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

搜索文档
ETF甄选 | 三大指数震荡收涨,5G通信、人工智能、游戏传媒等ETF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9-10 08:55
2025年9月10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势,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13%,深成指涨0.38%, 创业板指涨1.27%。 消息面上,杭州市经信局就《杭州市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 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培育 形成百亿级企业5家、10亿级企业20家、"新势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省级以上链 主企业15家。 海通国际表示,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受益于持续的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 AI产业链正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相关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创业板人工智能ETF 华夏(159381)、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159246)、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 题材方面,采掘行业、通信服务、旅游酒店等板块涨幅居前,能源金属、珠宝首饰、电池等板块跌幅居 前。主力资金上,通信设备、电子元件、通信服务等行业概念流入居前。 ETF方面,或受相关消息刺激,5G通信、人工智能、游戏传媒等相关 ...
通信行业行业点评报告: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卫星通信进程加速
银河证券· 2025-09-10 08:03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卫星通信正从传统语音与应急连接向"通信+算力+数据"复合型基础设施升级 [6] - 运营商卫星通信版图加速成型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已具备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资质 [5] - 行业价值重心向下游倾斜 2024年全球卫星产业中运营服务占比37.0% 地面设备制造占比53.0% [5] - To C与To B模式将构成卫星应用"双轮驱动" [6] 商业模式分析 - 太空算力租赁服务:算力星座作为"太空数据中心" 通过星间激光链路为应用卫星提供边缘计算能力 [2] - 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构建低时延高安全性的"太空光纤"通道 传输路径更接近直线 数据传输速度更快 [2] - 智能数据资产变现:将数据应用于农业/气象/能源等行业 形成数据即服务(DaaS)变现路径 [2] 产业链价值分布 - 全球卫星产业链包含制造/发射/运营服务/地面设备四大环节 [5] - 2024年卫星发射收入占比3.2% 制造占比6.8% 运营服务占比37.0% 地面设备制造占比53.0% [5] 投资建议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普天科技/通宇通讯/震有科技/金信诺/纵横通信/振芯科技/上海瀚讯/顺灏股份/航宇微等 [6]
中国电信(601728.SH):积极探索“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型业务模式
格隆汇· 2025-09-10 07:52
公司业务发展 - 中国电信最早持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许可的通信运营商 在我国卫星通信领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 - 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卫星移动通信网络 为各类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卫星移动通信服务[1] - 2023年9月全球首发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2024年4月全球首创汽车直连卫星服务[1]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积极探索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型业务模式 致力于打造天地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网络[1] - 加快卫星网络能力建设 持续扩大天通系统优势 不断提升系统容量和网络性能[1] -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能力开放 积极服务全网用户[1]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推动卫星通信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1]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网络新格局[1] - 助力我国在全球卫星通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1]
突然!A股这一板块大涨!“万亿巨头”工业富联涨停,发生了什么?
天天基金网· 2025-09-10 06:31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9 月 10 日上午, A 股三大股指震荡收涨。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 3813.78 点,涨 0.17% ,深证成指涨 0.24% ,创业板指涨 1.14% 。科创 50 涨逾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为 1.29 万亿元,与上个交易日基本持平。个股跌多涨少,市场共 2433 只个股上涨, 46 只个股涨停, 2821 只个股下跌。 从板块看,电信、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餐饮旅游领涨市场,覆铜板、 6G 、光模块( CPO )等概念股活跃;固态电池板块在连续 3 日上涨后出现回调,锂矿、锂电正极、动力电 池等概念板块纷纷走低;贵金属、化肥农药板块领跌。 | | | Wind热门概念指数 | V 20格 | | Wind中国行业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覆铜板 | 光模块(CPO) | 电路板 | 6G | 通信设备 | 电信 | 电子元器件 | 电脑硬件 | | 4.36% | 3.11% | 2.8 ...
EchoStar Stock Jumps On Spectrum Sale To SpaceX. AST, Iridium Retreat. Globalstar Pops.
Investors· 2025-09-08 20:18
BREAKING: Futures Mixed But Oracle Skyrockets On Blowout Outlook EchoStar (SATS) stock surged on Monday after the Charlie Ergen-controlled company announced a spectrum sale to Elon Musk's SpaceX for approximately $17 billion, including $8.5 billion in cash. SpaceX's Starlink satellite network plans to use the spectrum. Shares in AST SpaceMobile (ASTS) and Iridium Communications (IRDM) fell on the EchoStar-SpaceX deal. Starlink, AST and Iridium compete in providing space-based cellular broadband networks, di ...
乾照光电20250905
2025-09-07 16:19
**乾照光电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 * 公司为青岛乾照光电 国内LED外延芯片龙头企业 成立于2006年[4] * 公司深耕直显领域 是国内红光芯片市占率最高的企业[2][4] * 2018年通过定增扩大红光产能 并向高端功能性和卫星应用拓展 同年南昌基地投产[2][4] * 2022年海信战略入股 共同开拓Mini LED和Micro LED市场 推动业务向背光照明和新显示扩展[4] **二、 高端产品发展迅猛** * Mini LED 车载业务和卫星电池片等结构性高端产品增速非常可观[5] * 卫星电池片业务销量同比翻倍 出货量居国内首位[2][5][20] * 高端直显产品营收同比增长接近50%-60%[2][14] * Mini背光芯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倍[14] * 车载业务同比增速接近翻倍[15] * Micro OLED芯片已获得领先显示企业量产认证 并正在进行国际客户认证[3][17] **三、 海信入股的战略影响** * 海信通过多次增资和参与定增 至2024年第一季度持股比例达24.24%[6] * 海信入股稳定了公司股权结构 提高了决策力和长期战略定力[6] * 加强了公司在Mini LED和Micro LED方面的投入 加速了技术推进[2][6] * 在控股股东海信的带动下 公司自研高性能Mini背光芯片并开拓更多海内外客户[14] **四、 未来发展规划与资源分配** * 公司将资源倾注于核心子公司 如直显 高端显示 新半导体基地等[8] * 对背光照明等传统业务以销定产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能投建[8] * 继续加大2D芯片产能扩张及相关技术研发投入[8][9] * 加速发展Mini背光及Mini直显 并通过客户端引入与技术协同开发向高端化发展[16] **五、 行业现状与高端化趋势** * LED行业出货量有所提升 但价格承受较大压力 竞争激烈[10] * 2025年上半年LED行业整体状态较差 各企业纷纷向高端部分升级[11] * Mini LED和Micro LED直显技术在智慧会议 数字展厅 虚拟拍摄等商用民用场景中应用广泛[2][11][12] * 据TrendForce预测 到2026年全球Mini LED市场规模增速将达到35%-36% 户外及室内小间距LED显示屏是主要增长动力[12][13] **六、 新兴增长点与业务进展** * **卫星互联网业务**: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生化家太阳能电池片供应商 产品已通过多个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出货 适用于低轨道卫星的新产品也已实现批量出货[19][20] * **光通信(VISOR)业务**: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 工业感测 医美 数据通信和车载领域 2025年上半年基本实现批量出货[21][22] * **光通信芯片**:已推出10G和25G光通信芯片 并开始流片50G光通信芯片 为进军高速市场奠定基础[23][24] * **其他新应用**:快速推进车载HUD显示 高端照明(如植物照明)等领域[15] **七、 财务表现与盈利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受行业价格波动影响 财务表现不佳[7] * 但公司收入同比保持30%到40%的高速增长 利润端呈现向上趋势[7] * 高端产品带动整体盈利结构改善 中长期盈利结构有望持续改善[2][5][7] * 随着折旧高峰过去 利润释放将逐步到来[15] **八、 技术布局与突破** * 在Micro LED和Micro OLED领域积极布局 Micro LED被视为接力Mini LED的下一代高端显示技术[17][25] * 应用于大屏和穿戴产品的Micro COG方案取得重要技术突破[17] * 在柔性空间太阳能电池片抗辐照性能方面取得突破[20] * 传统小间距显示市占率超过30%[2][14] **九、 挑战与机遇** * 传统LED市场需求增长不强劲 供给未完全出清 价格存在压力[18] * 随着宏观经济回暖 需求有望增加 同时老旧产线淘汰将减少供给端压力[18] * 国内政策引导LED产业将产能应用于更高端领域 减少低端竞争[18] * 卫星互联网发展 发射成本降低及运载能力提升 需求将大幅增加[20]
每周股票复盘:坤恒顺维(688283)上半年营收增26.69%净利降8.49%
搜狐财经· 2025-09-06 21:3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34.97元 较上周33.9元上涨3.16% [1] - 9月2日盘中最高价35.94元触及近一年最高点 9月4日盘中最低价32.0元 [1] - 当前总市值42.59亿元 在通信设备板块市值排名67/86 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682/5152 [1] 卫星通信业务发展 - 卫星板块业务持续发展 得益于卫星通信产业链逐步发展带来的仿真和测试需求释放 [1] - 产品覆盖卫星到地面终端研制各环节 包括信道仿真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等核心设备 [1] - 产品逐步导入行业相关用户 用户覆盖度和业务重要程度持续提升 [1] 产品应用领域 - 综测仪产品可应用于5G通信、卫星通信及专用通信等领域终端研发和测试 [2] - 下游用户包括通信网络运营商、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认证机构、科研机构与高校 [2] - 产品需求将随下游产业研发及商业化推进进程释放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235.99万元 同比增长26.69% [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1.19万元 同比下降8.49% [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5.84% [2]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 [2] 利润下滑原因 - 销售费用增长因持续提升销售及市场投入力度 [2]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2] - 利息收入同比减少 [2] - 部分下游用户回款周期较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增加 [2] - 应收票据总额提升导致相关信用减值损失比重增加 [2] 行业需求趋势 - 自主可控需求持续释放 下游用户科研设备升级改造加速推进 [3] - 新兴产业投资落地 整体下游测试仿真需求呈现结构性改善趋势 [3] 政府补助情况 - 收到政府补助资金2,400万元 因需向其他参研单位拨付款项 实际获得1,587.81万元 [4]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573.84万元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13.97万元 [4]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将于2025年9月12日参加四川辖区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及半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 [4]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独立董事将在线回应投资者关切问题 [4]
卓胜微:射频前端产品可应用于卫星通信终端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0:4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射频前端产品可应用于卫星通信终端 [1] - 未来将通过高端模组的布局和推进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率 [1]
布局未来看产业 财米油盐|商业航天,打造你的“太空生活圈”
人民网· 2025-09-05 08:26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产业以市场化方式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 正推动航天技术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消费领域快速普及延伸[1] - 卫星通信产业在"星、箭、场、测、用"各环节取得多点突破 支持卫星通信的智能手机价格已降至3000元档[1] - 预计2025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2.8万亿元 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目标超千万[1][1]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终端成本预计未来两年下降30%以上 服务资费面向行业用户约为每月数百元[1] - 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成功发射 "千帆星座"组网卫星升空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高密度发射阶段[1] - 卫星发射进入规模化时代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1] 政策与资本支持 - 2024年商业航天被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三年全国20多个省区市发布40余项支持政策[2] - 2024年市场融资事件达138起 披露融资金额超200亿元[2]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 行业已诞生12家独角兽企业[2] 应用场景拓展 - 卫星通信从应急场景与专业用途向大众消费领域延伸[1] - 未来普通人有机会搭乘商业载人飞船进行太空旅游[2] -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正在推动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和千行百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