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滑坡

搜索文档
股份解禁一年多,冠中生态实控人火速卖公司,业绩上市即巅峰
搜狐财经· 2025-09-21 20:1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冠中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李春林和许剑平筹划控制权变更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1] -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2025年9月22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3] 上市历程 - 公司2015年11月24日在新三板挂牌 股票代码834265 [5] - 2017年5月17日从新三板摘牌 为冲击A股IPO做准备 [5] - 2019年5月13日完成辅导备案登记 辅导机构为国金证券 [5] - 2020年6月23日创业板发行上市获受理 73天后于2020年9月4日过会 [5][7] - 2021年2月25日在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 [5] 股东减持与股份变动 - 2024年2月26日实控人锁定股份解禁 解禁数量7035万股 占总股本50.24% [9][10] - 解禁后三个月 控股股东冠中投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840.06万股 占总股本6.07% 转让价格8.5元/股 转让价款7140.51万元 [10] - 受让方杨恩光无关联关系 接盘股份锁定期6个月 [11] - 杨恩光计划2025年10月9日至2026年1月8日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48%的股份 [11]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市前业绩呈现高增长:2016-2020年营业收入从1.51亿元增长至2.92亿元 扣非净利润从466.2万元增长至6200万元 [13] - 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2022年扣非净利润下滑28% 2023年下滑36.55% 2024年亏损7818万元 [1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589.7万元 营业收入仅5000万元出头 [1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应收账款金额超过5亿元 [13]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月最高股价47.58元 之后持续下跌至最低7.02元 目前股价11.2元 较高位下跌四分之三以上 [14] 融资与分红 - IPO首发融资3.03亿元 [17] - 2023年7月21日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4亿元 [17][18] - 上市两年半累计融资超7亿元 [18]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约3047.58万元 [19]
德恩精工董秘减持“迅猛”完成 公司上市后其累计套现逾12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6:15
公司高管减持情况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谢龙德于9月8日至9日减持16.88万股 减持均价18.45元/股 套现311.44万元 减持后持股50.63万股(占比0.3452%)市值约900万元 [1] - 副总经理李锡云于9月2日减持12.68万股 减持均价18.84元/股 套现238.89万元 [1] - 谢龙德自2020年以来累计减持套现1295.94万元 包括2020年减持30万股套现651.5万元 2022年减持22.5万股(均价14.80元/股)套现333万元 [3][4] 历史持股与减持背景 - 谢龙德2019年上市时持股市值达2316万元(直接持股120万股+通过黎明投资间接持股58万股+通过德智投资间接持股22万股)发行价11.58元/股 [3] - 公司上市以来发布59条减持相关公告 实控人雷永强2022年减持146.67万股(金额超2000万元)2023年减持268.8万股(金额4638.32万元)2024年减持293万股(金额4753.85万元) [4] - 2020-2021年时任董事王富民四度违规减持(未披露计划/窗口期减持/短线交易)2022年现任董事雷雨霏违规减持3.64万元 [5] 公司经营与业绩表现 - 主营业务涵盖机械传动与传动联结件、机械非标定制件、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和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 核心业务为机械传动与传动联结件及非标定制件 [5] - 2023年亏损812.33万元 2024年亏损1.31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2169.43万元 [5][6]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内卷 国际贸易争端影响全球需求 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6] 股价波动与减持时机 - 8月初至中旬股价最高突破23元/股 但谢龙德和李锡云未在高位减持 8月下旬起股价回落 [1] - 谢龙德2021年曾披露减持计划但未实施 因当时股价走势低迷 [3]
成本压力致业绩背离 司太立回应上交所问询
中国经营报· 2025-07-11 11:45
应付账款与产销量背离 - 2024年末应付账款余额同比增长36.45%至5.09亿元,主要产品造影剂系列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下滑9.21%和5.65% [3] - 应付账款增加源于工程设备款增加7978.03万元(增幅67.35%)和采购货款增加5620.2万元,其中2024年Q4碘原料采购额同比猛增约1.1亿元至2.32亿元 [4] - 公司解释为碘原料价格攀升背景下"低价囤货"策略,但库存量增长28.05%与产销量双降形成矛盾 [4] 在建工程异常 - 2024年在建工程余额同比增长99.28%,远超同期3%-7%的收入增速 [5] - 江西司太立和上海司太立项目连续三年完工进度超90%却未转固,规避固定资产折旧计提 [6] - 2022-2024年累计投入12.19亿元购建固定资产,核心募投项目"年产1550吨造影剂原料药"延期至2025年12月 [6] 存货与业绩恶化 - 2024年末存货余额11.05亿元(同比降3.76%),但在产品增10.26%、库存商品增6.78%,94.79%存货库龄在一年以下 [5] - 2024年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7.0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909.9万元(同比降211%),扣非净利润亏损5412.99万元(同比降251.56%) [8] - Q4归母净利润亏损5807.48万元(同比降1281.88%),毛利率从2023年24.29%下滑至19.43% [8] 亏损驱动因素 - 固定资产转固导致折旧激增但产能利用率不足,美元汇率上升推高进口碘成本,销售费用增长蚕食利润 [8] - 实际亏损4909.9万元远超业绩预告的2500-3100万元亏损区间 [8] - 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极高:胡健质押99.99%持股(4630万股),胡锦生质押96.73%持股(4359.68万股) [9] 公司背景 - 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碘海醇原料药产能及产量居国内前列,2016年上市 [7]
周大福“一口价”金饰涨价在即,成本压力下的金价新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3-29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金价攀升至历史新高,黄金饰品市场价格调整,周大福“一口价”金饰销售情况乐观且将涨价,公司希望借此提升业绩,但行业面临业绩下滑压力,需重构价值链 [1][2][3][4] 金价情况 - 3月28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跃升至3070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触及3109美元/盎司高点 [1] 周大福金饰价格与销售情况 - 3月28日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达932元/克,投资黄金类产品价格为818元/克 [2] - “一口价”金饰近期销售情况比按克重计价金饰乐观,4月将涨价,涨幅几百元至几千元,整体上调幅度约10%-20% [2] - 2024年4 - 9月公司整体营业额394.08亿港元,同比下降20%,黄金首饰及产品销售额下滑22%,“一口价”金饰营业额同比增长近118% [2] - “一口价”金饰在周大福黄金首饰产品零售值中占比从上年同期5%增长至14%,后续季度扩大至19% [2] 周大福涨价原因与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倾向不受短期金价波动影响的“一口价”金饰,公司希望通过涨价提升业绩 [3] - 此次“一口价”金饰产品涨价幅度10%-15%,按件数计算整体涨价幅度百元至千元,去年10月也曾调价,涨幅同样10%-15% [4] - 涨价或带来收益增长,但周大福需在金价波动与金饰需求疲软中寻求突破重构价值链 [4] 行业情况 - 周生生、老凤祥、六福集团等多家黄金零售企业面临业绩下滑压力,通过涨价带动业绩增长成行业共识 [5] - 黄金珠宝行业在金价攀升背景下面临挑战与机遇,正寻求重构价值链解决方案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