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

搜索文档
立新能源涨2.47%,成交额1460.0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9.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07
股价表现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47%至7.06元/股 成交1460.07万元 换手率0.23% 总市值65.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9.91万元 大单买入139.30万元(占比9.54%) 卖出69.39万元(占比4.75%)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1.12% 近5日上涨1.15% 近20日下跌2.08% 近60日下跌2.75% [2]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亿元 同比下降6.02% 归母净利润895.17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0.1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风力发电53.05% 光伏发电41.01% 购售电服务及其他5.9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49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5.10万户 较上期减少1.10% 人均流通股18304股 较上期增加1.12% [2] - 十大流通股东变动: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51.45万股至258.22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52.54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216.49万股至123.91万股 [3] - 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4月9日龙虎榜净卖出3216.95万元 买入总额3606.83万元(占比6.31%) 卖出总额6823.78万元(占比11.94%) [2] 公司概况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8日 于2022年7月27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风力发电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国资改革、绿色电力、新疆振兴、海上风电等 [2]
永福股份跌2.01%,成交额1.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86.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6:4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1%至26.86元/股 成交1.41亿元 换手率2.76% 总市值50.3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86.57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0%和2.5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8.63%和30.3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8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44%/4.68%/13.57%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电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EPC总承包、智慧能源及电力能源投资 收入构成中电力能源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占51.40% 分布式光储系统产品及服务占41.21% [2] - 细分收入来源包括EPC工程总承包(25.43%)、电力工程勘察设计(23.42%)、数智能源产品(4.12%)、能源销售(3.21%)及智能运维(2.5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专业工程-其他专业工程 概念板块覆盖宁德时代概念、储能、新能源、风能及海上风电 [2]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7亿元 同比减少1.88% 归母净利润3126.06万元 同比增长3.13% [2] - 股东户数1.81万户 较上期增加1.47% 人均流通股10338股 较上期减少1.3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626.75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4年3月1日 2017年10月31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海西科技园 [2]
节能风电跌2.13%,成交额3.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99.7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5: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13%至3.21元/股 成交额3.19亿元 换手率1.64% 总市值207.8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99.7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763.93万元(卖出4522.54万元占比14.18% 买入1758.61万元占比5.51%) [1] - 年内股价涨3.6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涨1.90%、3.88%、10.69%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4亿元 同比减少7.52% 归母净利润6.31亿元 同比减少27.8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力销售98.63% 绿色电力证书0.85% 其他业务0.5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9.67万户 较上期减少0.49% 人均流通股30,336股 增加0.4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6203.47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024.18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781.96万股至5760.26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广发电力ETF持股1619.79万股(第七大股东) 减少225.48万股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属性 - 成立于2006年1月6日 2014年9月29日上市 主营风力发电项目开发建设运营 [1] - 所属申万行业:公用事业-电力-风力发电 概念板块包括绿色电力/海上风电/碳中和等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12亿元 [3]
大金重工(002487):“两海”战略先行者 海外潜能快速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9-18 04:34
2025H1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28.4亿元 同比增长109.5% 归母净利润5.5亿元 同比增长214.3% [1] - 毛利率28.2%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净利率19.2% 同比上升6.42个百分点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收入规模扩张 汇兑收益增加及费用控制优化 [1] 业务结构分析 - 风电塔筒业务收入26.9亿元 同比增长119.5% 占比94.5% 毛利率25.5% 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1.2亿元 同比增长5.6% 其他业务收入0.3亿元 同比增长107.7% [2] - 海外市场收入22.4亿元 同比增长195.8% 占比79%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毛利率30.7%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2] - 国内市场收入6亿元 同比持平 毛利率下降11.1个百分点至18.7% [2] 海外业务优势 - 公司为亚太区唯一实现海工产品交付欧洲市场的供应商 [2] - 欧洲海风市场具有强壁垒和高附加值特性 [2] - 2024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2] - GWEC预计2025-2034年欧洲年均新增海风装机12.6GW 达过去五年均值的4倍以上 [2] 订单与产能布局 - 2025H1新签出口海工产品订单30亿元 累计未交付订单超100亿元 [3] - 长期锁产协议规划至2030年 包含40万吨产能计划 [3] - 全球产能规划超300万吨 布局蓬莱/唐山/盘锦基地及欧洲/东南亚海外基地 [3] 新业务拓展 - 交付模式由离岸(EOB)延伸至到岸(DAP) 向系统服务商转型 [3] - 新增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境外风电港运营等业务线 [3] - 首批2艘自建超大型电板运输船2025年下水 2026-2027年排产计划已制定 [3] - 与韩国航运公司签署3亿元重型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 2027年交付 [3] 新能源项目进展 - 自持已并网新能源项目规模500MW [4] - 在建陆上风电项目950MW 预计2026年下半年陆续投运 [4] 分红政策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每10股派现0.86元(含税) 合计派发5484.64万元 占净利润比例10.04% [4]
京能电力跌2.05%,成交额9136.4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85.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2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5%至4.29元/股 成交9136.44万元 换手率0.32% 总市值287.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85.80万元 特大单卖出707.84万元占比7.75% 大单买入1747.15万元占比19.12% 卖出2525.12万元占比27.64% [1] - 年内累计上涨26.18% 但近期呈下跌趋势:近5日跌4.45% 近20日跌3.16% 近60日跌5.51%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03万户 较上期减少8.30% 人均流通股133133股 较上期增加9.0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940.28万股至5371.24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410.82万股至2974.59万股 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80亿元 同比增长4.98% [2] - 归母净利润19.4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3.3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售电业务89.74% 售热业务9.29% 其他业务合计0.96% [1] 分红与行业属性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7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3.10亿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 概念板块涵盖低价、氢能源、风能、海上风电、太阳能 [1]
建投能源跌2.03%,成交额8969.2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2.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3%至7.24元/股 成交额8969.22万元 换手率1.13% 总市值130.9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22.1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81% 大单卖出占比20.45% [1] - 年内累计上涨30.92% 近5日下跌6.22% 近20日下跌4.23% 近60日微涨0.1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55万户 较上期减少12% 人均流通股19654股 较上期增加13.64%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2325.89万股至3377.89万股 稳居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汇添富品质价值混合(017043)新进持股1600万股 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519002)新进持股1028.45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增持124.32万股至667.49万股 交银趋势混合A(519702)减持191.52万股至513.96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13亿元 同比增长3.63% [2] - 归母净利润8.9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69.04%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火力发电电量占比78.99% 火力发电热量占比12% 热力供应占比6.1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 概念板块涵盖氢能源、绿色电力、风能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9.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34亿元 [3]
汇洲智能涨2.05%,成交额2.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23.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3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4.48元/股 总市值89.67亿元 成交额2.59亿元 换手率2.9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23.42万元 特大单买入2122.97万元(占比8.19%) 卖出1491.28万元(占比5.75%) 大单买入4877.97万元(占比18.81%) 卖出4486.24万元(占比17.3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7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67%/10.62%/7.43% 年内1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1.32亿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8亿元 同比增长19.28% 归母净利润1898.82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66.8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8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累计派现额为0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7.34万户 较上期微增0.51% 人均流通股11467股 较上期减少0.5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22.91万股 较上期减少268.47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 2007年3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轴承及机床研发制造销售 收入构成:机床85.44% 技术服务6.83% 其他4.52% 图书3.21%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2] - 概念板块涵盖新型工业化、机械、新能源、风能、海上风电等多元化主题 [2]
时代新材涨2.06%,成交额1.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00.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15.36元/股 总市值达143.03亿元 成交额1.01亿元 换手率0.8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00.2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11% 卖出占比17.58% 大单买入占比20.23% 卖出占比16.6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96% 近5日涨2.20% 近20日涨3.36% 近60日涨15.06% [1] 主营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以高分子材料工程化应用为核心 覆盖轨道交通 风力发电 汽车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领域 [1] - 收入构成中风力发电占比40.63% 汽车产品占比35.18% 轨道交通占比11.67% 工业与工程占比9.51% 新材料及其他占比2.38%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2.56亿元 同比增长6.87% 归母净利润3.03亿元 同比增长36.6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0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42亿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13万户 较上期增加2.82% 人均流通股25853股 较上期减少1.9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与博时主题行业混合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 概念板块涵盖海上风电 风能 新材料 磁悬浮及中盘等 [2]
和展能源涨2.17%,成交额2606.7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05
股价表现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17%至3.30元/股 成交额2606.74万元 换手率0.97% 总市值27.22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84% 近5日下跌2.94% 近20日上涨9.63% 近60日上涨11.49%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11日龙虎榜净买入-3744.37万元 买入总额2758.06万元(占比7.62%) 卖出总额6502.43万元(占比17.97%)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21万元 大单买入254.01万元(占比9.74%) 卖出236.80万元(占比9.08%)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66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54.70% [2] - 人均流通股31016股 较上期减少35.36%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0.97万元 同比增长11.92%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41.58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33.43%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644.31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6年11月5日 1998年6月16日上市 [1] - 注册地址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昆仑山路42号9号楼 [1] - 主营业务聚焦新能源及配套产业链 重点发展新能源及混塔业务 [1] 业务构成 - 混塔业务收入占比89.27% 租赁业务收入占比10.73% [1] 行业分类 - 申万行业分类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 [1] - 概念板块包括风能、海上风电、太阳能、微盘股、低价等 [1]
研判2025!中国海底电缆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领航、需求破浪,海底电缆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8 01:08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底电缆行业作为跨海域电力联网与全球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 涵盖通信与电力两大核心类型 在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从2024年230亿元增至2030年700亿元 呈现高端化 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 同时国内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龙头企业主导市场并加速全球拓展[1][12][13][1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 铺设于海底 用于传输电力或通信信号的线缆系统 被誉为水下生命线和信息高速公路[2] - 主要分为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两大类 前者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 承载全球绝大多数国际数据流量 后者使用绝缘保护的导体传输电能 可细分为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 用于海上风电和跨海电网互联[3] 政策环境 - 中国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引领 结合系列政策组合拳 从能源结构转型 海洋经济升级和未来产业布局三大战略维度构建立体化支持体系 明确将深远海风电开发 跨海能源通道互联和海洋物联网基础设施共建作为核心抓手 为行业注入全方位政策动能[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中下游紧密衔接 上游以铜杆 铝杆 聚乙烯等原材料供应为核心 中游聚焦电缆制造与集成 由中天 亨通 东方电缆等头部企业主导 下游包括安装运维及应用市场 涉及国家电网和海上风电投资方等终端用户[8]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拓展带动高压直流海缆需求激增 成为核心增长点[8] 市场需求驱动 - 海上风电是核心驱动力 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从900万千瓦跃升至4127万千瓦 年复合增长率达46.33%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249万千瓦 累计并网规模4420万千瓦 同比增长15.8% 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7.7%[10] - 2025年30GW海上风电装机目标催生超8000公里动态海缆需求 其中66kV及以上高压柔性直流电缆占比有望达65%[12] - 海洋能开发为重点需求市场 截至2024年底总装机容量突破1.2万千瓦 位列全球第四 2030年目标装机规模40万千瓦[11] - 深远海项目推动单GW海缆价值量翻倍至30亿元以上[1][1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约230亿元 2025年有望突破300亿元 2030年跃升至700亿元量级[1][12] - 新兴场景如深海矿产开发 海底数据中心互联和海上能源岛持续拓展市场边界[1][12] 技术发展现状 -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国际领先的跨越 形成涵盖交流 直流及柔性直流等多种技术的完整体系 电压等级覆盖220kV至500kV 单根无接头长度突破90公里[12] - 成功应用于海南联网 舟山柔直 江苏如东海上风电等重大工程 国产海缆在全球电压等级 输送容量和应用规模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2] 竞争格局 - 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格局 第一梯队由东方电缆 中天科技 亨通光电主导 三者合计市占率达87%[13] - 第二梯队包括汉缆股份和宝胜股份 合计市占率约11% 第三梯队为新进入者 市场份额不足2%[13] - 国际巨头如普睿司曼 耐克森主导全球高端市场 但中国企业在东南亚 非洲等新兴市场加速渗透[13] 重点企业动态 - 东方电缆具备500kV交流海缆与±535kV直流海缆研发与量产能力 截至2025年8月12日在手订单总额约196亿元 其中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板块达110亿元 同比增长273%[15] - 南方电网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中 中天科技与东方电缆分别以约9.06亿元和8.99亿元中标 该项目创新性敷设单回±5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13]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端加速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突破 动态海缆 柔性直流输电及AI运维系统支撑深远海风电开发 可降解材料与低碳工艺满足全球碳中和需求[16] - 市场端形成国内深耕加全球拓展双轮驱动 深远海风电与跨国光缆主导国内增长 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通过本地化布局贡献超30%海外收入 海底数据中心互联等场景开辟千亿级增量空间[17] - 生态端构建材料-设备-运维全链条协同 国产化率提升与标准输出强化供应链韧性 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推动毛利率提升 目标全球市场份额从25%提升至4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