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卡 | 习近平:越是发展任务重,越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6 01:11
国家公园建设与生态保护 - 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江源)完成确权登记,获得法律意义上的"户口本" [1] - 国家公园体系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保护代表性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栖息地 [3] -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保护网络并逐步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 [5] 生态系统修复与监管 - 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3] -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并加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 [7][8] - 坚决杜绝生态修复形式主义,禁止借生态建设名义破坏生态的行为 [8] 生态价值转化与绿色发展 - 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生态产品市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9][10] - 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保护者回报机制 [10] - 植树造林被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环节,提出"增绿即增优势,植树即植未来"的发展理念 [12] 全民参与生态建设 - 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生活品质的关联性,需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内生动力 [13] - 动员干部群众参与造林绿化,通过代际接力持续增厚"绿色家底" [12]
市政府召开第160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我市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8-16 00:20
生态环境保护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 - 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完成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权益"汉交所",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1] -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等重点改革,完善生态环保责任体系 [1] 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 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挖掘数字贸易潜力,发展数字技术贸易、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订购贸易等细分领域 [2] - 培育壮大数字贸易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 [2] - 做强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打造数字贸易创新发展高地 [2] 交通强国建设 - 实施枢纽提能战略,重构开放通道、重塑物流体系,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2] - 打造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 [2] - 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做强"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2]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加快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03:28
党建品牌建设 - 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 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46次 [2] - 构建一支部一品牌一工作法 全系统五星级党支部覆盖率超过50% [2] - 建立党组决策、班子成员领办、党组织推动落实溯源责任体系 累计实施首办、领办项目22个 [2] 污染防治成效 - 治理提升重点行业 累计治理618家企业 开展木业产业违规生物质锅炉、非法小胶厂专项整治 [3] - 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9524辆 国一非道路移动机械1511辆 [3] - 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6 同比改善4.7% 全省排名第9 [3] - 全市国控断面优良率达到82.4% 累计收缴横向生态补偿资金1.18亿元 [3] - 创建无废细胞165个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3] 绿色发展举措 - 打造循环产业园区5个 招引环保项目20个 建成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2个 [4] - 谋划推进EOD项目6个 争取政策贷款116.78亿元 [4] - 获批入库中央和省级污染防治资金项目48个 争取资金3.97亿元 [4] - 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4.5% 依法免罚案件30件 金额388万元 [4] - 完成23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 266个村环境整治 [4] 监管执法与安全 - 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6次 检查企业4166家次 完成监督帮扶问题核查860家次 [5] - 查处两打刑事案件21件 打造市级执法实训基地 [5] - 办理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工单1046件 按时办结率100% [5] - 办理热线首发群众投诉5363件 群众满意率95.3% [5] - 完成应急预案备案1339家 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环境应急演练推荐案例 [6] 2025年规划目标 - 完成重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3家 创建绩效A级2家 [7] - 基本完成12155辆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 [7] - 完成3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 实现平原散煤清零 [7] - 加快推进37项治理工程 全面完成两清零一提标任务 [8] - 建强4个循环产业园 力争年内产值过百亿 [9] - 创建清洁生产企业180家 [9] - 计划争取政策性贷款31.65亿元 年内完成2个新谋划EOD项目审批 [9] - 创建绿色工厂等无废细胞不少于141个 [1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14 10:36
有关省级领导同志出席。省直及中央驻豫有关单位、省管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记者 刘婵 张笑闻) 刘宁强调,要抓实重点任务,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 动的关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全面向好。要聚焦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淮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 治理。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多措并举治理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要优化发展方式,加快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要注重系统治理,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实施生态修 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生态为民,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乡 人居环境。要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监测能力、应急管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刘宁要求,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工作举措,严格监管执法,强化 ...
赵一德到咸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
陕西日报· 2025-08-13 22:4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导向 - 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 要求科学评估煤矸石填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针对生态安全风险深入研判靶向施策 [1] - 推动固废利用"吃干榨净" 提升煤矸石综合利用 安全利用 循环利用水平 [1] 企业环保实践要求 - 鼓励防水材料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加快生产装置环保改造升级 [1] - 要求企业加强员工安全防护 守牢环保和安全两条底线 [1] - 推广蓄热式焚烧炉烟气治理工艺等新技术应用 [1] 污染防治具体措施 - 打好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强化重点区域/时段/行业监测预警 [2] - 协同实施减煤 抑尘 控车 治源 禁燃 增绿组合措施 [2] - 统筹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 [2] - 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 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2] - 开展沿河湖矿山 化工园区 危险废物处置场等风险隐患综合治理 [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以"北电南下""南化北移"为牵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2] - 推动能源结构 交通运输结构 用地结构调整 [2] -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2]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扎实做好平安稳定和信访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8-13 08:53
防汛抗旱工作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落实李强总理批示要求 坚决克服麻痹思想 侥幸心理 抓实抓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 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预警 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装备物资储备 积极防范应对旱涝急转 切实做好抗旱保供保灌应急预案 [1]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抗旱主体责任 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 靠前指挥 做到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1] 生态环境保护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署名文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2] - 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 坚决打好蓝天 碧水 净土三大保卫战 切实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 -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全力支持中碳登建设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2] 政法与信访工作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论述 扎实做好平安稳定和信访各项工作 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武汉 法治武汉 [4] - 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 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 制度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 [4] -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用好政府便民服务热线等渠道载体 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 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 [4] 政法队伍建设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按照省委部署要求 认真抓好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工作 [4] - 围绕政治建设 执法司法 纪律作风 担当作为 管党治警五个方面 一体抓好学习教育 查摆问题 整改整治 巩固提升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4]
“护象人”的故事
金融时报· 2025-08-13 03:03
核心事件与背景 - 2021年云南亚洲野生象群北迁事件持续110多天 总行进距离达1300公里 引发全民关注 [1] - 太保产险2010年开发全国首款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 实现"动物肇事 保险补过"模式 [1] - 在2021年象群北迁事件中 公司处理案件超过300件 理赔金额达400万余元 [1] 保险产品运营与创新 - 传统野责险面临农户索赔流程烦琐 手写单据不规范 查勘效率低下等挑战 [2] - 公司推出"野责险智慧理赔平台" 2023年试用后2024年升级为Android应用 微信公号和数字员工的"三智"服务模式 [2] - 新平台实现从线下手工采集到全自动化理赔流程 从无数据追踪到实时数据调取考核 [2] - 平台上线后处理案件近10万件 涉及农户近33800户 日均处理效率提升10倍 [2] - 案件平均支付周期从15.48天缩短至0.51天 实现半小时赔付 从年度补偿到小时级赔付的飞跃 [2] 社会效益与生态保护成果 - 野责险累计赔付4.66亿元 惠及农户28万户次 有效解决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问题 [3] - 公司协助国家林草局探索亚洲象保护与安全防范途径 参与"十四五"专项规划制定 [3] - 参与建立亚洲象监测预警防控一体化体系 实施社区隔离防护和食源地建设等风险减量举措 [3] - 云南省野生亚洲象数量从150头增长至300头 滇金丝猴从1400只增长到3000只 [3] - 西黑冠长臂猿从800只增长到1300只 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环境改善超300种 [3]
业务聚焦 | 铁纪护航“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汉江流域生态保护监督工作 核心观点 - 汉中市纪委监委通过政治监督推动汉江流域生态和湿地保护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和综合施治,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 [1] 责任落实监督 - 协助市委出台《生态城市建设决定》和《水源地保护实施意见》,将汉江保护纳入年度政治监督和巡察重点 [2] - 开展专项监督和约谈,压实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部门监管责任,推动河湖长、山林长履职 [2] - 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和追责细则,联合司法、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提级办理重点线索 [2] 突出问题监督 - 督导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下发6份督办函确保高效完成 [3] - 通过"室组"联动监督推进《汉江水质保护条例》落实,完成37个排污口整治、81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20座尾矿库治理 [3] - 查处生态环境领域问题1042件,处分1132人,移送4名涉非法采砂腐败公职人员 [3] 综合治理机制 - 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湿地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等11项制度,推动系统性整改 [4] - 开展以案促改,督促发案单位填补制度漏洞和监管薄弱点 [4][5] - 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督机制,签订《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实现全流域护水 [5]
本报评论员:以责任落实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三论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中国环境报· 2025-08-06 03:0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首 次以生态环境领域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以高水平保护支撑 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的政治责任。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 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 环境保护全面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把责任落实在对全局的主动谋划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 策和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站在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做出经济社 会发展决策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坚定 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要把责任落实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 ...
红树林、绿庭院、碧水潭……绿美广东的美是一种“经济上行的美”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01:32
自然保护地建设 - 广东现有1361个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居全国前列[5][6] - 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规模扩大[7] - 中华穿山甲、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主要栖息在自然保护地内[5]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合作 - 广东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9][10][11] - 广州南沙依托海洋资源和生态优势成为湾区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动能[21][22] 城市生态建设案例 - 深圳陌上花公园粉黛乱子草形成"绿海"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35][36][37] - 珠海万山区"海岛休闲旅居游"入选国家级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40][41][42] - 惠州惠东红树林碳汇交易创国内总量最大、金额最高纪录[81][82] 乡村振兴与生态融合 - 广州花都区竹洞村通过庭院改造实现生态基底与产业赋能结合[15][16][17] - 增城区小楼镇腊圃村以环村种植腊梅打造特色村容[25][26][27] - 梅州平远县差干镇通过党建引领乡村绿化,新树苗茁壮成长[72][73] 林业治理创新 - 韶关出台全省首部《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2025年1月实施[62][63][64] - 深圳在2024年度林长制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考核中获评"优秀"[30][31][32] - 云浮林场运用无人机技术提升森林管护效率[152][153][154] 生态修复工程 - 汕头培隆沙滩开展红树林保护,清理海漂垃圾[52][53][54] - 中山火炬高新区将400米荒地改造为1600平方米绿洲[111][112][117] - 湛江高速志愿者参与全国最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127][128][129] 绿色经济发展 - 惠州考洲洋红树林形成"天然迷宫",吸引绿海龟等珍稀物种栖息[79][80] - 连州调研林下经济发展路径,探索木材加工与林茶产业升级[144][145][147] - 东莞同沙水库绿美碧带项目入选省级建设项目,推动绿色水经济[1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