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

搜索文档
共筑文明之桥 同促和平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22 21:57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会议在北京举行 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各界人士参与 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1] - 设置6场平行分论坛 讨论内容包括建设包容世界 全球发展繁荣 文化传承创新 人民相知相亲 科技创新发展 学术对话 [1] "一带一路"倡议 -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认为其促进共建国家间人文交流 巩固睦邻友好关系 增进友谊与相互理解 [3] - "一带一路"是经济走廊 也是文明之桥 中国通过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打造新的国际运输走廊 构建全新的经济合作模式 [3] - 中方强调共建"一带一路"不搞意识形态对立 不搞地缘政治博弈 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 反对单边制裁 反对经济胁迫 反对"脱钩断链" [2] 柬中合作 - 2024年是"柬中人文交流年" 2025年是"柬中旅游年" 柬中合作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对话价值 [4] - 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给柬埔寨农村带来巨大转变 "柬中友谊图书馆"等"小而美"项目改善当地民众生活 拉近两国人民心灵距离 [4] 科技创新合作 - 多米尼加积极参与中拉科技创新论坛 中拉数字技术抗疫合作论坛等交流活动 通过对话增进了解 深化合作 [6] -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智能 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多米尼加期待与中国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合作促文明互学互鉴 [6] 传统与创新 - 马来西亚传统蜡染工艺通过数字平台获得新生 中国水墨艺术借助沉浸式数字展览重放异彩 证明传统与创新能实现共生共荣 [7] - 真正的创新往往源于对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 使其能与新时代产生共鸣 [7] 教育合作 - 中国宁波工程学院与格林纳达玛丽秀社区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开设中文课程 介绍中国文化及传统理念 深化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与认同 [8] - 格林纳达留学生在感知当代中国发展的同时 也让中国人民更好地认识格林纳达 [8] 全球文明倡议 -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4]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 为尊重文明多样性 弘扬共同价值提供了有益框架 [7]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通过《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 发布多项文明对话主题行动计划 [6]
墨西哥各界人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新华网· 2025-07-21 09:46
中墨文明交流活动 - 红厅论坛·中墨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墨西哥城举办 近百位文化、学术、媒体、工商及政界嘉宾参会 [1] - 墨西哥人士称墨中文明交流源远流长 合作日益加深 堪称文明交流互鉴典范 [1] - 活动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待未来开展更多对话与合作 [1] 战略合作意义 - 墨西哥联邦众议院墨中友好小组主席称墨中对话是两个千年文明间的对话 具有战略意义 将为两国及世界未来作贡献 [1] - 交流对话巩固友谊纽带 为持续促进学术、文化与政治交流搭建新平台 [1] - 墨西哥国会前众议员强调应搭建桥梁而非隔阂 墨中友好关系为世界树立榜样 [1] 文明互鉴理念 - 研究员比喻文明互鉴为相互交织的复杂舞蹈 主张建立更加公正、相互尊重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 - 社交媒体创作者指出墨中等全球南方国家有历史困境 中国发展为全球南方提供借鉴 [2] - 双方可在文明互鉴中携手走向更美好未来 [2] 文化遗产合作 -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研究员称两国文化遗产数量庞大且极具价值 均有丰富遗产保护经验 [2] - 建议加强遗产保护研究与数字考古项目合作 通过技术创新与青年参与传承文化瑰宝 [2] - 中墨文明交流源远流长 400多年前马尼拉大帆船开启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2] 文化交流成果 - 墨西哥文化部官员表示自建交以来文化交流持久深入 中国兵马俑展览令人叹为观止 [3] - 越来越多文化展览为双方民众打开相互了解之窗 [3] - 两国均热爱和平与友谊 不干涉他国事务 致力于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3] 发展道路借鉴 - 中国发展道路为墨西哥提供有益借鉴 墨方愿与中方开展更多对话交流 [3] - 共同推进全球南方合作 [3] - 文明交流体现在瓷器领域 中国瓷器影响墨西哥普埃布拉州陶艺匠人 [3] 陶瓷领域合作 - 墨西哥陶艺匠人将中国陶瓷审美理念与本地原住民艺术传统融合 创造出塔拉韦拉陶器 [3] - 合作包括联合展览、陶艺家互访交流驻地创作项目、经贸合作推动传统工艺高附加值转化 [3] - 以陶为媒的文明对话不断延续 合作正不断深入 [3] 全球文明倡议参与 - 墨西哥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文化交流、遗产保护、艺术活动与文化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4] - 两国人士应更多参与合作实践 落实文化、商业与教育交流项目 [4] - 让墨中友谊之船扬帆远航 自称为新时代大帆船的一员 [4]
文化中国行 | 新时代申遗捷报频传的背后
人民日报· 2025-07-20 02:57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成就 -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居世界前列2025年西夏陵申遗成功实现宁夏零突破[3][6] - 保护管理体系完善包括法规规划建设、监测系统开发(2014年上线全球领先)、国际合作深化等维度[5][6] - 40年发展推动中国从遗产大国迈向保护强国监测系统整合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功能支撑科学决策[5][6] 遗产价值挖掘与传播 - 西夏陵申遗注重历史文化内涵挖掘通过文旅融合、公众活动(摄影/征文/LOGO征集)提升参与度[6][7] - 遗产展示阐释功能强化如长城价值认知从"冲突象征"升级为"文化融合"体现理念更新[11] - 通过遗产国际交流构建文明大国形象如北京中轴线"中和"思想、孔庙儒学文化对外输出[13] 科技赋能与系统保护 - 应用古蛋白质组学、干旱地区土遗址加固等领先技术科技手段跨学科合作提升保护水平[10] - 建立预防性防灾体系覆盖103处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遗产需整合气象/地震/消防等多部门资源[12] - 监测系统覆盖大运河等大型遗产协调8省份3200公里河段实现国家主导式管理[14] 可持续发展路径 - 遗产利用分三层次:文化展示(国家主导)、知识转化(都江堰科技/敦煌艺术)、旅游商业(需严格监管)[13] - 西夏陵带动周边居民就业通过旅游业增收实现社区共建共享的经济社会效益[7] - 推动从数量领先转向质量优先探索属地化管理改革与跨学科专家委员会建设[9][11]
以文明互鉴促和平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17 00:08
全球文明倡议 -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1] - 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是求同存异、和合共生,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 [1] - 倡议提出两年多来,其理念日益成为全球性共识并转化为实践,彰显了中国方略的强大生命力 [1] 世界经济与文明交流 -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问题突出 [2] - 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人为构筑贸易壁垒,阻碍世界经济正常交流与合作 [2] - 各国应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经济政策协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2] 文明多样性与发展路径 - 应尊重彼此文明的差异性,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2] - 多样的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2] - 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是文明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各具特色的现代化路径都值得尊敬 [2] 文明对话与合作机制 - 应加强文明对话而非对抗,坚持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主导作用 [3] - 各国应深化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等机制对接,推动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文明交流合作 [3] - 中国积极考虑承办2028年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论坛,将成立全球文明研究院,支持文明古国论坛等机制 [3] 文明互鉴与未来发展 - 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各国应搭建更多载体和平台推进文明交流 [3] - 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映照,共同书写了人类社会文明交融的灿烂篇章 [4] - 未来不同文明彼此丰富、交汇交融是主流和大势,应持续唱响交流互鉴的主旋律 [4]
济宁|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落幕后,济宁暑期旅游热度攀升印证文旅引力
大众日报· 2025-07-16 02:39
文旅业态升级 - 曲阜尼山鲁源村景区通过AI机器人"探源者"、数字光影秀、沉浸式游园等新文旅元素,打造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体验项目,提升游客文化自豪感[2] - 景区将论坛青年辩论会话题融入文旅设计,游客可通过NPC或数字交互设备互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观[2] - 曲阜市推出尼山夜游、明故城夜游及《金声玉振》等文艺演出,孔子博物馆利用AI和AR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临展,强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体验[3] 区域联动与营销 - 泗水县围绕尼山主题拍摄216条短视频、撰写36篇文稿进行全媒体推广,并举办首届乡旅咖啡节,吸引6000余名游客,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农产品消费增长[3] - 龙湾湖艺术小镇活动整合10余辆主题咖啡车、20余个文创摊位及湖畔美食区、音乐会等,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3] 文化影响力拓展 - 尼山论坛推动儒家文化从学术研讨向实践转化,如中医药论坛成果渗透基层卫生体系,文化遗产论坛议题转化为学校"非遗"课和博物馆社教活动[4] - 孔子研究院计划加强儒家文化对外传播,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路径",论坛为济宁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4]
武当山“洋教头”杰克:武术的魅力在于和谐与包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01:53
武术文化传播 - 武当武术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杰克·平尼克受邀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分享武术作为连接多元世界的方式[1][3] - 杰克通过15年的学习从一名外国学员成长为武当武术传人,并成为助教,教授数百名中外学生[3] - 杰克在社交媒体发布数百条有关武当武术、道家哲学、传统音乐与养生之道的视频,用英文讲解武术动作,建立国际学习群[3] 武术国际化发展 - 武当山已有30余个海外武术分会,2万多名道教"洋弟子",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多个国家[4] - 杰克成为香港武当文化推广大使,计划开设国际武术班、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在美国开办武馆[4][5] - 杰克作为"过来人",清楚外国学员在武术学习中的难点,帮助学员理解武术哲学如"阴阳"概念[4][5] 武术文化交流 - 杰克的教学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发展,用武术哲学比喻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5] - 杰克愿做美中友谊的桥梁,通过武术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相互理解与交流[5]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全球南方国家政界、文化界人士,他们眼中的“文明观”什么样?
环球时报· 2025-07-13 22:54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人出席开幕式 [1] - 发布了《"我们的文明观"全球民意调查》成果,探究海外受访者对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认知态度、对中华文明的整体评价及跨文化交流的实践状况 [1] 埃及与中国文明交流 - 埃及和中国长期举办文明交流互鉴大型活动,聚焦遗产保护经验交流、加强文化艺术互鉴、增进学术与教育沟通等 [1] - 埃及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重点发展现代化博物馆,特别是建设大埃及博物馆 [1] - 埃及前总理每年参加3到4场中国民间艺术团在埃及举办的活动,通过艺术、音乐等"软实力"内容促进中埃关系 [2] 印尼与中国文化合作 - 印尼文化部部长认为"多元中的统一"即"和而不同",文化多样性是凝聚的力量 [2] - 在中国的印尼留学生已超过1.5万人,希望更多中国学生赴印尼交流 [3] - 印尼年轻人对中国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等议题非常感兴趣,一些中国文化表达形式也吸引印尼年轻人 [3] 巴基斯坦与中国数字合作 - 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部长提议建设中巴"数字走廊",通过数字平台、社交媒体等形式推动青年一代文化交流 [3][4] - 为纪念中巴建交75周年,两国将联合制作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推动内容互译与传播 [4] - 通过数字丝绸之路,Z世代能快速汲取知识、建立联系,成为巴中友谊的"新使者" [4] 南非与中国人文交流 - 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中非交流提供平台,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深化 [5] - 南非青年外交官赴北京参观学习,两国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合作 [5] - 南非总统访华时签署了加强文化交流的文件,关键是通过扩大人员与教育往来增进理解 [5]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教育合作 - 吉尔吉斯斯坦几乎全国每所大学都设立了中文系,大批年轻人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 [6][7] - TikTok和DeepSeek在吉尔吉斯斯坦非常流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6] - 中文学习成果显著,部分年轻人能轻松应用中文,加强了吉中文化纽带 [7] 津巴布韦与中国戏剧交流 - 津巴布韦青年艺术家认为戏剧是互学互鉴的载体,能帮助了解自身文化和增强认同感 [8] - 国际戏剧协会通过戏剧弥合文化差异,让不同国家背景的人在故事与角色中找到认同 [8] - 推动非洲戏剧关注和研究,在中国进行表演和巡演,参加中国最大戏剧节 [8]
新华时评丨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7-13 10:57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核心观点 - 加强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正汇聚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合力 [1] -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1] - 文明交流互鉴是和平的纽带、发展的动力和友谊的桥梁,能消弭隔阂、应对共同挑战并促进民心相通 [2][3][4] - 中国始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通过全球文明倡议、国际活动平台及人文合作项目推动实践 [4][5] 文明交流互鉴的三大作用 和平纽带 - 历史证明强制解决文明差异只会引发冲突,包容精神能实现文明和谐 [2] - 国际社会需反对"文明隔阂""文明优越"等论调,通过平等对话筑牢互信之基 [2] - 柬埔寨学者指出全球文明倡议的包容精神是各国实现和平的关键路径 [2] 发展动力 - 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可为破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等难题提供精神指引 [3] - 文明互鉴能汇聚智慧提升人类应对挑战的能力,促进技术共享与共同发展 [3] - 克罗地亚前总统强调唯有文明团结携手才能解决全球性危机 [3] 友谊桥梁 - 历史表明开放交流能深化互信,当前全球2500多个民族的文明使地球村充满活力 [4] - 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可拉近民心,俄罗斯学者认为文明互鉴为和平共处创造条件 [4] - 中国通过旅游年、文化节、孔子学院等项目架设民心相通桥梁 [5] 中国的实践与贡献 - 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并推动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提供中国方案 [4] - 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政党高层对话会等活动搭建多边平台 [5] - 扩大免签政策、开展文化节与教育合作项目,希腊前总统评价为全球范例 [5] 未来展望 - 国际社会需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5] - 应拓展多层次交流内容与合作渠道,激发文明进步动力 [5]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文明之桥”
新华社· 2025-07-12 08:59
一带一路倡议 -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走廊,也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文明之桥 [1] - 倡议推动了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全新经济合作模式 [1] - 倡议为从中国到中东、从中国黄海到欧洲地中海的文明对话与交融作出重要贡献 [1] 文明对话与交流 - 加强文明对话、推动交流互鉴对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加强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 - 中国为世界树立了如何对待不同文明、建立平等尊重的世界的典范 [1] - 中国主张与各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 [1] 国际合作与投资 - 中国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技术和教育服务,扩大投资合作 [1]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中外嘉宾参与研讨 [2]
“为当下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筑牢根基”——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 2025-07-12 00:50
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包容世界 -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树立了文明典范,创造了经济价值和新的合作范式,推动了古丝绸之路的复兴 [1] - 塞尔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强调缺乏理解和信任的外交是脆弱有限的,没有友谊的和平是短暂不稳的,需通过真诚交流促成合作 [1] - 斯里兰卡佛教、宗教和文化事务部部长指出斯中关系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典范,文明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基础上 [1] 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发展繁荣 - 科摩罗促进性别平等、团结及新闻部长表示实现发展与繁荣关键在于相互学习、借鉴与分享,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繁荣"不符合现代文明趋势 [3] -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互鉴之源而非争执之由,文明对话能筑牢信任、深耕合作,为共同繁荣铺路 [3] -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三大倡议为文明交流与和平发展指明方向,维护文明多样性、深化交流互鉴才能破解全球发展难题 [3] 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 - 敦煌研究院院长介绍了敦煌30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成果 [3] - 北京画院院长分享了用5G技术呈现齐白石艺术、通过互动装置让观众参与书法创作的创新实践 [3] - 腾讯公司副总编辑讲述了数字技术让历史文化实现"数字重生"的经典案例 [3] - 伊斯兰世界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表示青年参与是让传统活在当下的关键,需通过大学合作、创新实践让文化遗产"可触摸、可感知" [3] 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民相知相亲 -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表示将持续推动双方教育、民间领域合作,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促进包容性发展与可持续和平 [5] - 美国武术运动员李资根现场表演太极,展现民间文化交流互鉴成果,愿意以武术为桥梁促进各国友好交流 [6] -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介绍"东方之韵"项目17年来将中国非遗技艺带向世界,让文化遗产成为民众对话的活态纽带 [6] 文明交流互鉴与科技创新发展 - 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助力构建更加互联互通、有韧性的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体系 [6] - 联合国经社部助理秘书长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升文化创新活力,更好阐释文化遗产和历史符号,为考古研究注入新生命力 [6] - 与会嘉宾表示科技发展需扎根文明多样性,应构建包容创新生态,加强国际合作,弥合数字鸿沟,让发展中国家共享技术红利 [6] 文明交流互鉴与学术对话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教育部长表示该国与中国的教育合作、奖学金项目意义深远,中国助力保护本土知识同时拥抱科技创新 [7]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联合民族大会党国际关系书记表示双方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特多民族乐器钢鼓在长城演奏成为网络热点 [7] - 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常委表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启示世界,唯有相互尊重、同向同行才能抵达共同目的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