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

搜索文档
京东换个“姿势”再战社区团购,剑指多多买菜、叮咚买菜
36氪· 2025-08-25 00:10
京东拼拼重新入局社区团购 - 京东通过"店中店"轻资产模式重启社区团购业务 新品牌京东拼拼在北京悄然布局 要求合作门店提供10平方米面积并位于600户以上小区入口附近[1] - 采用低价策略直接对标多多买菜 依托京东供应链和规模化采购优势发起价格战 例如1KG海天蚝油/1.8KG维达卫生纸/12瓶农夫山泉均比多多买菜便宜2元[1][2] - 此次重启属于战略必选项 旨在争夺下沉市场和高频消费场景 与京东外卖业务形成互补 避免将巨大市场拱手让人[1][9] 京东社区团购业务发展历程 - 2018年曾孵化蛐蛐购/友家铺子/京东区区购等项目 但受限于分散资源和局部供应链协同 未能成为新增长点[2] - 2020年底整合成立京喜拼拼 三个月内入驻12个省70多个城市 后因行业盈利难题于2021年中开始收缩 2022年6月京喜事业群解散[4] - 2023年整合京喜拼拼/七鲜等业务成立创新零售部 由闫小兵负责直接向CEO汇报 凸显战略重视程度[4] 行业竞争格局与主要玩家 - 多多买菜凭借农产品上行网络和极致成本控制已实现盈利 美团优选通过地推团队和运营效率占据市场份额 二者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4][6][8] - 叮咚买菜采用前置仓模式侧重品质与即时性 2023年Q2GMV达65亿元(同比增4.5%) 营收59.8亿元(同比增6.7%) Non-GAAP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23.9%)[7]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 竞争维度升维为供应链深度/运营精度/商品差异化的持久战[15][17] 京东拼拼差异化策略 - 商品层面强化自有品牌如京东京造/七鲜/京鲜坊/京悦 提升竞争力而非单纯低价白牌货[11] - 物流履约采用"次日9点提货"模式 通过轻资产店中店降低扩张成本[2][5] - 与京东主站生态深度融合 共享供应链资源实现互相引流 高频生鲜消费带动低频全品类销售[10][16]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行业存在低毛利/高运营复杂度痛点 高度依赖订单规模效应 头部玩家亦难以轻松盈利[4][8] - 用户习惯趋于稳定 后来者需付出更高成本改变心智 且需找到可持续商业模式而非追求规模[9][12] - 机会在于通过生鲜高频需求吸引下沉市场用户 积累区域消费数据反哺主站 协同产地仓/本地仓降低供应链成本[16]
京东重启社区团购推出京东拼拼,已覆盖北京等四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7:14
公司业务动态 - 京东重启社区团购业务并推出京东拼拼品牌 [1] - 京东拼拼已在北京房山启动首店并于北京多地相继落地门店 [1] - 业务覆盖范围扩展至河北、安徽及江苏三地 [1] 市场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持续在北京及河北涿州等地布局新门店 [1] - 针对北京市场曾考虑围绕五环外区域如大兴、密云等地选址 [1]
刘强东回归后,京东的三场败局和一个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22 04:04
京东外卖业务财务表现 - 二季度新业务亏损达147亿元,年化亏损预计超过阿里巴巴宣布的500亿投入规模[2][3] - 外卖业务被管理层称为与核心电商产生协同价值并达成初期战略目标[4][5] - 公司CEO在财报前对外表态称外卖市场存在泡沫和恶意补贴问题[3]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补贴战使外卖市场规模从1亿单迅速提升至2.5亿单,显示消费者高度价格敏感特性[9] - 美团具备高组织效率和充足资金,淘宝闪购拥有更雄厚资金支持[9] - 公司面临两难局面:持续投入将加剧财务压力,停止投入则导致市场份额萎缩[9] 京东战略转型历程 - 2020年进军社区团购领域,京喜拼拼项目在2022年被承认失败,累计亏损35亿元[16][17][18] - 2022年底开始强调回归成本、效率、体验核心,推动低价心智重塑[16][20] - 目标将第三方商家(POP)交易占比提升至60%,但目前增长进展缓慢[26] 组织管理与人才结构 - 创始人深度介入业务管理,从战略制定到一线操作均亲力亲为[12][36] - 公司缺乏实质性的二号位决策者,与美团王莆中、阿里蒋凡形成对比[39][41] - CEO许冉更多承担执行职能,战略决策权高度集中[41] 业务协同与生态建设 - 自营与第三方商家模式存在内在冲突,流量成本和服务质量难以协调[22][23] - 平台和营销收入增速与商品收入基本持平,反映POP生态发展未达预期[26] - 公司需要第三方商家GMV增长至原规模三倍才能实现60%占比目标[26] 行业竞争环境变化 - 2020年后电商行业格局剧变,拼多多和抖音等新对手夺取大量市场份额[19] - 即时零售领域尚未形成终局,公司仍存在理论上的反超机会[31] - 当前竞争强度被形容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烈度最高的商业竞争[1]
来伊份跌2.03%,成交额9518.2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73.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下跌2.03%至13.53元/股 成交额9518.28万元 换手率2.09% 总市值45.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73.5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805.53万元(占比18.97%) 大单净流出267.98万元 [1] - 年内股价下跌12.2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50%/+3.44%/-7.01%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4.31万户 较上期减少5.44% [2] - 人均流通股7810股 较上期增加6.1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48亿元 同比减少1.23% [2] - 归母净利润1243万元(原文未注明同比变动)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休闲食品连锁经营 属于食品饮料-休闲食品-零食行业 [1] - 概念板块涵盖休闲食品、小盘、QFII持股、社区团购及新零售 [1] - 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派现3.1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779.24万元 [2] 市场活跃度 - 年内1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3月3日 [1]
妙可蓝多跌2.01%,成交额8576.0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5.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7.35元/股 成交额8576.09万元 换手率0.61% 总市值140.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5.71万元 特大单卖出100.50万元占比1.17% 大单买入845.68万元占比9.86%同时卖出1200.90万元占比14.00% [1] - 年内累计上涨52.79% 近5日涨1.00% 近20日跌2.39% 近60日跌5.1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43万户较上期减少23.14% 人均流通股14909股较上期增加30.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8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5.67亿元 同比增长33.52% [2] - 归母净利润数据未完整披露(原文截断) [2]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1988年11月29日 1995年12月6日上市 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1398号金台大厦10楼 [1] - 主营业务为奶酪为核心的食品科技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国产乳业 新零售 社区团购 融资融券 中盘等 [1]
京东杀回社区团购
36氪· 2025-08-22 01:46
京东拼拼业务重启与扩张 - 京东于2024年4月在北京房山启动社区团购业务京东拼拼首店 随后在北京及河北涿州等地新增门店 [1] - 业务覆盖范围扩展至河北保定和廊坊、安徽合肥和芜湖、江苏宿迁等地 并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服务 [1][3] - 计划在宿迁市开设1000家门店 全面覆盖三县两区 展现强烈扩张意图 [2] 门店合作与运营模式 - 聚焦600户以上规模小区 目标合作对象为拥有营业执照的烟酒店、便利店及快递驿站 [2] - 线上合作模式提供营业额5%的提成 线下允许商家按进货价拿货并自主定价 [2] - 商家需支付2-3万元形象保证金押金 满一年未续约可退还 京东免费提供门头及物料以降低初期成本 [2] 资源协同与差异化策略 - 复用京东折扣超市业务资源 实现市场覆盖高度协同(北京、河北、江苏等地) [3] - 引入京东七鲜、京鲜舫、京东京造等自有品牌商品 形成与多多买菜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 [3] - 与华冠超市打通价格策略 保持区域价格一致性 [3] 业务创新与服务拓展 - 推出线下惠农直通车服务 以采购价向团长提供果蔬肉类等商品 支持线下零售 [3] - 为创业者免费提供经营培训指导 旨在提升团长积极性与留存率 [3] - 采用"团店"模式 结合社区团购、社区服务、线上零售和即时零售等多元业态 [6] 行业背景与竞争动态 - 社区团购行业自2021年监管叫停低价补贴后降温 橙心优选、十荟团于2022年3月相继关停 [4][5] - 2023年6月京东整合京喜拼拼与七鲜等业务成立创新零售部 直接向CEO汇报 [5] - 2024年3月淘宝买菜收缩次日自提服务 6月美团优选退出全国18省份业务 仅保留广州、深圳及浙江部分区域 [5] 行业挑战与盈利压力 - 社区团购面临客单价低、过度依赖团长、供应链要求高等问题 盈利压力巨大 [6] - 中老年用户规模被直播电商侵蚀 团长环节管理成本高且难盈利 [6] - 美团优选因持续亏损调整业务 投入聚焦供应链与城配仓储 [6] 历史业务表现 - 京喜拼拼(前身)于2021年1月上线 四个月内覆盖12省70余城 单日订单峰值达800万 [4] - 京东曾通过资本整合加速扩张 包括7亿美元投资兴盛优选及7.98亿港元入股地利集团 [4]
京东杀回社区团购
财联社· 2025-08-22 00:44
京东重启社区团购业务 - 京东旗下社区团购业务京东拼拼近期在北京、河北、安徽、江苏四地重启 覆盖河北保定市和廊坊市、安徽合肥市和芜湖市、江苏宿迁等地 [3][4][5] - 公司计划在宿迁市开出1000家门店 全面覆盖三县两区 展现出强大扩张决心 [5] - 京东拼拼采用"团店"新模式 结合线下便利店业态 涵盖社区团购、社区服务、线上零售和即时零售 [10] 业务运营模式 - 目标锁定600户以上规模小区 聚焦拥有营业执照的烟酒店、便利店、快递驿站等商户 [5] - 合作模式提供线上营业额5%提成 或线下按进货价拿货自行定价售卖 [5] - 商户需支付2-3万元形象保证金押金 满一年后不续签可退还 公司免费提供门头和物料 [5] - 商品来源包括折扣超市和京东采销两个渠道 [5] 资源协同与差异化策略 - 积极复用京东折扣超市业务资源 市场覆盖高度契合 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6] - 引入京东七鲜、京鲜舫、京东京造和京悦等自有品牌 从源头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6] - 推出线下惠农直通车服务 以采购价为团长提供果蔬肉类商品 支持线下零售 [6] - 在北京房山区域与华冠超市打通 价格策略与华冠超市保持一致 [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社区团购行业经历重大调整 2022年橙心优选、十荟团相继关停 京喜拼拼收缩至零星城市 [8] - 2024年竞争格局再次转变 淘宝买菜在多地的次日自提服务停运 美团优选大规模退出18省份业务 [8][9] - 美团官方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美团优选集中资源聚焦优势区域 继续探索"次日达+自提"模式 [9] 行业挑战与前景 - 专家指出社区团购客单价低、过度依赖团长、供应链要求高等因素导致盈利压力巨大 [9] - 面临中老年用户规模被直播电商抢占 以及团长中间环节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两大突出问题 [9] - 业务组合过于复杂 对不同业务模式的用户体验、供应链能力、运营能力和选品都提出巨大挑战 [10]
数据复盘丨发电机、人形机器人等概念走强 9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0:47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727.29点,下跌0.02% [2] - 深证成指收盘11821.63点,下跌0.12% [2] - 创业板指收盘2601.74点,下跌0.17% [2] - 科创50指数收盘1112.27点,下跌1.12% [2]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25883.7亿元,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757.51亿元 [2]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家电、房地产、农林牧渔、汽车、纺织服饰等行业涨幅靠前 [4] - 证券、保险、国防军工、石油石化、医药生物、煤炭等行业跌幅居前 [4]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汽车、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 [4] 概念板块表现 - 发电机、人形机器人、汽车一体化压铸、CPO、智能电视、铜缆高速连接、白酒、社区团购等概念走势活跃 [4] - PEEK材料、券商、全息技术、气溶胶检测、BC电池、工业气体等概念走势较弱 [4] 个股涨跌及涨停情况 - 沪深两市合计2796只个股上涨,2177只个股下跌,171只平盘,9只停牌 [4] - 105只个股涨停,10只个股跌停 [4] - *ST华嵘7连板,*ST奥维6连板,济民健康4连板 [4] - 汉钟精机、川润股份、中恒电气、华宏科技、新天药业、诺德股份等10股均3连板 [4] - 剑桥科技、福瑞股份、中科海讯、华胜天成、四创电子、慈文传媒、国机精工、四方科技等21股均2连板 [4]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50.86亿元 [6]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31.66亿元 [6]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99.23亿元 [6]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5.22亿元 [6] - 食品饮料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0.71亿元,家用电器净流入9.23亿元,银行净流入2.48亿元 [6]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79.08亿元,计算机净流出66.41亿元,国防军工净流出51.48亿元,机械设备净流出46.05亿元,非银金融净流出45.12亿元,有色金属净流出35.47亿元,电力设备净流出35.11亿元 [6] - 9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中油资本净流入10.47亿元,拓普集团净流入7.54亿元,四川长虹净流入6.71亿元,御银股份净流入5.75亿元,中际旭创净流入5.21亿元,新易盛净流入4.96亿元 [8] - 182只个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超1亿元,东方财富净流出30.31亿元,长城证券净流出12.74亿元,北方稀土净流出11.96亿元,英维克净流出11.57亿元,药明康德净流出11.4亿元,恒宝股份净流出10.26亿元 [10] 龙虎榜机构资金动向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约10.22亿元 [12] - 机构净买入12只个股,电子城净买入1.79亿元,华胜天成、中科海讯、广东建科等股获净买入 [12] - 机构净卖出19只个股,影石创新净卖出6.79亿元,大元泵业、中油资本、利欧股份等遭净卖出 [12] 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1.56%,市盈率20.35倍,最新份额60.6亿份,增加99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027.2万元,估值分位19.45% [1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3.22%,市盈率46.17倍,最新份额51.5亿份,增加9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747.2万元,估值分位68.4% [14]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3.17%,最新份额3.7亿份,减少14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191.1万元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8.81%,市盈率125.65倍,最新份额3.7亿份,减少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031.3万元,估值分位92.11% [15]
落地北京门店 京东放不下社区团购
北京商报· 2025-08-17 13:57
京东拼拼业务拓展 - 京东拼拼已在北京房山落地数家门店,与中通兔喜生活驿站共享店面空间,店内设置冷藏柜和货架存放冻品和生鲜商品 [3] - 门店合作要求包括提供10平方米面积、选址在小区门口附近、小区居民超过600户,团长佣金率为5% [3] - 计划继续在北京大兴、密云等五环外区域及河北涿州拓展门店 [4] - 当前团长招募覆盖安徽合肥、江苏宿迁、北京及河北涿州 [5]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 - 京东拼拼复用京东折扣超市和七鲜等业务的供应链资源,以降低成本 [1][7] - 提供线上团购和线下惠农直通车服务,商户可选择在店内售卖平台提供的果蔬肉类商品 [6] - 团长收入包括线上佣金和线下销售分成,以提升积极性和留存率 [7] - 商品品类涵盖果蔬豆品、肉禽蛋奶、日用百货等民生商品,并引入京东七鲜、京鲜坊等自有品牌 [4] 价格策略与市场竞争 - 部分标品价格比多多买菜低2元左右,如1KG海天耗油、1.8KG维达卫生纸等 [4] - 行业竞争对手美团优选已收缩至广西、广东和浙江市场,多多买菜订单量出现增长 [9] - 多多买菜在上海试点"满39元免费送货上门"服务,美团转向闪电仓加盟模式 [9] 行业运营关键指标 - 社区团购毛利率需控制在20%左右才能实现业务可持续性 [1][9] - 物流履约成本平均达10%,平台还需承担门店和C端补贴成本 [9] - 兴盛优选成功关键在于供应链与加盟商门店的有效契合,免去仓配履约成本 [9] 战略调整与未来发展 - 2023年6月京东成立创新零售部,整合拼拼、七鲜等业务,由闫小兵负责 [6] - 京东拼拼通过复用京东全球品牌合作、产业带等资源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成本 [8] - 专家建议筛选优质团长并提供运营培训,优化商品结构匹配社区需求 [10]
徐家汇股价微涨0.83% 商业百货板块活跃度提升
金融界· 2025-08-15 20:1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徐家汇股价报8.5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7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93577手,成交金额达0.8亿元,换手率为2.26%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百货零售,旗下拥有上海六百、汇金百货等知名商场 [1] - 是上海地区重要的商业零售企业 [1] 行业动态 - 公司所属商业百货板块近期表现活跃 [1] - 涉及新零售、社区团购等业务领域 [1] 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5日数据显示,徐家汇主力资金净流出820.4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388.56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