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合作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钟声:坚持互惠互利,平等协商解决经贸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8:52
中美经贸会谈核心成果 - 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就经贸问题进行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 并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1] - 双方就TikTok问题解决方案 减少投资障碍 促进经贸合作等达成基本框架共识[1] - 会谈确认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TikTok问题解决方案 - 双方就TikTok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达成基本共识[2] - 算法等知识产权使用授权方式成为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2] - 中方将依法审批TikTok涉及的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事宜[2] 中美经贸关系基本原则 - 互利共赢被确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和持续对话的基础[1] - 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被证明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1][2] - 双方认识到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同意继续密切沟通相向而行[2] 中方立场与关切 - 中方坚决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2] - 中方在会谈中对美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行为提出严正关切[3] - 中方强调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和企业利益为代价达成协议[2] 企业运营环境要求 - 美方被要求为包括TikTok在内的中资企业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2] - 中国政府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2] - 中方强调美方应停止打压中国企业并取消限制措施[3]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同意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增进共识化解分歧[3] - 继续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和前期经贸会谈成果[3] - 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3]
国际锐评丨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6 13:03
纪念活动核心观点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强调团结合作与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1]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永不忘记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与帮助 [1] - 国际人士一致认为各国应携手并肩实现和平永续和共同现代化 [1][4] 历史合作案例 - 德国友人约翰·拉贝通过《拉贝日记》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揭露日军暴行 [1] - 苏联飞行员志愿来华参战 美国飞虎队开辟驼峰航线支援中国 [3] -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和印度医生柯棣华在华救死扶伤 中国派十万远征军入缅作战 [3] - 上海接纳两万多名犹太人 中国渔民勇救里斯本丸号英军战俘 [3] 当前国际形势与挑战 - 二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丛林法则抬头 战后国际体系遭冲击 [4] - 全球面临和平赤字 发展赤字 安全赤字 治理赤字持续上升问题 [4] - 仅有20多个国家实现现代化 总人口约10亿 仍有超6亿人面临饥饿问题 [7] 中国现代化路径与全球合作 - 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战争殖民掠夺老路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5] - 中国同超过150个国家共建一带一路 落地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旗舰项目 [5] - 中国主张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 [7] - 中国给予所有建交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7] - 中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 通过进博会链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7] 世界现代化愿景 - 世界现代化应是和平发展 互利合作 共同繁荣的现代化 [5][7]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认为中国表态反映和平发展力量共同心声 [4] - 国际社会认可各国应命运与共休戚相关 实现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4][7]
冯德莱恩抵达北京后表态:坚信欧中能够实现互利合作
环球网· 2025-07-24 07:44
中欧领导人会晤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7月24日访华并出席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1] - 冯德莱恩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此次峰会是推进和重新平衡中欧关系的契机并强调双方能实现互利合作为未来50年关系定调 [1] 中欧关系评价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合作成果丰硕为近20亿人民带来福祉 [3] - 中欧关系当前处于承前启后重要时刻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 [3] - 在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中欧加强战略沟通和对话合作有利于双方和世界 [3] 会晤背景与意义 - 会晤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 [3] - 会晤旨在对外发出中欧致力于加强伙伴关系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的积极信号 [3]
上海临港新片区亮相英国伦敦,中外企业聚焦前沿产业与科技创新
第一财经· 2025-07-23 08:05
临港新片区对英招商成果 - 已有近70家英国企业在上海临港落户,覆盖医药、金融、高端制造等多个行业 [1] - 2025临港全球投资促进活动首站选址伦敦,聚焦高端制造、跨境金融与科技创新领域合作 [1] - 活动由临港管委会联合英国中国商会、中银集团投资主办,吸引英工商界及中资机构参与 [1] 政策与产业集群优势 - 临港实施"五自由一便利"政策体系(投资、贸易、资金、人员、数据自由及运输便利),建立国际接轨治理机制 [3] - 加速形成集成电路、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吸引特斯拉、波音、GSK等头部企业入驻 [3] - 中国银行在临港投资建设滴水湖国际中心,探索智能制造、跨境金融等中英合作创新模式 [3] 英企实践案例 - GSK在临港设立全资子公司,以CMO模式运营Viread与Seroxat两款核心产品 [7] - 赫力昂利用临港产业集群优势,实现研发、制造到供应链全链条本地化 [7] - 波音将浦东基地整体迁至临港,建设高标准航空维修设施,预计2026年投用 [7] 中英合作展望 - 48家集团俱乐部强调中国通过国家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在某些领域已超越伦敦 [5] - 伦敦出口公司计划组织英企赴沪参加国际机器人博览会,关注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进展 [7] - 英国中小企业关注临港作为进入中国的"制度通道"潜力,认为中英产业互补性强 [8]
华夏时评:强化“互利”能力,解决经贸分歧
华夏时报· 2025-06-13 12:16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就落实元首共识和解决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2] - 中方强调通过平等对话和互利合作解决分歧,坚持"有诚意、有原则、不愿打、不怕打"的谈判态度 [2] -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2] 强化互利合作的核心路径 - 专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IP"的质变创新 [3] - 中国依法审批中重稀土出口许可,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民用领域的合规贸易沟通 [3] - 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行业对中重稀土需求增长,中国具备产业链生产和加工优势 [4] 行业竞争与技术突破 - 汽车行业需避免价格战内卷,通过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 [5] - 工信部支持车企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核心技术和品牌实力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5] - 基础研究是产业根基,华为提出需战略投入以避免技术依赖 [6] 制造业升级与人工智能机遇 - 中国制造业未来需实现高质量、低成本与智能化三位一体发展 [6] - 人工智能是中国制造的新机会,能力建设将扩大国际合作空间 [6] - 芯片领域通过叠加和集群方法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开源软件将支撑社会需求 [6]
商务部副部长凌激会见德国中小企业代表团
快讯· 2025-05-28 01:20
中德经贸合作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供链体系和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 [1] - 中国为德国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大量商机 [1] - 中德双方应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 - 中德双方应坚持互利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