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网互动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今夏用电负荷已三创新高
新华日报· 2025-08-15 06:40
电力负荷创新高与保供压力 - 江苏全省用电负荷三创新高达15281万千瓦 相当于近15亿盏100瓦灯泡同时点亮 [1] - 上亿负荷量级下每攀升100千瓦保供压力成倍放大 消费侧成为重要电力资源池 [2] 负荷管理政策与实施 - 4月30日江苏出台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政策 挖掘用户调峰能力并促进新能源消纳 [3] - 通过引导企业错峰生产 组织集中检修 调动自备电厂发电等组合拳保障电力供应 [3] - 晚峰时段集中检修最大转移负荷达104万千瓦 涉及化工建材金属制品等工业企业 [3] 企业响应与电价政策成效 - 金虹钢铁调整21.43%产能至白天谷时段 白天谷时段用电负荷增至42万千瓦时较以往提升100% [4] - 尖峰电价政策施行后晚峰时段最大错峰成效达313万千瓦 工业用电负荷占电网总负荷比重近50% [4] 车网互动与虚拟电厂发展 - 7月14日实施最大功率省级车网互动实测 144辆新能源汽车通过138台V2G充电桩实现4194千瓦最大放电功率 [6] - 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聚合用电容量1160万千瓦 80家接入系统 25家完成现货市场注册其中民营13家超半数 [6] - 常州市虚拟电厂聚合3561户用户 聚合容量45.45万千瓦 形成可调能力超12万千瓦的实时调节资源池 [7] 居民节电措施与成效 - 推出智享酷夏e起节电活动 包含智能家电主动节电和峰时节电两部分 最高可获10元电费优惠券 [9] - 累计绑定近6万台智能家电设备 开展9轮居民节电互动 覆盖17.12万户次 设备参与28.78万台次 [9] - 单轮最大峰时压降规模达3.3万千瓦 参加峰时节电用户突破10万户 [9]
人民日报:广东将320万辆新能源车变成一座“隐形备用电厂”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02:22
车网互动实测规模与成果 - 广州佛山完成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复杂的车网互动实测 参与测试的包括103个充电站和4026辆新能源车 最高响应负荷2 5万千瓦 响应电量5 4万千瓦时 [1] - 测试中广州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聚合53个充电站和163个V2G充电桩 佛山组织50个充电站参与响应 [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20万辆 假设每辆车电池容量65千瓦时 全省车载储能超过2亿千瓦时 相当于500个5万千瓦容量光伏电站的日发电量 [1] 技术实现与运营模式 - 广州首次整合粤能投、小桔、特来电等30万千瓦分散资源进入虚拟电厂平台 区块链、5G硬切片、AI强化学习技术确保调节指令45秒内必达 放电数据链上存证 车主收益实时到账 [2] - 佛山通过粤能投平台提前24小时预测电价波动 自动调节充电桩功率 误差控制在5%以内 实现无人工干预削峰 [2] - 测试设计六个场景 包括断面受限、线路重过载等 新能源汽车在3分钟内成功调低5个充电站功率 缓解10千伏线路过载问题 [3] 行业合作与未来规划 - 广东电网将以实测为蓝本组建全国首个"车网互动联盟" 邀请广东电动、广汽、比亚迪、特来电等车企、运营商、聚合商参与 [3] - 规划到2028年珠三角超过60万辆车常态化参与电网调节 相当于一座虚拟抽水蓄能电站 [3] - 广州车主在两天测试中累计获得3 8万元电费红包 佛山通过"现货价格+远程调控"组合拳实现160辆车自动削峰 [2][3]
公交车变身巨型“充电宝”,反向放电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齐鲁晚报· 2025-08-10 14:11
行业动态 - 多地经历持续性高温,用电负荷攀升,推动"反向放电"新举措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6] -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缓解电网负荷压力 [6] 技术应用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公交车变身"充电宝" [4][6] - 公交车日行夜充,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8][9] - 公交车每日剩余电量约100度,相当于高温下10户家庭一天用电量 [9] - 成都公交7000辆公交车具备线网密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可视为7000个移动"充电宝" [9][11] 基础设施 - 成都公交已建成娇子停保基地、金沙枢纽两处车网互动示范站 [13] - 示范站配备52台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13] - 公交车可为社会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支持,减轻电网压力 [13][15] 运营模式 - 公交车长续航,充电可达300度以上,利用低谷段充电,白天剩余电量反向放电 [8] - 驾驶员操作放电功率115千瓦,12分钟收益约20元 [3] - 公交车在重大赛事、自然灾害等场景下可提供局域电力应急保供 [11] 用户反馈 - 社会新能源车主认为公交场站充电更方便快捷,20多分钟即可充满 [15]
公交车变身城市“充电宝” 反向放电“新”举措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央视网· 2025-08-10 02:07
车网互动项目创新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 缓解电网负荷压力 [3] - 公交车日行夜充的运行时间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 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5] - 成都公交已建成两处车网互动示范站 配备52台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8] 公交车作为电力载体 - 成都公交7000辆公交车具有线网密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可化身7000个可行走的巨型城市"充电宝" [5][6] - 公交车在重大赛事、重大事件、自然灾害时可起到局域电力应急保供作用 [6] - 公交车每天营业结束有余电约100度 相当于高温下10户人家一天的用电量 [5] 社会效益与用户体验 - 公交车反向放电12分钟功率达115千瓦 收益约20元 可通过手机扫码查看 [1] - 公交车可为社会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支持 减轻电网压力 促进绿色能源高效利用 [8] - 新能源车主反馈公交场站充电更方便快捷 20多分钟即可充满 无需排队 [10] 技术细节 - 成都公交使用长续航公交车 充电可达300度以上 利用夜间低谷段充电 [3] - 公交车白天运营后剩余电量可进行反向充电 [3]
公交车变身巨型“充电宝” 反向放电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央视新闻· 2025-08-10 01:44
行业创新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 放电功率达115千瓦 单次放电收益约20元 [1]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文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公交车在保障日常运营前提下可参与电网调峰 [1] - 公交日行夜充模式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 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单辆公交车日余电约100度 相当于10户家庭高温日用电量 [3] 技术应用 - 成都7000辆公交车转型为移动电力载体 具备线网密度高 覆盖广的特点 形成分布式储能网络 [3] - 已建成娇子停保基地 金沙枢纽两处示范站 配备52台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3] - 长续航公交车夜间低谷充电300度以上 白天运营后剩余电量参与反向放电 [1] 商业模式 - 公交车为社会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支持 单次充电仅需20多分钟 缓解公共充电桩排队压力 [3] - 系统通过手机扫码实时显示放电功率 收益等数据 实现透明化运营 [1] - 该模式适用于重大赛事 自然灾害等场景的应急电力保供 [3]
公交车变身城市“充电宝” 反向放电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央视网· 2025-08-09 23:40
行业创新 - 多地创新推出反向放电新举措以应对高温导致的用电负荷攀升 [1]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3] -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3] 技术应用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配备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5] - 公交车日行夜充的运行时间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 [3] - 单辆公交车每日可提供约100度剩余电量相当于10户家庭日用电量 [3] 规模效应 - 成都公交拥有7000辆公交车形成可移动的分布式储能网络 [3] - 已建成两处车网互动示范站配备52台双向充放电终端 [5] - 公交车网络具备线网密度高、覆盖范围广、灵活机动的特点 [3] 功能扩展 - 公交车反向放电不仅应对高温还可用于应急事件 [5] - 系统可为社会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支持 [5] - 项目同时实现减轻电网压力和促进绿色能源高效利用 [5]
浙江杭州:首次规模化车网互动助力能源稳定
新华社· 2025-08-09 07:00
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 新能源重型卡车配备130千瓦时大容量电池并搭载甲醇增程器 可将甲醇燃料高效转化为电能 可持续放电达2000千瓦时 [2] - 杭州启动首次规模化车网互动实测 让电动汽车在电网高峰反向送电 为夏季城市能源稳定供应开辟新路径 [3] - 杭州在萧山、富阳、临安等地集中开展规模化车网互动 5处充电站、24个V2G充电桩参与反向放电实测 [4] 车网互动实施效果 - 总共73位车主参与反向放电实测 总放电量3168千瓦时 相当于为1000多户家庭提供1小时空调用电 [4] - 杭州市政府出台市级补贴方案 迎峰度夏期间参与V2G充电桩放电的充电场站最高可获2元/千瓦时的顶峰放电补贴 [4] - 此次实测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实现多地联动、多品牌车型和不同场景车主共同参与 对推动政策落地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4] 电力负荷情况 - 8月6日杭州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2326.7万千瓦 创历史新高 [3]
杭州首次启动规模化车网互动实测
每日商报· 2025-08-08 01:40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推进交通运输装备新能源化。截至6月底,主城区公交车100%新 能源化,出租车(含网约车)新能源化比例达8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25.29万辆、居全国第五,绿色出 行分担率达74.5%。 "电网公司通过有效利用用户侧资源,将可调能源纳入超大城市能源管理体系,保障电网供需平衡,实 现安全经济运行。"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纪前表示。 按电动汽车10年寿命测算,一辆电动汽车全周期充电约500次,而国家规定动力电池电芯循环使用次数 超1000次,实际动力电池电芯设计寿命高达3000次以上,每辆电动汽车全周期有超2500次电池充电次数 可参与"车网互动",能源调节潜力巨大。 杭州在车网互动领域早有探索——去年7月,杭州供电公司试行"车网互动"反向放电、换电模式。今年6 月,杭州市政府在浙江省内首个出台市级补贴方案,明确迎峰度夏(冬)期间参与V2G充电桩放电的充电 场站,最高可获2元/千瓦时的顶峰放电补贴。 商报讯(通讯员钱英邹焱记者严佳炜)"电价高峰时段也是物流司机休息时间,参与车网互动,我不仅成 为了'能源公民',还额外赚了笔收入。"近日,在杭州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公园V2G充电站,吉 ...
专家称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正有序推进 规模化常态运行有压力
新浪财经· 2025-08-06 04:53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挑战 - 车网互动涉及众多参与环节和利益主体,包括省发改、地方政府部门(交通、工信、发改、市场监督等)、车企、桩企、电网企业等,牵头部门协调难度大,需要政策统筹与资源整合 [1] - 政策机制不完善,包括峰谷价差小、放电价格未出台、电池质保政策缺失、电力市场机制不明确、依赖补贴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 [2] - 技术标准不统一,涉及车桩兼容性、电池评估、聚合控制等方面 [2] - 用户参与度低,原因包括电池质保、循环寿命、认知不足、激励不足等 [2] - 设备成本高,独立计量等配套不足 [2] 车网互动试点进展与支持措施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于3月31日组织闭门研讨会,认为试点任务有信心完成,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1] - 试点城市有序推进,已建成多个示范站点,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加快工程建设 [1] - 支持措施逐步落地,包括分时电价、降低服务费、放电补贴、V2G设施补贴等 [1] - 运营补贴模式创新亮点纷呈 [1]
电车变 "充电宝":车主零成本用车背后的能源革命
36氪· 2025-08-05 05:41
电力负荷与高温影响 - 武汉电网负荷达1704.8万千瓦,同比增长26.48%,创今年首个峰值[1] - 全国电网总负荷达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份电网"爆表"[1] - 江苏电网90%负荷增量来自空调制冷[1] - 国家电网投入303亿元投产140项度夏工程,提升供电能力超3000万千瓦[2] 车网互动技术发展 - 车网互动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和反向放电V2G,实现电动车与电网双向能量流动[3] - 成都车主通过V2G放电1小时赚取48元收益,净赚30多元[3] - 上海老旧小区由5辆新能源车临时供电7小时,放出260度电[4] - 深圳84个充电场站同步启动反向放电示范,覆盖创意园区、科技企业等场景[4] - 杭州出台V2G补贴政策,最高2元/千瓦时顶峰放电补贴[5] 电池技术进步 - 动力电池设计寿命至少3000次,实际使用寿命2000次[5] - 宁德时代2025年将推出循环寿命超1万次的钠离子电池[5] - 钠离子电池在-40℃极寒中仍能保持90%电量[5] - 深圳车主放电三个月后电池健康度仍显示100%[6] 行业应用与经济效益 - 蔚来3000多座换电站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点名表扬[6] - 上海特斯拉车主通过"低买高卖"每月可净赚500元实现零成本用车[7] - 深圳纯电动大巴单次放电150度,日放电目标1.5万度[8] - 国家电网通过特高压通道跨省输电电力超2亿千瓦[8] 政策与市场发展 - 国家电网首批9个试点城市推动电车反哺电网[7] - 杭州补贴政策旨在验证车网互动在电力系统平衡、清洁能源消纳方面的能力[7] - 随着政策推进和技术普及,支持V2G功能的充电桩将大幅增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