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培养农业人才 提升农技水平
人民日报· 2025-08-26 22:22
农业技术中心运营模式 -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于2005年创建农业技术中心 占地面积2116莱(约5078亩) 为楠府全部15个县提供家畜养殖和林木种植技术帮助 [1] - 中心开展猪仔饲育实验 本地红牛与水牛研究 山羊饲养与羊奶加工 植物育苗 蚯蚓与青蛙养殖等项目 建立动植物生态链 [1][2] - 采用技术员下乡传授与组织村民集中培训双模式 萨宁镇数十名村民参与家猪饲养培训后计划联合建设大型养猪场 [1] 养殖技术推广成效 - 塔旺帕县标准养猪场通过中心技术支持实现小猪4个月长至80公斤 售价达每公斤80泰铢(约2.5美元) 单头猪收益达数千泰铢 [2] - 红牛培育项目筛选适应当地山地环境的品种(成年体重300-400公斤) 已覆盖楠府15个县中的9个县 计划实现全覆盖 [2] - 中心配套种植42莱(约101亩)进口牧草 每日轮换收割保障鲜草与干饲料供应 牛粪回收作为植物养料形成循环农业 [2] 生态保护与政策支持 - 中心培育树苗免费发放民众 推动"楠府森林种植计划"以改善楠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3] - 泰国政府出台多项农业促进政策 加强科研机构合作 农业人口占比约35% 农业为经济支柱产业 [3] - 全国设立28个大米研究中心 水稻种植面积占农业用地46% 涉及65%农业户 推动优质稻种与技术传播 [3] 机构协同与发展战略 - 朱拉隆功大学运用先进技术与创新思维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收入 推动农业现代化 [5] -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致力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 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 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5]
海外华媒海南采访行:在“金棕榈”品热带水果新滋味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2:33
公司业务与规模 - 产业园占地逾2000亩 自2015年动工建设以来已从全球引进收集4100多种珍稀热带植物种质资源 其中新奇特优热带水果种质资源达756个品种 [3] - 公司正在澄迈县建设1200亩的新奇特优热带水果生产示范基地 辐射带动周边万亩新型特色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7] - 通过构建"一库四区"体系 打造集引种育种 科研繁育 产业服务 研学文旅于一体的农业种业科研文旅综合示范园 [3] 产业模式与生态 - 构建"种业+技术服务+农户+产品回购销售"联动共赢的产业生态 为农民拓展增收渠道 [7] - 实现从引种 选育到市场化的全链条发展 通过精细管理与科技手段推动产业升级 [5] - 发展模式体现生态保护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 为现代农业提供可借鉴方案 [8] 农文旅融合 - 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 打造"全球花果之旅"品牌 串联漂流河体验 冷泉浴 研学科普 特色民宿等互动体验项目 [7] - 园区兼具田园风光与科技元素 包含漂流河与水果专列等设施 形成研学休闲度假区 [3][7] - 不同于标本式博物馆 提供可观看 触摸与品尝的沉浸式体验 展示来自澳大利亚 非洲 南美洲等地的特色水果 [5] 社会影响与认可 -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评价产业园为农业科研前沿阵地和通向世界的窗口 肯定其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 [7][8] - 产业园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致富路径 展现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红利 [7] - 国际媒体代表通过实地采访活动 亲身感受热带农业魅力与科技驱动的产业活力 [3][5][7]
懂“铁牛”轰鸣,闻稻菽芬芳(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40
农业现代化与人才培养 - 农业现代化核心依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关键在实现从机械化向智能化、单一作业向系统集成的跨越[1] - 当前农林机械装备领域存在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 急需人才培养模式调整[1] - 需要从国家战略找准方向、产业需求补齐科技短板、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动能三个维度进行改革[1] 技术研发突破 - 高端农林机具过去主要依赖进口 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受制于人[1] - 针对丘陵山区油茶采收难题 研发自走式油茶果采收机系列产品 解决手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果实损耗高等问题[1] - 油茶机械化采收技术与装备被列为十大林草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之一 产品已进入小批量市场投放[1] 产业应用创新 - 开发林果品质无损检测与智能分选装备 通过光谱信息分析技术识别糖度、色泽、大小等指标[2] - 解决人工分拣存在的损耗大、选品标准不一导致果品价值低估等问题[2] - 实现智眼光测的精准智能分选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标准化水平[2] 产教融合模式 - 采用产业链筑基、创新链赋能、价值链铸魂的融合育人模式[2] - 通过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的实践育人新思路 将课堂延伸至乡间田野和企业园区[2] - 具体项目包括自走式大白菜收获机、芦苇机械收储运装备、茶油品质鉴伪速测仪、农林产品仿生嗅觉检测分析仪等[2] 人才培养方向 - 要求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和龙头企业 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装备研发等实践成果[2] - 人才培养既要顶天对接世界科技前沿 又要立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实践[2] - 目标培养既懂机械技术又熟悉农业场景的新型农林人才 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3]
刘宁到博爱县沁阳市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24 10:37
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 焦作市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变革 [2] - 博爱新开源制药有限公司加强废气处置和气体达标排放 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 [2] -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4万吨烧碱和4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 将绿色发展贯穿生产全过程 推动低效产能淘汰和绿色动能培育 [2] - 河南正效新能源有限公司推进电池制造全流程改造 延伸资源循环产业链条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 化工新材料产业 -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具有前瞻性、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推动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循环发展模式 [2] - 焦作市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深度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 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 - 博爱县磨头镇崔庄村高标准农田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协同 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 科学打造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3] - 焦作市(豫竹)方便面厂作为全国较大方便面生产厂家 产品涵盖干脆面、单包料、容器面等 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 有效带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3] 生态环境保护 - 规范处置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4]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为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央广网· 2025-08-24 03:27
国家种业振兴战略 - 国家将种源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 强调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 [1][2] - 通过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开展育种科研攻关 推动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 [1][2] - 实施"以种适地"战略转变 由治理盐碱地转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 [3] 种业技术突破与成果 - 东北地区建立"6+16"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网络 实现良种覆盖率100% [3][4] - 水稻良种推广应用实现每亩增产50斤以上 产能和品质同步提升 [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95% 白羽肉鸡实现100%国产化突破 [5] 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 天津建成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种子银行) 配套设立种质创制与基因挖掘实验室 [5] - 国家持续夯实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础 强化种源供应保障能力 [6] -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种联合创新体系 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3][6]
高价进口水果“跌落凡尘”:国产平替崛起与市场格局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8-24 02:22
核心观点 - 进口水果价格大幅回落 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与国产水果同台竞争 主要由于供给端海外扩产和国产种植崛起 需求端消费理性化 以及技术赋能 规模化种植和渠道创新共同推动 [1][3] 供给端变化 - 智利车厘子对华出口量2025年同比增长超30% 运输周期缩短至26小时 市场供应激增 [3] - 秘鲁和智利等国通过冷冻果肉技术突破季节限制 实现蓝莓全年供货 [3] - 中国云南蓝莓种植面积达24.9万亩 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2024年总产量同比激增30% 直接冲击进口市场份额 [3] 需求端变化 - 低糖健康需求崛起 2024年蓝莓线上销量增长23% 荔枝和芒果等高糖水果增速放缓 [3] - 过度包装遭遇反噬 某品牌阳光玫瑰葡萄礼盒成本占比高达40% 最终滞销降价50% [3] - 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 消费者更倾向性价比而非单纯追求进口标签 [3] 技术赋能 - 云南蓝莓产业通过基质栽培技术实现营养液精准调配 产出的蓝莓果径更大甜度更高 口感媲美进口品种 [4] - 山东某农业公司利用AI技术种植草莓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糖酸度 将售价提升50% 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4] - 新疆伽师县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构建全产业链条 实现48小时内直达全国零售终端 价格仅为进口西梅的一半 [4] 规模化种植 -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从2016年10万亩飙升至2023年120万亩 实现全年供应 价格从百元档跌至十元档 [5] - 云南蓝莓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外资企业如美国卓莓和澳大利亚科思达与国内红河佳裕和光筑农业共同推动标准化种植 [5] - 单果园承包规模达数百亩 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8个月 形成种植-采摘-分选-冷链一体化模式 [5] 渠道创新 - 生鲜电商与社区团购兴起压缩进口水果溢价空间 拼多多9.9元3斤苹果订单量暴涨 [6] - 盒马日日鲜系列通过当天采摘次日下架吸引中产用户 百果园等连锁品牌国产水果占比超60% [6] - 2025年海南榴莲批量上市后 某企业依托马来西亚种植基地直供电商平台 压缩中间环节推动价格亲民化 [6] 进口水果高端化转型 - 泰国榴莲商主推树熟金枕品种 强调自然成熟与独特风味 [7] - 日本晴王葡萄礼盒定价888元仍售罄 瞄准礼品市场 [7] - 秘鲁冷冻牛油果肉和南非反季核果等品类凭借全年供应与反季节优势填补市场空白 [7] 国产水果品牌化挑战 - 部分跟风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品质参差不齐 价格暴跌至10元三斤 果农被迫砍树改种 [8] - 佳沃蓝莓和烟台苹果等品牌通过地理标志认证 全产业链品控与精准营销树立高端形象 溢价能力显著提升 [8] 供应链效率提升 - 柬埔寨榴莲通过空运直航实现48小时直达 [9] - 云南蓝莓依托京东物流覆盖全国 [9] - 海南榴莲借助澜湄快线冷链班列压缩运输时间 [9] 产能与品质风险 - 云南蓝莓种植户坦言每亩投入数万元 若供应过剩价格可能跌破成本线 [10] - 2024年广东荔枝因寒潮减产30% 暴露出单一产区脆弱性 [10] 深加工发展 - 果干 果酒 果酱等深加工品类需求持续增长 某企业通过布局榴莲深加工年利润提升40% [11] - 第十八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设立深加工联盟大会 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11] 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 - 南非核果和哥伦比亚青柠等新品类加速入华 [12] - 国产水果通过一带一路出口东南亚 [12] - 企业需兼顾本土化需求与全球化资源整合 如在云南种植适应中国口味的蓝莓品种 同时将海南榴莲推向国际市场 [12]
巴基斯坦总理:期待中国技术助力巴农业发展
新华网· 2025-08-24 01:58
农业技术合作 - 中国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先进技术可助力巴基斯坦农业实现转型升级 [1] - 中国杨凌示范区的现代农业科技给巴基斯坦总理留下深刻印象 由此发起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倡议 [1] - 中方为促进巴基斯坦青年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大力支持 已开展两批培训项目 第二批近300名学员赴华 [1] 农业经济地位 - 巴基斯坦是传统农业国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繁荣 [1] - 任何对农业领域的投资都将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1] - 首批赴华培训学员已学成归来 将在各农业部门学以致用 [1] 技术应用前景 - 中国先进技术可实现对农作物的定向精准培育 [2] - 中国技术引入巴基斯坦可增加农产品产量 实现农民增收 [2] - 农业技术推广将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 双边合作关系 - 中方始终与巴方坚定站在一起 彰显两国守望相助的铁杆友谊 [1] - 培训项目学员将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和双边友谊的桥梁 [1] - 巴基斯坦总理勉励青年学员认真学习中国先进技术 做友谊传播者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者 [1]
《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发布:全球保有量超50万架,累计减碳4258万吨
环球网资讯· 2025-08-24 01:5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突破50万架,累计节水3.3亿吨并减少碳排放4258万吨[4] - 海外多国推动政策松绑,巴西取消适航要求、欧盟启用ISO 23117-1标准、美国FAA将大疆机型纳入豁免清单[6] - 行业吸引全球青年返乡创业,女性飞手比例稳步提升,政策环境持续优化[4] 技术创新与应用价值 - 农业无人机实现农药使用从粗放人工转向精准智能,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技术支撑[5] - 大疆农业产品研发核心理念为"买得起、用得上、有效率、有收益",强调效率提升和收益增长[4] - 白皮书系统阐释无人机在解放劳动力、重构产业生态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核心价值[4] 政策与标准化进程 - 中国农业农村部围绕农机补贴、鉴定检测、人员培训和标准制定推进规范化发展[5] - 现行150公斤起飞重量和30米飞行限高等规定需进一步精准化差异化政策支持[6] - 欧盟启用国际标准规范喷洒系统,葡萄牙率领14国推动农药应用立法[6] 行业生态构建 - 白皮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科研机构提供数据支撑,为农业经营者提供实用指南[4] - 政产学研协同推进智慧农业,需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深度融合[7] - 农业无人机被视为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引擎和缩影[7]
焦点访谈|东西协作“种”出了致富菜 这个“棚”友圈不一般
央视网· 2025-08-22 13:28
行业合作模式 - 山东寿光向甘肃漳县输出蔬菜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 通过技术专家和产业带头人进行帮扶[3][5] - 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方式 由双方共同成立公司负责品质控制和市场对接[9] - 土地流转面积达774亩 建成69个现代化蔬菜大棚和温室设施[7][9] 产业发展成效 - 漳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3万亩 其中大棚面积1.52万亩 年产量超50万吨[19] - 实现年产值3400万元 纯利润1240万元 培育优质种苗1100万株[23] - 为当地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 土地流转年收益69.66万元[11]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引进"青甜"西红柿品种 糖度达16-17度 较寿光本地提升约30%[15] - 采用机器狗进行大棚巡检 效率相当于两个技术员[21] - 打造高端蔬菜品牌 产品进入水果店销售渠道[17] 人才培养体系 - 每周开展两次技术培训 涵盖课堂教学和大棚实操[14] - 常年稳定务工100余人 培养当地技术人员实现自主"造血"[11] - 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指导蔬菜生产[23] 产业扩展影响 - 寿光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00多个园区 包括雄安新区 重庆开州 新疆喀什等地[23] - 全国蔬菜大棚一半以上采用寿光技术元素[23] - 形成涵盖育种育苗 物流运输 观光旅游的蔬菜产业集群[19]
21社论丨技术创新赋能,深圳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0:24
深圳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优势 - 深圳有20家企业上榜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1] - 深圳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26家 其中国家级14家 省级133家 [1] - 深圳跑出了全国最多的农业龙头企业 [1] 平台型农业企业运营规模 - 深农集团在22个国内城市及2个海外城市布局35个农批市场 年均交易额2500亿元 交易量3600万吨 [1] - 中农网线上平台服务15万多家企业 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 年营收超400亿元 [1] - 优合集团是全国最大肉类进口企业 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1] 农业科技创新布局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拥有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 [2] - 种业龙头企业育成23个主要农作物新品 [2]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过30万台 [2]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 农业从传统种植转向科技与平台主导 [1] - 发达国家采用"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模式 [3] - 全球领先农业集团依靠高研发投入保持竞争优势 [3] 中国农业现代化挑战 - 需要破解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孤岛"现象 [4] - 产业链整合度较低 农业生产缺乏规模经济 [4] - 终端品牌建设存在不足 [4] 深圳企业的战略机遇 - 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能力可解决农业发展的短板 [4] - 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效率与现代化水平 [4] - 将庞大生产力与市场资源充分发挥 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 [4]