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最新发声:我们将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5:32
小米汽车高管回应车祸传闻 - 公司董事长雷军回应称培训中偶有状况发生属正常现象,但近期有大量小号散布谣言,将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1] - 公司副总裁李肖爽明确表示相关内容为恶意造谣,已启动法律程序[4] - 传闻中"身亡"的教练谢欣哲通过微博证实自己安然无恙[4] 小米汽车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预计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8] - 公司否认小米YU7售价为23.59万元的传闻,表示正式定价将在开售前一至两天确定[8] - 公司表示将坚持"反内卷"策略,不打价格战,并即将推出汽车芯片[8] - 公司五年前已开始投资研发机器人领域,目前汽车工厂正在试用相关能力[8] - 公司汽车芯片正在研发中,预计很快推出[8]
汽车行业周报(20250602-20250608):整车、机器人催化频出,全年销量展望乐观-20250608
华创证券· 2025-06-08 12: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汽车板块表现疲弱,受“降价、内卷”新闻及投资者对2026年补贴退坡后行业销售情况的担忧影响,但今年恶性价格战风险不大,销量预期乐观,明年情况未必很差,市场证伪需到1Q26之后,本周有特斯拉机器人审厂等正面行业变化支撑相关标的股价表现,后续选股应聚焦结构性行情[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环比-1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1%,环比-10%;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零售销量159万辆,同比+6.0%,环比-14%;库存增加19.7万辆,同比+1.9倍[4] - 5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中,比亚迪38万辆,同比+15%,环比+0.6%;零跑4.5万辆,同比+1.5倍,环比+9.8%;理想4.1万辆,同比+17%,环比+20%;小鹏交付3.4万辆,同比+2.3倍,环比-4.3%[4] - 5月下旬行业折扣率7.8%,较上期+0.6PP(5/10),较去年同期+2.9PP(5/25);折扣金额11,751元,较上期+1,139元(5/10),较去年同期+4,761元(5/25);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领克-5.5PP、华晨宝马+3.2PP、比亚迪+2.5PP、上汽大众+2.0PP、北京奔驰+0.9PP(相较于5/10)[4] 行业研究 - 整车推荐理想汽车、江淮汽车,建议关注北汽蓝谷、上汽集团、小鹏汽车、小米集团;零部件方面,机器人板块推荐拓普集团等,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等,推荐主业基本面良好的星宇股份等;重卡6月数据有望延续5月表现,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推荐潍柴H/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6月2日,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深圳打造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队,推动传统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26] - 6月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披露小米YU7定价情况,称小米汽车业务预计今年下半年盈利,汽车芯片预计很快推出[26] - 6月3日,四维图新与阿里云计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多领域合作[26] - 6月4日,乘联分会预估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4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9%;1-5月累计批发522万辆,同比增长41%[26] - 6月4日,泸州市印发推广新能源汽车十条措施,力争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等[26] - 6月5日,长安汽车等公司披露兵器装备集团分立重组进展,分立重组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26] - 6月5日,乘联分会统计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万辆,同比增长13%,较上月增长10%;1-5月累计零售880.2万辆,同比增长9%;5月厂商批发232.9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增长6%;1-5月累计批发1079.7万辆,同比增长12%;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5.6万辆,同比增长30%,较上月增长14%;1-5月累计零售438万辆,同比增长34%[26] - 6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实施次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大幅增长38.2%;截至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400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约1400家[26] - 6月6日,2025年4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达80.2亿美元,环比下降3.7%,同比增长6.3%;1-4月累计出口金额310亿美元,同比增长4.8%[26] 海外新闻 - 6月2日,特斯拉5月在法国仅售出721辆汽车,同比减少67%,注册量降至2022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股价一度下跌2.3%,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4%[27] - 6月4日,美国5月轻型汽车销量折合成年率为1565万辆,比4月修正后的1725万辆下降约160万辆[27] - 6月6日,三星与英飞凌、恩智浦合作研发下一代汽车芯片解决方案,基于三星5纳米工艺,优化内存与处理器协同设计[27]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0.09%,板块排名23/29;上证综指+1.13%、沪深300 +0.88%、创业板指+2.32%、恒生指数+2.16%;汽车板块-0.09%、零部件-0.11%、乘用车-0.35%、商用车-1.44%、流通服务+0.77%[8] - 汽车板块上涨个股数167,下跌个股数108,平均值1.1%,中位值0.6%,板块涨跌-0.09%,行业PE 31,较上周涨跌4.23%[29] - 上周涨幅TOP5为超捷股份28.4%、大为股份18.7%、青岛双星18.4%、恒勃股份16.1%、雷迪克15.4%;上周跌幅TOP5为通达电气-23.6%、云内动力-18.8%、交运股份-11.5%、东风科技-11.0%、东风汽车-10.8%[31]
汽车芯片的未来,挑战在这10000个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8 01:16
汽车行业计算需求升级 - 现代汽车正迅速成为"车轮上的数据中心",需要满足自主性、安全性和持续软件更新的高性能计算需求,且必须在10-15年使用寿命内承受高温、振动等恶劣条件[1] - 汽车将成为用户拥有的最高端计算设备,但运行环境与数据中心或智能手机存在根本差异,需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运行[1] 欧洲半导体与汽车产业融合优势 - 欧洲凭借丰富的汽车传统和《欧洲芯片法案》等政策支持,在移动出行与微电子融合领域具备独特优势[2] - 欧洲拥有众多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及悠久的行业历史,imec通过先进封装、芯片架构和系统集成技术推动转型[2] Chiplet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传统SoC面临自动驾驶计算需求激增的局限性,Chiplet模块化设计可提供更高良率、成本效益和架构灵活性[3] - imec通过汽车Chiplet计划(ACP)推动技术落地,重点验证10,000个连接在恶劣环境下15年稳定性的关键问题[3] - 德国海尔布隆的芯片设计加速器正在构建基于Chiplet的ECU参考模型,为汽车制造商提供A级样品验证[3] 汽车传感器技术发展 - 当前汽车传感器缺乏统一标准,imec通过SENSAI项目开发CMOS摄像头、短波红外成像和固态硅光子激光雷达等下一代技术[4] - 建立传感器架构数字孪生系统,可虚拟测试配置方案,降低开发成本并加速迭代[4] - 研发重点包括广域虚拟孔径雷达系统和固态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以提升精度并克服机械弱点[5] 行业协作与标准化 - 需要建立跨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半导体公司的协作生态系统,避免技术孤岛[5] - imec的STAR计划通过研讨会和技术焦点小组推动接口、协议和互操作性层标准化,为规模经济奠定基础[5]
今日新闻丨雷军称:小米YU7不可能卖23.59万元,小米汽车业务将在今年内盈利!远景动力法国电池超级工厂投产!
电动车公社· 2025-06-04 16:00
远景动力法国电池超级工厂投产 - 远景动力位于法国杜埃的电池超级工厂于6月3日正式投产,主要为雷诺集团提供动力电池 [2] - 搭载远景动力电池的雷诺R5正在法国市场畅销 [2] - 远景动力已在全球6个国家布局13座电池制造基地,包括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 [2] - 中国电动车产业链加速全球化,当地建厂被视为本土化的重要策略 [2]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集团在2025投资者大会上透露,汽车业务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4] - 小米YU7售价被雷军否认网传的23.59万元,正式定价将在发布前1-2天确定 [4] - 小米正在自主研发汽车芯片,预计很快推出 [4] - 小米SU7作为首款车型表现成功,与2021年宣布的10年100亿美元自有品牌造车计划密切相关 [4]
雷军: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实现季度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6-03 15:52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四季度实现汽车业务盈利 亏损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7亿元收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总收入达186亿元 占总收入16.71% 其中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 环比增长10.7% [1] - YU7车型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 汽车芯片研发进入后期阶段 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汽车工厂 [1] YU7车型动态 - 新车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预计7月量产 当前仅能静态展示 正式售价未定(网传23.59万元被否认) 特斯拉Model Y竞品定价区间26-31万元 [1][2] - 5月销量维持2.8万辆 与4月持平 但SU7 Ultra车型因碳纤维部件宣传问题引发车主投诉 [2]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加强辅助驾驶宣传规范 重点整顿隐藏式门把手、动力电池等新功能标准 [3] - 行业面临反内卷政策导向 公司明确不打价格战策略 [3]
小米YU7不卖19.9万也不会卖23.6万?雷军最新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6-03 10:22
小米YU7产品与定价 - 小米YU7首款SUV已抵达上海、杭州、成都43家门店开启静态品鉴 [1] - 雷军明确否认网传23.59万元售价 称正式定价将在开售前1-2天确定 [1] - 雷军在发布会表示"19万9是不可能的" 强调反对价格战和内卷 [1][4]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期 - 小米汽车业务亏损持续收窄 2025年一季度经营亏损从7亿元缩减至5亿元 [5]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一季度总收入达186亿元 分部毛利率为23.2% [5] - 公司预计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第三至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1][5]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小米YU7智驾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 行业投入处于领先水平 [4] - 公司五年前启动机器人研发 汽车工厂已开始试用相关能力 [1][7] - 汽车芯片研发进展顺利 预计很快推出 [1][7] 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YU7留资用户数为去年SU7同期的3倍 首次留资用户占比超60% [7] - 新车将于7月正式上市 目标打开新能源高端市场 [4][7] 行业竞争环境 - 5月多家车企启动新一轮价格战 老款车型降价同时新车定价下探 [4] - 比亚迪对22款智驾车型限时补贴 海豹07DM-i直降5.3万元 秦PLUSDM-i补贴后仅6.38万元 [4] - 吉利星愿起售价从6.88万元降至5.98万元 凯迪拉克XT4全款一口价降6-8万元 [4]
雷军:目前汽车工厂正在试用机器人相关能力 小米汽车芯片预计很快推出
快讯· 2025-06-03 08:05
产品定价 - 小米YU7车型正式定价尚未确定 预计1-2天内公布 否认网传23.59万元售价[1] 技术研发 - 公司五年前开始投资研发机器人领域 汽车工厂已进入试用阶段[1] - 汽车芯片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 预计很快推出[1]
雷军:YU7定价将在开售前1-2天确定,小米汽车业务预计今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快讯· 2025-06-03 08:04
产品定价 - YU7定价并非网传的23.59万元 将在正式开售前1-2天确定 [1] 财务表现 - 小米汽车业务亏损逐步收窄 预计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1] 研发投入 - YU7智驾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 整体投入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1] - 公司五年前开始投资研发机器人领域 汽车工厂正在试用相关能力 [1] - 小米汽车芯片正在研发中 预计将很快推出 [1] 长期战略 - 公司长期坚持硬件利润率控制在5% [1]
汽车视点丨多地招商队伍“扫馆” 从上海车展看长三角汽车产业发展“新招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2 04:08
行业动态 - 2025上海车展成为汽车行业盛会,雷克萨斯以18万辆年销量成为国内少数正增长的进口豪华汽车品牌[1] - 上海市与丰田汽车签署合作协议,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在金山区落地,新"超级工厂"即将开工[1] - 车展期间多个项目签约,包括雷克萨斯纯电动项目落户上海金山、奇瑞汽车与徐汇区及临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落户上海虹桥等[2] - 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车型"尚界"落地上海临港生产[2] - 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增至118家,全产业链企业达1800多家,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地区之一[10] 公司动向 - 雷克萨斯在上海金山建立纯电动项目,将实现95%零部件本地采购,物流成本降低30%[5] - 丰田雷克萨斯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表达合作意向,包括智能驾驶、氢能、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5] - 保时捷宣布中国研发中心落户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预计下半年投入运营[2] - 奇瑞汽车在芜湖举行全球经销商大会,3000名全球合作伙伴出席[7] - 比亚迪在浙江嵊州举行美洲商务大会,20多国300余位经销商代表和媒体参与[7] 区域发展 - 上海形成4+N汽车产业格局:嘉定、浦东金桥、临港、金山四大集聚区加N个关键环节[6] - 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工明确:上海开发芯片和智能网联、江苏提供动力电池、浙江完成一体化压铸、安徽组装整车[10] - 2024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7万辆,同比增长84%,产业链产值达2600亿元[11] - 浙江嵊州与比亚迪合作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8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平台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11] -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汽车产量达204.09万辆,占全国25%,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三分之一[10] 产业链布局 - 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雷克萨斯项目打造"一小时供应链半径",涵盖江苏常熟丰田研发中心、浙江宁波零部件集群和上海本地智能驾驶企业[5] - 莘庄工业区计划沿沪闵路打造汽车芯片产业带,推动联盟+专班+基金+基地机制创新[7] - 莘庄工业区拥有66家汽车相关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约538.77亿元,涵盖佛瑞亚、电装等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6] - 各区招商重点明确:金山区聚焦汽车电子、闵行区关注汽车芯片、松江区对接动力总成企业、徐汇区探讨智驾部门落地[3]
中芯国际概念涨3.86%,主力资金净流入45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09:27
文章核心观点 截至4月11日收盘,中芯国际概念上涨3.8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0亿元 [1][2] 中芯国际概念板块表现 - 板块内66股上涨,凯德石英30%涨停,江化微涨停,华岭股份、芯朋微、安集科技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40%、10.00%、9.08% [1] - 跌幅居前的有苏试试验、新莱应材、华达科技等,分别下跌3.40%、1.75%、0.96% [1]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 - 涨幅居前概念:汽车芯片涨6.04%、MCU芯片涨5.92%、国家大基金持股涨5.21%等 [2] - 跌幅居前概念:转基因跌5.96%、玉米跌5.84%、粮食概念跌4.68%等 [2] 中芯国际概念资金流向 - 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0亿元,45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入2.53亿元,韦尔股份、全志科技、南大光电等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2.36亿元、1.71亿元、1.49亿元 [2][3] 资金流入比率居前个股 - 江化微、中科飞测、芯联集成等流入比率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9.74%、17.84%、12.2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