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

搜索文档
上半年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同比增长10.4% 新能源乘用车增长超七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22:29
中国汽车出口总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量达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1] - 出口量从2021年201万辆持续增长至2024年586万辆 三年实现规模翻倍 [1] - 行业新车质量PPH(每百辆故障数)从2023年181降至2024年153 产品可靠性显著提升 [1] 新能源汽车出口结构变化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其中乘用车占101.1万辆且同比增长71.3% [2] - 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02.3万辆 同比下降7.5% [2] - 出口模式从商用车大宗采购转向乘用车个人消费 反映市场需求结构多元化 [2] 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表现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占比达65% 其中欧盟市场占比20% [3] - 插混车型出口39万辆 同比激增210% 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3] - 欧盟对纯电动车加征关税但插混车适用10%基础关税 形成政策差异优势 [3] 车企全球化战略布局 - 比亚迪在匈牙利设立欧洲总部 长安汽车泰国工厂投产并计划3年推出12款新能源车 [4] - 行业转向"本地化出海"模式 通过海外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4] - 预计"十五五"期间海外本土化生产将成为新趋势 [4] 产业竞争力驱动因素 - 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领先优势支撑全球市场拓展 [1] - 产业链效率提升使产品具备更高性价比 [2] - 车企加强海外渠道建设与品牌投入 [2]
从广州南沙出口汽车到全球,800多家企业来看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52
南方财经记者马嘉璐 南沙报道 大会当天,汽车制造厂家、出口贸易企业、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物流企业、海外仓投资商、银行保险 和融资租赁机构……汽车出口产业链上不同生态位的近300家企业,成立"大湾区汽车产业出口联盟", 抱团出海。 出海:汽车外贸高速增长 对于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出海,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6月,全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传统燃料汽 车出口202.3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我国汽车出口量自2021年突破200万辆大关后,连年都是高速增长。出口金额也在2021年反超进口金 额,并且差距逐渐拉大。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 口国。 中国汽车正在完成从技术依赖到领跑全球的历史性跨越。 伴随着汽车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上海、广州、重庆、长春、武汉等传统燃油车制造重镇的产业经济 运行,也经历着同频起伏。以广州为例,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作为广州支柱产业之一 的汽车制造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继续承压,增加值同比下降5.7%。 升级产业链、拓展海 ...
上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0.5%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0:38
汽车出口表现 - 鄂尔多斯市上半年汽车出口额达5.98亿元 同比增长20.5%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5.79亿元 同比增长61.96% 集中于南美洲、中东、俄罗斯和蒙古国等新兴市场 [2] - 二手车出口额1.76亿元 占全市汽车出口总值29.4% [3] 物流与通关优化 - 综合保税区与中欧班列联动发展 提供汽车配件出口物流通道并享受提前退税政策 [1] - 海关推行预约通关措施 采取优先受理+快速通关+全程跟踪服务模式 压缩通关时间 [2] - 上半年完成7次预约通关作业 帮助企业享受关税减让约2146.7万元 [2] 产业生态建设 - 吸引奇瑞、厦门金龙、东风柳汽等知名汽车企业落户 带动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配套产业集聚 [1] - 出口企业瑞世国际贸易上半年汽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长80.48% 南美洲市场增长显著 [2] - 全国首辆千万元级定制二手车(货值1045.4万元)出口阿联酋 创国产豪华车单台出口价格纪录 [3] 政策支持体系 - 内蒙古自治区及鄂尔多斯市出台二手车出口促进政策 提供物流补贴、市场开拓和金融保险支持 [3] - 海关推广智能审核+自助打印+快递邮寄等原产地签证措施 梳理关税减让比对清单 [2] - 鄂尔多斯市出口二手车1960辆 占内蒙古自治区出口总量33.3% [3]
2025年上半年超过71万辆汽车从上海外高桥口岸登轮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0:45
汽车出口行业 - 海通码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码头之一,2025年上半年累计停靠滚装轮500余艘次,同比增长约8% [1] - 2025年上半年从海通码头出口汽车数量超过71万辆,同比增长超13% [1] - 上海外高桥口岸通过"零等待"和"零延时"验放通关便利举措,助力国产汽车加速驶向海外市场 [1] 港口运营效率 - 外高桥边检站通过网上办理和预约办理等方式,提供"即装卸"服务,最大限度减少潮汐对航程的影响 [2] - 优化流程后累计为企业节约生产作业时间超1000小时 [2] - 新措施为企业节约码头泊位费、油料费、人工费等经济成本数百万元 [2] 政府服务创新 - 外高桥边检站主动加强与海关、海事等部门联动合作,打造顺畅高效的汽车出口通道 [1] - 全面实行国际航行船舶网上预报预检,提高码头周转效率 [2] - 通过靠前服务和优化流程,助推滚装轮"快进快出"运营模式 [1][2]
汽车出口与反内卷近况政策展望
2025-07-29 02: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中国汽车行业及出口市场 涉及反内卷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等关键议题[1] * 主要公司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吉利、五菱、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及新势力[1][4][5] --- 反内卷政策核心内容 * **措施与对象** - 强化生产一致性检查、成本审查、账期跟踪(60天规范化制度)[2][3] - 窗口指导限制新车定价低于历史底价(如10万→9.8万需审批)[6][7] -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恶性竞争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加码整治[2] * **影响** - 传统车企受益(合资企业利润稳定) 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稳健发展 二线企业如吉利销量增41% 五菱增43%[5] - 比亚迪受监管影响销量增速放缓至6%(技术提升滞后)[5] - 审批流程延长至2-3个月 削弱价格战灵活性但稳定市场信心[6] --- 汽车出口数据与趋势 * **出口表现** - 2025上半年出口200万辆(同比+70%) 新能源占比40%[1][4] - 欧洲市场:比亚迪/蔚来/小鹏份额提升 中东及东南亚需求强劲[4] - 插电混动出口欧盟增551%(上半年11.7万辆) 纯电动出口降2%(29万辆)[14] * **国际竞争** - 欧盟加征关税(最高45%) 中欧谈判设定最低进口价3.5万-4万欧元[14][16] - 中国应对策略:东南亚生产换标、与福特/韩国合作绕过原产地限制[17] --- 市场与消费动态 * **消费者能力与意愿** - 2025上半年人均收入21,800元 支出占比66% 储蓄增9万亿定期存款[8] - 购车意愿依赖政策(以旧换新/免税)及市场信心 小米等抢购效应刺激需求[9] * **政策支持** - 以旧换新补贴延续至2027年 2025上半年汽车行业补贴540亿(占34%)[11][12] - 新能源车购税从免税→5% 燃油车购置税下调传言被否(2025年1-5月车购税降25%)[13] --- 未来展望 * **政策窗口期** - 2025年反内卷加码(GDP增长5.4%/5.2%) 2026年或减速[10] * **出口前景** - 2026年出口预计增10%+ 俄罗斯/美国市场复苏 比亚迪9艘运输船提升运力[18] - 插电混动技术优势:成本1万人民币/辆 售价1万美元 替代燃油车潜力大[20][21] * **全球增长点** - 中南美、欧盟(西班牙/匈牙利建厂)及东南亚市场增量显著[19][22] --- 其他关键细节 * **行业规范** - 自动驾驶改称辅助驾驶 整治账期管理[2] * **企业案例** - 比亚迪插电混动皮卡海外热销(澳大利亚/墨西哥月均6,000台)[21] - 领跑B01车型定价<9万元 推动二线品牌竞争[5]
广州汽车出口量显著提升 上半年出口9万辆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9:00
广州汽车产业出口表现 - 上半年广州出口汽车9万辆,同比增加28.4% [1] - 传统燃油车出口4.2万辆,增加24.2% [1] - 电动汽车出口4.8万辆,增加32.2% [1] 企业类型出口表现 - 国有企业上半年出口增加43.4%,占整体汽车出口比重达53.6%,较去年同期提升5.6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汽车增加72.4% [1] - 境外品牌出口增加24.9% [2] -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增加27.6%,占整体汽车出口量的63.9%,较2020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 [2] 产业链与市场布局 - 广州拥有从整车制造、技术研发到进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 [1] - 国有企业对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地区出口取得实质性突破 [1] - 本土民营车企在新加坡、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实现销量增长 [1] - 自主品牌车企以智能驾驶技术和快速产品迭代赢得市场 [2] 政策支持与通关效率 - 广州海关出台支持汽车发展10条措施,打造汽车"前港后贸"基地 [2] - 实施"车到人到、即申即查"等高效监管方式,出口汽车到港1小时内完成查验放行 [2] - 创新推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合作模式,车辆在香港等待上牌时间由14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2] - 新模式下企业仓储成本一年可节省约2500万元 [2]
瑞银前瞻中国汽车业 Q2 盈利:新势力控本增效,传统车企出口发力
智通财经· 2025-07-18 14:21
行业整体展望 - 中国汽车行业第二季度盈利预计整体稳定,新势力电动车企通过成本管控改善业绩,传统车企通过出口和高端化抵御利润率压力[1] - 瑞银预计多数公司二季度盈利将符合或略高于买方预期,新势力车企理想/蔚来/小鹏费用管控严格,传统车企比亚迪/长城/吉利抓住出口与高端化机遇[1] 新势力电动车企分析 理想汽车 - 二季度交付11.1万辆(L6占比47%),销量环比增20%,同比增5%,收入预测较Visible Alpha共识低11%[5] - 毛利率假设19.5%(环比降30基点),研发费用26亿元(环比增1亿),营业利润预测9.26亿元(较共识低14%),净利润15.26亿元(较共识高10%)[5][6] 蔚来汽车 - 二季度交付7.2万辆(Onvo L60占比24%),销量环比增72%,毛利率12.5%(环比升230基点)[7] - 营业费用70亿元(较共识低1亿),营业亏损46.38亿元(较共识低4%),预计盈利略好于买方预期[7][8] 小鹏汽车 - 二季度交付10.3万辆(Mona M03占比38%),销量环比增10%,汽车毛利率12.0%(环比升150基点)[9] - 营业亏损4.57亿元(较共识高7亿),净亏损3亿元(较共识低7亿),预计盈利适度超出买方预期[9][11] 传统车企表现 比亚迪 -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占销量21%),单车净利润达8800元,海外业绩支撑盈利[3] 长城汽车 - 魏牌和坦克品牌销量占比26%,高端化推动盈利环比回升[3] 吉利汽车 - 盈利预计接近一季度水平,公司结构复杂导致预测难度较大[3] 产品与市场动态 - 理想i8将于7月底亮相,比亚迪海外扩张和长城高端化受瑞银看好,小鹏G7面临竞争压力[4] - 新车型理想i8/蔚来Onvo L90/小鹏G7的销量表现比盈利更重要[2] 财务数据对比(小鹏汽车) - 二季度车辆收入68.19亿元,服务收入12.93亿元,研发费用14.67亿元,单车均价16.5万元[12] - 车辆毛利率从一季度的5.5%提升至二季度的6.4%,全年预计达12.0%[12]
如何看待乘用车25Q1出口趋势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乘用车行业 - **公司**:特斯拉、通用、福特、比亚迪(秦、汉、唐系列)、大众、别克、凯迪拉克、本田、丰田、吉利汽车、坦克、阿维塔、领克、新坐标、米食集团、耐斯特、鸡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一季度出口情况 - **核心观点**:一季度乘用车出口增速受合资车下滑影响,后续插混出口有望带来增量 - **论据**:一季度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速6.1%,自主和合资出口增速分别为11.5%和 -16.7%,合资和独资车企下滑主要因特斯拉出口销量同比下滑57%,减少5万台;后续通用和福特有返销北美情况可能短期影响二季度出口销量,看好插混出口带来增量[1][2] 二五年全年销量增速 - **核心观点**:二五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至少是零到五个点的小幅正增长,维持二五年乘用车行业量稳价缓观点 - **论据**:参考17年一季度销量占比年化后同比增速为7.8%,但24年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力度小于16年购置税优惠减半政策,所以7.8%需打折扣[3][4] 三月份竞品组合变化 - **秦PLUS组合**:迪阿迪、海康银河L6份额环比增长最多,分别增长2个点和1.2个点;大众朗译份额环比下滑最多,下滑1.7个点[4][5] - **比亚迪汉组合**:别克军威份额环比提升最多达2个点,因2月28日推出一口价策略大幅降价;其他合资燃油车如凯迪拉克CT5等也通过降价实现份额环比提升;后续关注轻药8在5月9号上市及吉利汽车星18上市带来的新产品周期[5] - **比亚迪唐组合**:坦克300因3月推出活力版本,份额环比增长1.2个点[6] - **高端SUV组合**:特斯拉Model Y因3月国内集中交付实现份额环比大幅增长,阿维塔07份额也环比正增长;后续关注4月28号上市的领克900份额提升情况[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用中端落地价划分主流车型的竞品组合分析方法,因传统用指导价划分的方法论随着合资车大幅降价有效性快速下降[4] - 推荐新坐标、米食集团、耐斯特和鸡丰,认为新坐标拐点即将出现[7]
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增超10%,插混车型表现亮眼
第一财经· 2025-07-14 06:52
中国汽车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1] - 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1] - 乘用车与商用车累计出口量分别为258.1万辆和50.2万辆 [2]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其中乘用车出口101.1万辆 同比增长71.3% [1] - 纯电动车出口67万辆 同比增长40.2% 插混车出口39万辆 同比增长210% [2] - 新能源汽车成为出口核心增量 传统燃油车出口202.3万辆呈下滑趋势 [2] 出口市场结构变化 - 出口市场由商用车大宗采购向乘用车个体消费转变 [2] - A级/B级/SUV等乘用车细分市场份额稳步扩展 [2] - 欧洲市场销量达14.8万辆 同比增长78% 市场份额从2.5%跃升至4.5% [3] 插混车型竞争优势 - 插混车型在欧洲适用10%基础关税 未纳入电动车关税监管体系 [3] - 中国插混技术领先欧洲本土车企3-5年 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3][4] - 插混车型在欧洲市场销量同比激增368%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3] 主要车企出口表现 - 奇瑞出口54.8万辆排名第一 同比增长3.1% [5] - 比亚迪出口47.2万辆 同比增长130% [5] - 上汽/长安/吉利出口量分别为43.8万/29.9万/23.6万辆 [5] 区域市场机会 - 东南亚市场燃油车占比超80% 政府出台电动车补贴政策 [3] - 中东市场计划2030年电动车占比达30% 对高性价比车型需求迫切 [3] - 中国车企通过技术输出本土化生产 如长城泰国工厂年产能15万辆 [3] 产业发展趋势 - 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将成为新趋势 [1] - 产业链效率提升与智能化水平提高增强产品竞争力 [2] - "十五五"期间汽车出口规模或达峰值 [1]
上汽集团(600104):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 打造大自主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7-14 00:28
乘用车出口趋势 - 202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乘用车出口量快速增长是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汽车产业优势凸显的双重结果 [1] - 预计海外市场未来6年汽车销量CAGR为4.0%,仍有超过1000万辆汽车的增量空间 [1] - 中国乘用车出海未来增长空间在于市场继续拓展和新能源车出口市占率提升 [1] 公司出口表现 - 公司2016-2023年连续8年成为中国车企出口销量冠军,海外销量占比由2017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25.9% [1] - 在出口价差及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下,海外车型盈利能力将高于国内 [1] - 出口增长及较高附加值车型导入将促进海外盈利能力提升,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销量及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应对欧盟反补贴税 - 公司能够通过推出混动新品弥补纯电销量缺口 [1] - 混动新车型及拓展新区域将是主要增长点 [1] 产业链出海优势 - 公司在出海领域具备独特竞争优势,MG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更强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 [2]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全产业链出海的企业,成建制、体系化的出海布局将提升在不同海外市场的落地速度、适应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2] - 预计公司出海仍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海外市场仍将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 [2] 组织架构调整 - 2025年公司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整合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成立大乘用车执管会进行一体化管理 [2] - 组织架构调整将打通部门壁垒,实现产销研一体、国内与国际业务协同 [2] - 大乘用车板块实施整体业绩考核,有望促进海外业务运营效率提升 [2]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5、1.03、1.15元 [2] - 维持可比公司25年PE平均估值25倍,目标价23.75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