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管理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房地产:物业财报“从迷雾走向精深”系列(2)——物业应收账款研究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4 08:10
行业应收账款研究背景 - 研究物业行业应收账款的处理方式、发展特点和趋势变化,以判断企业现金流情况 [1] - 应收账款是影响企业现金流的重要因素,对分红潜在持续能力有实质影响 [1] - 受地产行业下行、关联方出险及第三方业主回款速度放缓影响,行业应收账款规模从2021年开始增长 [1] - 理解应收账款处理方式对寻找"规模-质量-利润"平衡发展模式意义明显 [1] 行业应收账款规模与增速 - 2020-2024年30家上市物企应收账款合计规模分别为291 8亿元、483 2亿元、683 4亿元、742 5亿元和753 7亿元 [2] - 对应增速分别为+42 6%、+65 6%、+41 4%、+8 7%和+1 5%,2023年起增速小于营业收入增速 [2] - 母公司背景优秀及商管类企业的应收/营收占比较低 [2] 关联方与第三方应收占比变化 - 样本企业关联方应收占比由47%降至39%,第三方应收占比由53%上升至61% [2] - 母公司出险企业的关联方应收占比由2019年91%下降至2024年44% [2] - 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已集中出清,关联方应收影响持续减弱 [2] 账期与回款情况 - 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由2019年89%降至2024年58%,款项回收难度增加 [3] -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由2019年4%跃升至2024年26% [3] - 样本企业综合回款率从2019年90%下降至2024年78%,母公司出险物企回款率更低,部分仅五成左右 [3] 投资建议 - 具备独立业务竞争能力、减少关联交易数量及占比是重要衡量标准 [3] - 母公司背景优质且地产销售排名前列的企业可提供业绩支撑,规避关联方应收风险 [3] - 商管类企业商户缴费回收较好,无长期欠费情况 [3] - 优先选择应收增速控制得当、计提比例充分、账龄结构健康、回款率高的企业 [3]
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29 22:49
供应商情况 - 2023年度前十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5.17%,无关联关系及客户供应商重叠情形[1] - 2022年度前十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6.32%,其中重庆创格科技同时为客户和供应商,2019-2024年销售金额1,055.02万元,毛利率66.67%[2] - 重庆创格成为劳务供应商源于2019年业务快速增长需求,2019年采购劳务安装费156.62万元,劳务单价与其他供应商一致[3] - 2024年度前十大劳务供应商采购额2,903.82万元,结转成本1,915.41万元(占比65.96%)[6] - 新供应商引入原因包括:原供应商业务转移(中忻建设)、项目紧急需求(上海典望)、甲方推荐(山东浩瑞诚)[7][8]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38,248.15万元,坏账准备6,658.85万元,账面价值占总资产24.55%[11] - 1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从44.70%升至70.68%,信用损失率调整导致净利润减少711.88万元[11] - 主要逾期客户包括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已达成和解)、国家电网下属单位(资信良好)等[13] - 预期信用损失率测算采用迁徙模型,历史回款率:2022年末69.51%(截至2025/5/31)、2023年末46.18%、2024年末24.26%[16] - 同行业坏账计提比例对比显示公司政策合理[1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2年202.01万元、2023年-3,959.96万元、2024年-5,458.78万元[20] - 现金流恶化主因:客户回款放缓(2023年减少1,798.72万元、2024年减少1,816.85万元)、研发销售人员增加(2023年人力成本增1,764.25万元)[20][21]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1,621.38万元,未投入募集资金43,359.95万元,短期借款8,356.40万元[20][24] - 改善措施包括:建立三级催收体系、采购成本优化、研发交付联动机制[27][26] 递延所得税资产 - 2024年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179.40万元,因预计未来无法产生足够应纳税所得额[32] - 2023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181.47万元,含可抵扣亏损999.27万元[33] - 2024年累计可抵扣亏损9,286.13万元,年均需实现税前利润7,400万元才可弥补[35]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仅容知日新存在类似确认情形[35]
业绩震荡子公司“换帅” 北京城建现金流保卫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09:13
管理层变动 - 邹哲接任城建发展党委书记 储昭武不再担任党委书记及委员职务 [2] - 邹哲自2023年11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 此前长期担任副总经理 是公司"二把手" [9] - 储昭武卸任党委书记主要因年龄临近60岁 但董事长任期至2027年7月 可能提前卸任 [8][9] - 母公司北京城建集团2023年7月更换董事长 2024年9月李伟东接任 其上任后首站调研城建发展 [10] 业绩表现 - 2022年首次亏损9.26亿元 2024年再度亏损9.51亿元 2023年短暂扭亏 [5][6] - 2023年营收254.4亿元创历史新高 天坛府项目累计销售额超300亿元 香山樾项目为北京单盘销售亚军 [6] - 2023年毛利率下降4.2个百分点至14.1% 北京区域毛利率降5.7个百分点至15.1% [7] - 2023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7.4亿元 同比增加17.8亿元 对外投资收益下滑12.1亿元至-7.2亿元 [7][8]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435.9%至66.14亿元 归母净利润4317万元扭亏 经营性现金流增67.09%至38.72亿元 [12] 战略定位 - 城建发展是北京城建集团房地产业务"链长企业" 2023年前归母净利润占集团近半数 2023年占比约25% [10][11] - 母公司要求地产板块加强现金流管理 2023年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缩水58%至81.1亿元 [11] - 公司2023年首次进入上海市场 获取杨浦区两宗地块 [6] - 集团强调地产开发需平衡存量去化与增量拓展 保障资金安全 [11] 行业背景 - 管理层变动反映集团在房地产深度调整期提振业务的意图 [3][9] - 原集团董事长常永春因违纪违法被开除并移送检察机关 凸显内部治理挑战 [10]
737MAX重启交付大陆航司,波音舟山工厂有望走出闲置状态
华夏时报· 2025-06-07 09:19
交付动态 - 一架波音737MAX8客机从美国飞往中国舟山工厂,计划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避免了转售其他国家的命运[1] - 这是自3月份以来三架往返中美同型号飞机之一,此前曾飞抵舟山后又返回美国封存[1] - 典型交付路径为从美国华盛顿州起飞,经夏威夷、马绍尔群岛和关岛"跳岛"飞行抵达中国[2] - 自2018年舟山完工和交付中心运营后,改为"绿飞机"飞抵舟山完成涂装和内饰工序[2] 贸易战影响 - 中美贸易战导致飞机采购税率从最高5%飙升至145%,直接影响中国航司引进波音飞机[2] - 虽然无行政禁令,但成本因素导致中国航司暂停接收新飞机[2] - 已有建造完成的飞机被迫寻找其他客户,未建造飞机可能重新分配订单[3] - 关税问题影响波音在日本和意大利生产的机翼和机身,增加10%进口成本[4] 生产与交付数据 - 舟山工厂设计年交付能力100架,但实际远未达到该规模[3] - 中国大陆最近一次接收波音飞机是4月9日的777F货机,此前南航接收737MAX8[3] - 波音计划2024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新飞机[3] - 737MAX目前月产能受FAA限制最高38架,需提升至38-40架实现现金流转正[5] - 2023年波音交付528架飞机,其中737MAX超380架,2024年预计降至350架(含260架737MAX)[5] 中国市场现状 - 中国大陆航司目前运营约160架737MAX,2019年停飞时为97架,五年仅新增60多架[6] - 同期全球737MAX交付量达1250架,远低于预期100架/年的中国目标[6] - 厦门航空已放弃全波音策略,引入17架A321neo,接近其737MAX8机队规模[6] - 主要航司未交付737MAX订单不足30架,部分已转换为其他机型[7] - 目前有777F货机和737MAX正在准备交付中国航司[7]
保龄宝大股东拟减持3%股份 一季度经营现金流承压引关注
犀牛财经· 2025-06-04 07:56
股东减持计划 - 大股东宁波趵朴富通资产管理中心计划自2025年6月24日起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109.3万股,占总股本3% [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2] - 若减持完成,朴富通持股比例将降至7.31%,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23%,净利润大幅增长117.35%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16亿元,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恶化 [4] 市场反应与历史减持 - 公告次日股价盘中一度跌停,最终收跌近10% [4] - 朴富通自2020年以来累计减持超1421万股,套现约2.89亿元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回应 - 功能性食品原料行业竞争加剧 [4] - 公司强调朴富通非控股股东,减持系正常市场行为,不影响公司治理及持续经营 [4]
日上集团(002593) - 002593日上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9
2025-05-29 10:4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从事汽车车轮研发、生产、销售和钢结构建筑设计、制作、安装,专注双主业经营 [1] - 车轮业务产品为钢制轮毂和锻造铝合金轮毂,钢结构业务深耕石化设备和大型工业厂房建筑细分领域 [1] - 依托厦门总部,在四川南充、漳州华安、河北唐山、越南、印尼等地布局产能,“日上”是国内领先汽车车轮品牌,“NCC”和“新长诚”在钢结构领域有良好影响力 [1] 钢结构业务情况 - 2024 年钢结构产销量同比下滑,营收受国内建筑总包订单减少拖累 [2] - 主要生产基地为四川南充和华安工厂,理论产能约 25 - 30 万吨 [2] - 目前重点与国内外石化项目 EPC 总包方合作,2024 年石化项目业务占比超 60%,其余为资金实力好的业主发包项目 [2] 现金流与资金情况 - 公司重视现金流管理,保留资金头寸并加大货款回笼 [2] - 主营业务收入中车轮和钢结构业务各占一半,车轮业务 80%以上来自海外出口,付款条件好;钢结构业务调整结构并催收账款,应收账款回笼良好 [2] 出口业务情况 - 车轮业务 80%以上来自出口,产品销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钢结构业务今年海外订单占比大,承接卡塔尔、阿布扎比等项目,未来将加大开拓海外市场力度 [3] 钢结构海外竞争优势 - 中国钢材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 [3] - 拥有完整资质和体系认证,可提供满足多标准要求的产品,有全过程可追溯品质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 [3][4] - 有自主专业技术、强大研发设计和项目管理团队,国际一流工厂和生产线,丰富大型工程项目经验、业绩和品牌信誉 [4]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策略 - 钢材成本占钢圈和钢结构成本比重 60%以上,采用“高价位低库存,低价位高库存”策略,结合订单定价、库存管理和钢厂合作等措施应对 [4] 未来业务规划 - 汽车车轮业务深耕主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联动上下游,开拓海内外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4] - 钢结构业务深耕石化设备和海外工程领域,巩固扩大核心领域客户市场,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投入,提升服务能力,成为细分领域区域龙头 [4]
Stellantis新CEO和他的三座大山
搜狐财经· 2025-05-29 02:46
高管变动 - Stellantis集团任命安东尼奥·菲洛萨为新任首席执行官,自2025年6月23日起生效,接替提前离职的唐唯实 [4] - 菲洛萨此前担任美洲地区首席运营官和全球首席质量官,拥有25年集团任职经历,曾领导Jeep品牌和南美业务 [7] - 执行主席约翰·艾尔坎高度评价菲洛萨的行业经验和领导能力,认为其适合集团转型阶段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净收入同比下降14%,2024年净利润暴跌70%,撤回全年财务目标 [5] - 工业现金流从2023年正129亿欧元恶化至2024年负60亿欧元 [10] - 一季度总出货量下降10%至120万辆,收入下降14%至401亿美元 [10] 市场挑战 - 美国市场表现疲软,2024年失去近2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经销商库存高企 [8] - 特朗普政府25%汽车关税政策预计使Stellantis收益减少75%,可能造成71亿美元收入损失 [10] - 美国市场依赖墨西哥/加拿大工厂,2024年从欧洲出口5.8万辆汽车至美国 [10] 战略调整 - 菲洛萨计划重估全球50家工厂布局,审查15个品牌(含中国零跑合资企业) [8] - 通过召回资深高管(如Ram负责人蒂姆·库尼斯基斯)强化美国团队 [8] - 采取降价和激励措施清理库存,修复与经销商/供应商关系 [11] 劳资关系 - 需修复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紧张关系,UAW称菲洛萨上任后关系改善 [11] - 工会联络人指出制造需求构成复杂"难题",需共同解决 [11]
调查:香港企业期望透过投资推动业务增长 超四成企业预计增加数字转型支出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06:02
香港企业营商展望调查核心观点 - 现金流管理和策略性投资是香港企业最重视的营商要素,被视为抓住发展机会和维持稳定营商环境的关键[1][2] - 企业计划通过广告推广、数字转型和防范网络诈骗等投资推动业务增长[1][2] - 75%企业将在2025年维持或增加海外商务应酬及旅游支出,其中43%计划增加支出[1] 广告与市场推广投资 - 50%企业预计2025年增加广告和市场推广支出,其中62%将拓展推广渠道,61%计划提升广告质量,53%希望通过投资开拓海外市场[1] - 广告推广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首要投资领域[1] 数字转型投资重点 - 43%企业计划增加数字转型支出,主要目标包括:60%企业强化网络安全/防诈骗,55%提升支付效率,52%追赶竞争对手转型进度[2] - 45%企业将增加防诈骗支出,主要措施为提升网站安全(53%)、加强交易限制(51%)、采用第三方防骗工具(49%)[2] 现金流管理优化措施 - 企业优先采用数字支付加速周转(56%)、利用信用卡延长信贷期(49%)、获取贷款/基金资助(48%)以改善现金流[2] - 数字支付工具被56%企业视为提升现金流效率的核心手段[2] 行业高管观点 - 美国运通高管指出,调查反映企业正通过战略性投资平衡业务增长与财务灵活性,重申现金流对把握机遇的基础作用[2]
创业不是为了解决当下的困境
虎嗅· 2025-05-26 05:41
创业动机与生存压力 - 部分创业者因生活压力大而选择创业,但这类创业往往发展不佳,资金缺口扩大导致状态恶化[1] - 创业项目从调研到回款周期漫长(数月到一两年),短期套利思维易导致现金流断裂[1] - 案例显示新店铺回款仅达预期的50%,且延迟2个月到账,但销售需持续补货形成资金压力[2] 现金流管理策略 - 成功案例通过预留3-4批备货资金维持运营,直至产生正向现金流[2] - 部分创业者将回款用于生活开支或拆借还款,导致资源枯竭被迫中断业务[2] - 扩张期需警惕新业务未盈利时老业务基本盘受损的双重风险[3] 目标设定与预期管理 - 建议创业者先满足最低生存需求(如月入3000元),再逐步提升目标[3] - 典型误区为职场月薪1万者创业即设定3-10万目标,导致预期与能力严重错配[3] - 有效案例通过设定日赚150元基础目标,超额收益转为发展储备资金[4] 长期主义运营方法论 - 成熟创业者将80%工作聚焦半年至五年后的布局,优化细节迭代产品[4] - 行业竞争环境要求摒弃"赌性增长",需遵循"春种秋收"的自然发展规律[4] - 激进策略(刷单/高价广告/大额促销)在无销量基础时易摧毁业务根基[5] 跨境电商行业特性 - 产品动销后需持续补货形成资金占用,回款周期与销售节奏需严格匹配[2] - 新店铺权重积累需要时间,短期冲击头部策略存在极高经营风险[5]
陕天然气(002267) - 002267陕天然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0:20
业务结构与销售情况 - 公司销售的天然气均采用预收制,城市燃气用户和工业用户占比基本持平,工业用户占比略高 [1] - 2024 年城市燃气收入占比约为 38%,毛利率变动约为 1% [1] - 2024 年工业用户气量占比同比下降至 42%,居民用户气量占比提升至 38% [5] - 2024 年公司输气量同比增幅显著 [5]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 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利息支出占净利润比例不足 15% [2]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4.59 亿元,主要变动原因是部分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减少及折旧、安全费用计提等成本增加 [2]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且持续为正,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能覆盖大部分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2] - 2024 年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 1.6 个百分点,原因是人工成本自然增长、部分项目转固折旧增加及相关专项支出增加 [3]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32% [5]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 25 天,账龄超过 180 天的应收账款占比提升至 15% [5] - 2024 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 0.9 个百分点至 3.7% [5] - 2024 年非经常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 1556 万元,不足净利润 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比达 82% [6] - 2024 年短期借款同比增加 60%,长期借款减少 35%,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等举措,有效降低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占比 [8]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增速放缓,2024 年增速降至 -8.3% [8] - 2024 年 LNG 接收站参股项目分红同比下降 22% [9] - 2024 年存货周转率同比下降 18%,库存气量同比增加 30% [9]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始终坚持“做专长输、做大城燃、做优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持续推进燃气市场整合,拓展下游市场和用户,开展城市燃气增值业务 [5][9] - 城市燃气市场收购工作需考量多方面因素,对具备条件的标的按程序推进收并购工作 [5][7][9] - 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持续开展系统内优质天然气相关资产整合研究工作,2024 年已完成天然气管输资产的注入事宜,铜川天然气待符合注入条件后实施资产注入 [9] - 未来公司将在长输管网和城市燃气两大核心业务上发力、增供扩销,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