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54岁中南大学博导被批捕!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之一,曾被公告占用资金1.9亿元
环球网· 2025-09-07 13:10
公司治理与法律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诸暨市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 [1][4] - 公司及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张宝通过供应商占用公司资金1.41亿元及占用销售货款4991.88万元,合计占用资金本金1.91亿元,截至公告日已归还3000万元 [5][7] 财务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导致公司股票于2025年5月6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6][7] - 公司存在向部分供应商多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的情形,张宝承诺对该金额进行追讨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下降58.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8亿元,同比增亏52.61% [7]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8亿元,2024年亏损7.27亿元 [7] 经营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于2022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 [7] - 公司主动对销售订单结构进行精简与优化,导致营业收入出现下降 [7]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公司股价上涨4.64%至10.83元/股,最新市值17.22亿元 [8]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日常经营秩序正常,该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并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工作 [1] - 公司将积极追讨张宝占用的资金,并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以维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 [6][7]
昔日园林工程龙头被立案 公司已连年亏损
经济观察网· 2025-09-07 13:08
公司监管调查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 - 立案调查具体事项未在公告中披露 [1] 股权变动 - 尹洪卫所持2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1.10%)被司法拍卖 竞买人冯俊伟以3365万元竞得 [1] - 2024年12月尹洪卫1925.74万股完成拍卖过户 2025年6月7000万股流拍 2025年7月500万股被强制变卖 2025年8月2000万股被司法拍卖(未完成过户)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连续亏损 分别亏损15.54亿元、10.92亿元和9.84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减少70.79%) 归母净利润-1.28亿元(上年同期-2.57亿元) [2] - 业绩不振主因包括项目结算周期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下降、财务成本高企及非经营性支出增加 [3] 诉讼与资金风险 - 因借款合同纠纷被一审判决偿还农业银行东莞东城支行2.97亿元本金及逾期利息 当前涉案金额3.08亿元 [4] - 截至2025年8月7日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未披露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1.39亿元 [4] - 341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占总数58.59%) 累计冻结金额8810.45万元(占货币资金余额43.31%) [4] 公司背景 - 公司创立于1998年 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主营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文化旅游业务 [2]
ST帕瓦及实控人张宝因信披违规被立案,涉嫌职务侵占被捕
财经网· 2025-09-07 12:44
公司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3] - 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1][3] - 公司声称日常经营秩序正常且该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 同比增长52.61%[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细分方向[2] - 公司积极布局半固态和固态电池等前瞻领域[2] 公司历史监管事项 - 2025年3月25日公司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1][3] - 2025年8月1日公司收到公安机关对张宝涉嫌职务侵占的立案决定书[1][3]
ST帕瓦: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7 08:17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及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立案编号分别为证监立案字01120250030号和01120250031号 [1] - 立案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1] 公司治理与人员状况 - 董事张宝目前被采取强制措施 且涉嫌职务侵占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立案决定书于2025年8月1日收到 [1] -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除张宝外)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1] 监管历史与合规状态 - 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曾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措施决定 [1] - 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工作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经营与业务影响 - 公司声称日常经营秩序正常且业务活动有序开展 [1] - 公司声称该立案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2] - 公司强调所有发布信息以指定媒体刊登为准 [2]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岭南及公司原控股股东尹洪卫被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04:48
立案调查与公司治理事件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立案公告未披露具体事项细节 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调查 [4] - 尹洪卫曾违规占用公司资金2亿元 截至2024年末尚有1.53亿元未归还 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4.36% [11] 股权变动与股东情况 - 尹洪卫持有公司2.68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的14.71% [10][11] - 其持有的2000万股股份于2025年9月被司法拍卖 成交金额3365万元 [8] - 累计被拍卖股份数量达5925.74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的22.13% 占公司总股本的3.26% [10] - 2022年公司控制权变更 控股股东变为华盈产业投资 实控人变更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15.54亿元 2023年亏损10.92亿元 2024年亏损9.84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9亿元 同比减少70.79% 归母净利润亏损1.28亿元 同比收窄50.02% [19] - 2024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15] 诉讼与资金风险 - 因借款合同纠纷被判决向农业银行偿还2.97亿元本金及利息 涉案金额暂计3.08亿元 [15] - 连续十二个月内新增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1.39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3.02% [17] - 公司341个银行账户被冻结 占银行账户总数的58.59% 累计被冻结金额8810.45万元 占货币资金余额的43.31% [17] 市场表现与基本面 - 公司股票简称自2025年4月30日起变更为"ST岭南" [17] - 截至9月5日股价报收1.68元/股 总市值30.58亿元 [2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0.69% 净利率-71.72% 资产负债率92.12% [21]
002717,被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04:32
立案调查与公司治理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立案具体事项未在公告中明确披露 [4] - 尹洪卫身份特殊 既是公司创始人、原控股股东 又是现任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及法定代表人 [7] 股权变动与股东情况 - 2022年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及非公开发行方式易主于中山市国资 控股股东变更为华盈产业投资 实控人变更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9] - 尹洪卫保留第一大股东地位 持股2.68亿股(含4000万待过户拍卖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4.71% [9][13] - 尹洪卫所持股份被持续司法拍卖 累计被拍卖5925.74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22.13% 占公司总股本3.26% [10][12] 资金占用与内部控制 - 尹洪卫2024年1月未经审批程序占用公司资金2亿元 截至2024年末未归还金额1.53亿元 占公司当年经审计归母净资产14.36% [13] - 资金占用导致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进而触发其他风险警示 [13]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15.54亿元 2023年亏损10.92亿元 2024年亏损9.84亿元 [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9亿元(同比减少70.79%) 归母净利润亏损1.28亿元(同比收窄50.02%) [24] - 2024年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18] 诉讼与资产冻结 - 公司涉及多起重大诉讼仲裁 2025年8月新增诉讼涉案金额1.39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13.02% [22] - 因农业银行借款合同纠纷 公司被判偿还2.97亿元本金及利息 涉案总金额3.08亿元 [20] - 341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占总数58.59%) 累计冻结金额8810.45万元(占货币资金余额43.31%) [22] 市场表现与资本结构 - 截至9月5日公司股价报收1.68元/股 总市值30.58亿元 [25] - 公司负债率高达92.12% 净资产仅0.514元/股 [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0.69% 净利率-71.72% ROE为-12.82% [26]
连续4年财务造假 IPO欺诈发行遭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23:52
公司财务违规 - 公司因2018年至2021年连续四年虚构合同及调节收入确认导致财报虚假记载 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2017.30万元、961.70万元、1497.61万元和1806.53万元 虚增利润分别为1046.43万元、814.86万元、737.48万元和587.82万元 [2] - 北京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90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长戴福昊合计罚款1150万元(含主管责任450万元和实际控制人责任700万元) 对时任副总经理崔振英合计罚款700万元(含主管责任400万元和实际控制人责任300万元) [3] - 其他责任人员包括时任财务总监姬海燕罚款300万元 时任董事赵庚飞及时任董秘李刚各罚款250万元 [3] 管理层处罚与变动 - 实际控制人戴福昊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崔振英被采取7年禁入措施 因组织并指使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4] - 戴福昊与崔振英于2024年2月解除婚姻及一致行动关系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戴福昊 二人持股比例分别为18.14%和5.57% [4][5]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于2024年3月29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20.1万元 同比下降78.66%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8.6万元 同比下降50.84% [6] - 营收下降主因终止亏损的电影机分销业务 且上年同期存在偶发大额合同而本期缺失 [7] - 公司近三年(2022-2024年)持续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0万元、-1.28亿元和-7194万元 [7]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主营教育、康养人才培养、港口自动化和金融领域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与推广 [7] - 2021年11月15日由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 [7]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9.16元/股 单日上涨2.35% 总市值18.26亿元 [7]
连续4年财务造假,IPO欺诈发行遭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14:15
行政处罚与财务造假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及主体包括公司及时任董事长戴福昊、副总经理崔振英、财务总监姬海燕、董事赵庚飞及董事会秘书李刚[2] - 2018年至2021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合同、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及利润 导致连续四年年度报告及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4] - 具体虚增金额: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2017.30万元及利润1046.43万元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961.70万元及利润814.86万元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1497.61万元及利润737.48万元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1806.53万元及利润587.82万元[4] 处罚措施与人员责任 - 北京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900万元罚款 对戴福昊合计罚款1150万元(含主管责任450万元及实际控制人责任700万元) 对崔振英合计罚款700万元(含主管责任400万元及实际控制人责任300万元) 对姬海燕罚款300万元 对赵庚飞和李刚各罚款250万元[5] - 戴福昊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崔振英作为副总经理、姬海燕作为财务总监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赵庚飞作为董事及子公司经理、李刚作为董事兼董事会秘书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4][5] - 戴福昊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崔振英被采取7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因组织指使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且情节严重[7] 公司股权与控制权变更 - 戴福昊直接持有公司18.14%股份 崔振英直接持有5.57%股份[9] - 2024年2月戴福昊与崔振英解除婚姻关系及一致行动关系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戴福昊[8] - 2024年3月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戴福昊、原共同控制人崔振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8] 财务状况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20.1万元 同比下降78.66%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8.6万元 同比下降50.84%[11] - 营收下降主因终止亏损的电影机分销业务 且上年同期存在偶发大额合同而本期无此类收入[11] - 近三年持续亏损: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650万元 2023年亏损1.28亿元 2024年亏损7194万元[11]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主要面向教育、康养人才培养、港口自动化、金融领域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及产品推广[11] - 2021年11月15日由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11]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股价报9.16元/股 上涨2.35% 最新市值18.26亿元[12]
连续4年财务造假,IPO欺诈发行遭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14:13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及2018年至2021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行为[2][4] - 通过虚构业务合同及调节收入确认时点虚增营收和利润 四年分别虚增营收2017.30万元/961.70万元/1497.61万元/1806.53万元 虚增利润1046.43万元/814.86万元/737.48万元/587.82万元[4]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以9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戴福昊合计罚1150万元 副总经理崔振英罚700万元 财务总监姬海燕罚300万元 董事赵庚飞及董秘李刚各罚250万元[5][6] 管理层责任与处罚 - 实际控制人戴福昊与崔振英组织指使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禁入期限分别为10年与7年[7][8] - 2024年2月立案前两人办理离婚手续 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持股比例变更为戴福昊18.14%与崔振英5.57%[8] - 时任董事长戴福昊、副总经理崔振英及财务总监姬海燕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4][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20.1万元同比下降78.66% 净利润亏损1438.6万元同比下降50.84%[10] - 营收下降主因终止电影机分销业务及缺乏偶发大额合同 转向声学产品与数智化解决方案业务[10] - 2022-2024年持续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0万元/-1.28亿元/-7194万元[10] 公司背景与市场状态 - 公司2008年成立 聚焦教育/康养/港口/金融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10] - 2021年11月15日由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10]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9.16元/股 市值18.26亿元 当日上涨2.35%[11]
002717,被立案调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13:17
监管立案与法律风险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尹洪卫累计被冻结股份2.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4.71%),累计被轮候冻结15.62亿股,后续可能被司法处置 [5] - 公司及尹洪卫等11名被告因借款合同纠纷被中国农业银行提起诉讼,涉案金额合计3.08亿元 [5] 股权变动与股东情况 - 尹洪卫所持2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1.10%)被司法拍卖,由冯俊伟以3365万元竞得 [2] - 拍卖完成后尹洪卫持股比例将从14.71%下降至12.51% [2] - 尹洪卫现任公司联席董事长兼总裁、法定代表人,直接持股14.71% [2][5] 重大诉讼与财务责任 - 公司被判决限期偿还借款本金2.97亿元,并支付逾期利息948.11万元(暂计至2025年4月28日),后续按年利率6.525%计息 [6] - 尹洪卫等多名被告对上述债务在6.75亿元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6] 经营业绩与财务压力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6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28亿元 [7] - 亏损原因为无新增业务、项目结算周期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下降,财务成本因债务逾期及融资规模维持处于高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