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柬埔寨经济更新 2025年6月:应对不确定性:特别关注为柬埔寨的未来增强收入
世界银行· 2025-08-05 09:02
宏观经济表现 - 柬埔寨2024年实际GDP增长6%,2025年预计放缓至4.0%,2026年回升至4.5%[15][46][47] - 服装、旅行用品和鞋类(GTF)出口占商品出口增长贡献6.4个百分点,自行车出口贡献0.5个百分点[76] - 旅游业收入2024年达36.37亿美元,占GDP的9.4%,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的74%[81] 财政与债务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央政府收入同比增长11.2%,财政赤字预计收窄至GDP的2.7%[40][147] - 公共债务存量2024年底达GDP的25.9%,其中62%为双边债权人债务[151] -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024年底升至7.9%,微型金融机构达9.0%[136] 投资与就业 - 2025年第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批准额同比增19%,但国内投资暴跌96.7%[103][104] - 制造业就业人数增至120万,其中83.7%由GTF产业贡献[89] - 农业部门提供310万就业岗位,占总就业的33.4%[113] 贸易与通胀 - 商品进口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8.5%,超过出口11.6%的增速[123] - 2025年3月通胀同比升至3.7%,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推动[119] - 广义国际储备达247亿美元,可覆盖约7个月进口[37] 政策建议 - 需推动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减少对建筑和服装出口的依赖[163] - 建议加强破产清算框架和银行清算机制以应对不良贷款问题[165] - 应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市场多元化,包括RCEP和东盟协议[164]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违规放贷揽储!审计署剑指商业银行乱象
券商中国· 2025-06-28 05:05
金融风险薄弱环节 - 7家商业银行审计显示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薄弱环节,6家银行违规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209.68亿元 [3] - 7家银行未严格落实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要求,放款时仍以房企整体风险评价单个项目授信 [3] - 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11家地方融资平台借机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 [4]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资产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未将符合不良认定标准的193.8亿元贷款下调为不良,涉及资不抵债及欠息超90天的借款人 [6] - 3家地方中小银行通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掩盖不良318亿元,还原后实际不良率达2.77%,高于全国同类银行平均水平 [7] - 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1.59%降至1.50%,但城商行(1.79%)、农商行(2.86%)和民营银行(1.76%)不良率高于平均水平 [8] - AMC被监管要求禁止协助金融机构通过结构化交易虚假出表掩盖不良,华融重庆分公司因虚假处置不良被处罚 [11][12] 违规放贷揽储问题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270户虚假资料企业违规放贷,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存贷挂钩方式违规揽储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13]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加剧,部分银行通过存款送潮玩IP产品等变相高息揽储被叫停 [15][16] - 国有大行存款缺口仍突出,与中小行分化明显,可能存在套利链条:实体部门从大行低息贷款转存高息中小行 [17] - 伴随大小行利率调整时间差缩短,套利空间压缩,大行存款向中小行"搬家"趋势或放缓 [18]
为什么现在业务这么难做?投行大佬们总结出了一些实用建议
梧桐树下V· 2025-06-19 03:52
会员优惠活动 - 年卡年中惠到手价¥2799 较日常价¥4099下降31.8% [1] - 半年卡年中惠到手价¥1799 较日常价¥2599下降30.8% [1] - 月卡年中惠到手价¥599 较日常价¥699下降14.3% [1] - 活动时间为6月19日-26日 扫码办理可享超低价 [2] - 两年卡促销价¥3299 支持两年学习时长 [8] 课程体系与内容 - 学霸会员覆盖8大课程体系 含400+精品课程 [4] - 境内上市课程包含上市监管、财务规范、税务处理等模块 [4] - 境外投融资课程涵盖红筹架构、SPAC上市、财税处理等专题 [4] - 并购重组课程包含140个案例解析及法律要点 [4][7] - 基金课程涉及股权投资、投后管理、各类基金运作 [4] - 公司治理课程包含新《公司法》专题、合规问题、股权激励等 [4][8] - 职业技能课程含估值建模、财务分析、AI工具应用等 [4][7] 热销课程折扣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专辑原价899 年中惠5折至449.5 [7] - 私募基金实务解析专辑原价799 年中惠5折至399.5 [7] - 投行AI应用技巧课程原价599 年中惠5折至299.5 [7] - 企业出海全攻略课程原价899 年中惠5折至449.5 [7] - 财务估值建模课程原价299 年中惠5折至149.5 [8] - A股IPO筹备课程原价799 年中惠5折至399.5 [8] 细分领域专题 - 香港上市监管规则课程时长3h 年中惠价149.5 [7] -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课程2.5h 年中惠价134.5 [8] - 北交所上市策略课程1.5h 年中惠价84.5 [8] - 股权投资逻辑课程含48案例 年中惠价199.5 [8] - AI法律工具实战课程3.6h 年中惠价99.5 [8]
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成为新的“淘金池”
36氪· 2025-04-11 04:06
文章核心观点 - 房价下跌引发企业债务风险和不良资产,虽影响金融机构但也使不良资产交易服务活跃,不良资产有激活价值潜力且市场认知渐趋理性 [1][5] 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 房价下跌致不动产价值下探,引发企业债务风险和抵押资产贬值缩水形成不良资产 [1] - 商业银行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构成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重要部分,其他金融机构投资也可能形成不良资产,企业债务违约增多或使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扩大 [4] - 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需求和宏观经济大周期不协调导致不良资产形成 [5] 不良资产现状 - 2020 - 2024年每年累计处理不良资产规模均超3万亿元,不良资产影响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经营发展 [1] - 不良资产业主方呈现多元化,包括银行、信托、AMC等金融类机构和处于债务风险的房地产企业 [4] - 不良资产交易服务活跃,有成为市场“小风口”迹象,部分出险房地产企业进入不良资产赛道 [1] 不良资产价值与交易 - 不良资产通过收购、管理与处置等策略有机会激活全新价值,底层资产剥离后有潜力成为投资品,企业可借此改善财务状况 [5] - 评估时将资产和企业主体债务分开,剥离债权和股权与底层资产,发掘不良中的优质部分,聚焦“非负资产” [5][6] - 市场对不良资产认知渐趋理性成熟,去年以来不良资产交易折扣幅度缩小 [6] 交易活跃的不良资产类型 - 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写字楼等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价值高,交易顺畅,部分项目基本不打折 [7] - 长租公寓是比较活跃的交易类型 [8] 不良资产处置区域与评估 - 不良资产处置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开始下沉到三线城市,三线城市受市场需求限制,风险评估要求更高 [8] - 评估遵循“三面”与“五率”原则,特别关注综合变现率,重点评估当期现金流稳定性、未来现金流可实现性、资产成熟稳定性与运营能力等 [8] 不良资产管理不同阶段估值重点 - 收购阶段核心是本金折扣率,需分析债务人还款能力、意愿及抵押物质量 [8] - 管理阶段动态跟踪资产价值变化,考虑市场价格波动、资产运营情况和外部因素 [8] - 处置阶段根据市场动态对抵押物最新估值,结合变现折扣率预测资产回收金额,确保处置高效合理 [9]
直击兴业银行业绩会:力争稳步提升分红率,今年净息差预计下降10bp但跑赢大市
新浪财经· 2025-03-28 10:14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8日兴业银行举行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27日晚披露年报,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幅转正,计划每股分红1.06元,分红占比首超30%,还发布估值提升计划,业绩说明会围绕引入资金、分红、净息差、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阐述情况与规划 [1] 分组1:市值管理与股权结构 - 做好市值管理需内外兼修,外部依赖宏观经济环境增强信心,内部要练内功、增实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防控风险 [2] - 政策推动扩大AIC股权投资试点,兴业银行正积极申请,成功后将在科技金融形成新发展 [3] - 兴业银行股权结构分散,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正加大耐心资本、中长期战略资金伙伴引入以优化股权结构 [3] 分组2:分红情况 - 经董事会审议,兴业银行计划每股分红1.06元,分红金额总计220.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0.17%,首次突破30%,连续15年上升 [4] - 下一阶段公司将努力创造更大价值,保持较好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分红率为重要目标 [4] - 公司一直在研究、观察同业中期分红做法,希望投资者成为耐心资本,相伴成长、共享成果 [4] 分组3:净息差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122.26亿,同比微增0.66%,净利息收入1481.07亿,同比增长1.09%,归母净利润772.05亿,同比增速0.12%,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转正因净利息收入增长、净息差降幅收窄 [5] - 2024年负债成本从2.34%下降到2.17%,下降17bp,存款成本下降明显,对公存款成本同比下降30bp [5] - 按当前资产结构,存款付息率还有20个bp下降空间,预计今年净息差继续下行10bp,但会跑赢大市 [6] 分组4:信贷计划 - 今年新增贷款增长计划为4000亿元,其中公司贷款计划新增3000亿元,零售贷款计划新增1000亿元 [8] - 前两月新增信贷1200亿元,处于合理范围,增长主要是对公信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同比多增80多亿 [8] - 截至2024年末贷款余额5.73万亿,贷款较上年末增加2756.75亿元,增长5.05%,公司贷款占比上升,个人贷款和票据贴现占比下降 [8] 分组5:资产质量 - 预计今年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较上年下降,地方债和信用卡风险收敛,房地产新发生不良收敛但个别项目可能暴雷,零售信贷不确定性大 [9]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07%,较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率受零售风险抬升影响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 [9] - 2024年末零售信贷不良率0.82%,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但处于行业较好水平,地方债通过专项债置换压降敞口,房地产不良资产率上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