总人口1.008亿 [11] - 自然增长率连续3年为负(2024年出生64.9万/死亡率6.42‰,死亡81.7万/死亡率8.09‰)[11] - 2023年自然减少22.11万,2024年自然减少16.8万 [11] 区域人口特征 东北地区 - 辽宁老年抚养比达30.6%(全国22.57%),吉林26.26%,黑龙江25.99% [8] - 三省少儿抚养比持续低于17%(全国24.01%),老龄化问题显著 [8] - 2023年曾现省际净流入(辽宁+8.6万,吉林+4.34万),但2024年再度大幅流出 [7] 中部地区 - 六省中仅安徽增长2万,河南减30万、湖南减29万、山西减20.03万、江西减13万 [12] - 人口前十省份中中部占5席(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除安徽外均下降 [12] 直辖市 - 上海减少7.19万(降幅最大),北京减2.6万,重庆减0.96万,天津持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