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

搜索文档
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上海证券· 2025-07-31 09:11
发展展望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要推动经济质升量增[3] 经济形势 - 肯定今年经济成绩,认为当前经济有风险挑战,但外部压力有所下降,要巩固经济回升势头[4] 政策导向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预见性,聚焦稳就业等,完成全年目标,实现“十四五”收官[5] 宏观政策 - 下半年政策力度增加,维持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财政加快债券发行使用,货币或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支持多领域[6] 内需释放 - 释放内需潜力,消费实施专项行动,投资依托“两重”项目,基建投资有支撑[7] 改革开放 - 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扩大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外贸有望恢复[8][9] 风险防范与民生保障 - 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资本市场风险,做好民生保障,就业优先[10]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
新华社· 2025-07-31 06:03
经济总体形势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2]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7] - 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但仍面临风险挑战 [2] 宏观政策部署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 保持流动性充裕并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5] 内需释放措施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8]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0] - 通过城市更新激活内需并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 [15] 深化改革方向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1]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1]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11] 对外开放政策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12] - 帮助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并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13]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并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 [13] 风险防控重点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5] - 推进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出清 [15]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6] 民生保障工作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并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17] -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 [17] - 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供应 [17] 中长期规划 - 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17]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17]
新华视点|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
新华社· 2025-07-31 00:24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3][5] - 财政政策注重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效率,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降低融资成本 [5] 内需释放与消费投资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7]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医疗、养老、托育等) [8][9]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扩大有效投资 [10] 深化改革与产业升级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11]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1] - 外贸企业需加快产业升级,运用新技术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13] 风险防范与资本市场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以激活内需,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 [15] - 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并推进融资平台出清 [16]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16] 对外开放与民生保障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 [12][13]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 [17] - 加强安全生产、能源保供及防汛救灾,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17]
新华视点 |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23:29
经济形势与政策基调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2] - 宏观政策需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落实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3][5] - 政策空间大且工具箱充足 [4] 财政与货币政策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5] - 贷款利率或将维持低位 金融总量有望合理增长 [5] 内需释放与消费提振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7]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8]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0] 深化改革与市场建设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1]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1]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1] 对外开放与外贸稳定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12] - 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13]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13] 风险防范与资本市场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5] - 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15]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6] 民生保障与就业促进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17] -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 [17] - 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17]
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北京商报· 2025-07-30 16:40
宏观经济政策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灵活性预见性 [2][3] - 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使用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和稳定外贸 [3] 内需消费促进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3] -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4]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 改革开放深化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 [4]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4]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有序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4]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4][5] 民生保障工作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 促进高校毕业生 退役军人 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5] - 夯实"三农"基础 保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合理价格水平 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 [5] -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能源电力供应 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灾 [5] 体制机制建设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4]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4]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16:37
经济形势与政策基调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2] - 宏观政策需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落实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3][5] - 政策空间大且工具箱充足 [4] 财政与货币政策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5] - 贷款利率或将维持低位 [5] 内需释放与消费提振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7]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8]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0] 深化改革与市场建设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1]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1]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1] 对外开放与外贸稳定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12] - 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13]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13] 风险防范与民生保障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15] -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5]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6]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17]
详解政治局会议:宏观政策适时加力,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3:0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 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 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 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 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会议部署了"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坚定不 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做好民生 保障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等任务。 "十五五"时期四大发展优势 "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格外重要,事关为"十五五"规 划建议定调,明确"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展环境、指导方针。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 ...
中共中央政治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6:18
政策导向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 促进高校毕业生 退役军人 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1] - 夯实三农基础 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1] 民生保障 - 落实惠民政策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1] -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 [1] - 全力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灾 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供应 [1] 规划工作 - 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1]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第一财经· 2025-07-29 23:52
财政政策与民生保障 - 财政部将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14][15]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均接近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和5.9%[17] -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1][23] 经济刺激与内需扩大 - 上半年先后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15]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20] -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2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16]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选择35个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16] - 全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0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16] 财税体制改革 - 推动税收制度改革,关税、增值税立法取得积极进展,优化离境退税政策[18] -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地方发展产业、涵养税源的内生动力[18] - 在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年初预算下降5%[18]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各地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19]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持续督促地方政府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19] - 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加强项目资产管理,推动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19]
财政部长:用好用足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证券时报· 2025-07-29 23:39
财政政策工具与实施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以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4] 民生保障与消费支持 -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以更好满足"一老一小"服务需求 [2] -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 通过稳岗返还 税费减免和就业补贴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2] - 完善免税店政策 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持续完善支持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 [4]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3] - 深入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的系统化 精细化 标准化和法治化水平 [3]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意见以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 [3] 债务管理与产业支持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 支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4] - 持续推进"两重"(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项目建设 以促消费为重点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