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神文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喜报!杭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杭州日报· 2025-05-24 09:54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杭州在此次评选中实现连续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桐庐县、建德市也再次成功蝉联,杭州多个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及文明校园新入选全国最高 荣誉的"文明榜单"。 浙江省桐庐县 同时,杭州2人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浙江省建德市 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的评选,是对各地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的高度认可。杭州众多主体的入选,不仅是对近年杭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 励。继往开来,杭州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持续探索创新,努 力将更多的文明"盆景"培育成覆盖全社会的"风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最美杭 州"贡献更多力量!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浙江省杭州市 余杭区鸬鸟镇 建德市梅城镇 西湖区双浦镇三阳村 萧山区河上镇众联村 萧山区戴村镇尖山下村 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 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 余杭区瓶窑镇南山村 临平区乔司街道和睦桥村 临平区运河街道螺蛳桥村 钱塘区河庄 ...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上海这些先进榜上有名
新浪财经· 2025-05-24 04:55
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情况 -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上海市共有2人获荣誉称号及8人获提名奖 [1][3][4] - 2007年以来上海市累计14人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及75人次获提名奖 [3] 获奖者专业领域贡献 - 量子光学专家王育竹院士研制铷原子钟应用于国防工程及导航卫星核心设备 [1][7] - 航天技术专家张玉花担任探月工程三期副总指挥及火星探测工程探测器副总指挥 [18] - 电力系统专家钱忠带队完成10项创新项目并获得39项国家专利 [16] 社会服务与公益行动 - 杨德广捐资助学超600万元并帮扶西部12地区近万名学生 [9] - 陆科肖18年累计帮扶金额达20余万元并带动成立200余人志愿服务队 [11] - 吴衡实现造血干细胞55例成功配对及捐献并形成"金山现象" [17] 职业行为与行业影响 - 彭卫作为税务人员践行孝老爱亲理念并展现公共服务行业精神 [1][8] - 消防系统陆科肖设立每月"雷锋日"并推动12个消防站成立志愿服务队 [11] - 电力行业钱忠37年累计近万次线路维护并开展6大类定制化用电服务 [16] 科技创新与国防应用 - 原子钟技术具有精密测量及军事应用价值并保障导航系统时间一致性 [7] - 航天工程涵盖载人航天、探月及火星探测三大领域 [18] - 电力创新项目包含智慧用电服务及电力科普实践体验 [16]
我省一批城市、村镇、单位、家庭、学校和个人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
辽宁日报· 2025-05-24 01:44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我省新增5个全国文明城市(地级市2个、县级市和县3个),108个全国文明村镇、143个全国文明单位、22户全国文明家庭、24所全国文明校园 [1] - 两人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7人获提名奖,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盘锦市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1] 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机制 - 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 [1] - 健全两个文明协调谋划部署机制、组织推进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形成全省联动新格局 [1] - 创建重在平时、评估重在无扰、成果重在群众满意,推动各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1] 民生工程与群众参与 - 坚持创建为民、靠民、惠民,将文明城市创建转化为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2] - 开展群众"愿望清单"调查,累计完成6146个老旧小区改造,年均新建口袋公园超1000个 [2] - 通过"百城(区)提质"实现抬头见绿、开窗见景、出门有园、锻炼有场,提升群众获得感 [2] 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涵育文明乡风 [2] - 提升文化阵地使用效能,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共建精神文明 [2]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
陕西日报· 2025-05-24 00:32
精神文明建设在陕西的实践与反响 -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为工作指明方向[1] - 府谷县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将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1] - 石泉县城关镇结合打造"石韵泉声""泉民文化大市集"等工作品牌,常态化开展惠民文化活动,全面倡导文明言行、文明交通等[1] 基层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举措 - 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创建,形成"街道主抓、社区发力、群众参与"的新格局,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1] - 宝鸡的张红兵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强调优良家风在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庭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1] 教育与红色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陕西省丹凤中学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将在加强师德建设、深化德育工作、美化校园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2] - 延安市南泥湾村原党支部书记侯秀珍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南泥湾故事,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多项全国第一 四川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量质齐升
四川日报· 2025-05-24 00:27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四川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创成13个城市(巴中、攀枝花、资阳、雅安4个地级市及北川等9个县级市),数量等于前六届总和(第一届0个、第二至四届各1个、第五届2个、第六届8个)[2] - 本届参评城市创成率达76.5%(地级市66.7%、县级市81.8%),显著高于第五届50%和第六届57.1%的水平[2] - 全国文明城市总数达26个,排名从全国第八跃升至第六,创成数量与安徽并列全国第三[3] "五大文明"创建成绩 - 全国文明村镇:本届新增157个(较第六届多54个),累计430个,与河北、浙江并列全国第二[4] - 全国文明单位:本届142个入选(数量全国第一,较第六届多61个),累计达468个[4] - 全国文明家庭:本届38户入选(数量全国第一,较第二届多15户),累计73户[4] - 全国文明校园:本届36所入选(高校4所为历届最佳),累计83所(高校7所、中小学76所),新创数量全国第八[4] 道德模范与公民道德建设 - 全国道德模范:本届3人获评(历史突破且全国第一),累计18人;提名奖6人,累计70人[5] - 公民道德建设:2023年评选四川省道德模范50人、"四川好人"159人(组),推评"中国好人"13人,牛钰等3人获全国重点推介[6] - 未成年人教育:2023年评选省级"新时代好少年"30人(2人获全国称号),原创歌曲《非凡你我》入选全国推广曲目[6] 网络文明建设实践 - 成功承办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相关话题连续5天登热搜前十,川观新闻文物主题短视频传播量超2000万[7] - 开展"e路川行 文明有我"四大主题活动,展示网络文明四川实践[7]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5-24 00:14
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提出"四个要"的核心指导方针 [3]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的二十大将其确立为推进强国建设的中心任务 [3] -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发展主流价值文化以凝聚民心 [4] 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 通过文艺作品如《觉醒年代》《谷文昌》等载体传递家国情怀 以文化遗产地、国家文化公园等实体空间增强文化自信 [5] -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原创力 通过"诗词热""文博热"等文化现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5] -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需提高文明城市创建质效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推进移风易俗 [6] 文明创建长效机制 - 202个全国文明城市(区)和60名(组)全国道德模范受表彰 发挥邓小岚等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7] - 建立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 优化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7]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系统化改革 包括文明实践工作机制创新和公民道德建设深化 [7]
人民领袖|这件事 习近平很早就要求“从娃娃抓起”
央视网· 2025-05-23 23:54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精神文化产品对未成年人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当前存在童谣低俗化、成人化现象突出 以及乱改古诗、乱编脱口秀等问题 [2] - 需要加大思想道德建设力度 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以优秀作品陪伴未成年人成长 [2] -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必须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实基础 [2][6] 教育理念与德育 - 教育不能过于注重分数 要从一生成长目标来看 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才是合格的教育 [7] - 学校应将德育放在更重要位置 每堂课既要传播知识也要传授美德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7] -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家长应从小传递美好道德观念 通过点滴小事教会孩子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 [7] 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未成年人面临"成长的烦恼" 网络不良内容容易对心理发育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 [8] - 解决网络不良影响需要社会各方面和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8] 品德培养与实践 - 好孩子的标准是"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 要坚持品德为先 [12] - 品德养成需要丰富营养和肥沃土壤 孩子们培育好品德才能在未来做得更好 [15] - 通过少年英雄故事和榜样力量 引导未成年人追求美好思想品德 [14] - 从生活小事中培养节约意识和良好品德 如收集牙签、纸巾等行为具有教育意义 [13] 典型案例与成效 - 红军烈士后代家庭中24张奖状墙展现了未成年人品德教育的成果 包括"好孩子"等荣誉 [9][11] - 河北阜平小男孩唐孝亿被评价为"阳光、质朴 有理想、有志气" 展现了品德教育的成效 [15] - 社区志愿者纪施雨通过志愿服务温暖社会 获得肯定 [15] - 乡村学生讲述长征故事获得连声夸奖 体现红色文化教育的成功 [15]
树价值标杆!这些典型照见精神文明之光
新华网· 2025-05-23 23:41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 - 授予202个城市(区)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 [2] - 授予3316个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 - 授予4688个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 - 授予798户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2] - 授予890所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 - 授予60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3] - 授予239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3] 全国道德模范 - 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别 [4] - 包括扎根边疆农村的人民警察、救出幼童失去左臂的女性、助学助困的支教教师、百岁高龄的眼科教授、照顾瘫痪母亲的残联专员等 [4] - 截至目前共评出53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231名提名奖获得者 [4] - 钟南山、张伯礼、张桂梅、龚全珍等曾获此荣誉 [4]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和治理"脏乱差" [6] - 从"三大创建"拓展为包括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在内的"五大创建" [6] - 文明城市广西柳州市将"酸雨之都"打造成生态之城 [6] - 文明村镇湖北武汉黄虎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6] - 文明单位福州市文化馆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6]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3 23:19
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 -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1] 文明城市创建与提升 - 周口市以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着力改善民生,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强化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2] - 安阳市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全过程,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 - 鹤壁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将持续抓好"十有城市"建设,打造产业活力充沛、治理科学高效、环境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 [3] - 洛宁县将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3] - 西平县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培育文明新风尚 [3] 文明村镇与乡村振兴 - 新安县铁门镇将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实践特色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力量 [4] 文明单位与行业实践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强大动能 [5] - 新县税务局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税务工作日常,持续服务老区人民 [5] 文明校园与教育发展 - 洛阳师范学院将深化文明校园建设,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培养栋梁之才 [6] - 开封市金明中小学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6]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河南日报· 2025-05-23 23:19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成果 - 河南省16个城市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包括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等 [1] - 河南省23个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全部通过复查,保留荣誉称号,包括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等 [1] - 河南省全国文明城市总数达39个,入选数量全国第一 [1] 文明村镇、单位、家庭及校园表彰 - 河南省173个村镇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如中牟县官渡镇、巩义市孝义街道石灰务村 [1] - 河南省143个单位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包括郑州市妇女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1] - 河南省37个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如王雪家庭、李翔家庭、周水斌家庭 [1] - 河南省58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包括郑州师范学院 [1] 道德模范表彰 - 河南省2人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分别是焦作市山阳区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张冬香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张效房 [2] - 河南省8人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 - 河南省共入选全国道德模范90人,其中全国道德模范26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4人,位居全国前列 [2] 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 河南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 河南省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2] - 河南省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